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赶斋的译文及鉴赏(2)

吕蒙正的度量,是很好地印证了“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所以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赵匡义就才曾经说过“蒙正气量,我不如”。不过身为宰相,不能只靠度量服人,更重要的是能力。吕蒙正有一特长就是,知人善用。

宋太宗说不如吕蒙正,就是因为他推荐了一个官员来出使辽国,而且被皇帝两次否决了还是依然坚持,而结果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比皇帝要好。此外,据说富言曾经做过吕蒙正的宾客,他让其见了自己的十几岁的儿子。吕蒙正见了惊讶地说,这个儿子以后名位会和他一样,而功勋甚至会超过他。的确如此,这个儿子就是后来也官至宰相的富弼。此外吕蒙正也举人不避亲,不过他推荐的不是儿子而是侄子,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但这个侄子有宰相之才。

吕蒙正建噎瓜亭的译文及鉴赏

“吕蒙正建噎瓜亭”的典故据说是出自北宋邵伯温所作的《邵氏闻见录》一书,作者生活的年代比吕蒙正只晚上一百年左右,所以记载的故事可信性还比较高。“噎瓜亭”的确就是一个亭子,“噎瓜”是它的名字。

吕蒙正戏剧照片

吕蒙正戏剧照片

原文很短,只有七十几个子。“吕蒙正于龙门时,一日行易水上,见卖瓜者,意欲得之,然无钱可买。其人偶遗一枚于地,公取而食之。后作相,买洛阳城东南,下临伊水,起亭以“噎瓜”为名,不忘贫贱也。”

“吕蒙正建噎瓜亭”的故事发生在他还未高中状元前,那时候的吕蒙正非常贫困。故事说,吕蒙正当时正在洛阳龙门,应该是读书求学。有一天他在易水河边走过,看到有个商贩在卖瓜,他很想买一个瓜来吃吃,然而他贫穷得连买一个瓜的钱都没有。恰好,那个商贩偶人把一个瓜遗落在地上,吕蒙正见到了就捡起来吃了。后来他官至宰相,就在洛阳城的东南买了一块地,在临近伊水的地方,建造一个亭子,以“噎瓜亭”,来警示自己不要忘记当年贫贱时候。

人说不能忘本,就是指富贵了发达了不要忘记过去贫穷为此奋斗时候的精神和品质,也可以说是指要知恩图报。就故事来看,吕蒙正建造这个噎瓜亭就是要警示自己不要忘本,至于有没有像韩信千金谢一饭那样对那个瓜贩报恩就不得而知。也正是吕蒙正一直保持自己的本质,“富贵不能淫”,所以才能三次为相,官居高位。

吕蒙正的妻子是谁

吕蒙正年轻时到岳阳城做事,此时街上正热闹,他凑近一看是刘府的千金在抛绣球选夫婿。旁边的群众议论纷纷,原是刘员外的女儿月英,相貌出众,只因看不顺官宦子弟的纨绔浪荡,执意要亲自抛绣球选郎君。

吕蒙正接绣球

吕蒙正接绣球

此时正好月英缓缓上了楼,她朝下俯视,只见公子哥们都争先恐后地往前,个个面露贪相垂涎三尺,唯独有一人默默站在人群之后静观,虽衣衫破旧却气宇非凡,于是一眼相中便定睛将绣球抛去。此人就是吕蒙正,他在一片哗然中如梦初醒,被仆人领到府中。果然刘员外见到这个穷小子火冒三丈,而女儿又执意要嫁,便将二人赶了出去,断绝父女关系。

月英跟着吕蒙正回到他居住的破窑,二人情投意合,当日拜过天地,刘大小姐从此跟他过起了清贫的苦日子。

吕蒙正常年寒窗苦读,过得有一顿没一顿,月英也是个硬气的贤德之人,跟了丈夫之后,不管再苦都一同吃住。吕蒙正常常出去讨饭,月英就挖些野菜,拿回窑中,一起煮了吃,两人还一同看书、作诗,公议天下大事,虽然日子很苦,但夫妻二人甚是恩爱。有一次夜里下起暴雨,破窑子漏水没有一处干的地方,两个人全身湿透却还高兴地吟起诗来。

正是月英坚贞不移的陪伴相随,给了吕蒙正很大的动力,他就发奋读书以报答妻子之恩,最终金榜题名,官至丞相。

吕蒙正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