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为什么唐朝喜开山为陵
- 为啥唐朝皇帝都葬西安
- 唐代墓葬主要类型
- 陆慕为什么叫陆墓
- 唐朝历代皇帝陵墓在哪
- 乾陵是谁的陵墓?乾陵是谁的陵墓
“以山为陵”形制的原因
首先,受到历史因素的制约。关中自古帝王都,作为周秦汉唐等一系列朝代的京畿所在地,按照先来后到做原则,以秦都咸阳和汉代长安城为中心,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在渭河北岸的高地上,由近及远,渐次分布。
距离现今咸阳和西安最近的渭河北岸的高地上,以五座帝陵为主的汉朝,早已占尽先机,由西向东,分布着武帝刘彻的茂陵、成帝刘骜的延陵、高祖刘邦的长陵以及景帝刘启的阳陵等一系列汉朝陵墓。因此,唐王朝的帝陵,在选址上,只能往离京城更远的渭河以北的更高地带延伸。
其次,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相比较汉代帝陵以塬为主的地理条件,唐王朝帝陵分布的地区,介于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更多地以山地为主。这样的地理条件,对唐王朝的帝陵来说,既是迫不得已面临的局限,又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唐王朝的风水家们和建筑设计大师,因地制宜地开创了“以山为陵”的新形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分布于渭河北边更高处的唐朝帝陵,恰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比汉朝更辉煌更震撼人心的成果和胸襟。
第三,彰显皇权至高无上地位的需要。“以山为陵”的建造形制,更能凸显封建王权的至高无上和大唐帝国的强盛。人们登临高山,更能产生天高任鸟飞的激情,更能升腾起气吞万里、指点江山的豪情。
正如杜甫在《望岳》诗中所写的一样: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所以,唐王朝“以山为陵”的形制,反而化腐朽为神奇,把那个朝气蓬勃、自信乐观、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即使今天,我们登临凭吊,豪迈之情也会油然而生。
“因山为陵”:就是将墓穴修在山体中,以整座山体作为墓冢,气势宏大,雄伟壮观。唐朝帝王十八个陵墓使用这种封土方式。
昭陵
秦汉隋唐的皇帝陵墓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上,这个为称为东方帝王谷的地方。名声大噪。
因山为陵把自然的山峰作为陵丘,在南面山腰开凿地宫,修建陵园。这种陵墓利用了自然山岳,墓道面南铺开,看上去高大、雄伟,很能体现帝王的宏大气派。而且还可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盗掘。
唐太宗的昭陵,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大唐恢弘气势的写照,是大唐气势雄伟的见证。
究其原因,因山为陵就是为了在地理、气势上压倒秦汉,更加有利于大唐的统治,使得大唐的陵墓呈现一种俯视的态势。通过陵墓的分布就一目了然,唐十八陵包围、俯瞰着西汉十一陵。
为啥唐朝皇帝都葬西安大唐帝国的都城是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为了方便祭祀和保护陵墓基本上都葬于距西安不远处。如唐太宗李世民葬于咸阳市礼泉县的昭陵,唐高宗李治和则天皇帝合葬于乾陵。唐后续皇帝也都葬于泾河和渭河之间的土原或石山上。唐陵一般建于石山之上,以防被盗。墓室方位是面南背北,死了还要保持庙堂的威武。
唐朝建都在西安,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在陕西一代,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南方的秀才北方的将,陕西的地下埋皇上",意思是说,南方战乱很少,人们生活富足,因此好诗词歌赋,所以多出文人才子;而北方常年战乱,民风彪悍,因此多出将帅之才;而陕西关中因建都时间长,帝王死后所建陵墓很多
唐代墓葬主要类型墓葬形式主要有:双墓道大墓、单墓道大墓、土坑竖穴墓和洞室墓等几种。
唐陵的起陵形式有两种,一种形式是继承秦汉以来封土为陵的形式,在坟丘上覆盖大量的黄土,形成一定规模的人造山,以标明此为某位皇帝的陵园。
唐代的皇陵采用这种形式的有:高祖的献陵、德完的祟陵、武宗的端陵。
另一种则是沿用魏晋南北朝以来,穿凿山峰,在山的中部开辟墓室,以山为陵的形式。
陆慕为什么叫陆墓陆慕,原本叫陆墓,后来改成现在的“慕”。从旧称陆墓,我们大致也可以猜到,应该是陆姓人家的墓。那这葬的是哪位姓陆的大人物呢?一查资料,竟然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个说法,大家肯定晓得就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陆逊,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和吕蒙一起智取荆州,让关羽败走麦城。晚年的陆逊因卷入立嗣之争被孙权厌弃,公元245年在忧愤中去世,藏于陆慕这一片,不过现在陆逊之墓已难觅踪迹。
还有一种说法,陆墓是因为唐朝陆宣公陆贽的墓在这儿,地以人名所以叫陆墓。陆贽18岁考中进士一生为官,曾官至宰相风光无限,不过后被人造谣中伤结果被贬。
无论是明清两代的《苏州府志》,还是陆友仁的《吴中旧事》都有陆贽被葬在陆墓的说法。不过也有人提出疑问:“陆墓的历史是从唐朝才翻开的么?此前没有别的名称?”苏州现代访古第一人李根源此前有研究过,认为陆墓其实是梁代的中书黄门陆云公之墓,将陆慕历史向前推了二百多年。
如今,不管是陆逊墓还是陆贽墓亦或是陆云公之墓,都已经寻不到任何踪迹,但陆墓这个名称一直在老百姓的心中。即便是后来改为陆慕,在老苏州人心中还是陆墓!
唐朝历代皇帝陵墓在哪唐十八陵是指唐朝19位皇帝位于关中地区的18座陵墓。从高祖李渊算起至哀帝李祝,唐朝共有21位皇帝。除唐末的昭宗李晔葬河南偃师的和陵,哀帝李祝葬山东菏泽的温陵之外,又因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因此有18座分布在渭河以北的陵墓。陵墓区西起乾县、礼泉,经泾阳、三原、富平,东止蒲城凡6县约150千米。唐十八陵按营造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土为冢,仿照秦汉陵墓所建,如高祖李渊的献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武宗李炎的端陵,以及僖宗李儇的靖陵共4座。献陵积土为“山陵”是因为唐初国势财力尚不强盛所致;而晚唐的庄陵、端陵和靖陵则是由于国势衰微财力不支的原因。另一种方法是因山为陵,始自太宗昭陵,完善于高宗乾陵,此后形成制度,共14座。此法亦源自前朝,汉文帝治霸陵“因其山,不起坟”,即地面上不起封土。东晋和南朝诸帝亦多仿照。依山为陵的方法,是从半山腰开凿墓道,至山体之中修筑墓室。此种墓制以石砌筑,异常坚固,要比积土为冢的陵墓更为坚固和安全。
乾陵是谁的陵墓?乾陵是谁的陵墓乾陵是唐高宗,武则天的合葬墓,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两位皇帝的合葬墓,也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唐代的皇帝陵墓,可见它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