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条约的签订意味着中国是个没有主权的国家,而庚子赔款更是清王朝毁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简直就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对于八国联军的索取,清王朝的只能削减军费,增加税务。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清政府亦无能为力扭转局面。清王朝的即将灭亡,已经成为定局。而后来,对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的目的也有议论。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建了清华大学,也有人说目的是为了以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而,事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接着往下看。
辛丑条约给清王朝造成什么样的负担?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英、美、德、法、意、奥、日、俄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迫使中国与翌年9月在北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共十二款,其中中国除向参加联军的十六国外,还需向荷兰、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所谓的受害国“赔偿’海关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年息四厘,本息总数为九一八千二百三十万八千一百五十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亿)为基础,按每名中国人赔付一两的数目来确定的。对于清政府的财政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当时清政府的一年财政收入不过九千万两,单靠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做抵押是不够的,清政府一方面削减军费、官象,一方面命令全国各省加税分担,除东三省是清王朝的兴起地不负担赔款。可以说庚子赔款是清王朝灭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摧毁了清政府的财政!
美国第一次退还中国庚子赔款余款
1904年底,中国驻美公使梁诚就庚子赔款的细节见美国国务卿约翰(john hay),谈话中约翰说:“庚子赔款原属过多。”梁诚借机说道:“如果美国率先做出退还庚子赔款退还中国将在各国带了一个好头,在各国中间树立一个良好的印象。尤其是1905年爆出了抵制美国货运动仇恨美高涨之时,有助于缓和民众对于美国的敌意……”听完梁诚的话约翰良久不语,心下默然。梁诚一方面积极和美国政府交涉,一方面向国内发电报请示,一旦美国退还此款请将此款用以“兴学育才”。
经过三年的交涉,美国国务卿鲁特(Root)于1908年12月31日通知中国公使梁诚,美国政府决定从1908年12月31日开始退款,并规定:自退款的第一年起(1909)年起,中国政府在最初四年内,每年至少派留美学生一百人,如果第四年派足两百人,则自第五年起,每年至少派五十人,直到退款用完为止;在所派留学生中,规定百分之八十学农、机、矿、物理、化学、铁路、银行等,其余百分之二十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双方还商定,在派遣学生的同时,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一所留美预科学校(Training school)后来这所学校于1911年4月29日在清华园开学,定名“清华学校”,现在的清华大学的前身。约容纳学生三百名,“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以便学生熟悉课程,到美国入学无杆格。”大纲中还规定,肆业馆所取学生拟分第一格(二十岁以下)和第二格(十五岁以下),“两者均需身体强壮、性情存正、相貌完全、身家清白”。第一格学生来源是“除由外务部、学部在京招考外,并分咨各省提学使在各该省报考,录取合格学生,不拘额数,咨送外务部复试,选取实在合格者,送入肆业馆学习或数月或一年,再行由馆甄别”,第二格学生的来源是“凡二十二行省民籍满、蒙、汉、旗人及内外蒙古、西藏等处,参照省份大小、赔款多寡,以及有无赔款斟酌裒益,定为额数,由学部行知各省提学使各按单开定额,选取送京入肆业馆学习,或数月或一年,再行由馆甄别。” 关于各省送选学生的多少,江苏、浙江两省曾上书学部:“庚子赔款即由各省分认,则选派学生之名额自应以多寡为差”;“江浙两省风气开通较早,……目前各省尚无合格之学生,宜不妨由他省之之合格较多者借补其额……”后来学部参考了江浙两省的意见,定出以每十二万九千五百两摊一名学生的原则,规定各省应学生的名额:直隶四名、江苏十三名、安徽五名、山东四名、山西四名、陕西三名、甘肃一名、新疆两名、福建四名、浙江七名、广东十名、广西一名、云南一名、湖北六名、贵州一名。各省均有余额,留作东三省及藩部留学名额。其实这里面还有猫腻,比如袁世凯家族每年预留了三个留学名额、两个清华学校留美予留生名额。曾国藩家族的子弟、端方的、曹汝霖的儿子,曹汝霖的儿子是顶替新疆的名额免试入学。1909年美国首开退还庚子“赔款”余款的先例。而这个退还是应该加引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