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

2012年7月17日至19日,我所清史研究室在北京怀柔宽沟举办了“清史室暨清史学科发展研讨会”。来自清史研究室的9位同仁与会,吴伯娅主任对我室上半年工作做了总结。大家结合当前清史学界的热点问题,对今后我室及清史学科的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

我室主任吴伯娅研究员首先总结了上半年全室的工作。一是举办了“清史沙龙”学术交流活动,有幸请到了来自北京、澳门、美国的学者作相关学术报告,增加了彼此间的学术交流,扩大了清史室的学术影响。二是积极参与“所创新工程”的工作,结合我所实际,上报了第二批拟入选人员及其研究课题的推荐工作。三是对2011年度清史研究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总结、研讨,并撰写了清史年度研究动态。四是完成了室刊《清史论丛》的组稿,拟于年末出版。随后,大家结合我室实际,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今后清史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讨论。

其一,大家认为清史学科的发展要紧跟热点问题,要善于反思,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林存阳研究员以对“新清史”的反思为例。他认为,新清史强调的世界史观,实际上中国的学者早有论述,新清史强调的满洲非汉化的观点值得商榷,但从学术理论的建构上看,新清史又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杨海英研究员也认为,不能过分渲染新清史的作用,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基础研究。

其二,关于清史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继承问题。鱼宏亮副研究员关注了当前史学研究的模式问题,他认为在史学研究上,除了传统的文献外,还要注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一些新材料的运用,并简要的介绍了中国近代观念史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与新方法。而在创新的同时,也要继承清史研究的优良传统。李娜助理研究员认为清代的典章制度是传统清史研究的基础,她以清初南书房的建立为例,向大家论述了其建立经过与意义。

其三,大家认为学术研究必以经世致用为旨,因此要保持清史学科的发展活力,就必须注重清史研究的现实意义。李华川副研究员以目前尚存争议的清代“闭关锁国”问题为例,认为,对此问题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借鉴意义。而刘景莲副研究员则强调,我们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关照现实需要,应当使二者有机的结合。杨海英研究员则通过对明清易代时期中朝关系的研究、对明末援朝战争中南兵将士的研究,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对域外汉籍的保存与研究。

其四,大家一致同意,继续完善室刊《清史论丛》的编纂,使其成为能够代表我室清史学科的精品学刊。副主编李华川副研究员对今后《清史论丛》发展的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他认为《清史论丛》应当结合每年度清史学界的热点问题,确定一个研究专题。林存阳研究员认为,《清史论丛》还可以与每年的清史研究动态相结合,从不同视角进行选题,这样可以使《清史论丛》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兼容并蓄。王士皓助理研究员还提出在组织专题研究时,要尽量发挥我室各位同仁在各自领域内的研究优势。

最后,吴伯娅主任指出,我室同仁要在所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走、转、改”精神,将学术研究与学术考察相结合,将书本知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同时,要继续关注国内外清史学界的新动态,以“清史沙龙”为媒介,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清史学界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扩大我室的影响力。

这次为期三天的会议,既总结了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尚待完善之处,从而进一步明确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而这种严肃认真,又不失轻松愉快的会议氛围,缓解了大家平时在学术科研方面的压力,同时又增强了彼此间的交流与沟通。与会同仁一致表示,有信心、有能力为清史室及清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立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