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的可行吗

蜀汉后期,人才出现凋零的情况,叱咤风云的五虎将均已去世,好在诸葛亮智谋过人,精力也还可以,苦苦支撑着刘备留下的烂摊子。此时的诸葛亮,事无大小亲力亲为,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时,幸亏还有一位名将可用,他就是奉命镇守汉中的魏延,仅次于五虎将的猛将。

  魏延既不像关羽张飞与刘备结拜,也没有赵云追随刘备早,属于后来投奔者之一,但刘备对他非常器重,一方面是魏延能力强,屡次立下战功;另一面,因为刘备慧眼识英雄,断定魏延日后将成为蜀汉的顶梁柱。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魏延天生反骨,且被诸葛亮一眼识破,一直提防着他,其实这根本就是瞎掰。

image.png

  正史中的魏延没有反骨,诸葛亮死前也没有留下锦囊杀他。相反,诸葛亮认为魏延堪当大用,除了性格略微孤傲,不擅长搞人际关系,其他方面都挺好。身为三国时期出色将领,魏延具有不错的军事才能,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基本都会被采纳,却也有例外,比如子午谷奇谋。

  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呢?查阅史书得知,答案是肯的,绝非罗贯中老先生虚构出来的事情。《三国志·蜀书》记载:“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比东方相合聚。”

  北伐过程中,魏延不止一次劝诸葛亮,只要给他五千精兵,带上所需干粮,悄悄从子午谷进军,十日内就能直捣黄龙,拿下长安城。为了让诸葛亮赞同他的计策,罗列出一些理由,认为魏将夏侯楙(夏侯惇的儿子)能力平庸,只因娶了公主才得以上位,既胆小又缺乏谋略,名副其实的酒囊饭袋。

image.png

  在魏延看来,一旦诸葛亮同意此计策,定能打魏军一个措手不及,北伐必然成功,失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然而,听完魏延的汇报,诸葛亮不假思索就拒绝了,并且警告魏延,以后不许再提此事。有人认为,诸葛亮之所以不赞成,是性格所决定,他做事谨慎,若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绝对不会冒险,稳扎稳打最靠谱。

  也有人认为,既然魏延能想到走子午谷,智慧超群的诸葛亮也能想到,毕竟他的智商比魏延高多了。权衡利弊,哪怕攻破长安,也未必动得了曹魏的根基,甚至得不偿失。那么问题来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可行呢?一千多年后的明朝末年,闯王高迎祥用惨重的代价,告诉世人答案。

  崇祯九年初,孙传庭主动请求担任陕西巡抚,皇帝爽快答应,同僚纷纷为孙传庭担忧,因为当时高迎祥就在陕西,而且孙传庭以前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孙传庭用实际行动证明,有一种能力叫天分,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image.png

  三月份,孙传庭来到陕西,以最快的时间组建一支不满两万人的军队,带着将士开始缔造传奇。四个月后,孙传庭遇到闯王高迎祥,二话不说就开打,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获胜。高迎祥兵败后产生畏惧,明白自己不是孙传庭的对手,计划带兵直奔长安(此时已改名为西安),并且选择了子午谷这条路线。

  估计高迎祥读过《三国演义》,把魏延视为偶像,打算实施偶像当年未完成的计划。高迎祥手下有五万多士兵,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做梦也没想到,这是一条不归路,因为孙传庭早已料到他会走子午谷,提前多天带着近两万名将士埋伏在前方,等待高迎祥的到来。

image.png

  多日之后,高迎祥的部队人困马乏,孙传庭一声令下,猛然发动攻击,虽然高迎祥顽强抵抗,但并不能改变什么,毕竟子午谷道路狭窄,周围悬崖峭壁,想撤退都不可能。结局不难猜测,高迎祥惨败,受伤后被俘,而后被杀。如果他在地下与魏延相遇,肯定会哭着说:魏大哥,你的子午谷奇谋,一点都不靠谱,把我害得好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