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
首先应当说明,要在两三万字的篇幅内完整地说明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步与成就,不是笔者所能胜任的工作。而回顾50年的中共党史研究发展历程,论功行赏排座次,更非笔者能力之所及。因此,本文不能面面俱到,只想就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历史有关的研究状况表达笔者个人的看法;并且也不打算系统介绍反映这些进展的各种成果,只准备就笔者观感所及,集中讨论与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有重要关系的某些问题。若由此造成读者不能了解这50年中共党史研究的全貌,甚至有厚此薄彼的感觉,笔者将深感歉意。但笔者的目的,不过希望此文能够让所有熟悉和不熟悉中共党史研究的读者,多少了解一点此一研究不同于其他历史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和它走向学术化的那种不为一般人所知的艰辛。如果多数读者读过此文后终于明白中共党史研究的现状何以至今未能尽如人意,知道它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学术化程度有无可能进一步提高,本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
自1949年以来,中共党史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至少各种版本的中共党史读本就出版了上百种之多,印数更是以千万计。说中共党史研究在中国各种历史研究当中独领风骚几十年,想不为过。但是,如果说到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成就,似乎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在50年当中,至少前30年的中共党史研究很少学术研究的成份。真正的学术研究,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的。
说1979年以前中共党史有“研究”而少学术,是基于笔者对“学术”二字的理解。何谓学术?梁启超解释说:“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1]如何观察事物才可得“真理”并以为用?则非人人或时时均可为者,必须先有独立治学与实事求是二条件不可。换言之,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其独立性与科学性。没有“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却不计其功”的精神,即没有学术之存在。陈乐民先生有云:要求真学问,就必须能够并敢于“为学术而学术”,即“纯然地去采寻事之然和所以然。设若不是这样,在研究问题时或者随俗趋势,或者依凭一己好恶,或者存有事功之心,或者求‘保险’、‘稳妥’,于是便时然亦然,时非亦非,时作‘违心之论’,那便是为学之大忌,学人所不当为”。[2]“纯然地去求事之然和所以然”,可谓道出了学术研究之真谛。“纯然”,就是不为外力所左右,不受利禄所影响,且不因感情所蒙蔽,绝不为亲者、贤者、尊者乃至王者讳,也不因疏、劣、卑、贫而彰其恶;既不曲意暴露,也不存心护短,严格保持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到中共党史研究来说,就是要在搜集、验证和研究史料的过程中,在分析和说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扎实的史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人和事放到当时特定的条件和环境当中,用发展的眼光,从历史的大背景来认识,既不能从今人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能对人对事取双重标准,或简单地拿以一己一派的感情好恶先入为主地断定历史上的是非曲直,并用以支配自己对史料的选择和对事实结果的分析。
这样一种态度,其实就是毛泽东也是赞成的。毛泽东对党的历史的认识虽然始终受到其政治判断的影响,其理智上却从来都是强调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主张凡事都要实事求是的。他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不是主观主义,应该找出历史事件的实质和它的客观原因”,强调对中共党史必须“进行客观的研究”,研究“必须是科学的,不是主观主义”的。[3]如何才能做到客观的而非主观的?借用叶圣陶先生一句比较形象些的话来说,就是要“站在这东西的外面,而去爬剔、分析、检察这东西的意思”。自陷于是非之中,听凭主观情感左右自己的价值判断,虽然也可以研究,也可以有“成就”,却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更不大容易取得学术成就。
以建国后最早出版的有系统的中共党史着作《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为例。它原本是毛泽东的政治秘书、时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和新闻出版署署长的胡乔木,于1951年上半年为刘少奇起草的一篇在纪念中共诞生三十周年大会上的报告。因其较1944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更完整地总结了三十年来中共党内的功过是非[4],深为毛泽东所欣赏,故毛阅后当即指定改以胡乔木名义迅速发表。在这本高度评价毛泽东为“伟大的革命天才”的简明中共党史读本当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共党史自建国以后就已成为歌颂毛泽东战无不胜的正确路线和他在各方面丰功伟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宣传形式,与学术研究已没有多少共通之处了。其突出的特点在于,第一,宣传共产党的丰功伟绩;第二,强调毛泽东一贯正确,而党的光荣、正确、伟大均来自毛泽东的正确指导和他坚持不懈地同各种错误路线、错误倾向进行斗争;第三,以毛泽东的着作解读中共历史。[5]
在建国伊始就由中共宣传部门最主要的负责人来发表这样一部中共党史着作,虽然多少有点事出偶然,却也是事出有因。几乎所有了解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毛泽东历来对斯大林评价不高,并且心存怨意,但他却高度重视斯大林亲自主持编写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自延安整风时起,该书就被评价为“马列主义的百科全书”,并被列在党的高级干部必读书之榜首。而该书最突出的特点其实就是两点,一是大兴斯大林个人崇拜之风;二是以路线斗争为线索诠释党的历史。该书最令人瞩目之处还在于其高度权威性,凡权力所及之处,一切事关党的历史的解释,都只能以此书为准,不能有第二种说法。十分明显,革命年代的毛泽东,在那种特殊环境下,对斯大林如此做,是相当赞同的。
毛泽东推崇斯大林的这种作法,在延安整风时首先是基于统一全党思想的考虑。因为从克服党内对莫斯科权威的迷信的角度,当时确实存在着树立毛泽东权威的必要性问题,怎么树?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历数党的历史,根本解决应该以谁为正统的问题。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就是仿照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方法,通过正确与错误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对比,来树立毛泽东的绝对权威和正统地位。[6]而此例一开,在1949年以后,当中共取得如同苏共一样一统天下的执政党地位之后,进一步模仿斯大林的做法,写出一部更系统的类似《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那样的中共党史教科书,自然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毛泽东讲过:“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7]经过铁与血的战斗才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突出宣传自己的胜利,并希望通过宣传自己一贯为民造福的业绩来换取人民的长久拥护,这不难理解。问题在于,这个时候尚没有人了解,《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其实是集粉饰、歪曲,甚至伪造历史之大成,以其为楷模,中共党史难免也要落入其沉浮的怪圈。
正是由于得到毛泽东的肯定,胡乔木的这个小册子一出来,很快就成为以后有数的几种不同版本的中共党史着作的范本。在此之前,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曾一度令人瞩目。胡书乃由吴玉章耳提面命,继承了张闻天延安时期所着《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的史论结合的写法。[8]但胡乔木书出来后,中共党史基本上就进入以论代史的时代了。受教委委托,何干之主编的最典型的以论代史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从此成为最主要的教材。[9]新讲义的特点是“以乔木同志的书为经,以伯达同志的书为纬”,同时参照毛泽东的着作和党报各个时期的社论,基本上是史从论出。[10]此后的中共党史读本竟无一例外地也照此办理了。而且,随后出版的这些中共党史着作,特别是稍晚些受到50年代中后期那种政治气氛影响的着作,在对毛泽东的颂扬和对路线斗争的强调方面,经常不受胡书的局限。特别是涉及到那些所谓“错误路线”的代表,不少书批判否定之不遗余力,更是胜过胡书许多。[11]但它们不过是进一步夸大和突显了胡书政治宣传的一面而已,并非是因为有了更个性化的史实上的深入研究。 与此同时,从50年代初起,宣传部、教育部等就陆续做出规定,强调要“通过党史宣传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党的历史经验,认识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系统地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能力……”。[12]在这种情况下,中共党史更是很快就以“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进入了各高等院校和专科学校的课堂。先是规定学习毛泽东的有关文章,然后是规定学习中国革命史,之后则规定直接学习中共党史。对党史的学习,逐渐更普及到各行各业。中共党史自此在形式上也彻底脱离了历史学的范畴,以至二三十年之后,即当中国大陆普通学者已经多少可以从个人的角度,而非从组织的角度独立地对中共党史进行研究之后,不少人干脆搞不清它究竟是属于理论宣传呢,还是也可以算做一门学问;如果它也应该具有科学的性质,可以算是一门学问,那么它究竟是应当属于政治理论呢,还应当属于历史学。
把中共党史等同于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所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伴随着中共路线及政策的变换,以及随之而来的党内斗争的起伏与发展,中共党史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时然亦然,时非亦非”的怪现象。这种情况在50年代后期即开始清楚地表现出来。从批判历史上的两条军事路线,到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投降,人物臧否备受影响。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京市委主持编写的新的中共党史讲义,干脆提出“一根红线”的观点,不从中共上海发起组开始讲党史,要从韶山冲开始讲,不要说陈独秀不能讲,就连李大钊也不能多讲,否则就有“抬李压毛”之嫌。进入到60年代中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爆发以后,这种现象更是恶性发展,除了毛泽东以外,几乎所有在毛泽东之前或与毛泽东同时代的中共党的领导人,在中共党史书中或者被隐去姓名、事迹,或者都成了反革命小丑,共产党历史上的每一项成功,不管有无事实依据,统统记在了毛泽东的头上。所谓中共党史终于也成了典型的个人崇拜史,成了毛泽东与一次又一次错误路线斗争的历史,毛泽东的名字在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中能够出现数百次之多。不仅如此,中共党史还成了一种政治晴雨表,谁在台上就捧谁,谁下台就骂谁。党史教科书翻来覆去地改写。林彪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中共党史的作者就大书特书,居然连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岗山会师也改成了林彪与毛泽东在井岗山会师。林彪叛逃摔死,中共党史的作者马上就大批特批,把林彪从头到尾都说成是野心家、阴谋家,连同林彪过去的战功也一笔抹杀。[13]类似的现象不一而足。如果说开粉饰、伪造历史之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在斯大林在世时一以贯之,多少还能给人一种虚假的真实感的话,中共党史在毛泽东在世时就已经是翻天覆地,让人无所适从了。在这里,历史真的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政治也者,时与势之术也。时过境迁,势去道移。由于政治本身必须应时应势而变,政治宣传的内容通常都只具有时效性。不是宣传不重要,问题是简单地把中共党史同需要应时而变的政治宣传等同起来,难免因其过分具有宣传意味或变来变去而严重贬损其自身的价值。《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之成为世人笑柄,“文革”中中共党史被人涂来改去的可悲命运,都再清楚不过地显示出将历史问题简单地政治化绝不是一种好的做法。因为人们不能不怀疑,是不是凡是公开宣传的中共党史就一定不会太真实?80年代书肆坊摊上畅销的各种粗制滥造的“揭秘”史学的流行,最典型地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关于中共党史在人们心目中地位之低,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一位作者在文章中就公开讲:“1921至1949年的中共党史,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都可谓辉煌灿烂。……相比之下,研究这一时期的党史着作却是淡然无采。我不止一次地听到青年学生对此类着作表示生厌。”因为“此类着作的绝大多数结论不是来源于作者个人的分析,而是采撷于某人讲话、某项决议、某次会议”,“其目的也不是如一般史学家对历史进程进行描述或分析,而是拿来向广大人民群众宣教。”[14]实际上,相当多的党史学界人士也持有几乎同样的心理。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国史研究等其他相近的现代历史研究天地被打开,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党内十次路线斗争史的状况被打破,甚至不久后高校中共党史课程也被取消,改为中国革命史课程,结果是许多中共党史教师纷纷“跳槽”。事实证明,那些基础扎实又较早改了行的研究同仁,多数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少人成为一个方面的学术带头人。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虽然改革开放了,中共党史在一些年里也还是没有脱离泛政治化的轨道,不仅学生没有多少学问好学,教师也实在没有多少问题可以研究和发挥。因为,既然是政治理论课,自然就是宣传意识形态,因此也就有观点问题、立场问题、倾向问题等等使独立的学术研究动辄得咎的政治障碍;自然也就难以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独立治学和实事求是,难以切实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果,不仅是教中共党史的教师,就是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学者,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面,最牢靠的“学问”还是熟读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因为至少1949年以前所有中共党史重大问题的解释,几乎都可以从那里面找到说法。
在经历了同“两个凡是”观点的胜利斗争[15],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路线之后,中共党史学界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仍然存在这种毛泽东的话“一句顶一万句”的现象,多少有些令人匪夷所思。其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共党史界与全党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已经开始了思想解放的进程。那些主张必须照《毛泽东选集》的观点研究和宣讲中共党史的人,在公开的文章和讲话里其实也是反对“一句顶一万句”的观点的。他们通常也讲,过去“假党史”的表现之一,就是“把领袖描写成‘先知先觉’”,“说什么领袖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只是,在他们看来,“假党史”只是指特定的“文革”而言的,批评“一句顶一万句”不等于说那些已成定论的中共党史问题有必要另出新的说法。毕竟你一个学者、教师不可能比毛主席、党中央更高明吧!
80年代前半期,在中共党史仍旧属于“政治理论课”,即仍旧属于党的政治宣传和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情况下,不要说让党史教师和党史研究工作者完全改变唯上唯书的习惯不容易,就是让上级主管部门承认“宣传有纪律,研究无禁区”,同意将中共党史的宣传与研究分开,事实上都很困难。关于要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正本”,以统一党史宣传和教学口径的说法,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提出来的。当然,随着全党、全国都开始了思想解放和“拨乱反正”的进程,中共党史研究崇尚实事求是,走向学术化,也是一个发展的大趋势。记得关于编定“正本”的说法刚一出来,虽然仍有相当多的人认为必要,却有不少从事中共党史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在各种场合表示异议。他们认为,在提倡思想解放,强调实事求是的大好形势下,中共党史研究正在开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历史问题需要重新研究和“拨乱反正”,这个时候急忙“定于一尊”,不可避免地会阻碍今后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和实事求是精神的贯彻,不利于中共党史研究学术化的进程。毫无疑问,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意见产生出来,就是因为在中共党史研究的问题上,自1979年以来,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走向学术化的新气象。
(二)
历史研究本身既不是为谁找说法,也不是为谁讨公道。所谓“拨乱反正”,不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历史研究的一种附带的功效罢了,它并不是历史研究本身应有之义。但80年代的中共党史研究却可以说基本上处于一种“拨乱反正”的阶段。好在这种“拨乱反正”对中共党史研究学术化的推进,是具有相当积极的作用的。这是因为,不管人们怎样理解这四个字,这时的所谓“拨乱反正”,实际上并不仅仅是针对文革中那些胡编乱造的“两条路线斗争史”而来的,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针对建国以来中共党史研究中所存在的种种背离实事求是精神的错误倾向而来的。比如研究者们不仅为刘少奇、瞿秋白等大批在“文革”中倍受冤屈的党史人物鸣不平,而且也提到了大量“文革”以前就久已存在的问题,像为彭德怀等人正名;写五四运动主张要肯定陈独秀的功绩;写中共一大的代表主张应不回避张国焘、周佛海、陈公博等人的名字;写广东农民讲习所不能只讲毛泽东主办的第六届,还要讲以前的几期及其主办人,以及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不能只谈毛泽东一个人的作用,如此等等。[16]不过,主要从拨乱反正的角度来研究人物及其历史,难免会较多地侧重于政治评价。而过多地从政治评价的角度来研究人物,必然存在着掌握政治标准或宽或严和不易避免掺杂感情因素等问题,研究时容易太多地纠缠于“左”右对错的争辩,或者忽略研究者应持的客观平实的学术态度,或者因政治本身的局限而使研究无法深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讨论最热烈的陈独秀问题,就反映出这种情况。
关于陈独秀早期作用的评价,胡乔木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是这样说的:“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的领导工作。陈独秀并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以前和‘五四’运动中间以中国急进的民主派着名;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他成了有很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和党的发起者。”[17]
胡乔木在这里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对一个事实的认定,即陈独秀在中共一大即被推举担任中央的领导工作。第二层意思却是囿于长期以来关于陈独秀“右倾投降”导致中共在大革命失败的观点,着意在政治上对陈独秀的早期作用加以限定,即强调陈“五四”时只是“急进的民主派”,虽然后来成了有很大影响的社会主义宣传者和党的发起者,但“并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仿佛这样就可以证明,陈独秀后来为什么会走到“右倾投降”的地步。
这样一种议论的方式,与后来盛行的“出身论”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就是凡是在中共历史上犯了这样或那样“错误”的人,不论其是否有贡献于这个党,都必须与党的正确路线划清界限,并且要追根溯源,断定其所犯错误并非偶然,一定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甚至阶级根源。陈独秀大概是中共党史中这一逻辑的最早的一位受害者了。胡乔木的这个说法延续了几十年,但陈从“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最后干脆变成了“从来没有成为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只“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派”,则纯粹是中共党史界进一步的演绎了。就连陈之当选中共领导工作,后来也被说成是因为党在初创时期“缺乏经验”和过于“幼稚”。而为了避免人们由此推导出其他结论来,“文革”中的党史着作中还不得不专门补上一句,说是“这丝毫也无损于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党正是在逐步清洗自己队伍里的机会主义分子的斗争过程中巩固和发展起来的”。[18]
有关陈独秀的政治评价问题,严格说来不是历史学范围内学术研究必须讨论的课题,但这种人物的政治评价严重妨碍正常学术讨论的展开,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当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之后,中共党史学界中很快就有人提出了新的看法。1979年2月,中共党史界即就此召开讨论会,会上虽然有人仍坚持认为陈独秀不仅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只是一个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但已有不少人提出,陈独秀在五四后期,即建党前后“观察社会问题的方法基本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了,他“已经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展成为我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了”。[19]而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会后,国内几十种社会科学杂志和学报,都不约而同地就此发表了研究论文。[20]除了极个别的文章坚持陈从来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以外,几乎所有文章都持同一口径,即肯定五四后期建党前后的陈独秀已经“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了马克思主义者。[21]在几乎同一个时期,各期刊如此集中地发表如此多的有着几乎同样观点的为陈独秀鸣不平的文章,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同中共党史中其他一些更敏感的问题相比,围绕着陈独秀早期作用的评价问题所展开的这场讨论,对推进中共党史学术化的进程影响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上述说法看似较新,却未必与胡乔木的看法有多大的抵触。因为这时几乎所有为陈独秀鸣不平的文章都异口同声地重复着胡乔木关于陈“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说法,以便表示自己的观点并没有脱出权威的轨道。而事实上,从后来公布的胡乔木文的过程稿显示,胡在最初起草《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时,原本也没有否定陈是马克思主义者,而且肯定陈当时已是“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和党的发起者”了。后来仅仅是因为考虑到“最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宣传者”与“不是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说法易生歧异,才在毛泽东的赞同下,把那个“最”字取消,并且把“马克思主义宣传者”换成了“社会主义宣传者”这种语义含混的用词。[22]这也就是说,包括毛泽东在内,“最高权威”未必认为陈独秀在创建共产党的时候,以及在成为党的领导人以后,还是所谓“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因此,虽然肯定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者也属于拨乱反正,但这在当时确实也很难说在学术上有多大的突破。
在陈独秀问题上的“雷区”,最主要的是他的所谓“右倾投降主义”的问题。因为,无论在《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当中,还是在《毛泽东选集》当中,对此都有过很尖锐的批判。《决议》中明确讲:1924-1927年中国大革命的失败,除了当时的同盟者国民党叛变、当时帝国主义和国民党联合的力量过于强大以外,“特别是由于在这次革命的最后一个时期内(约有半年时间),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思想,发展为投降主义路线,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拒绝接受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同志的正确意见,以至于当国民党叛变革命,向人民突然袭击的时候,党和人民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23]什么是共产国际和斯大林的英明指示呢?这主要是指1927年那个主张马上大规模武装工农的所谓“五月紧急指示”。而毛泽东等同志的正确意见,则主要是指毛泽东等人当时强调两湖农民运动“好得很”,否认农民运动(也包括工人运动)“过火”的文章。
突破《决议》和《毛选》的说法,在80年代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是,即使在80年代初,一些学者已经在尝试着这样做了。陈独秀是否应该像《决议》和《毛选》中所说的那样承担大革命失败的主要责任呢?向青1979年即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示了异议。他显然不同意关于陈独秀因违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英明指示而导致革命失败的说法,认为这是对当时的情况“没有历史地科学地加以分析”。他强调,那个时候中国党是共产国际的下级支部之一,共产国际代表则是共产国际在中国的化身,中共中央按照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的指示工作是共产国际章程所规定的。所谓陈独秀的错误,其实从一开始就不是违背了共产国际的指示和纪律的问题,而是执行了共产国际的指示的问题。因此,他提出:“我们在党史上所说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不仅把共产国际的错误加在了陈独秀的头上,而且把共产国际驻中国的代表、国民党内的苏联顾问-魏金斯基、鲍罗廷、罗易等等所做的错事也都一古脑儿加在了陈独秀的头上。”[24]建国初年就曾接连出版过有关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方面中共党史着作的廖盖隆,次年也表明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过去所说的陈独秀领导的中共中央多次应该反击国民党右派而没有反击,其实是和共产国际把主要希望寄托于蒋介石、汪精卫的指导方针,和共产国际代表以及苏联顾问的主张有关的。特别是大革命进入后期,即1927年上半年以后,形势变化很快,情况错综复杂,莫斯科在几千公里之外遥控指挥中国革命,要及时地正确地指导实际斗争是不可能的。即使这时有些指示是对的,也来得太晚了。“例如共产国际曾建议我们党武装工农,但是革命都快失败了才来建立武装,怎么来得及呢?”[25]
1980年,《党史研究资料》第5期发表了刘少奇1937年的一封信,题为《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中的一个问题》,其中突出谈到了1927年共产党领导下工人运动“左”倾的问题。这大概是迄今为止公开发表的唯一一篇党的高级领导人批评大革命后期“左”倾错误的文字。刘少奇在信中举例说明了这种“左”倾的种种严重危害,特别指出,正是由于这些“左”倾的作法,不仅破坏了统一战线,使党和工会陷于孤立,而且加速了革命的失败。[26]显然是受到这封信的观点的鼓舞,一些长期以来对所谓陈独秀压制工农运动,指责工农运动“过火”导致革命失败的说法抱有疑问的学者,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比如,郭绪印在当年就发表文章认为,过去胡华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等高等学校中共党史教材中关于“陈独秀机会主义者一贯否认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反对农民的革命斗争”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他列举大量事实说明,陈独秀指出农民运动中存在大量“过火”行为,“是尊重客观实际的”,并非像一些教科书所写的那样,是“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农民运动的污蔑”。问题在于,我们过去总是对如实地汇报情况,提出意见的同志,动辄扣上什么“阶级立场”、什么“右倾投降”之类的大帽子。
对《决议》和《毛选》的这种突破,之所以没有遇到特别的“关照”,一个重要原因大概是论者都没有否认陈独秀存在有“右倾错误”。在承认这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说明共产国际也有错误,工农运动也有“过火”表现,相对来讲这个突破就只是局部的,不大容易触“雷”。相比较而言,富田事变问题的重新探讨和结论的改正,则是这时对《毛选》中已有历史结论的一个更具典型性的突破了。
富田事变长期以来被说成是江西苏区内部暗藏的反共组织AB团策动的一场反革命事变。通常所说的经过是:1930年12月上旬,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李韶九,奉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之命率红十二军一连士兵,前往省行委所在地吉安富田去抓AB团分子。后被红二十军174团政委刘敌带部队将被捕的上百名AB团分子抢回,并杀害了拥护毛泽东的干部群众上百人,喊出了“打倒毛泽东”的口号。这一事变很快被平息。《毛选》据此多次提及这个AB团,并讲到AB团在富田、东固一带对群众影响很大,导致群众与红军对立。其注释中更明确讲:“AB团是当时国民党潜伏在红色区域内的反革命特务组织”。[28]
然而,1979年底,《江西大学学报》登出戴向青的《略论富田事变的性质及其历史教训》一文,对富田事变的性质做了完全不同的说明,明确认为这场事变并非反革命事变,对事变参与者的镇压是严重的肃反扩大化。随后戴向青又进一步写出《富田事变考》,对所谓富田事变领导人杀害上百名拥护毛泽东的干部和群众的说法进行了具体的考证,说明此说纯属子虚。根据戴向青的深入调查与研究,证实所谓富田事变完全是一起冤假错案。实际情况是,因开除毛妻贺子珍妹夫刘士奇等问题,当时担任总前委的毛泽东与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及省苏维埃领导人之间一直存在矛盾,毛误信省行委内有所谓AB团的谣言,于1930年12月3日派李韶九带部队去抓省行委的领导人,李又用逼供信的手段逼出一连串假口供,逮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刘敌得知此情况后,率独立营将被捕人员救出,并认定此事为毛泽东所为,故次日的士兵大会上,喊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的口号。省行委派常委段良弼前往上海向中央斥说事变详情及与毛泽东之间的分歧,段将报告送到并与博古等谈话后,即不知下落。而六届四中全会后新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却作出决议,将富田事变定性为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并派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中央代表团赴中央苏区。中央代表团4月中旬到苏区后,即将已认定富田事变为党内矛盾的代理书记项英免职,代之以毛泽东。结果便发生了一系列镇压行动。先是原省行委及参预事变的刘敌等红二十军干部被如数逮捕处决,三个月后更将红二十军调至于都平头寨,把近800名排以上军官全部杀害。而后开展的所谓“肃反”工作中,据有关部门统计,有大约7万人被冠以所谓AB团分子的名义而杀害。[29]
在中共早期历史上,这大概是最骇人听闻的一起大冤案了。其实,毛泽东本人对此也不是毫无认识。还在1956年,当斯大林问题披露以后,毛本人也几度从教训的角度提到过富田事变和延安时期的抢救运动,承认当时搞逼供信制造了许多假口供。言外之意,这一事件确有冤情。只不过,事情过去多年,毛没有考虑过公开纠正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戴向青等重提此事,由于一开始就得到了从江西省到中共中央许多从苏区出来的老干部明确支持,因此没有遇到太多的阻力,中央组织部并组织力量就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做好了公开平反的一切准备。1989年平反文件起草完毕,不想意外地赶上一场政治风波,此事随即被束之高阁。好在1991年新版的《毛选》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对此还是有了一个与过去不同的说法。当然,两者的写法还是有些区别。《毛选》新写的注释态度含混,称:“从一九三0年五月起,赣西南开展了肃AB团的斗争。斗争不断扩大,严重混淆了敌我矛盾。”给人印象好象当年反AB团的斗争还是对的,只是斗争扩大化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则比较全面地汲收了戴向青等人的研究成果,并且肯定“肃清‘AB团’和‘社会民主党’的斗争,是严重臆测和逼供信的产物,混淆了敌我,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
80年代的中共党史研究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凡是关系到对重要历史问题的突破,势必需要得到一些“老同志”的支持。因为,中共党史上的这种突破,经常并不完全是一个学术上的问题,往往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富田事变问题就反映出这种情况。但富田事变毕竟过去了五六十年,受害一方的当事人在位的几乎没有,换到其他一些问题上的情况就复杂多了。比如,西路军问题,虽然也有许多“老同志”支持,但由于中共中央过去就这个问题有过专门的决定,又有大批当事人在位,虽然无所谓“平反”问题,解决起来还是相当艰难。
西路军问题的核心是“张国焘逃跑路线”的问题。由于张国焘于1935年10月在红军长征途中坚持退往西康,并另立中央,因此被指为退却逃跑路线。按照《毛选》中的说法,“红军第四方面军的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毛选》并且在注释中具体解释说:“1936年秋季,红四方面军与红二方面军会合后,从西康东北部出发,作北上的转移。张国焘这时候仍然坚持反党,坚持他一贯的退却主义和取消主义。同年十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后,张国焘命令红四方面军的前锋部队二万余人,组织西路军,渡黄河向青海西进。西路军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在战争中受到打击而基本失败,至一九三七年三月完全失败”。[30]
对于上述说法,《党史研究》杂志1982年第1期发表署名严实的文章,首先就所谓张国焘擅自将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并令其渡过黄河向青海西进这一史实做出考证。文章指出,西路军的组成是在渡过黄河之后,而非在此之前;渡河后是向甘肃西部河西走廊,而非青海;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也并非是张国焘“擅自决定”,而是根据中共中央宁夏战役计划,按照毛泽东等人的电报指示行事的。[31]这一考证已清楚显示《毛选》的说法在史实方面存在明显的错误。
1983年,参加徐向前回忆录整理工作的丛进接连发表文章,进一步对《毛选》有关内容提出质疑。文章指出:“上述断语和注释,是多年来党史界论述西路军问题的依据,也是一些革命回忆录的基本口径。有些党史着作和文章并有所发挥。……至今,全国各高等院校的中共党史讲义的说法也大致如此。”但不仅上述不是事实,而且西路军本身的任务也是中共中央所赋予的,不能说是“按张国焘的错误命令沿甘肃走廊西进”。文章并且特别就《毛选》中提到上述断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的成文时间表示怀疑。因为,此文标明成文于1936年12月,但文中对张国焘路线的批判和有关西路军失败的结论,都明显地与成文时间不符。与丛进文章同时发表的竹郁的文章《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西路军问题初探》,则比较全面讨论了西路军问题的来龙去脉。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打通国际路线”是中共中央的战略方针,与张国焘的逃跑路线无关;第二,红四方面军西渡是根据中共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方针,按照宁夏战役计划所采取的作战行动,并非执行张国焘的“西进计划”;第三,西路军的失败除敌我力量悬殊、环境困难等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西安事变后它担负着牵制配合河东中央红军作战及国共谈判的任务。西路军未能及时突向新疆,而是在条件极端不利的河西走廊浴血麈战,创造完全无法实现的根据地,是服从中共中央全局部署的一种结果,并非按照张国焘的命令行事。[32]
但是,丛进、竹郁的文章,以及随后发表在《历史研究》上的陈铁健的《论西路军》[33]一文,显然受到了有关方面的批评,刊登竹郁、丛进待文章的这一期《党史研究资料》未及全部送到读者手中即被要求收回,《历史研究》也因此被要求今后不要刊登中共党史方面的文章。在80年代的中共党史研究中,这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次政治干预。[34]其实,这种干预是否必要,着实令人怀疑。因为随着大量新的史实的发现,几年之后,即1991年《毛泽东选集》再版时,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也还是被接受了。在新版的《毛选》当中,这样的观点实际上也还是被接受了。尽管毛文中的说法难以改动,改写的注释却对西路军给予了全然不同的评价。新的注释称,红军三个方面军在甘肃会师后,“十月下旬,四方面军一部奉中央军委指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十一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定,过河部队称西路军。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孤军奋战四个月,歼敌二万余人,终因敌众我寡,于一九三七年三月失败。”[35]肯定西路军执行的是中央军委交给的任务,与张国焘路线无关,这在事实上就否定了毛文中关于“西路军在黄河以西的失败,是这个路线的最后的破产”的说法。
(三)
把历史研究与许多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是困扰8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现象。只不过,并不是所有这一类的问题都被定为研究禁区的。这个时候有些禁区是被明文限定了的,比如有关西安事变问题的研究,就有很长一段时间被严格限制,据说是因为张学良当时在台湾还未完全恢复自由,怕对张不利。而有的问题是深入研究之后引起某些方面的重视才被定为禁区的,比如有关30年代中央特科问题的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曾一度广泛征集史料,后来却被禁止发表深入的研究成果,据说是担心有负面影响。不过也有另一类与现实联系也很密切,并无禁令的问题,研究起来也备受困扰。比如围绕着皖南事变问题发生的争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总共7000人被国民党军围歼,军长叶挺被俘,政委项英等被叛徒杀害,这是中共在抗战中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事变刚刚结束,许多情况尚未来得及调查和汇集,中共中央当即就通过了一项决议,严厉批评新四军政委项英自抗战开始以来就与中共中央存在着政治原则和军事方针上的分歧,“对国民党的反共政策从来就没有领导过斗争,精神上早已做了国民党的俘虏,并使皖南部队失去精神准备”。“对于中央的指示,一贯的阳奉阴违,一切迁就国民党”,“此次皖南部队北移,本可避免损失,而项、袁(国平)先则犹豫动摇,继则自寻绝路,投入蒋介石反共军之包围罗网”。决议认为项英不仅“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且像张国焘一样犯了不服从中央的组织错误。[36]再以后,随着延安整风将王明树为右倾投降主义的党内代表,项英则进一步被定性为王明路线的主要追随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着如何认识项英错误,以及如何看待皖南事变的问题,很快就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最富戏剧性的,是作家黎汝清的大胆介入,并尖锐批评党史工作者把一潭清水搅混了,不仅断言项英要对皖南新四军失败负全部责任,而且抛出一个项英的“三山计划”来,说历史不仅要研究资料,而且要研究心理,史学界过去不仅不研究心理,就连资料的研究都是各取所需,不少根本就搞错了。他认为,项英选择南下茂林根本就是抗拒中央关于要他到江北敌后去与陈毅部汇合的方针,打算拉上部队南进到国民党后方大山里去的冒险计划。[37]此说一出,更是引起中共党史界大哗。
所谓中共党史学者把清水搅混的说法自然是极而言之,但研究皖南事变的党史工作者在资料引用上容易各取所需,感情的倾向性影响研究的客观性,却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一个十分明显的现象是,当年在江南项英领导下和在江北陈毅、刘少奇领导下的许多新四军干部都直接或间接地参加到争论中来,或者对争论的一方给予支持。结果是把一个历史问题搞成壁垒分明的样子,甚至你有你的阵地,我有我的阵地,研究者不沾皖南事变问题则已,沾则往往会弄成一方称道,而另一方驳斥的复杂局面。[38]
类似皖南事变这样的情况,在中共党史上自然远不止这一个。西北局的历史问题、东北抗联的历史问题等等,都与皖南事变的问题没有什么两样。任何一篇涉及到这些问题的研究文章,都可能引起一场“官司”。于是,也就有了“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的 说法。就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也有一些道理。因为这些历史上的恩恩怨怨,经常涉及到许多活人的利益。一个富田事变,对立面几乎不复存在,调查研究工作还反复进行了十年之久,弄到最后还是未能发出一纸平反令,又何况那些直接关系当事双方利益人的事件呢?
由此不难看出,完全无视中共党史研究的特殊性,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特殊性主要有二,一是它是当前中国唯一执政党的历史,二是它距离今人太近,一个说法的改变都可能触动某些部门的神经,或者影响到某些在位者及其相关亲友的感情和利益。也正因为如此,现实政治环境对学术的影响也就很难完全避免。为此,在一些过于敏感,涉及今人过多的问题,保持某种适当的谨慎似乎并不为过。不过,换个角度来考虑,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也就使得中共党史中存在的疑点、难点和需要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的问题较中国古代史、近代史要多得多。只要不去触动那些明显的“雷区”,肯于从史实的角度去钻研,它也还是能够给普通研究者提供大量出成果的机会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最为突出的成就,就是学者们在许多基本史实的研究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建国30多年来,注重宣传中共党史,却连中共党史上的许多基本的史实都没有设法去弄清楚。包括早期共产主义小组的组成情况;俄共代表维经斯基来华及活动的情形;中共一大的召开时间、代表人数;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工作的情况及国共“党内合作”政策提出的经过;苏联顾问鲍罗廷来华及其与国共两党的关系;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的时间及经过;三二0事变发生的原委;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经过;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委会决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所谓十万农军围长沙的问题;八七会议的情况;十一月紧急会议的情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情况;赣南会议的情况;宁都会议的召开时间和内容;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及会后传达的内容……,几乎所有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史实,大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才基本上弄清楚的。用“丰硕”两个字来形容改革开放2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在史实研究方面的收获,无论如何都是不过分的。而中共党史学术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些深入的史实研究来推动的。
史实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不可避免地促进了中共党史学科性质的最后界定。论从史出的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以往那种 “穿靴戴帽”式的以论代史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自然愈来愈多地受到了冲击。比如以往在谈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30年代中期的中共党史时,势必要对王明和共产国际加以批判,有的文章甚至连1935年的《八一宣言》也给捎上了。凡是王明和共产国际关于主张联合国民党的言论,都统统以妥协投降视之。而为了强调毛泽东的独立自主,对王明和共产国际的一切主张都要戴上“右倾”的帽子,因而任何认为中共中央受到过共产国际影响的说法都不能被接受。至于1937年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提议派王明等人回国,就更是被许多人怀疑是要夺毛泽东权的重要政治步骤而严加斥责。[39]对此,有学者接连发表文章,从史实上对于一些缺少史实根据的说法一一加以辨正。此后出版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一书,更系统地对共产国际和王明在30年代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做了正面的说明,对一般党史书中所谓毛泽东1937年底1938年初坚决抵制了共产国际的错误主张的说法,也依据史实重新做了解释。[40]这些研究显示,对党史上某些人物,不能简单地照搬当年政治批判的语言,动辄冠以“××主义”的政治帽子,而应当严格地依照史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把历史人物脸谱化,并采取双重标准,也是中共党史研究中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就像我们在过去的电影中经常可以看到那样,“好人”、“坏人”一目了然。只不过,在中共党史的文章和着作当中,人们不是通过那些刻意丑化的形体和语言来表现“坏人”,而是通过大量具有贬损或批判意味的政治术语(即所谓“帽子”)和作者“无限上纲”的归纳法来描写他们。说“好人”,一切都好,即使有严重错误,也要再三肯定动机好;说“坏人”,一切都坏,即使动机未必不好,也一定要按照“动机效果统一论”将其动机解释成居心不良。党内斗争如此,国共斗争也是如此。中苏关系恶化后,涉及到毛泽东与共产国际和苏联关系的写法同样如此,好象不如此就不足以显示其党性原则和阶级立场。殊不知,在历史研究上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只能是越研究越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越研究离历史真实越远。
举一个写“好人”的例子。长期以来,写中共三大以及写陈独秀三大后提出所谓“二次革命论”经过的中共党史读本,大都强调当时毛泽东是正确路线的代表,因为他既反对陈独秀的右倾,也反对张国焘的左倾。[41]但毛泽东当时真的是既反右,也反左吗?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史实上的依据。而更为重要的是,许多研究者并不是不知道毛泽东当时发表过一篇《北京政变与商人》的文章,其中所表露的观点与陈独秀的观点几乎没有什么不同。而后来马林档案所记录的毛泽东当时的谈话,更清楚地显示了毛泽东与陈独秀观点相近的情况。但是,直到80年代,大家依旧视而不见,没有人提及毛泽东的这篇文章,好象它根本不存在。即使有人注意到当年青年国际代表达林在回忆中引用了当时批评毛泽东这种倾向的信件,也断然拒绝相信这是真的,主观上就判定了它是伪造的。再举一个写“坏人”的例子。仍以上述对王明的评价为例,一些着作在讲到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形成过程中和回国后一段时期的表现时,基本上无视王明在共产国际七大召开前和召开后为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所做的积极工作。多半仍旧是一个“上纲”三段式:先认定王明是“坏人”,扣上一顶“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然后在王明的文章中断章取义地找出几句可以归结为“右倾”言论的词句罗列出来,最后经过一番如此这般的分析,便得出王明美化、抬高蒋介石国民党,要共产党向国民党妥协投降,把政权和军队让给蒋介石这样一个吓人的结论来。[42]其实,哪怕稍微客观一点,我们就不可能从王明当时的文章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来。更何况,在当时统战的条件下,共产党领导人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讲的是一回事,心里则往往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这些考虑有时只有在一些内部的高层会议讲话里才能看到。奇怪的是,当人们主观上认定某某人是“坏人”以后,经常是连读他的讲话的感觉也变味了,眼睛里只剩下那些可以被视为有问题的词句了。很显然,有些研究者是读过王明这时在内部会议上的发言的,但却只是注意到他讲:红军的改编,不仅名义改变了,而且内容也改变了,没有注意到他紧接着所讲的:因此,现在尤其要注意保存红军的独立性,第一要保障党的领导;第二要保障自己干部的领导;第三要建立自己的教育与政治工作;第四要使之成为打胜仗的模范。要将我们的军队扩大到三十万。他们只注意到王明说:我们不应当说谁领导谁,而应当提国共共同负责、共同领导,却视而不见他紧接着强调的在政治局以外不能说的话,即“对于革命前途问题,我们对外说中国抗战胜利是民主共和国,而我们自己要明白,中国将来是由民族阵线转到人民阵线最后到社会主义的胜利。”“今天的中心问题是一切为了抗日,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抗日”,但“我们应认识到,我们是中国的主人,中国是我们的,国民党是过渡的”。加强国共合作是争取将来不是国共关系破裂,而是革命与反革命完全分裂,使国民党内革命的分子到我们领导下来,“使右派最后滚出去”。[43]很显然,如果我们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看王明的文章和讲话,是不可能得出那些吓人的政治结论的。
(四)
进入到90年代以后,大多数中共党史研究者在这方面变得客观多了,尽管许多人很少受到过史学训练,但中共党史不属于政治理论,而属于历史学的大局已定,中共党史研究者不可避免地开始大量接触史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因此不少着作文章的写法明显地减少了许多武断的定论,而多了几分依据史实的分析。比如《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在谈到王明的问题时,就没有了关于王明要把政权和军队让给蒋介石之类让人感到太过武断的结论。它们在分析王明的问题时只是强调:第一,王明当时相信抗日必须依靠国民党,因此“眼中只有国民党,好象为了抗日,就只能一切听从国民党,唯恐得罪国民党就会造成破裂,于是只强调团结不讲斗争”;第二,王明把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而当时“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一些领导人对蒋介石的抗日积极性估计过高,对他的反共立场估计不足,这就对王明这样的人起了强烈的影响”。[44]这个分析虽然不足以解释书中为何仍要将王明问题定性为“右倾投降主义”的理由,并且也不足以让读者了解王明当时的真实想法,但它起码让人觉得比较合乎情理了。
把1991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以及新版《毛泽东选集》注释,同以往的中共党史读本和第一版《毛泽东选集》加以对照,可以很清楚地看出8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所取得的一些重要的进步。引人注目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在新的史实的研究方面,一个是在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已经成为一部内容丰富的以史实叙述为主的着作,不再是过去那种“政治理论”读物了。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包括《毛选》在内,也特别强调了“客观和准确”的问题,即使不得不做政治评价,也力求语言平实,故大量删去了诸如“早年投机革命”、“是蒋介石反革命的忠实走狗”之类明显带有丑化意味的政治断语。[45]而对于学术界来说,进入90年代以后中共党史研究上最为重要的一个进步在于,80年代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时提出的“正本”的概念,这时已经不复存在了。包括80年代中共党史界中经常可以听到的,关于一切教学与研究都不应违反《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说法,进入90年代以后也很少能够听到了。尽管,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仍旧是一种“组织行为”,其目的也在宣传介绍,不属于学术研究范畴,但不坚持“定于一尊”,不人为地设定一个禁止前进的界限,即使这种“组织行为”存在任何缺陷或不足,都不至妨碍学术研究的继续和深入。从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发展的角度,这不能不是一个值得提及的情况。
进入90年代以后,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十分显着的现象,是更多的研究者转到研究1949年以后的问题上去了,影响到有关方面也把更多的关注集中到1949年以后的问题上去了,有关1949年以前中共党史的研究,因为与现实牵涉甚少,因而研究禁区也明显减少。这对于中共党史研究的进一步学术化,显然颇为有利。当然,相当一部分研究者的重心转移,也影响到有关1949年以前中共党史研究的成果较前十年为少,再加上大多数题目80年代已经做过,结果是许多所谓新的研究成果对以往研究几乎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出现大量低水平的重复性研究。不过,比较而言,9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进展应该说还是很引人注目的。例如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46]虽然,作为一种“组织行为”,该书不可能非常全面地反映周恩来的一生,另外上卷中也还有一些史实上的讹误(全传已做了部分订正),但一本官修领袖传记,能够运用大量常人难以见到的档案文献史料,在写法上、分析上,以及史料引证和注释上,都能够做到基本上严谨可靠,这足以显示出9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无论是毛泽东生平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共与苏联和共产国际关系研究、中共对国民党的策略研究、陈独秀研究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具有个性化的、能够反映学者独立治学、独立思考的“不同的声音”。[47]80年代的一些研究禁区已经被突破。如80年代末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肖延中的《历史巨人的诞生-“毛泽东现象”的意识起源及中国近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90年代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何友良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戴向青、罗惠兰的《AB团与富田事变始末》、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杨奎松的《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牛军的《从延安走向世界-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的起源》等,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当然,即使进入到90年代,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水平在整体上仍不能同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研究的水平相比,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什么样的中共党史着作文章才算是真正具有学术水准呢?不能给人们提供重要的符合历史真相的新史实和新观点的研究,只是修修补补,或讲些抽象的“意义”,题目再大,角度再新,也是炒冷饭,谈不上学术价值。这一点,相信中共党史界的学人一般不会有太多的异议。问题是具体到研究工作当中,许多研究者往往习惯于论述种种“思想”、“意义”、“贡献”、“作用”之类,而不能够发掘和提供多少新的史料和新的史实。中共党史研究既然公认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其衡量学术水准高低自然不能离开对研究者史学训练及素养的判断。[48]对此,不少中共党史研究者似乎也重视不够。因为他们往往相信弄清历史事实很容易,关键是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因此,似乎很少有中共党史学界中人谈史学素养和史学训练如何重要,大家谈得更多的都是如何把中共党史的研究上升到理论的层次上来。胡绳先生就讲:“历史事实的真象是需要弄清楚的,不弄清楚就谈不上进行科学的研究。……但弄清事实只是历史研究的开始。历史研究工作者如果没有哲学的修养,没有经济学的修养,不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进行认真的科学的历史研究工作”。[49]这个但书反映出中共党史学界对史学训练远不如对理论训练重视。 不错,中共党史研究者大都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分析能力。没有这样一种素养和能力,对中共自身的意识形态语境都弄不明白,不可能从事中共党史研究。但是,中共党史既然是一种历史,并且是处于极端复杂环境中的一种历史,弄清“历史事实的真象”就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需要专门的知识和素养。而我们过去许许多多中共党史的着作文章之所以总是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它们往往只是凭借着几条自认为最有意义的史料就敢于高谈阔论,轻率地得出结论,甚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归纳和演绎,去讨论什么必然性和规律性。殊不知,弄清事实固然是历史研究的“开始”,但历史研究的一切结论却都是建立在这个“开始”之上的。要想弄清事实,就必须具备史学的一般素养,比如占有史料要全面,运用取舍要合理,引证要准确,注释要规范等等。
弄清史实之不简单,关键还在于研究者是否有一双治史的眼睛,这就涉及到史学界所再三强调的态度要客观,视野要开阔,史料诠释要合乎“当时之实事”等标准了。前引胡绳先生那段话的秩序颠倒一下,其实恰恰应当是对史家视野的一种要求。即应当说:“历史研究工作者如果没有哲学的修养,如果没有经济学的修养,如果……”,恐怕很多时候连史实都未必弄得清楚。近年来,学术界大力推崇王国维、陈寅恪、钱钟书等人的成就,也正是基于他们具有“中”学“西”学融汇贯通的学术素养。当然,对历史学家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能否保持一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在中共党史学界又恰恰最难。甚至“客观”两个字长期以来在中共党史研究问题上就受到非难,当年大批判盛行时曾有过一项政治帽子,就叫做“资产阶级客观主义”。80年代前半期,这顶帽子还常常出现在一些人的嘴里。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强调“客观”地研究中共党史在政治上已经不再犯忌,但这不等于当你改变一种陈说、提出一种新观点时,肯定没有人会追究你的“政治倾向”或“政治导向”问题。即使在中共党史研究学界,至今还是有不少人固守陈说,不愿意听到任何不同声音出现。任何个性化的研究,弄得不好,还是有被人扣帽子、打棍子的危险。
要改变中共党史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应该给学者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坚持言者无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以外,中共党史研究队伍自身的调整和提高也十分必要。一方面应充实历史学科班出身的研究人员,另一方面中共党史教学和研究人员似乎有必要努力加强自身的史学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应当迅速提高中共党史研究刊物的学术水准,最大限度地堵塞泛政治化的中共党史研究的出路。总之,中共党史研究如果不能按照史学的要求向着规范化、高质量的路上走,怕是很难真正成为一门得到社会公认且受人尊敬的学问,不仅出不了王国维、陈寅恪,甚至也出不了早年曾成就斐然的郭沫若、范文澜……。
(五)
如果说研究1949年以前的中共党史难,那么,研究建国以后的中共党史照理就更难了,因为越是接近现实,其政治敏感度自然越高,禁区更多。但令人称奇的是,十几二十年来,这一研究反倒开展得蓬蓬勃勃。虽然其前进道路也是曲曲折折,时起时伏,但由于社会关心程度高,再加上文献档案和报刊资料保存完整、文革中流散出去的高层资料又多,许多老同志还留有日记或笔记,因此在不少问题上的研究难度有时反比1949年以前的中共党史要小,故不时有重要成果问世。许多鲜为人知的决策内情和重要事件内幕一波又一波地被披露出来,引起众多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的读者的强烈关注。
第一波建国后中共党史的大讨论发生在1980-1981年间。当时中共中央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由胡乔木主持。进而又发动党政军学各界高层4000人讨论初稿,直到1981年6月27日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为止。这一波讨论虽然大多集中在内部,但影响所及,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关心和讨论建国后中共党史的热情。从当时讨论的情况来看,整个讨论是十分民主的。相当多的人尖锐批评建国后毛泽东所犯的种种错误,不少人对《决议》草稿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加以区别,强调毛泽东思想只有正确没有错误,毛泽东的思想才有错误的说法,表示难于理解。对30年来的历史,大家基本肯定的也只有两段,一是经济恢复时期,即1949年10月以后到1952年;一是经济调整时期,即1961-1965年。对凡是用政治运动来解决社会问题的作法,都认为是错误的。一些人甚至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搞急了,从1955年毛泽东开始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步伐,1956年提出反冒进之后,整个政策实际上就已经左倾了。对此,主持文件起草的胡乔木也表示过类似的意见。比如,他明确讲,不能说从1949年建国之日起就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实际上直到1957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都是新民主主义阶段,而且公私合营等等是搞快了,另外许多运动本来是不必要搞的,包括建国初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反胡风的斗争等等,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也完全可以不发生,“关键是出在大鸣大放上”。而他最重要的说法是:“党的历史传统就潜伏了发生文化大革命的可能性”。再加上跟着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里的说法宣传领袖专政,结果民主没有了,毛泽东一切都学斯大林,要绝对权威。“南宁会议奠定了毛主席在中央的特殊地位”,“在一定范围内把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一个专制主义国家,把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变成一个专制主义的党”。“毛主席自己反对教条主义,但是他又把对他的学说的教条主义发展到了顶点”。[50]
坦率地说,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集中一批“秀才”,起草一个文件,对长达30年的复杂历史问题做出结论,即使有4000人参加了两三周的讨论,也会有太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但这毕竟不是历史研究,而是一种政治上宣言。在文革已经搞乱了一切,人们的思想处于极度混乱的情况下,邓小平相信这样做有助于恢复党的形象和统一人们的认识。因此,包括对毛泽东的错误,最初的讨论稿也是尽量少讲,因为照邓小平的说法,是文革结束以来“讲得太重了”,这不利于党和国家的形象。不难看出,起草《决议》包含有很强的政治目的性,邓小平讲得很明白,第一是要肯定毛泽东的功绩还是主要的;第二是要肯定党在30年中的成绩,特别是文革前十年的成绩还是主要的。[51]虽然,《决议》最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部分讨论参加者的意见,但对多数意见,包括起草人的许多看法,事实上也很难吸收进去。很明显,《决议》的目的是力图恢复党的正面形象,这与史学研究专以弄清史实为目的的出发点,是有区别的。期望一个《决议》一劳永逸地澄清和解决建国以后中共党史上发生的各种问题,也不现实。
第二波建国后中共党史的大讨论发生在80年代后期。当时出版过一批代表着那个时候建国后中共党史研究最高水平的着作。其中尤以庞松、王东的《滑轨与嬗变-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备忘录》、戴知贤的《文坛三公案》、谢春涛的《大跃进狂澜》、丛进的《曲折发展的岁月》、王年一的《大动乱的年代》等着作令人瞩目。[52]而格外能够表现出当时学者们的独立治学精神的是,从着名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年轻一代的党史学者庞松等,都开始突破1981年《决议》的说法,对中国为什么会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关系方面出现重大的历史反复,提出了新的思考。
《决议》认为,1949年到1956年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在党领导下“有步骤地实现”的,1952年提出以“一化三改”为目标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而随后的事实也证明,这一阶段“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缺点和偏差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53]
但是,《决议》中的解释还不足以全面解答许多人的疑问,即如果说当初废弃新民主主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体制,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完全正确”,那么20多年后有什么必要再搞经济体制改革,重新将已经实现了“一大二公”的社会主义单一所有制,退回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体制上去?如果说单一所有制结构的建立“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那么为什么20多年来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甚至大大落后于本来与我国处于大致相同水平上的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什么到1978年解放近30年人均消费粮食的水平还不及解放初,为什么几亿农民尚未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而且当年一些曾经是革命根据地的地区,人民的生活甚至不如解放前?[54]
对此,薛暮桥在1988年即公开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应当看到,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得太早了,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中国,应当有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时期,不宜匆忙消灭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的私营企业。而且社会主义改造原定15年完成,结果四五年就搞完了,把资本主义经济和绝大部分个体经济统统消灭了,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衡量一种经济成份有无存在的必要,应当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50年代的中国,资本主义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它当时都是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55]
1989年,庞松等在《滑轨与嬗变》一书中,更列举大量数字和文献资料,进一步从更深层次做出分析,认为新中国在经过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之后,再转入社会主义社会,才是最正确的一种选择。“骤然而至的经济结构大变革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绝对优势,但同时也使中国广大城乡主要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的私人经济绝大部分被消灭;组织起来的农民进行商品流通交换活动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而趋于萎缩;全社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排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下,愈来愈多地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单一轨道;曾经在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环境下比较活跃的商品经济的发展,长时期受到不合理的遏制;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因缺乏相应的商品经济的条件而陷于停滞状态。所有这些长期困扰的问题,实际上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滑轨与嬗变所带来的,它超出了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一类概括,具有不容忽视的更为严重的性质,即它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阻滞作用,事实上超过了使国民经济维持一时增长的表层作用;它渗透于整个社会生活领域的多方面影响和惯性力,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愈益发展,并在一浪接一浪的‘反右派’运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四清’运动中一再顽强地显示出来,直至发展到‘文化大革命’的极端。”[56]
不难想象,在1989年如此鲜明地对《决议》的说法提出不同的观点,难免会受到某种压力。只是,这种压力并非是来自公开的辩驳和争论,更多地却是来自内部的批评。尤其庞松又是中共中央党室研究室的研究人员,胡乔木又有过“党内在这样重大的原则问题上不能‘百家争鸣’,以免动摇党心军心民心”的严厉说法[57],其结果可想而知。
第三波的讨论发生在90年代末。首先是文革史以及反右运动史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解禁引人注目。多年来,尽管文革史和反右运动史的研究受到整个社会的强烈关注,这种研究即使从政治角度考虑也对党和国家的建设有益,但有关方面始终考虑到形象问题和恩怨问题,严格控制这方面的研究和出版。80年代只出版过两部有关文革史的书,其中只有王年一的一部算是史学着作,而这一部还是借助于丛书并且是在图书审查刚刚开始实行之际得以出版的。[58]关于反右运动史的着作则一部没有,就连研究的论文也鲜有见到。终于,事隔多年,到了1996年前后,经过严格的审查,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史稿》、席宣、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简史》得到了出版许可。1998年,朱正的《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也在历经反复之后,成为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全面研究和介绍反右运动历史的重要史学着作。[59]而后,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的到来,大批反映改革开放决策内幕的书籍也相继出版了,其中透露了大量当年高层讨论经过的文献资料和档案。如此近距离的大批档案资料这样快地得以披露,这在中共党史研究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波讨论最能够反映出中共党史研究在建国以后这一段的学术进展的,仍旧比较多地集中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这个问题上。再度鼓起研究者勇气的,似乎是1995年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的讲话。因为毛泽东在讲话中再三强调:“我们不要怕发展资本主义”,俄国的民粹派“‘左’得要命,要更快地搞社会主义,不发展资本主义,结果呢,他们变成了反革命。布尔什维克不是这样。他们肯定俄国要发展资本主义,认为这对无产阶级是有利的”。中国的情况更是如此,绝不能想象从封建经济直接发展到社会主义,必须要“广泛地发展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有它的生命力,还有革命性”,因为它是那种帮助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的“革命的、有用的”资本主义。[60]
冲破“凡是”派的思想禁锢已经21年,但对于中共党史研究来说,有时不靠“本本”撑腰还真不行。毕竟,胡乔木明确讲过,那些关于“中国应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之类的说法都属“谬论”之列[61],如果没有更高权威的话,比如新发现的毛泽东的这些话做根据,要想探讨毛泽东是否带有农业社会主义的思想,重提“补上资本主义这一课”这几个字,会艰难得多。[62]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讨论发起者不再是一般的中共党史研究人员,而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一些负责人。而这次的反对者也没有完全采取十年前的办法,从内部进行批评,而是公开地在会议上和刊物上进行反驳。尽管从反对的文章当中我们有时还会看到某种大批判式的政治语言,但公开地讨论问题,毕竟有助于将这类讨论学术化,从历史看应该也是一种进步。
1996年,中央党史研究室龚育之副主任最先开始发挥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断言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快过早了,中国“需要资本主义的广大发展”。随后,胡绳主任公开发表谈话和文章进一步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飞速完成,是符合实际的要求呢,还是主要依靠政权力量人为地促成?”我们今天确实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衡量一下。实际上,“拿1949年-1953年和1945年相比,资本主义恐怕并不是更多一点,而是更少一点”,甚至比1936年都少。中国革命在资本主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情况下取得胜利,“不具备全面地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和可能”。因此,按1949年《共同纲领》的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适当地发展资本主义,是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过快过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而盲目追求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提高,结果“是倒向民粹主义,而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不仅如此,“这种提高不但不是真正的提高,而且只会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阻碍作用。”[63]
有关建国初有无必要急于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过渡或转变究竟推动了中国的前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的前进;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这个问题,毫无疑问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和学者中间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人带头打破禁区讨论这个问题,足以说明社会层面对这一问题关切之深。尽管关于围绕着毛泽东是否有民粹主义思想的问题引起了一些人的反感[64],但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人们三度顽强地重提这个问题的情况可以清楚地看出,在现实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之后,要阻止人们进行必要的理性思考,不仅不智,而且也难以办到。尽管,围绕着上述观点再度引发了相当尖锐的争论,反对胡绳观点者甚至重新开始拾起“文革”语言,扣帽子、打棍子,但这种争论至少还没有超过文字争论的范畴,并没有因为有人上纲上线就被引到政治斗争上去。这也还是让人多少感到宽慰的一件事。可以肯定,当学者们在思考、在争辩的时候,无论对错,他们充其量也不过就是在表达他们个人的一种思想、一种观点罢了。过分担心学者们的科学思考会动摇社会上人们这样或那样的信心,恐怕是太过杞人忧天了。改革开放到今天,历史进步到今天,中国人民对是非曲直的判断力绝不是比以往弱了,而是比过去强了。不争论不等于不思想。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社会真的脆弱到连不同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都难以承受的地步,那倒是真要好好地思考一下了。因为那绝对不是学者们的勇气出了问题,而是制度本身出了大毛病。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2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初见成效,至少从中共党史研究的政治氛围来看,如今的研究环境比20年前要相对宽松得多。以言定罪的现象基本上已不存在了,因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而受到“整肃”(开除、批斗、降职、判刑等)的情况也较少见到了;甚至即使是发表了被认为是有“严重问题”的成果,通常被处罚的也是出版机关,而很少像以往那样直接追究研究者的责任。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对包括中共党史研究在内的整个学术发展是有益的。当然,因为关怀现实导致发生所谓“政治倾向”问题,或因为学术观点上的所谓“错误”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况,也还难以完全杜绝;而不加区别地要求把一切有关领导人生平思想和重要党史国史题材的着作交由有关部门审查出版的作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共党史研究在学术发展上受到局限,许多历史问题至今还难以深入研究和探讨。甚至,在有的时候,只要少数个人提出了异议,哪怕是一本得到了大多数人好评的中共党史着作也还是可能会出人意料地遭到“封杀”。种种情况显示,中共党史研究确实难。
好在,人是思想的动物,思想是不会停止的。历史每天都在向前延伸,无论如何曲折,它也总是要前进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50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和变化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中共党史学界“前赴后继”三度顽强地提出建国初“转变”问题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3册,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版,第12页,
[2] 转见段吉福编:《中国现代学术文化随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5页。
[3] 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6页。
[4] 1944年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只对抗战爆发前十多年的中共党史进行了总结,对抗战爆发后中共历史上最成功的十多年历史未做说明。
[5]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再版其选集时曾明确表示对《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4月20日)不满意。这是否因其对毛泽东的功绩颂扬不够(只讲到了抗战开始之前),尚不得而知。参见《毛泽东选集》(竖排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955-999页;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转见《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6页;并见叶永烈:《胡乔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106页。
[6] 前引《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 转见邵燕祥为朱正着《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一书所作序,见朱正:《1957年的夏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8] 中国现代革命史研究会编:《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延安解放社1937年版;胡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讲义》,新华书店1950年版。
[9] 何干之:《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10] 由于陈伯达也是毛泽东的秘书,因此当时陈伯达的书和文章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一度也被史学界奉为经典的陈着有:《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和《中国四大家族》;以及《关于十年内战》;《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斯大林论中国革命》等。
[11] 如缪楚黄:《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学习杂志社1956年版;王实等:《中国共产党历史简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徐元冬等着:《中国共产党历史讲话》,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
[12] 张静如、唐曼珍主编:《中共党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1页。
[13] 《学习中共党史参考提纲(内部讨论稿)》,1970年;广东省高等院校政治理论课编写组:《中国共产党两条路线斗争史讲义》,1974年。
[14] 茅海建:《不同的声音-读「中间地带的革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15] “两个凡是”即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逾地遵循。”这一观点最初是根据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华国锋的指示,提出于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两报一刊的社论中的。1978年5月,胡耀邦在主持中央党校工作期间,指导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对“两个凡是”提出针锋相对的批评。此一争论在邓小平等人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
[16] 这时这一类文章中比较重要的有,蒋杰:《百团大战的探讨》,《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1期;陈铁健:《瞿秋白与「多余的话」》,《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苏克尘:《历史的见证:“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前前后后》,《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3期,等。
[17] 胡乔木前引书,第11页。
[18] 参见徐元冬等前引书,第22页;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上册),1976年,第14页。
[1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研究会举办陈独秀等人物评价讨论会》,《党史研究资料》1979年第1期。
[20] 据统计,自1979年初至1980年7月止,全国报刊发表的评论陈独秀的文章就有100余篇,评论五四及建党前后者就有80余篇。见王洪模:《近年来评论陈独秀简况》,《党史研究》1980年第5期。
[21]这时唯一坚持陈独秀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大概就是沙健孙的《五四后期的陈独秀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载《北京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一文了。对于沙健孙的观点,邓野在《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近代史研究》1980年第4期)一文中全面地阐述了不同意见。
[2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66页。
[23] 转见《毛泽东选集》,第956-957页。
[24] 向青:《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政策》,转见王树棣等编:《陈独秀评论选编》(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7-151页。
[25] 廖盖隆:《在全国政协第三次文史资料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80年12月4日,转见廖盖隆:《党史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第372页。
[26] 《党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5期。
[27] 郭绪印:《重评陈独秀对农民运动的态度》,《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4期。
[28]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04,211,236页。
[29] 参见戴向青、罗惠兰:《AB团与富田事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192,234-235页。
[31] 严实:《关于西路军的几个史实问题的研究》,《党史研究》1982年第1期。
[32] 竹郁:《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丛进:《对“毛选”中关于西路军的一个断语和一条注释的辨疑》,《党史研究资料》1983年第9期。
[33] 陈铁健:《论西路军》,《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
[34] 刊登竹郁、丛进等文章的这一期《党史研究资料》未及全部送到读者手中即被收回。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党史通讯》于1987年第6期并受命为此发表了一篇编辑部文章,强调“对中央已经明确结论的重大历史问题,有的报刊未经中央授权,未向中央请示,即擅自发表文章,提出原则性的不同意见,引发势必会妨碍党内团结的争论。这种作法显然是不妥当的。”要求对这类有争议的重大问题,如果研究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应当在党内向上报告,使党中央及时了解这些情况,以便在适当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去加以解决。”
[35] 见《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1页。
[36] 《中央关于项袁错误的决定》,1941年1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31-33页。
[37] 黎汝清:《皖南事变》,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68-792页。
[38] 当然,可以争论总还是有些好处。比如项英的铜像就可以在家乡竖起来了,而皖南新四军军部的纪念碑也可以立了。这些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39] 参见向青等:《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46页。
[40] 杨奎松:《三十年代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若干史实考辨》,《党史研究》1987年第2期;《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关系中的几个问题》,同前引第6期;杨云若、杨奎松:《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469页。李良志、郭德宏等也曾有专文比较客观地描述了王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1] 王实等前引书,第43页。
[42] 向青前引书,第204,215页。
[43] 转见青石:《如果季米特洛夫不支持毛泽东?》,《百年潮》1998年第1期。
[44] 分别见胡绳主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着:《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164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页。
[45] 参见《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编辑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13页。
[46]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49)》(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1898-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7] 茅海建前引文。
[48] 有关历史研究的方法问题,中共党史学界中人也曾有所提倡。如何东曾着《中国现代史史料学》(求实出版社1987年版);陈明显曾着《中国现代史料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1987年印行);张注洪曾注《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另外近代史学界荣孟源先生着《史料与历史科学》中也曾涉及中共党史研究方面的问题。王仲清主编《中共党史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对此也有专章论述。
[49] 见胡绳:《谈党史研究工作》,《党史通讯》1984年第1期。大致相同的观点还可见邢贲思:《对中共党史研究的几点意见》,《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1期,等。
[50] 参见《胡乔木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讲话》,1980年7月4,5,8,18日;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1980年3月-1981年6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6-77页。
[51] 见邓小平前引文,第73-97页。
[52] 庞松、王东:《滑轨与嬗变-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备忘录》,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戴知贤:《文坛三公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谢春涛:《大跃进狂澜》,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丛进:《曲折发展的岁月》,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王年一:《大动乱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同年出版的虽非历史学着作,但具有相同揭示历史真相作用的纪实文学作品还有李辉的《胡风集团冤案始末》(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等书。
[53] 同前引《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54] 在讨论《决议》的过程中,一些人提到他们刚刚考察过的陕甘宁边区和辽宁的朝阳、河北的承德等地区,称那里的群众在战争年代与我们同甘共苦,现在许多公社的人民“衣不遮体”、“一贫如洗”。他们问:“我们党怎样领导这件大事的?为什么竟使群众遭受这样困苦达二十年之久,而不能改进?”为什么“相当多的队甚至比合作社之前、比建国前的陕甘宁边区更加贫困了”?
[55] 见薛暮桥:《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动态》第802期,1988年10月20日。
[56] 庞松前引书,第296,318-319页。
[57] 见胡乔木:《关于「历史决议」的几点说明》,1981年5月19日,《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58] 王年一前引书;高皋、严加其着《“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严格说不能算是史学着作。这时研究文革史的学者,为出版文革史着作,只好与海外出版界联系。如文革辞典等就是送到海外去出版的。
[59] 金春明:《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涉及到文革史方面的写得较好的一本书,199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还出版过一部丛书中的一种:郑谦、韩钢着《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关于反右运动史1998年得到批准出版的还有叶永烈的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反右运动始末》,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0] 见《毛泽东在七大报告和讲话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126-127,189-190页。
[61] 胡乔木前引书,第158页。
[62] 最早十分委婉地提到毛泽东在三大改造问题上有没有受到民粹主义思想影响问题的,是石仲泉。但这是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的批评国外学者所谓“毛泽东思想具有民粹主义倾向”座谈会上的发言,因此其发言基调自然只能是否定“毛泽东思想具有民粹主义倾向”这个观点的。参见石仲泉:《关于国外毛泽东研究的民粹主义问题》,《中共党史研究》1992年第6期。
[63] 参见郑惠:《胡绳访谈录》,《百年潮》1997年第1期;胡绳:《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价》,《中共党史研究》1999年第3期。
[64] 参见《中流》1999年第5期。
<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