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的文言句式
-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体类型
- 伶官传序论点意思
- 伶官传序总结
- 伶官传序,庄宗身死国灭说明什么道理
-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的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译文
- 伶官传序的结论
这是一个状语后置句,句子中,介词短语“于庙”是谓语中心词的状语,放在了谓语“受而藏”的后面,正常的语序是:庄宗受而于庙藏之。意思是: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
参见宋代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五代史伶官传序文体类型散文。
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史论。
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
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抑后扬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伶官传序论点意思解答分析如下:《伶官传序》开篇以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的反问句形式,提出中心论点。即盛衰之理,由于人事。
这个论点是由下文对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推究而得出的。文中的“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都是来证明中心论点的。
伶官传序总结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最后欧阳修有个总结。
欧阳修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
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
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北宋最高统治者看的。
北宋王朝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政权,正是因为不能自强,所以最后也落得个“身死国灭”。历史就是这样无情,也是这样惊人地相似。
伶官传序,庄宗身死国灭说明什么道理本文论述后唐李存勖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侧重说明国家盛衰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借以对北宋统治者进行讽谏。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的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1、《朋党论》
《朋党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这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
文章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全文通篇对比,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很有特色。
2、《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
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3、《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4、《丰乐亭记》
《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的命意和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5、《秋声赋》
《秋声赋》是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辞赋作品。此赋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欧阳修时年五十三岁,虽身居高位,然有感于宦海沉浮,政治改革艰难,故心情苦闷,乃以“悲秋”为主题,抒发人生的苦闷与感叹。
全文以“秋声”为引子,抒发草木被风摧折的悲凉,延及更容易被忧愁困思所侵袭的人,感叹“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也是作者自己对人生不易的体悟。全文立意新颖,语言清丽,章法多变,熔写景、抒情、记事、议论为一炉,显示出文赋自由挥洒的韵致。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1.中心论点: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的道理,讽刺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第二段对比手法的运用:先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胜”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和“得天下”三字;之后又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开头的“衰”和“失之”。这一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做了强烈的对照。引用《尚书》中的话得出“忧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的道理,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突出中心论点。
3.理论论据: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译文译文:
啊!国家的兴盛与衰败的道理,虽说是天意,难道不是人为的缘故吗?探究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传言晋王李克用临死时,曾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是我的仇人,燕王是我扶持的,契丹与我结为兄弟,但都背叛了我而归附于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心愿。”庄宗收下箭藏在宗庙里,此后打仗时,就派官员以少牢之礼祭祀于宗庙,恭敬地取出箭,放入锦锻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等打了胜仗,又把箭放回宗庙。
当庄宗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放着梁王君臣的头颅,进宗庙,把箭交还先王,禀告报仇成功的消息的时候,他意气之盛,可以说是豪壮啊!等仇敌已灭,天下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叛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慌张东逃,还没等见到敌人,官兵们就离散了,只剩下君臣互相瞧着,不知投奔哪里是好,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真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或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
《尚书》说:“自满招致损失,谦虚得到好处。”忧患与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贪图安逸享乐可丧失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当庄宗气势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无人能同他对抗,等到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可使他命丧国亡,为天下人所耻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难道仅仅是伶人的事吗?于是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的结论《伶官传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意为: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庄宗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
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
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