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219),蜀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大事,包括:斩杀曹军名将夏侯渊,占据要地汉中;水淹七军一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也是这一年末,关羽败走麦城,刘备失荆州。
若说水淹七军一役使得蜀国达到军事上的顶峰,那么失荆州则称为蜀国称霸之路的转折点。自己的大将关羽被杀,重要的领地荆州被占,此刻的刘备自然不可能忍气吞声,他听不进去群臣的劝告,打上为关羽报仇的口号,执意讨伐吴国。然而这次战争的结果并不顺遂刘备的心意,最终是兵败夷陵,刘备也于章武三年(223),病逝在白帝城。
在刘备病逝前,自知病情深重,恐不久于世,曾托孤于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史称白帝城托孤。多年来,这个典故常用来表现出刘备惟贤惟德的帝王胸怀和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品质。但是在读到《三国志》中,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说的话时,才明白刘备这个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是充满了智慧。他到底说什么呢?
刘备对诸葛亮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事,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的这几句话,可谓是滴水不漏,他和诸葛亮共事几十年,自然明白诸葛亮的才华,但是自己不久于人世,而自己的儿子怎么可能会是诸葛亮的对手,而如果此时舍弃诸葛亮,自己操劳一生的这些事业也将毁于一旦,如何处理诸葛亮和接班人之间的关系成为蜀国此刻最紧急的问题。
刘备一生浸淫于权谋算术,想到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天下人都知道诸葛亮对蜀国的忠心,让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监督着诸葛亮,所以他选择了公开托孤。而他托孤的词句也可以说是仔细斟酌过的。开头第一句就足以让诸葛亮打消任何上位的想法,因为他用了一个“反面例子”,就是那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事,终定大事”。
这个“反面例子”就是曹丕,为什么说曹丕是个反面例子呢,因为在刘备的眼里曹丕是个乱臣贼子。刘备迟迟没有称帝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当初打的旗号是:“兴复汉室”。而汉献帝还在世,刘备贸然称帝,这不就是打自己的脸吗?而曹丕呢,以汉献帝“禅位”自己这样的理由,成功登基。在刘备的眼中,曹丕这样的人可不就是乱臣贼子,他才给出“替天行道”的理由,登基称帝。
那把诸葛亮说成是曹丕的十倍,这不是骂人吗?妙就妙在,刘备说的曹丕并不是曹丕的品质,而是他的才华。刘备真的认可曹丕的才华吗?未必认可,但此刻这个节骨眼上,还能有什么方法讲出刘备心中所焦虑的那个问题呢?不能直接对诸葛亮说出那份忐忑,也不能舍弃诸葛亮的才华,便只能通过曹丕这个例子了。
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是未出草庐便能得出三分天下这个结论的卧龙先生,他如何听不出刘备话里隐含的那层含义,又听到刘备以退为进的说法,他怎么会不清楚自己效忠的主公此刻内心的焦虑和不安。他回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这个回答刘备得到了自己最想要的答案,就是那句“效忠贞之节”,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忠君爱国”思想是作为儒家思想的首位思想,而诸葛亮不仅要“忠”于蜀国,“忠”于后主,还会“贞”于自己,给刘备一个足以放心的答案。所以在这个回答后,刘备交代后主,如何和诸葛亮相处:“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如果是仅仅从白帝城托孤这个典故中,我们可能无法感受到诸葛亮的个人魅力,只能透过那句回答看到一位老臣直白又决断的坚定;我们能感受到刘备重病时刻的那份忐忑和不安,他大概也不是真的不信任诸葛亮,而是到了那种危急时刻,谁都会有无法保证的情况。而在后续的故事中,诸葛亮的《出师表》已经描写得十分详细了,那几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使。”就足以回答诸葛亮对刘备的态度。
关于白帝城托孤中刘备到底有没有阴谋论,仅从他提到“曹丕”这个例子便可以看出端倪,但我们也无法通过这一个典故去丈量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好坏,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无法通过一件事就能讲清楚。但从历史中我们能读到刘备三顾茅庐、临终托孤的主人公都是诸葛亮;而诸葛亮则用自己的一生去回报刘备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