魏忠贤:是奸恶宦官 还是维稳能臣?

  历史书籍或者剧集中常常出现这么一句:阉党误国,出演宦官的角色多是白脸无须、一脸奸诈,这些宦官也常是媚上欺下、心狠手辣之辈。《新龙门客栈》里面的东厂督公曹少钦,以及《笑傲江湖》中的东厂厂公,都是这样一类货色,这源于历史上自汉末十常侍,而到明末宦官留下的极其恶劣的名声。

  但是,宦官这一特殊的人群,是历史发展中出现的特殊的产物,真正历史上的宦官也并非脸谱式千篇一律的白脸奸角。唐玄宗时辅助朝政的高力士被称为“千古贤宦第一人”,明成祖时期的三宝太监郑和以一残躯而名扬万国,而一位身负骂名数百年,常引起极大争论的,便是“九千九百岁”的魏忠贤。

  魏忠贤少时没有什么才干,混迹街头,常与他人赌博输钱,人近中年后自行阉割,改名参加宫内宦官选拔,于万历中期被选入宫中。明廷宦官选拔极其严格,自明宣宗起征学士为宦官讲学后,识文断字已经成为宦官的基本技能,而魏忠贤却少时贫寒根本不识字,可知他刚入宫时是多么困窘的境地。

  内廷之中心计争斗往往十分激烈,不是狡黠聪警之人,根本没法生存,更遑论步入高位。魏忠贤却很有远见,聪敏机灵,极其善于结交贵人。先巴结到太监孙暹,进入掌管内廷布匹物资的甲字库,后又得到魏朝的赏识,得以结交司礼秉笔太监王安。“形质丰伟,言辞佞利”,长得不错又很会讲话,颇有远见地,牢牢吸引住当时还是皇长孙朱由校乳母的客氏,两人结为对食,关系越来越亲密。自此,魏忠贤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为日后飞黄腾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大肆封赏其东宫旧人,魏忠贤得此而升任司礼监秉笔太监,并兼提督宝和三店。魏忠贤不识字但能博闻强记,又擅于揣测皇上心意,因此很得朱由校的信任,处心积略在宫内营结其他太监,后又设计除掉了王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自明神宗多年怠政起,朝廷形成各方势力相互攻讦,肆意排挤,是为党争。而以顾宪成为首组织起的东林朋党“以危言激论相尚”,并且打着清谈廉政的名号,吸引了大量的士人依附,成为了明末一个相当具有争议的隐形组织。

  而这些东林志士常常不顾场合和现实情况,对朝政做出激烈的讽刺,甚至攻击内廷之事,可见其熊胆极大。天启二年,初夏下起冰雹,东林党人周宗建上书说冰雹下的不合时宜,将此诬赖为魏忠贤的谗言和邪恶造成的,随后还有一批党徒附和。这些毫无说服力的理由,朱由校当然不会轻信,这些清谈之士暴露出极其幼稚的政治观,也让朱由检毫不犹豫的更加排斥不重用他们。

  魏忠贤因此意识到外廷的重要,逐渐在私下培植个人势力,凭借朱由检的宠信和权威,在一些官职上安排植入自己的亲信之人,打压与其对抗的官员。此时的魏忠贤,还不敢太过于嚣张,更多的只是和一些低位的言官过招。

  在打压王文直之时,撤换违背其意的执掌镇抚司刘乔,引起东林党众的全面反击,御史李应升就内廷操练士兵的事进谏,给事中霍守典因魏忠贤乞求祠堂匾额而进谏,御史刘廷佐以魏忠贤滥加荫封进谏,全部都被魏忠贤矫旨捉拿,此举引起拥戴熹宗即位有功的副都御史杨涟的极大愤怒,上书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宗罪。

  魏忠贤慌不择路,向时任礼部尚书的东林元老韩爌哭诉请求调解,韩爌不答应后,只能向朱由校求救,在客氏和王体乾的维护下才得以幸免。由此可见,魏忠贤并非一手遮天,敢擅权处置的不过是一些低级别的言官,而当真正引起高官的反感,魏忠贤的处境也是相当危险。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官员上达天听之路并未堵塞,朱由校虽在内廷摆弄木匠之活,却实时掌控着外廷的动向,稍有风吹草动都能立即获知,朱由校任由魏忠贤在外廷攻击官员,其一是乐得清闲,其二也是想借此压制外廷党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