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过程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庄宗失败的原因

目录导航:

  1. 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过程
  2. 伶官传序中分析庄宗由盛转衰的原因时用的两个设问句是什么
  3.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4. 伶官传序中对后唐兴亡的概括
  5.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论
  6. 五代史伶官传序描写庄宗发誓流泪
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过程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传序中分析庄宗由盛转衰的原因时用的两个设问句是什么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得到天下很困难而失去天下很容易吗?或许探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轨迹,都在于人事?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祸患常常在极小的事情里发展起来,而智勇的人常常被他所溺爱的事物所困,难道仅仅是宠幸伶人才如此吗?

《五代史伶官传序》练习题,1、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论证的?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并说明其作用

1.中心论点: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的道理,讽刺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2.第二段对比手法的运用:先以饱含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胜”回应文章开头的“盛”和“得天下”三字;之后又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衰也”回应开头的“衰”和“失之”。这一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做了强烈的对照。引用《尚书》中的话得出“忧劳可以兴国,抑郁可以亡身”的道理,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论点相照应,突出中心论点。

3.理论论据: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

伶官传序中对后唐兴亡的概括

《伶官传序》概括了后唐庄宗兴盛和失败的过程。

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

文章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概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结论

1.《五代史伶官传序》得出总的结论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本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得出:“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论断,由此来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3.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

五代史伶官传序描写庄宗发誓流泪

《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到了最后(庄宗)割断头发对天发誓,落下的眼泪打湿了衣襟,这又是多么悲哀啊!难道是取得天下困难失去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庄宗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而是都在于人为的缘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