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恭亲王与慈禧相处的过程中,就时常发生摩擦。说到他第二次遭到罢免,还是因为这个安德海。
同治八年(1869)的时候,安德海以皇帝就快要大婚为由,奉慈禧太后之命到南方为同治皇帝采办龙袍。其实,太监是不被允许出宫的,安德海得以出宫应该也是在慈禧面前下了一番功夫,才求来这么个机会,并且找了个借口。安德海一出宫门直奔苏州,不料早已被慈安和恭亲王给盯上了。其实慈安与慈禧多多少少也是有矛盾的,包括与小皇帝之间,也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所以这次慈安跟恭亲王同仇敌忾,合力对付安德海。
要怪也就怪安德海这个人太不安分,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难,本身一个太监出宫就是违规操作,他在路上还不检点,十分张扬,找了许多女人上他的官船,沿运河南下的过程中还大张旗鼓、吹拉弹唱,要多高调有多高调。所以他的船游到山东地界的时候,就碰上一个胆大的巡抚要治他,那人就是丁宝桢。他在办安德海之前,决定先去探了探慈安的态度,他火速八百里加急上书请示慈安。当时慈禧正在病中,慈安独当一面,把折子一看,心想这安德海了不得啊,出了宫不说,在路上还有这么多嚣张的事,当即一道秘密口谕,下令就地正法安德海。丁宝桢很快接到了谕旨,有太后撑腰,那还等什么,立马前去拿下安德海,二话不说就给他斩首示众了。
慈禧得知此事之后衔恨在心,气不打一处来,她知道慈安是与恭亲王串通一气的,所以在小皇帝面前,言语间透露出对恭亲王的深刻憎恨和极致不满,撺掇小皇帝找一个借口把恭亲王再一次全权罢免。
当时小皇帝提出要给两个母后修复圆明园,但是奕訢考虑要以国家大事用银为重,所以反对,认为修圆明园这些事都太浪费了,这就触了小皇帝的霉头,使得他十分生气,想起母亲说的一些话就把恭亲王的一切差事又给罢免了。随即立刻招来朝野上下一片反对之声,所以西太后又不得不摆出姿态,装模作样对小皇帝大加训斥了一番,然后无奈又给恭亲王恢复了一些差事,这第二回合,恭亲王还是赢了。
通过这两次的交手,奕訢的心灵可以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最终他彻底被免职是在1884年,当时是中法战争非常激烈的时期。就中法战争这个问题,奕訢是主张议和的,然而慈禧是主战的,两人再次产生矛盾,最后法国人竟然“不战而胜”,使得大清国丢尽颜面。慈禧一怒之下,又以此为借口,再一次罢免了奕訢,让他从此赋闲在家。
加害慈安
然而事实并不像慈禧预料的那么简单,此时她还不能够真正独揽大权,因为还剩下一个永远横亘在她面前的正宫慈安,这个障碍是无法跨越的。只要慈安一除,慈禧就能够真正的一人独大,所以慈安这个阻碍她专权的绊脚石,就是她下一个开刀的对象。
之前,宫中一直在传慈禧患上了一种血崩之症,慈安当时还下懿旨让各督抚找寻名医,请进宫为慈禧调理医治。所以这期间,大家都知道慈禧卧病已久,而且大臣上朝的时候,发现只剩慈安一人在里面垂帘听政了,慈禧则在养病。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大家都认为慈禧的身体不行了,肯定命不久矣,可是没想到,有一天去上朝的时候宫门打开,突然太监在里面传出一句话是“慈安皇太后驾崩了”,这帮大臣一下子震惊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甚至怀疑是太监说错了。一直在病中的明明是慈禧皇太后,怎么会是慈安皇太后去世了呢?大家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面面相觑。
之后急急忙忙到宫里一看,果真是慈禧太后在上面完好端坐着,而慈安在里面已经小殓了,衣服都穿好了,脸也盖上了,当时大臣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登时哭倒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