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丹麦作家格林童话,是哪里的
- 丹麦名字的由来
- 维京传奇背后的历史
- 谁知道关于鱼人的传说和历史
- 北欧神话有几本
- 亚历山大酒历史传说
- 铝的历史由来
- 丹麦小美人鱼铜像的由来
《格林童话》产生于十九世纪初,是由德国著名语言学家,雅格·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
《安徒生童话》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
格林童话作者是德国人,格林童话的作者是格林兄弟,格林兄弟是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两人的合称,他们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民间故事和古老传说的搜集者。
丹麦名字的由来名字的由来,因为丹麦人将自己的国家称为 “丹马尔克”。英语是根据这一自称而 来的,即 “丹麦”(Denmark)。“丹麦”是“丹麦族之国”的意思。丹麦族是从瑞典南部移居到日德兰 地区的移民, “丹”即“谷地”之称,也有“边境、交界地”之意,后来发 展成表示 “土地、国家”的词汇。
维京传奇背后的历史维京人,也称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不列颠群岛,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的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维京时期”。
维京人的老家是挪威、瑞典和丹麦,他们开始只是打劫西欧大陆沿海的修道院,而后逐渐对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有组织的入侵,从爱尔兰到不列颠,从法国到东欧,维京人的恐怖身影随处可见。除了劫掠和征战,维京人还是伟大的航海家,他们向西逐渐发现了冰岛和格陵兰岛,并最终到达北美,向东他们一度到达了里海。劫掠美洲土著人根据传说,维京人至少有四次从格陵兰岛到文兰岛的临时性探险,时间在1000年到1030年间。其中第一次由列夫的兄弟托瓦尔所领导,托瓦尔和他的35名手下发现了此前列夫探险期间在列夫村建造的房屋。在这次冒险以前,维京人在这片新发现的土地上没有发现过任何其他人类生命存在的迹象,但这时探索队在一个小岛的西面发现了一个用木头做的谷物容器,而且那显然是人造的。接下来一年的夏天,托瓦尔和他的同伴戏剧性地首次与新世界的原住民相遇了。在一个靠近海滩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三艘皮艇,每艘皮艇上有三个人”。托瓦尔和他的手下攻击了土著居民,“将他们全部俘虏,只有一个人乘皮艇跑掉。后来他们杀掉了俘虏的八个人”。根据《格陵兰萨迦》,这是历史上欧洲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第一次相遇。
维京传奇的背景是9世纪的北欧和欧洲,当时维京人是一群以航海、探险和劫掠为生的民族,他们经常袭击英格兰、法国、爱尔兰等地区,并在那里建立殖民地或王国。
维京人信奉北欧神话,崇拜奥丁、雷神托尔等诸神,他们认为死于战场是最光荣的事情,能够进入英灵殿与诸神同饮。
维京人也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符文),艺术风格(动物纹样)和社会制度(部落制)
谁知道关于鱼人的传说和历史在人类历史上,有关人鱼的传说大多起源在两百多年前的欧洲,大多数带有一些海难的传奇色彩。往往人鱼会伪装成漂亮的女生,用自己的歌喉诱惑人类,并将他们吃掉。这些传说在北欧的丹麦以及西欧的罗马尼亚特别流行至今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北欧神话有几本北欧神话(Norse mythology)没有像希腊神话或埃及神话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官方版本。相反,它是通过传统的口头讲述和故事而广泛流传。在文学中,关于北欧神话的传说主要来源于两部古代文献:《埃达与亚美利克》(Edda)和《散文埃达》(Prose Edda),以及其他一些早期的文学作品。
具体来说,北欧神话的经典文献主要包括:
《埃达与亚美利克》(Edda):又称《老埃达》(Poetic Edda),由古代诗歌组成的集合体,记录了许多北欧神话中的故事和传说。
《散文埃达》(Prose Edda):又称《年轻埃达》(Younger Edda),是由13世纪冰岛历史学家、诗人斯诺里·斯图尔松(Snorri Sturluson)编写的一部详细的解释和注释北欧神话的散文集。
《古斯拉·拉希达》(Gesta Danorum):是一部13世纪的丹麦史诗,记录了丹麦国王的历史和传说,包括一些与北欧神话有关的故事。
《诺尔斯·萨格》(Njáls saga):是一部13世纪的冰岛史诗,记录了维京人的历史和传说,其中包括一些北欧神话中的故事。
其他作品,如《维京人的萨迦》(Sagas of Icelanders)、《海恩德里克和欧特里》(Hervarar saga ok Heiereks)、《古诺尔斯史诗》(Old Norse Poetry)等等,都包含了一些北欧神话的元素。
总之,虽然北欧神话没有一个官方的完整版本,但是通过各种文献和文学作品的积累,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北欧神话的故事和传说。
《尼伯龙根的指环》,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欧神话与英雄传说》,当代世界出版社。
《萨迦选集——中世纪北欧文学的瑰宝》,商务印书馆。(上册:文兰萨迦、瓦特恩峡谷萨迦、尼雅尔萨迦;下册:拉克斯峡谷萨迦、埃吉尔萨迦、贡恩劳格萨迦。)
《贝奥武甫——古英语诗》 ,三联书店。
另外,现在最优秀的奇幻文学著作之一的《冰与火之歌》也是带有浓厚的北欧风格。
亚历山大酒历史传说白兰地亚历山大Brandy Alexander
1863年之后登上英国王位的爱德华七世,在当太子的时候和丹麦国王的长女亚历山德拉结了婚。这是皇太子献给亚历山德拉的结婚纪念鸡尾酒。初人们称之为“亚历山德拉”,不知不觉地就叫做“亚历山大”了。
铝的历史由来公认的是德国化学家维勒1827年发现的。
1825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表文章说,他提炼出一块金属,颜色和光泽有点象锡。他是将氯气通过红热的木炭和铝土(氧化铝)的混合物,制得了氯化铝,然后让钾汞齐与氯化铝作用,得到了铝汞齐。将铝汞齐中的汞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蒸掉,就得到了一种金属。现在看来,他所得到的是一种不纯的金属铝。因刊登文章的杂志不出名,奥斯特又忙于自己的电磁现象研究,这个实验就被忽视了。二年后,提炼铝的荣誉就归于德国年青的化学家维(Wohler.F.1800-1882)。
奥斯特与维勒是朋友,他把制备金属铝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告诉维勒,并说打算不再继续做提炼铝的实验。而维勒却很感兴趣。他开始重复奥斯特的实验,发现钾汞齐与氯化铝反应以后,能形成一种灰色的熔渣。当将熔渣中所含的汞蒸去后,得到了一种与铁的颜色一样的金属块。把这种金属块加热时,它还能产生钾燃烧时的烟雾。维勒把这一切写信给了贝采里乌斯,告知重复了奥斯特的实验,但制不出金属铝,这不是一种制备金属铝的好方法。
于是,维勒从头做起,设计自己提炼铝的方法。他将热的碳酸钾与沸腾的明矾溶液作用,将所得到的氢氧化铝经过洗涤和干燥以后,与木炭粉、糖、油等混合,并调成糊状,然后放在密闭的坩埚中加热,得到了氧化铝和木炭的烧结物。将这种烧结物加热到红热的程度,通入干燥的氯气,就得到了无水氯化铝。然后将少量金属钾放在铂坩埚中,在它的上面覆盖一层过量的无水氯化铝,并用坩埚盖将反应物盖住。当坩埚加热后,很快就达到了白热的程度,等反应完成后,让坩埚冷却,把坩埚放入水中,就发现坩埚中的混合物并不与水发生反应,水溶液也不显碱性,可见坩埚中的反应物之一——金属钾已经完全作用完了。剩下的混合物乃是一种灰色粉末,它就是金属铝。1827年末,维勒发表文章介绍了自己提炼铝的方法。当时,他提炼出来的铝是颗粒状的,大小没超过一个针头。但他坚持把实验进行下去,终于提炼出了一块致密的铝块,这个实验用去了他十八年念头。此外,他还用相同的方法制得了金属铍。
铝(Aluminium)的英文名出自明矾(alum),即硫酸复盐KAl(SO4)2·12H2O。 史前时代,人类已经使用含铝化合物的黏土(Al2O3·2SiO2·2H2O)制成陶器。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位列第三。但是由于铝化合物的氧化性很弱,铝不易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因而迟迟不能分离出金属铝。
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电池后,戴维试图利用电流从矾土中分离出金属铝,都没有成功 ,但他建议将其命名为“alumium”,后改为“aluminum”,不久即修饰成aluminium。
丹麦小美人鱼铜像的由来美人鱼是一座世界闻名的铜像,她位于丹麦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Langelinie)。
远望这个人身鱼尾的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恬静娴雅,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看到的却是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铜像高约1.5米,基石直径约1.8米,是丹麦雕刻家爱德华?艾瑞克森(Edvard Eriksen)根据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铸塑的。故事描写海王最小的女儿爱上了人世间的一位王子,为了能与王子相爱并结为终身伴侣,她离开了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交出了自己优美动人的声音,每天忍受着不尽的痛苦。可是王子最终未能和她结婚,因为国王为王子选择了邻国的公主做为妻子。在王子成亲的第二天,随着太阳升起来,美人鱼成了泡沫,最后乘云升天而去。铜像的神态表现了美人鱼思念着她眷恋着的王子,也思念着她的亲人。她凝视着陆地上的人类,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终未如愿以偿,因而由衷地感到忧伤和痛苦。这座铜像是由新嘉士伯啤酒公司的创始人卡尔?雅格布森(Carl Jacobsen)出资建造的。当初有一天,卡尔?雅可布森在皇家剧院观看首演的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后,深受感动,产生了要为美人鱼制作一座铜像的设想。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话在艺术中已有芭蕾舞、音乐及油画等形式。惟独缺少一座雕像。于是卡尔·雅格布森就同雕塑家艾瑞克森商量,希望艾瑞克森用雕刻艺术来表现美人鱼。雅格布森还为此邀请艾瑞克森观看了芭蕾舞剧“海的女儿”。艾瑞克森从芭蕾舞剧中获得了灵感,并构思了铜像的形态。当时有种说法:芭蕾舞剧的女主角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是艾瑞克森雕塑美人鱼的模特。事实并非如此,艾瑞克森把他的妻子作为模特,铸成了这座美人鱼铜像。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在长堤公园落成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们流传着这种说法: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但美人鱼在1964年、1984年和1998年先后三次遭受被“砍头”“断臂”的磨难,其中1998年1月6日美人鱼的脑袋再次被“砍”之后不久即被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