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叶赫之墟”复苏以来聚拢的满族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满族-“叶赫之墟”复苏以来聚拢的满族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叶赫之墟”复苏以来聚拢的满族
近9年来,笔者对“叶赫之墟”复苏以来的满族源及满族民俗进行调查研究。“叶赫之墟”包括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梨树县叶赫满族镇和孟家岭镇、公主岭市放马沟满族乡和二十家子满族镇以及长春市双阳区。01619年,努尔哈赤吞灭叶赫部制造了“叶赫之墟”,毁繁荣,造荒凉,灭人境,建兽苑。整整半个世纪以后,“复苏”以来的满族及汉军旗人等,在绝境中煎熬、挣扎;正是他们的活动,使“叶赫之墟”开始恢复生气。他们都是谁?他们从哪里来?“复苏”确切开始于何时?对此,本文作了回答。因为文字资料的缺少,本文以口碑资料为主。民俗文化的根本,深深植于民族文化的深层中。对口碑资料不能解决的,则依据民俗谨慎考证。文字资料虽然有限,但仅有的谱书,却给“复苏”的断代研究,留下了确切的年代记载。由于笔者学识等所限,本文难龟存在错误,敬请批评指正。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东北军事、政治的控制,修筑了上京大道(释道)。首先因为支援抗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战争,发挥了它的作用。处于原叶赫部境内的各释站,尤其是叶赫释站,因而开始复苏。人们看到“山坳井臼遗墟在,站道鸡豚旧俗讹。”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叶赫部的毁灭是由于战争,而“叶赫之墟”的复苏也首先由于军旅活动。因为军队的驻防,边门的设卡和边台的维护,主要的都是围绕军队和军事建设,因而使寂灭半个世纪的“叶赫之墟”,炊烟渐集,人声渐近。根据实际调查,将“复苏”后聚拢来的满族分述如下。
1.佛满洲(老满族)
现在可以说出姓氏名谁的佛满洲,其祖上都是由外地调拔来此的八旗官兵。这部分人较少。伊通新家乡新家村关某(男,1935年生),先人属于正黄旗,祖传说,从长白山拨兵来伊通,按其满文家谱序说“原从瓦尔喀地方来”,口碑材料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新家乡马家屯那老太太(1917年生),祖上传说其先人是从长白山拨兵来马家屯的。从那家祭祀及祭祀用语等推断那氏原籍应在长白山东浑春(属瓦尔喀)一带或宁古塔地区。新家乡马家屯张氏,其先人属正黄旗,系由开原拨来的200骑兵之一,原姓马氏,后改姓张。这族张氏与盛京将军依克唐阿是同族。另据传说,伊通伊巴丹地方原来有一些散居的土着满族,他们是在努尔哈赤吞灭叶赫时从叶赫逃出来的。这部分人的后裔虽然无从指出姓名,但肯定仍然存在。
2.伊彻满洲(新满族)
梨树县孟家岭镇罗某(男,1932年生)系长知石住于该镇赫尔苏边门的罗家的后裔。先人属于正红旗或正黄旗,被调来守卫赫尔苏门.边门的西大地柳边墙有一个流水的口子,罗氏就居住在那里,因而名为罗家口子。罗氏大祭没有索罗杆子,不跳神;丧俗,用“达子材”却不用红蟠;结婚不拜天地。按其习俗推断,罗氏当为伊彻满洲。现在,在江东—黑龙江密山有罗氏同族。公主岭市放马沟满族乡下坎屯何某(男,1915年生),先人属正红旗,系从长白山迁来。祖宗神是九个猪皮偶供于西墙上;大祭,院中立祖宗杆子,即用直径约20^25厘米的圆木,刻出二三个压葫芦形,没索罗杆子.有背灯祭,但不跳神,不打鼓。丧俗用旗材,但无红蟠,亦应归入伊彻满洲。
3.蒙古旗人
赫尔苏边门满族村胡某(男,1912年生),先人属于正红旗达牛录,于康熙八年从长白俪来此地。新边建成后便守卫赫尔苏边门,是该边门的:4名守兵之一。胡某明确地说:“我家是蒙古根。”与胡氏一同来此的,还有伊、于、王、罗、何、孟、阎、吴等八姓。以上九家分属正红旗和正黄旗。
4.汉军旗人
梨树县孟家岭镇四台子村刘某(男,1925年生),先人属正兰旗。始祖“刘述,原系山西大同府会元州民,于康熙三年遣徙奉夭尚阳堡,七年安插奉天铁岭县为民,生子维赞、维化、维荣。于康熙二十一年借到赫尔苏边门四台子当差。到今维赞、维化、维荣俱故退。增丁刘珍、刘谈、刘珠、刘暄共四名,地二十响。故三辈祖刘珍,刘门刘氏生子刘进朝,刘门范氏(笔者按:此处或有夺文)(此人人旗挑派乌枪营当差.正兰旗佐领下管.)”.到被采访者刘某为11辈。据上引刘氏谱书伪满时期摘抄文本可知:刘述是由山西大同府因故被“遣徙”到今辽宁省开原市东70里尚阳堡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被借(解)到赫尔苏边门四台子为台丁,修筑柳边。刘述的曾孙刘进朝(或其弟兄),才入正兰旗乌枪营当兵。放马沟满族乡胜利村李某(男,1910年生),先人为汉军旗人,原属镶黄旗。祖先李山,从山西洪洞县逃荒(或说拨民)到赫尔苏。李山的后人李杰出任河南道台。李杰在任上有一幅画署“道光癸卯”,由此可推断李杰任道台当在1843年前后.李杰任道以后,因有钱有势在家乡建造了高大的海青房三合院,其上房到今犹存.孟家岭镇苏家村张家沟张氏,先人入旗,属镶黄旗。始祖张伍成从山东巨野迁到伊通小张家沟,后来又迁到此地。张某(男,1905年生),为第九代。据推算大约乾隆年间迁到小张家沟.伊通伊丹镇毯子村罗某(男,1913年生),先人属汉军镶黄旗,原为山东登州府兰汝县人。从其家谱看,清初顺治或康熙年间,罗某的14世祖先就入旗当兵。罗某的祖父也是清兵。
伊丹镇火红村何家窝堡阎某(男,1910年生),先人入镶黄旗,自山东济南府沥城县阎家庄迁此。到阎某为13辈,大约康熙初年阎氏已来此。伊丹镇李某(男,1921年生),自述:先人本不是满族,乾隆八年(1743年)祖先李士荣由山东济南府沥城县桦村底下李家庄作为修路工“随龙来伊”。李氏祖先为伊丹站站丁,后来入镶黄旗。叶赫镇李某(男,1910年生),其先人李国珍是明末将领,对李自成作战阵亡。后来李自成进北京,李国珍的弟弟李国孝为躲避农民军而逃来东北。据1932年重修《李氏谱书》记载,李氏祖先李国孝于“康熙八年(1669年)遵文由奉天省盖州三块石”,“迁至吉林省伊通县叶赫镇落户”。即叶赫部被努尔哈赤吞灭后整整50年李氏来此落户。不知何时入镶黄旗.从始祖李国孝到李某已传11代。李氏谱书,给“叶赫之墟”复苏的断代研究,留下确切的年代记载。
5.站丁、台丁
伊丹镇小鲍家窝堡鲍某(男,1920年生),其先人是伊巴丹站的站丁,不属旗。始祖原是江宁府江宁县人,于康熙二十年前移居伊巴丹。据说,当时由阎、黄、李、鲍四家组成“伊巴丹”村。后来伊巴丹设立释站,鲍氏世代为异站站丁。由始祖至鲍某已经过11代。鲍氏先人,正是高士奇《息从东巡日录》中所说:“新增释道”,“云自江南来”的流人.孟家岭镇韩某(男,1908年生),他的高曾祖系由山东济南府沥城县韩家庄迁到伊通大孤山以南南韩家屯。在那里住了五辈。近30多年又迁到孟家岭黄美沟。他的曾祖父在“赫尔苏为官房子”当“排头”,人称“韩排头”,即赫尔苏骤站站丁之头。,他的叔祖父在赫尔苏官房子“跑信”,挣钱,一直到清朝垮台才不干回家了。伊通新家乡马家屯李文阁(女,1911年生),丈夫徐某的先人是台丁,专事修边台。几辈前由本县三星屯迁来此地。
6.满化的汉民
孟家岭镇潘家沟范某(男,1918年生),其祖先是山东曹州府巨野人。据范氏家谱推算,到范某已为第九代,经200多年,约为乾隆年间来此落户的。
7.非“满洲”旗人
新家乡新山村金某(男,1906年生),其先人属于正黄旗,系由开原拨来的200名骑兵之一。金氏风俗类似佛满洲,如西墙供祖宗,大祭同佛满洲;丧葬用红蟠,尸从窗出。但有许多风俗又不同于佛满洲,如称“萨满”作“香童”;丧葬用汉式棺,挂“过头纸’,,园内“丘’,灵枢等。较难断定其原来族属,姑称之为非“满洲”旗人。
伊丹镇傅某(男,1932年生),其先人属镶黄旗,原住开原城东老鸦窝(现为八一水库底),从开原拨兵到伊通。傅氏许多风俗类似佛满洲。如大祭祭祖、祭妈妈神、祭索罗杆,结婚不拜天地,丧葬用旗材、红蟠;但也有一些风俗与佛满洲不同,如供祖宗于东墙,祭祀不跳神,丧俗悬红蟠于大门口等。此外,放马沟也有这种情况。以上均为此属旗人。
8.包衣满洲
伊丹镇火红村张某(男,1922年生),先人属(?)红旗。上司赏给他五个“花脸子”。“花脸子”是“奴才”的代称,因为他们犯罪,在脸上刺了字,故称“花脸子”。由赏赐“花脸子”的事实,可以推断“包衣满洲”即具有家内奴隶身份的满族的存在。但目前尚不能指出其后裔。
综上所述,“叶赫之墟”复苏以来聚拢的满族大体有以上八种人。他们来自四面八方,陆续进入“叶赫之墟”,因此造成叶赫地区满族成分的驳杂和文化现象的多采多姿,不象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地区满族文化那样整齐划一。
(文章来源:《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