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前秦的苻坚北魏的太武帝和孝文帝
- 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北魏孝文帝主要成就是什么
- 北魏郊天礼改革背景
- 北魏文帝,指的是曹丕还是拓跋宏
- 历史上魏主指谁
- 北魏时期著名
- 孝文帝时期名人
苻坚(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阳郡临渭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氐族。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前秦第三位国君。
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字佛狸伐,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人,鲜卑族。北魏帝国第三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长子,母为明元密皇后杜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北魏王朝第七位皇帝,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
前秦苻坚是五胡十六国代表人物,曾一度统一中国北方,统治的区域是五胡十六国之最,而且比南北朝时期的北魏领土还要辽阔,后来淝水之败北方分崩离析。
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则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雄主,他统一了中国北方,并且还重创了南朝刘宋政权,兵线一度达到建康附近。孝文帝时期,在冯太后的扶持下进行了著名的孝文帝改革,北魏逐步汉化,民族进一步大融合。
是。北魏历经十七帝,共150年,为前秦苻坚所灭—。
在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的王朝更迭过程中,北方按照“曹魏~西晋~十六国~北魏”演变,北魏是作为五胡十六国的终结者出现的。
但北魏并非在十六国时期的最后才出现,而是从西晋末年就建国了(公元315年),这便是代国。
代国,经历了整个十六国时期,并曾在公元376年被苻坚的前秦灭国。
淝水之战后,太武帝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复国成功,后来才改国号为“魏”。
可是,在五胡十六国中却没有代国。
北魏作为一个游牧帝国向中原政权转变的王朝,皇帝的庙号比较复杂,称“祖”的很多,但最主要的就是这三祖:
太祖(道武帝拓跋珪)抚运乘时,奄开王业;世祖(太武帝拓跋焘)以武功一海内;高祖(孝文帝拓跋宏)以文德革天下。也就是说,太祖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开国立业,世祖拓跋焘于公元439年一统中原,高祖拓跋宏于公元494年迁都洛阳,重新使中原成为了华夏文明的中心。
但拓跋珪一开始并非北魏的太祖,而是烈祖。拓跋珪复国之后追尊曾祖父、平文帝拓跋郁律为本朝太祖。
拓跋珪以拓跋郁律为太祖,意味着北魏与十六国时期的代国一脉相承(当然事实也是如此),拓跋珪并非开国之君。
可是,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之后,又重新理定了北魏历代皇帝的庙号,并以拓跋跬为太祖皇帝。
我们知道,“太祖”这一庙号特指的是开国立业之君,至少也是王朝的奠基者,拓跋宏将太祖改为拓跋珪,事实上是在修改北魏一朝的历史书写。
3,拓跋鲜卑不在“五胡”之列
北魏对自身的历史非常敏感,辅佐太武帝拓跋焘一统北方的崔浩便是由于修国史、定世家而被灭族的。
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北魏孝文帝主要成就是什么一 整顿吏治。制定俸禄制,杜绝官吏贪赃枉法
二 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三 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四 学习汉族文化,仿照汉人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说汉话,改鲜卑复姓为汉字单姓,禁穿胡服,仿南朝制定官吏,妇女冠服,提倡与汉族通婚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和和鲜卑族的封建化
北魏孝文帝在这次改革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他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锐意改革,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所以说北魏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
北魏郊天礼改革背景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第一,中华帝国西晋司马氏皇朝短暂统一中国后,由于过度复辟分封制等,破坏了秦始皇帝制定的文明大一统国策,加上儒教重男轻女等礼制羁绊,皇族内部争权夺利,中央集权难以持续,八王之乱凸显汉族司马氏统治集团已经分崩离析,不能维护和保护中华文明统一与发展。西北各少数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看到中原虚弱、内乱,有机可乘,纷纷起兵造反和进犯,造成了五胡乱华大分裂、大流血、大动荡的历史局面。由于华夏族始终占据人口优势、制度文化优势、农耕文明优势,羯、氐、柔然、鲜卑等中华少数民族除了暂时占据军事优势外,并不能靠屠杀、压迫华夏汉族和其它异族就能实现入主中原、称霸中华的天下共主愿望。长期战乱纷争,人心思安,渴望和平,作为侵略者、占领者的游牧民族,不得不主动与汉民族进行文明的融合。
这是北魏冯太后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之一。
第二、北魏建国是西晋统治者与古老的鲜卑族拓跋部落合作的结果。鲜卑族拓跋部从大兴安岭东麓一路南迁,部落领袖拓跋猗卢帮助西晋抗击刘渊、石勒有功,被封为代王,建立了代国。前秦灭亡代国后也想统一华夏,结果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落败,前秦瓦解,拓跋珪趁机复代国,改国号魏,称皇帝,通过兼并战争,灭大夏、北燕、北凉,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方。北魏想稳固在北方的统治和结束中华文明南北分裂的对峙局面,单靠鲜卑族和原始游牧文明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实现融合发展。5岁即位的拓跋宏的母亲冯太后是一位谙熟中华政治文化的伟大政治家,她代替幼主执政期间,有条件任用汉臣,推行汉化改革。
这也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推行均田制。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土地荒芜,北魏在维护土地国有制的同时,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以恢复农业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第二,废除宗主都护制,推行三长制和租调制。宗主都护制类似于分封制,留有原始部落民主制和奴隶主贵族专制弊端,不利于中央集权和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实行三长制,通过编户齐民,建立健全基层政权组织,遏制了贵族和地主对土地和人力的私有化兼并,保护了人民的利益。租调制也减轻了农民负担,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整顿吏治。从冯太后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官制(九品十八级三十阶),实行俸禄制,中央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控对各级官员的人事权、奖惩权,这有利于政权统一,也抑制了过度民主化造成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烈爆发。
第四,迁都洛阳,主动汉化。北魏建都平成(今山西大同),地理上属于北方寒冷干旱地区,远离当时的中华文明中心——中原地带,不利于掌控和影响四面八方。鲜卑贵族守旧势力和习惯势力以独立性为名,掣肘文明进化和民族融合,最终必然导致政治落伍,人心思变。拓跋宏迁都洛阳,禁胡服,改中装,断北语,学中语,改复姓,定族姓,鼓励少数民族与华夏汉族通婚,改变游牧生产,学习农耕文明,移风易俗,极大地促进了中华北方民族的融合。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中华帝国北魏政治家冯太后、拓跋宏母子先后推行的汉化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等诸多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文化落后的北方少数民族与以农耕文明为主、制度文化先进、地理条件优越的华夏主体汉族的大合作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强盛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促进了北方各族从原始部落制和奴隶主贵族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转化,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为后代文明发展和北朝统一南朝重新实现中华大一统,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北魏文帝,指的是曹丕还是拓跋宏北魏孝文帝和魏文帝是不同时期的人。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孝文帝,后改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时仅5岁,公元490年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又改鲜卑姓氏为汉姓,藉以改变鲜卑风俗、语言、服饰。此外,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谥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历史上魏主指谁北魏孝文帝讲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孝文帝,原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孝文帝改革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翻译: 孝文帝颁布诏令,认为(或译为“上书”):“北方人(当时正值南北朝时期,称晋人为南人)称土为拓,称后(不知如何翻译,可能为“厚”)为跋。魏国宗室(指拓跋氏)的祖先出自黄帝一脉,以土德称王(当时盛行五德说,指金、木、水、火、土五德),所以称为(姓氏为)拓跋氏。土,颜色为黄色(黄口?),乃是万物之元(元,起源,这里不宜直译),(拓跋氏正应土德),所以应该改姓为元氏。诸位功臣旧族自这一代起,姓氏如果有重叠复杂的,都(应该)改掉。”
魏主指孝文帝。
当时为北魏皇帝,是北魏历史上承上启下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受其母影响,整顿励治,改革开放,学习汉文化,说汉语,用汉字,穿汉服,效仿汉人的政治、军事、经济制度,与汉人和亲等,是一位英明的君主。
可是他死后,北魏益衰,约几十年后,北魏被后周大将杨坚(隋文帝)所灭,前后共历100多年。北魏皇族拓跋式后改元。
魏主是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明太后临朝执政。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发展,史称“太和改革”。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
魏主指的是魏国的皇帝。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妥帖的。
自《史记》、《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中都有少数民族历史记载的专篇。十六国时,出现了许多记述各个割据政权史事的专书,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
《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
《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北魏时期著名冯太后(441年-490年10月17日),名字不详,长乐郡信都县(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鲜卑化汉族。北魏时期杰出的女性政治家、改革家,文成帝拓跋濬皇后,献文帝拓跋弘嫡母,孝文帝元宏嫡祖母,辽西郡公冯朗之女。
孝文帝时期名人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