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去过故宫的朋友们都知道,在一些重要的建筑物之前的庭院里,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些收口大腹、两耳加兽面铜环的金属大缸。这些大缸有铁铸的,有铜铸的,还有些是铜质鎏金的,它们静静地端立在各个大殿之前,金光耀眼,质朴端庄。
椐《大清会典》记载,这些大缸都是明清两代制作的,明朝多是铁缸,清代多是鎏金铜缸。至宣统年间,紫禁城内共有大缸308口。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大缸只剩下了231口了。在乾清宫门前,就放置了10口鎏金大缸,每口缸直径达到1.6米,高1.2米,重达3吨多,缸体上刻有“大清乾隆年造”铭文,相传为和珅监制。
同样,在太和殿前,也有8个形制相似的鎏金铜缸。不过这几个大缸是明代万历年间铸造的。这些水缸造价不菲,最低都得耗资白银500多两,如果是鎏金大缸,至少需白银1500两以上。
那么,这些巨型水缸是做什么用的呢?
这些水缸名叫“太平缸”,是紫禁城里面专用的防火设施,也俗称“门海”,取门前有大海之意。拥有了这些“门海”,紫禁城里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就不怕火灾了。
大家都知道,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始建于永乐四年,占地面积达到72 万多平方米,殿宇9000 余间,是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如此庞大的建筑群,难道紧靠区区几百口“太平缸”就能解决故宫的火灾隐患吗?
你可别小看了这些水缸,它们的储水量是惊人的。每口缸少则数百升,多则数千升,有些大缸的水量甚至比现代的一辆消防车装水还多。如果我们仅以每口缸储水1吨计,整个紫禁城光是水缸就能容纳300多吨水,这对于扑灭初期火灾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保这些水缸能常年火灾战备,明清时, 皇宫里每天都有十多名太监专司从井内挑水,一担一担地把缸装满。值班大臣每天要检査水缸灌水状态,以确保水缸常年充盈。
冬季的故宫气温较低,水缸会结冰。但一旦结冰,遇到火灾就麻烦了。如意,必须保证水缸不能结冰。那么,古代是如何确保水缸里的水不结冰的呢?
首先,太监们会给水缸添加保暖防护设备。他们会根据气温和天气状况,在缸外包上一层棉外套,再给缸体加上盖子。
其次,如遇到极寒天气,还要把大缸架在特制的石圈上,在石圈内点燃炭火,昼夜不熄,使缸内不冻,直到大地回春。
再次,所有宫殿前大铜铁缸除安设缸盖外,还会在盖中置铁屉,炽炭火融冰,直到来年惊蛰时节方才撤去。据《大清会典》载:“乾清门内外所设铜铁缸共用木盖222个,铁屉222个。”
同时,宫里还会派出专门的值班太监“坐更毡棚”,从每年的10月开始守缸,直到次年的二月份,天气转暖后才收班。
配合太平缸使用的还有一个灭火工具,名叫“救火唧筒”,俗称“水龙”。其原理实质上就是一根吸水套筒,使用时将唧筒垂直竖立在水缸里,利用套筒原理,将水吸入筒内,再压下套筒,把水从喷口处射出,其射程可超过20米。
这种“灭火神器”轻巧简便,易于操作,足以应付小型火灾,或者在火灾初期时防止蔓延,起到关键作用。
故宫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火灾,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永乐年间故宫建成,到清朝宣统退位的400多年间里,故宫一共发生过大小火灾近百次,《明史》及《大清会典》里都有过明确的记载。
永乐18年,紫禁城落成,不过刚刚过了几个月,在永乐19年四月,奉天、华盖、谨身遭遇火灾,几乎被烧光。朱棣为此龙颜大怒,朝野人心惶惶,纷纷上奏朱棣,将首都重新迁回南京。后来,在朱棣的强势镇压下,还都之议才偃旗息鼓。不过,惨遭焚毁的三大殿,历经20年后才重新修葺。
嘉靖36年夏天,奉天、谨身、华盖三殿再遭火灾,火势蔓延到奉天门、顺门、午门外廊等建筑,迫使嘉靖只能在文华殿临朝听政。这次火灾损失惨重,仅善后打扫废墟一项工作,就动用了人力3万余众,征用了数千辆民间车辆参与清理。
其后在万历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乾清宫、坤宁宫、前三殿均被焚毁。
因为明朝紫禁城的数次火灾,造成了全国性的灾难,致使“三殿工兴,采摘诸大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无数”。
清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几个小太监因做饭,不慎失火,导致太和殿被焚。康熙龙颜震怒,下诏按“放火之罪不赦”,将肇事的几位太监处死,并下旨:“宫内各处灯火最为紧要,凡有火之处必着人看守,不许一时少人,总管等不时巡察。”
清光绪末年,祈年殿遭雷击而焚毁,由于祈年殿是用香楠木建成,着火时数里飘香。
在故宫几百年的防火历史中,太平缸功不可没。为防止宫内的火灾蔓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因此人们又赋予它一个喜庆的名字——“吉祥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