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中国付出的代价沉重(2)


  稍后,还有一次比较能够体现中国利益的会议。在1944年1月12日进行的太平洋战争委员会一次会议上,罗斯福重申了开罗宣言,特别提出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据会议记录记载,“他完全同意这些岛屿属于中国,因而应该归还给中国。”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参加了这次会议。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是继德黑兰会议后的第二次同盟国首脑会议。此时已处于战争尾声。会议形成了多个文件,1945年2月11日发表《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12日分别发表《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和《雅尔塔协定》,主要就对德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联合国问题和对日问题作出决定,形成了战后世界的基本格局。
  对德问题
  决定由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对德进行军事占领,关于德国战争赔偿以及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
  波兰问题
  波兰问题主要是边界确立和政府组成问题,波兰东部边界大体上以寇松线为准,在若干区域作出对波兰有利的5~8公里的逸出,同意波兰在北部和西部将获得德国领土作为新领土,最后定界留待战后解决;关于波兰政府的组成经过激烈争论,同意以卢布林的波兰临时政府为基础进行改组,容纳国内外其他民主人士。
  联合国问题
  同意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决定美、英、法、苏、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远东问题与对日问题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雅尔塔协定》专门提出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千岛群岛交予苏联;要求中国承认外蒙古(原属中国领土)的现状,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会前其他国家并不知情,故有“雅尔塔密约”之称。不过协定同时指出,涉及中国的部分“尚需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
  会议还讨论了希腊、南斯拉夫、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的有关问题。巩固和维护了三国战时联盟,对协调盟国对德、日作战,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促进战后和平稳定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积极作用。

  雅尔塔体系确立
  在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再次希望分割德国和要求德国赔偿——战后,苏联将德国工业搬迁到苏联境内,与斯大林当初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
  在2月6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上,讨论内容为安全理事会问题,由于赋予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较大的权限,丘吉尔认为,英国和美国的目的是拯救世界,没有统治世界的野心。在当天的会议上又重点讨论了波兰问题,苏联明确要求建立一个亲苏政权。英美对苏联作出了较多的让步。
  雅尔塔会议对于缓和反法西斯盟国之间的矛盾、加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协调对德日法西斯的作战行动、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以及战后惩处战争罪犯、消除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势力影响等起了重要作用。三大国在会议上作出的战后世界秩序安排被称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这次会议也引发不少争议。许多人批评美英绥靖政策使苏联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亚洲许多国家,罗斯福和丘吉尔并没有依照当时被占领的国家愿望,要求战后被苏联“解放”的国家交由联合国代管。
  波茨坦会议
  解决战后政治安排的最后一个首脑会议是波茨坦会议,实际上是对雅尔塔会议决定的补充和完善。波茨坦会议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柏林西南约27公里的小镇波茨坦举行,纳粹德国已经投降,大战进入尾声,因此会议代号被命名为“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