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元朝漕运的变化和原因
- 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相比改造的作用是什么
- 元朝大运河沿岸商业发展怎么样
- 元朝水运交通的变化及其原因
- 新时期大运河的地理意义
- 京杭大运河有什么意义
- 根据五谷丰登总结大运河的历史意义
- 元朝大都在水陆交通中地位
元朝漕运的变化就是由海运代替河运来完成南粮北运。
原因是河运的经济成本高,河船行得慢、运力低,还要有大量的押运兵丁和船工,而海运最多只需要河运成本的七成。
宋明清三代都曾讨论过要将漕运改走海运,但都没成功。
反对将河运改海运的理由主要是“百万漕工衣食所在”,多少人靠着漕运吃饭过活啊,如果改为海运,他们必然会失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历朝历代宁可忍受漕运效率低、损耗大的缺点,也要防止出现这种局面。
元朝漕运指的是元朝政府将南方的粮食向北调运的工程,主要由河运和海运构成,但由于河道经常堵塞,海运在运输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朝廷一直对江浙粮食的北运(漕粮运输)非常重视,元朝初年便全力开发运河、建造船只、充实相关机构。天历二年(1329年),漕运系统共为北方运得三百五十余万石粮食,这是历年漕运年运量的最高额,此后漕运开始衰败。随着民变的爆发,漕运逐渐停止,元朝走向灭亡
元朝运河与隋朝运河相比改造的作用是什么1、是走向不太一样,除了黄河以南的走向差不多外,隋朝大运河向西走,连接长安.而元朝大运河则一直向北,连接北京.元朝时人们把原来运河截弯取直,并开凿到大都通州.元代全国政治中心移到了北京以后,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1283~1293年,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2.用途有点差异,隋朝大运河主要目的是满足皇帝的旅游,附带功能是运输,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元朝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经济成分占了很大的比重.
元朝大运河沿岸商业发展怎么样元朝大运河沿岸商业发展十分繁荣。元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的燕京。因此江南的物资大量的运往北方。大运河沿岸的航运十分发达,也促进了沿岸地区的商业发展。大运河沿岸的德州,聊城,扬州,镇江一带都成为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南方和北方的交通往来十分频繁。
元朝水运交通的变化及其原因变化在于,元朝在隋朝的基础上,对京杭大运河有了进一步的修建和拓展。
主要河段由原来的四条增加为七条,尤其是改善了北京地区的漕运状况(至今受益),应该说元朝的内河航运能力和价值要比隋朝上了一个台阶。
元朝的海上交通较为发达。得益于前朝发达的造船技术和繁荣的商业贸易,再加上自身广阔的疆域和强大的国力,元朝的海运水平一直不亚于唐宋,海上贸易极其昌盛并且拥有泉州这样的世界顶级的贸易港口
新时期大运河的地理意义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申报世界遗产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这58位委员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大运河沿岸六省市的现任政协主席及原政协主席,也有国家文物局的前后两任局长——张文彬和单霁翔。舒乙、王铁城等知名人士也纷纷签名。
第一提案人刘枫委员说,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两位权威专家——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
京杭大运河有什么意义经济:元代会通河和通惠河开通后,京杭运河完成,明代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运管理制度,600年间,运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运繁盛,运河两岸兴起数十座商业城镇,对古代经济的贡献无法估量。
社会:在社会领域,随着制度的完善和规模的扩大,漕运逐渐突破其早期以政治功能为主体的窠臼,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功能,成为维护王朝稳定和制衡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古代社会中后期,统治者熟练而频繁地利用漕运进行社会制衡与调控,消弭诸如重赋、灾祸以及物价波动等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政治:在政治领域,漕运始终是维系历代中央政权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古代社会经济重心南移后,出现了政治、军事重心与经济重心分离的状况,漕运对于各王朝的政治、军事意义更加突出。朝廷年复一年地进行着南粮北运,漕粮几乎供应京城所有居住人员的日常食粮,并极大地支撑着整个中央政府机关的正常运转。
运输大通道。
到目前为止,水路运输依然是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在国内运输上运河是最经济的运输通道,相当于七条铁路的运输量。
京杭运河,也称大运河,是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人工运河,连接北京和杭州,全长1,794公里。它是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修建于7世纪末到14世纪初,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关”。
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意义:
1.经济意义: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使得南北方地区可以进行货物物流运输,使得贸易与经济的繁荣。大运河沿线有许多商贾、酒楼、旅馆、码头等商业设施,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文化意义:京杭大运河的修建不仅缩短了南北方的距离,也将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数百年的沿途商贸、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交融,形成了运河文化,许多城市都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文化。
3.军事意义:在战争年代,京杭大运河成为重要的军用运输线。元朝、明朝以及清朝在此处都多次发生了重大军事事件,如元朝的“白莲教起义”、“靖难之役”,明朝的“李自成进京”等。
4.水利意义: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对中国水利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运河修建之前,中国历史上已有灵渠、郑国渠、北运河等灌溉、排水和运输水利工程,但在这些古代水利工程中,尚没有明确规划的人工运河工程。由于它的建造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例如交通、物流等问题,因此设计、施工和维护需要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京杭大运河的建造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后来的水利工程开辟了先河。
大运河是政治之河
大运河流淌千载、滋养万民,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之间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区和政治地缘区的改变,强化了集权政治的稳定性、区域地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保障了政令通达、政局稳定和国家统一。
大运河是军事之河
大运河宽广通畅、源远流长,一直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南北军事战略通道,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国内外重大军事战争的发生地和关联区,许多重要的战事都发生在沿线区域,因此,运河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和后勤保障功能,对于国家物资调配和储积,特别是边远地区的社会稳定,及军事快速应变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大运河是经济之河
大运河通江达海、轴舻千里,曾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秩序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由此带来了沿线城镇商业的繁荣,形成了古代著名的运河经济带。同时运河的开挖与农田水利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开凿航道,引水、蓄水、放水工程的实施,对农作物的灌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
大运河纵贯南北、连通内外,融合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种不同地域文化形态,孕育出园林文化、戏曲文化、工艺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类别。同时连接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文化向外传播和海外文化进入中国的重要通道,来华使节、传教士等一大批海外文化使者,都是通过大运河抵达长安、洛阳、北京、杭州、扬州等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引领了古代世界的文明潮流。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第一: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第二,大运河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
第三,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在于:
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保护了国家统一。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历史悠久、工程浩大,曾承载着无数繁华盛景。然而,受历史演变、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20世纪初京杭大运河出现断流。特别是黄河以北段水资源严重短缺,一些河道断流,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十分突出。
如今,通过补水,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不仅改善了河道水资源条件,回补了河道周边亏空的地下水,逐步恢复和提升了大运河的各项功能,对改善沿线百姓生产生活条件也有着深远意义。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古代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流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一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具体如下:
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方便南粮北运。 有利于中央对南方的控制。 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根据五谷丰登总结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大运河的历史意义,其战略性深远,影响了华夏文明千年格局
秦汉帝国统治中心在于黄河流域故而长安与洛阳能够成为天下中心,南北朝时期南朝政权统治中心在于长江流域故而建业能够成为南国名都,而自隋唐以来南北重要性都开始加强,而帝国对于一条人工运河的重视程度也大大加深。
而这条运河也就是隋炀帝时期所开发的京杭大运河,这条运河的贯通相当于打通了古代文明的任督二脉,从此华夏文明的发展模式出现了很大的不同,大帝国不再将势力完全放在某一个河流流域当中,而是积极扩展,由于南北交通的大力提升,使得帝国内部的贯穿流动性增强,统一王朝的影响辐射面积大大增强。
那么大运河的开发对中国历史格局的影响有哪些呢?大运河与后来的历史演进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下面本文就对大运河的战略地位进行详细的剖析。
首先大运河开通的初衷有两个方面:一,加强中央政权对南北的双向控制。二,是加强对北方军事行动时的战略支撑。从历史效果上来看这两个战略任务都达成了,隋唐时期的内部交通稳定使得唐王朝的对外扩张非常顺利,在唐王朝时期帝国的扩张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辐射到了附近所有的周边政权。
而由于大运河的存在,以北方为政治中心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不再矛盾,使得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分离具备了必要条件。
但是相对于隋唐,其实大运河的真正大显身手是到了元明清时期。在元朝这个疆域极大的帝国统治时代,大运河的战略地位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了实现南北便捷,元朝统治者刻意将大运河拉“直”不再负责对洛阳的运输,而是专心进行南北运输。
如果没有大运河的帮助,元帝国所建立的元大都的政治影响力会极大缩水。而正因为大运河的存在。虽然元帝国完全以北方为中心,但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也从未停止。
此后到了明代,围绕大运河的漕运制度发展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运河的利用也达到了想当的规模,在河运方面的常备人力与临时人力的调动成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管理体制。
元朝大都在水陆交通中地位大都地区南接中原,东依大海,北靠草原,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大都成为整个华北地区的交通枢纽。
元朝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上千座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庞大交通网络,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元大都。为了保证大都粮食及其它物资的供应,元政府开辟了海运航线。漕运和海运是整个大都地区乃至元朝政府的两大经济命脉。
北京地区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优越的交通环境:向南,有许多条道路直通中原各地。向东,也有许多条道路直达海边。向西,经紫荆关可直达晋陕地区。向北,出居庸关、古北口可达蒙古大草原。向东北,出山海关(古称榆关)可达东北各地。因此,北京是华北地区最大的陆路枢纽。到了元代,蒙古帝王把这里定为都城,使元大都城成为全国的陆路交通中心。
(一)陆路交通与驿站
元朝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置了上千座驿站,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庞大的交通网络,其网络的末端甚至能延伸至境外很远的地方。而这个网络的中心,就是元大都。这个网络加强了全国各地与大都城的联系,也加强了元朝政府与周边各国的联系。
在这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中,有着大大小小的网点,也就是那上千座驿站。元朝政府规定,要由百姓为驿站提供服务,在当时被称为“站户”。一座小驿站要由几十户民众为其提供服务,而一座大驿站则需要数百户甚至上千户民众为其提供服务。
这些服务主要有:为来往的政府官员和使臣提供免费的住宿和食物,为政府运送各种物资。据《析津志辑佚》记载,元代的大都驿站,按照规定应该有1000余匹马和700余辆车。据此估算,为大都驿站提供服务的站户百姓应该有数千户之多,这些百姓为保证交通网络的畅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二)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北京地区不仅是陆路交通的中心,而且有着十分便利的水路交通。早在隋代,隋炀帝为了远征辽东,开凿了一条人工大运河,其北端就在今天北京的通州境内,史称“隋唐大运河”。这条大运河的开凿对北京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进一步加强了北京与中原地区的联系。
到了元代,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条大运河的作用,对其加以改造,特别是对长江以北的河段进行了较大调整。原来的隋唐大运河自长江以北即向西开凿,到了河南境内,再向北延伸。元朝政府将河道直接向北开凿,经江苏、山东等地,进入河北,然后与原河道相接,大大缩短了从江南到达京城的距离。同时,也免去了隋唐运河北上时的一段陆路运程,这条改造后的大运河被称为“京杭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的北端在通州,而其到京城又有40里路程,没有水路相接。早在金代,金朝政府就开凿了一条新运河,引卢沟河水途经京城,下接隋唐大运河,使其运输物资可以直达京城。到了元代,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政府又开凿了一条新运河,其线路差不多与金朝的运河相重叠,但是其所引用的水源是不同的。
这条新运河源自京城北面的昌平白浮泉,汇集西北诸水,穿过京城内的积水潭(当时称为“海子”),然后从城南向东,直达通州,与京杭大运河相接。元世祖将郭守敬主持开凿的这条运河命名为“通惠河”。从此,从江南水运北上的船只,可以一直行驶到京城内的积水潭,不仅加强了京城与江南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京城的商业繁荣。
(三)海运的成效
元朝政府在改进运河漕运的同时,还尝试了更加便捷的海路运输。在攻灭南宋、统一天下之后,元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赋税收入,如何把这笔巨大的财富运送到北方的京城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显然,仅仅依靠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江南海边民众的建议下,元朝政府在上海打造了一批海船,又成立了专门负责海运的官僚机构,称“海道运粮万户府”,开始试行海运。
这时海边的民众虽然有些在海洋中的行驶经验,却不敢离开海岸线太远,故而运输效果不是很明显。至元十九年(1282年),第一批海运的粮食从江南出发,直到第二年才抵达大都城,共运送粮食46000余石。这次尝试得到了元朝政府的肯定,为此后海运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海运实践,负责海运的朱清、张瑄等人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从平江刘家港起航,经万里长滩及青水、黑水二洋,直到成山,再由成山入莱州大洋,入界河口,可直抵大都城,大大缩短了海运的时间。此后,海运千户殷明略又开辟出一条新航线,利用海洋季风的作用,加快海船的行驶速度,从江南运粮食到京师,只需十日左右。而此后运送的粮食数量也在猛增,从最初的每年4万余石增加到了每年100余万石,最多时可达300余万石。
海运的开通也为另外两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一座是上海,另一座是天津。上海是江南海运的起点之一,当时只是一座小镇,因为有了海运,才开始被设置为县城。天津则是海运的终点,当时称为直沽镇。两座当代大都会的出现,溯其源头,始于元代的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