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虞和平:辛亥百年与中国现代化

辛亥革命-虞和平:辛亥百年与中国现代化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辛亥革命-虞和平:辛亥百年与中国现代化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虞和平:辛亥百年与中国现代化


2011年10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虞和平做客强国论坛 ,就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化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虞和平】: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荣幸和大家互动。
新兴资产阶级是要求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
[少娴2011]:请您介绍一下辛亥革命发生的时代背景,历史为何选择了革命而不是改良?
【虞和平】:如果从辛亥革命的起源开始推,它是从甲午战争以后,从1895年开始的,所以,要讲它的背景就要从1895年以后整个这段时间到1911年,这段时间都是辛亥革命的大背景。
1895年甲午战争以前,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活动主要是政府层面、官员层面的比较多,民众的层面还没有太大地发动起来,那个时候是洋务运动。1895年以后,广大的民众看到了中国这么一个大国被小小的日本打败得这么惨,广大的民众开始觉醒,所以民众运动开始起来了。一开始的时候,大多数民众都是一些知识分子,或者是抱着救亡图存心态的,基本上希望政府能够通过中国自己的改良来改变政治状况,来挽救中国的命运。孙中山从1895年开始向李鸿章上书提出来的就是一个改良的方案,政治改良、发展经济等。我们已经讲了一个戊戌变法,后来的维新运动,康有为1895年提出他们的“公车上书”,最早提出改良方案的还是孙中山,孙中山的改良方案要比康有为提出来的改良方案还要早一点。后来孙中山提出来的改良方案被李鸿章拒绝,后面的一系列的改良活动,到1901年开始的,清王朝开始发动的新政,到后面的立宪,一系列的通过改良来改变中国状况的这些活动或者运动,一个接一个的没有显示它的成效来,或者成效很少,特别是关于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很少。特别是到预备立宪以后,特别是清政府提出来皇族内阁,基本上都是皇亲国戚组成的,原来通过改良来改变中国政治制度感到彻底的失望,所以,从孙中山的改良方案被拒绝以后开始走向革命,在他们这些革命的引导下,同情革命,追随革命,支持革命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国会请愿失败,皇族内阁成立以后,原来一心指望立宪的那些人一度转向支持和同情革命了。所以这个是从改良转向革命的一个背景。
还有一个,我们讲辛亥革命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按照它的社会基础,一个是要有资本主义经济,一个要有资产阶级的队伍壮大,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从洋务运动开始产生新型的资本主义经济,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发展高潮时期,甲午战争以后几年,特别是到新政时期的几年,除了官办的一些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外,民办的、商办的这些企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的氛围慢慢成长起来了,不光是资产阶级的人数有了比较大的增加,而且资产阶级,商人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我们说一个阶级的形成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有它自己的组织,当它还没有组织的时候这个阶级还不是一个自在的阶级,就是自然存在的阶级。到有组织以后,它就会自己为自己的利益,谋取自己的利益,有组织的采取行动,这个组织就是最早的1903年底、1904年初开始产生的商会。这个商会是资产阶级最早的一个组织。它在各个城市,从大型城市到县一级的小城市都有商会组织存在,到清末的时候,到1910年左右的时候,或者再早一点,1908年、1909年,商会要求成立全国的商会联合会,开始筹备这个,就是把全国的资产阶级都联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产生了政治要求,要求政治进行改良,符合或者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他们的这些上层的资产阶级也要求参政的希望和要求,但是,清政府的立宪迟迟不推行,使那部分人,新型阶级层,而且有一定经济力量,也有一定知识程度的,当时可以被称为社会精英阶层的这部分人,他们被排除在参政的队伍之外,所以,清政府不能及时地把他们吸引到他们的政治参政的里面去。所以,他们成了一个要求政治改革的重要力量。武昌起义爆发以后,那些人大多数都同情或者支持革命了。这是辛亥革命第二个背景。
第三个背景就是中国和外国的交往和关系在进一步地扩大。甲午战争以后,有更多的中国人出去留学,特别是到日本留学,很多人学习军事,就成了新军的主要源头,好多新军的将领都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还有一些出去学政治学、法学、工商管理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学的,特别一个明显的改变就是1895年前后的改变,1895年以前的留学主要是学自然科学,1895年以后留学学社会科学的越来越多的,对西方的社会、对西方的政治了解得更多了,他们的思想当中要求改革中国政治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欲望越来越强,使这部分人成了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开放的领先者,而后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军事将领为首的新军成了辛亥革命起义的一个最主要的军事力量。这个是辛亥革命的三大历史背景。
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启动
[余乐]:辛亥革命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虞和平】:辛亥革命是一个政治事件,它的历史影响是一个长时段的一个社会变迁的问题。我们历史学有一个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历史观念。辛亥革命单纯地作为一个政治事件来说,它属于一个短期的历史事件。没有多少工夫就把一个社会制度改变了。但是社会制度的变迁、社会状况的变迁是长时段的,不可能在革命以前提出一个设想,革命以后马上就实现了,这是不可能的,任何革命也做不到的,必须革命以后有一个长时间的按照革命时的设想和纲领去做、去发展。
辛亥革命也一样,它对后来的历史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一个是它的革命纲领,它为什么革命,也就是革命的目的。还有一个是革命的领袖,革命的领袖在革命的时候和革命以后,他怎么样继续为实现革命的纲领去努力,以及他所领导的那个党派怎么去实现这个革命的目标。另外一个,这个革命对后面的社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方向,主要是指一次革命不可能一下子实现所提出的纲领。所以,辛亥革命以后到现在一百年了,我们以前对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作为研究中国现代化历史的一个学者,我是比较侧重于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所产生的影响谈一点看法。
另外客观来说,这一百年以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我认为这一百年来中国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从辛亥革命来说,我对它的一个基本的定位,我觉得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启动,它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启动的作用。什么叫现代化?按照西方对现代化研究的学者提出来的理论,现代化主要是工业化,最核心的是工业化,还有一个是政治上的民主化。至于其它的,比如城市化、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工业化的派生物,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生,这些东西都会出现了,比如城市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教育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是。
对于中国来说,特别是1949年的中国来说,辛亥革命时的中国来说,那时的现代化还有一项内容,那就是民族化,所谓民族化就是争取民族独立。一个非独立的国家,它在经济上或者在政治上,也可以有现代化的发展,但是它不是一个自主的、完善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一种依附型的现代化,比如以前英国占领时期的香港,世界上其他的殖民地国家、半殖民地国家,他们的经济水平、工业化水平都相当高了,人民的社会水平也相当高了,但是凡是没有取得独立以前的应该是一种不完善的现代化。即使像美国当然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国家,它的现代化真正的启动、真正的发展还是在它脱离了英国殖民地的统治以后,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以后,它的现代化才有明显的发展,按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中国那时候的现代化也是一样。所以,从中国来说,这个现代化应该包含三大含义:一个是工业化,一个是民主化,一个是民族化。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的三大要素或者三个目标都起到了一种启动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的革命纲领里面。主要是以孙中山提出来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当时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虽然带有很大的反清的色彩,或者反满的色彩,但是,我们要从两种意义上来看,他当时反清的目的是为了反对外国的侵略,从孙中山开始提出来,开始成立革命组织,提出来包括改良立宪的这些人物在内,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为了挽救中国,就是因为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越来越严重,再这样下去中国就不能生存了,就要灭亡了,所以救国的色彩很明显,救国的愿望很强烈。为什么首先要反清呢?因为清王朝当时已经成为列强或者帝国主义所控制的一个傀儡政府,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和力量去抵抗外国的侵略。所以,要把这个政府推翻掉,要把清王朝推翻掉,要成立一个新的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新政权。
孙中山为什么当时提出来反清的口号,特别是在社会上、在基层。主要是通过利用,实际上他是一种政治策略和手段。因为从清朝建立以后,满汉矛盾一直没有解决过,就是社会上,特别是从帮会,大多数都是反清的。这个反清就成为了孙中山动员社会力量来推翻清政府的一个重要的口号。因为一般的民众,基层的民众,他们可能在这方面并不见得,清王朝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或者是它的傀儡,这样说起来不是那么直白、那么直接提出来反清,可能会比较直接,能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因为利用了这种历史上形成的一直以来的,清朝成立一直以来的反清的情绪,作为一个政治口号。但是他们的实质、背后是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要维护中国国家的主权。到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里面就有了反帝的很明确的表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很明确的表示。
民权主义当然主要是给人民以参政的权利。他提出来要通过君主立宪,成立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政权,特别是成立一个民主共和国的政权,给人民以参政权,具体的设计模式就是要通过议会制度来实现人民的参政。
民生主义在辛亥革命以前,或者辛亥革命成功以前,孙中山提出来民生主义的核心就是平均地权。这个平均地权的意思就是要核定地价,根据当时的情况,地主手上所有的土地值多少价钱、价格,核定完以后,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升值的部分,地价放大的部分应该归国家所有,由人民共享,现在地价不核定,将来地价涨了,将来全部地主所得,那就不公平了。这个平均地权的意义有两个:一个就是核定地价以后,将来民国成立以后,国家要搞工业化建设,要发展,就要占用土地,占用土地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你原来核定的地价,再结合货币的价值的上下波动来考虑,结合起来给予适当的有一定浮动的补偿,可以避免完全按照土地的市场价格变化来补偿给地主,这样使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业化建设成本不至于太大,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成本,有便于后来的工业化发展。
【虞和平】: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孙中山当时已经看到了,在国外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已经看到了他们的两极分化。所以,他认为,当时的西方国家已经面临着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也是像中国的革命一样的,他们的民主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或者君主立宪。第二次革命就是要革分配不公的命,实际上孙中山就是社会革命,这个社会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当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并不见得完全是一样的事。
孙中山说,辛亥革命要成立一个中华民国,将来成立一个新的国家,所以要把这两次革命,一次就搞完了,毕其功于一役,所以现在推出一个平均地权的政策,核定地价,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将来革命成功以后,随着国家的建设、发展不至于造成太大的贫富差别,造成太大的社会矛盾。实际上他这里面选择了中国将来现代化、工业化发展的模式的问题、道路的问题。这个道路是什么?就是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人民共同来共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孙中山的这个方针到辛亥革命以后,到1919年他又写了一个建国方略,在建国方略里面,他除了继续坚持平均地权以外,又提出了一个节制资本,所谓节制资本就是要对大资本加以控制,就是要把最根本的,决定国民经济命脉的最根本的那些产业、工业部门,用现代的语言来说叫做经济的上游部分,就是资源、金融系统,这些东西要由国家来控制,要由国家来掌握。像那种轻工业的部分,一般民众、人民生活所需要的,这部分由私人来投资。把上游产业,根本关心到国家建设的根本产业由国家控制以后,就免得这些产业让大资本控制,让大资本控制国家命脉,而且让大资本获得暴利。这样一来既控制了国有土地的人、地主通过地价的上涨而获取暴利成为社会的特富阶层,又控制了一些资本家、大资本家通过掌握国家的根本产业来获得暴利,成为社会的特富阶层。这样两个方面一控制,避免造成太大的贫富差别。所以,孙中山也把自己的民生主义叫做社会主义。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再到后来,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1923年、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后,孙中山接受了共产党的意见,受到共产党的影响,他又把他民生主义从平均地权这一块又发展到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就是要让进行耕种的农民都有土地,所以这个地不能掌握在地主手上,虽然核定地价了,可以避免他们的暴利,但是还应该让农民有土地,让耕者有其田,这个就引发了土地改革。这个东西提出来,以前的平均地权只是解决地主的土地问题,合理收益的问题,后面的耕者有其田就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他受到共产党影响以后的一个新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行,后来孙中山去世以后,共产党和国民党都对孙中山所提出来的这些政策有所继承,但是两个党派,不同的做法,造成了两个党派后来在政治立场的不一样。
从孙中山所提出来的三民主义的含义里面,就是为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有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设计,而这样的设计,在孙中山的同一个时代,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前,或许当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前,没有一个人对中国所设计的发展方向可以和孙中山所设计的东西去比的。孙中山所设计的这个方向是最完善的,应该说和后来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一百年以来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他这个设计也是一个最合理的方案。所以,他实际上对后面的中国的无论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前,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早期,都有很明显的一个去实践孙中山所提出来的中国的现代化方向和道路的脉络。所以,他对中国一百年以来的影响应该是很深远的。
孙中山的理想在如今逐步实现 并有所发展和超越
[远文]:辛亥革命对此后中国的道路有哪些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虞和平】:孙中山先生民生主义里面包含了社会主义革命,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些方面,孙中山朝着这个方面去努力,但是在实际效果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实际效果上这些东西并没有付诸实践。因为孙中山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就执掌政权三个月,后来权力马上转移到袁世凯手上,袁世凯以后又是军阀在执政,孙中山在南方进行革命一直没有成立,护法运动都没有成功,所以酸孙中山没有执掌权力,也没有实践他所提出的走共同富裕的设想。但是孙中山所指出来的这个方向应该说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因为自从辛亥革命刚成功,中华民国刚成立以后,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对辛亥革命的反映,对中华民国成立的反响来看都是很赞赏孙中山的这套方案的,所以当时一下子掀起了一个振兴实业的高潮,大家认为中国发展实业、发展经济的机会到了。但是孙中山提出来的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方向,这个东西并没有被付诸实行,作为一个政府政策并没有被付诸实行过。所以,那个时候,很多有志之士都在探索中国应该怎么办,下面应该怎么走。那个时候,因为辛亥革命以后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兴起来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另外,1917年苏联革命的成功也传到了中国,使一部分先进思想的中国人从新传来的马克思主义里面,从传进来的苏联革命的成功,以后所显示出来的成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快速发展,从这里面看到,接受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新的革命,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开始中国一个新的出路。这就是继承孙中山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到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要搞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样一条发展道路上去了。
另外,刚才说了,辛亥革命对民众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大家认为发展经济的时间到了。另外,孙中山在辞去了民国总统以后,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清朝被推翻以后,孙中山所提出来的三民主义里面民族和民权这两大主义目标已经达到了,他认为已经达到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但是他认为已经达到了,特别是在民国成立的初期,因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形式已经建立起来了,所以他认为做到了。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实现民生主义,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以后,和袁世凯有一个约定,他以后专注于经济技术建设、专注于实业建设,他要亲自搞铁路建设,提出来要在十年之内修20万里的铁路,另外,他在实业计划里面也构思了一个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蓝图,我们现在所说的就是东方大港、北方大港、铁路线、主干线等等,他要去做实业工作。
这个时期同时又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1914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忙于战争,另外又由于交通的问题、航运的问题,外国的货物运到中国来就困难了,所以,从国外输入的洋货大大减少了,外国对华的投资也基本停滞了,当然还要撤回本国去,这时候给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个有利的国际条件和环境。所以,在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工业有比较大的发展,史学界有这么一种说法,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农阶级、资产阶级的队伍都发展起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官僚或者买办阶级的力量,那个时候的经济主体已经和清末时期或者以国家资本为主的形态已经发展到以民族资本为主的形态了。同时,工农阶级也大量的增加起来了。有一个统计,工人的数量在19世纪末的时候,大概是10万人左右,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大概是将近50万,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将近250万,都是两个五倍的发展,而且产业工人的力量已经相当大了,特别是铁路工人、邮电工人、码头工人、纺织工人。所以,这样都为共产党的成立,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苏联的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成立一个新的党派——中国共产党奠定了一个基础。他们就制定了一个新的发展,继承孙中山方略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革命方略,进行新的民族主义革命,或者向着社会主义发展的革命路线。这里面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的。如果没有辛亥革命的影响,(当然我们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中国共产党是不是产生也不好说,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产生起到了促进的因素,起到了一定的条件。孙中山在辛亥革命的时候,领导辛亥革命的时候,和辛亥革命成功以后,他都非常重视利用外部的资源来进行中国的建设。武昌起义一爆发以后,他当时在美国,他从回国的路上到了欧洲、到英国,他就在那里演讲,希望外国资本在中国将来革命成功以后,在中国建设过程当中,欢迎他们来中国投资。他制定的实业计划里面,整个设计了一个方案,就是怎么样利用世界的外部资源来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他就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引进外国的资本、外国的人才、外国的技术,来建设中国的新的国家,他自己叫做社会主义。所以,这种对外开放,利用外部资源来建设中国的这个思路、这个思想应该说对后来这一百年以来,乃至现在,我们改革开放的影响,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作用的。我们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一百年以来,我们现在回顾孙中山那个时候所提出来的一些设想,来联系现在的实际,我觉得孙中山当时所考虑的一些还是很长远的,很超前的。当然,孙中山在他所处的这个时代,没有可能把他自己的这个设想付诸实践,只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一直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一直到现在的改革开放以后,孙中山的这些理想在逐步的得以实现,而且更有所发展和更大的超越。这是它对后来中国的一百年走向的一个历史影响。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以来,这一百年里面,中国所走过的道路,中国所受到的遭遇,后面的中国的历史,随着历史发展变迁的过程当中,中国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
制度上不够完善、思想上不够解放是现代化道路曲折的关键原因
[杜康]: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为何这么曲折?辛亥革命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具有什么特点?
【虞和平】:中国的现代化和美国、英国,特别是英国这些国家,是一种不同的模式。我们理论界叫英国的模式是内生型的或者原发型的现代化,就是它对现代化的因素慢慢增加是在自己国家里面,随着历史时间的推延慢慢产生的,中国的现代化是外生型现代化,就是在西方现代化国家,发达国家的刺激下和影响下,去学习西方的发达国家、现代化国家来进行中国自己的现代化建设。这种现代化国家因为原来有比较长的传统文化影响或者传统制度的影响。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虽然不能说是绝对的对立的,因为传统的里面有它能够适应现代的一种潜在的素质和潜在的因素。我的《中国现代化历程》那本书里面已经讲到了。但是这种潜在的东西要通过发掘、改造才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所以,它在短时期之内两方面之间是有摩擦的,不可能很快就接受一种现代的因素或者现代的思想。特别是一种传统社会里面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会很顽固地守卫这种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体系,因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在里面得到好处了。如果改变了原来的思想体系,改变了原来的社会制度,新的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可能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会失去他们的利益。所以中国现代化过程里面,伴随着不断的改良和革命。就是说对旧的思想、旧的体制进行改革乃至革命,改革不能成功就得革命,体制内的改革不能完成就得用体制外的暴力革命去改变,这种制度和思想意识适应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改革和革命的过程当中,传统的势力、保守的势力和改革的势力、革命的势力在不断地较量,革命不可能很快一下子就成功的。所以,这个东西就会有反复,比较曲折。这是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刚才说过了,因为中国现代化是一种外生型的现代化,是一种寄生型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就要利用外部的资源,就像孙中山提出来的要利用外部的资金、外部的技术,这里面就存在了中国与外国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逻辑上来说,外部的一个国家很少能够自愿的希望中国快一点实现现代化,对中国进行无私的援助和帮助,帮助中国来实现现代化,这是很少的。除了我们以前可能早期的列宁、斯大林时期的苏联以外,后面的可能没有这样的一个外部的支持力量。这里面,中国同外部打交道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曲折,就是和苏联的关系,我们大量利用了苏联的技术,还利用了资金技术,但是后来中苏关系变化了,他们撤走专家、撤走资金,使中国后面的建设受到很大的影响,到最后还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才弥补了这方面的损失。所以,同外部世界打交道也有很多的曲折。这是一个方面。
如果纯粹利用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力量都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积累很多的资金,一下子积累很多的技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有一个积累、学习和努力的过程。所以显得要比原生态的、内生型的现代化的东西曲折。按道理来说,这种后发型的现代化的国家,应该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比内生型的实现现代化时间要短一些,因为它有外部世界,人家成功的经验可以利用,有外部的技术可以引进,有外部的资金可以去利用,所以条件应该是不一样的,这样处理的好能够比较快的出现现代化建设的效果。所以,这里面就牵涉到我们自己的政策问题,怎么样对待传统,怎么样对待外部资源的问题。所以,现代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化的过程也是自我制度改革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制度对了,制度好了,没有资金可以有资金,没有技术可以有技术,没有市场可以有市场。制度上不够完善、思想上不够解放,即使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摆在你的面前你也不能很好的利用。
所以,我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树立了正确的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观念,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所以我们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就飞速发展,到了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所以,这个过程就是内因、外因、传统、现代都有,多方面因素互相制约、互相牵制,使中国的现代化显得比其他的原生、内生型的现代化国家更加曲折、更加复杂。这是它的一个原因所在。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的一个现代化国家,从传统比较深厚的这样一个国家,后发型的现代化国家来说,它会体现出来一个基本特征是什么呢?最明显的特征,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外延性,就是要依靠,或者利用外部的资源,方方面面都要利用,如果利用得不好就会严重影响到你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多元性,从原来一个传统的社会到一个现代的社会发展过来的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把传统的东西全都抛弃,变成一个新的东西。这是不可能的。否则这个社会就乱了。所以,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传统的东西和现代的东西并存,本国的东西和从外国引进的东西并存。所以,显示出来了一个多元性。
还有一个特征就是继承性。刚才我们说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虽然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但是,现代社会是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英国这样内生性的现代化国家也是从传统社会里面逐步发展到现代化社会的,这里面就有一个怎么样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社会的问题。像我们这样的一个外生性现代化、后现代化国家里面,可能这个问题,怎么样对待传统的问题,会显得格外的突出。因为你这个现代的东西是突然袭来的,好多西方的东西是突然袭来的,对中国人来说是陌生的,这种东西来了怎么样去对待,你接收了这种新的东西以后,又怎么样对待传统的东西。所以,这种继承性,怎么样改造和利用传统,去利用好传统里面的合理的因素,就显得很重要。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像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我们在现代化过程当中怎么样去对待传统,怎么样更好地利用传统。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怎么样保持传统、对待传统的问题,是中国成其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我们没有传统文化这个中国也就不是中国了。就像现在城市建设一样,所有的城市都是高楼大厦,都是钢筋水泥结构,所有的城市都一样,都没有什么特色的城市,所以我们怎么样对待传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这是我们怎么样现代化继承性的问题,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也是怎么样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
清王朝从内到外早已脆弱 气数已尽
[网友俊介2]:一个貌似强大的清帝国,为何一夜坍塌?
【虞和平】:辛亥革命的时候,看起来它好像还是一个清王朝帝国,版图也很大,当时人口也已经很多了,但实际上它内部已经不强大了。从经济上来说,它实际上已经靠对外借债度日了,特别是甲午战争以后,大量的对外赔款。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就割地赔款,大量的对外赔款,在其他方面又借了其他的好多外债,比如建设铁路这一块。清政府的财政已经担负不了还债的能力了。所以,它实际上好多的对外债务要摊派到各个地方、各个省去征集还债的款项。到新政以后,地方举办了很多新的事业,比如开办新学,建新的法律仲裁机构、法院,创办新军,新式军队,还有各个地方搞经济建设,开办一些新的政府机构,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都是原来新政以前的财政支出里面没有的,都是新政下的开支。中央政府里面又新设了一些部,比如民政部。这些东西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所以当时除了借债以外,大量的向民众征收好多新的税种,加重民众的负担。所以,当时的抗税,地方上的抗税、民众的抗税活动很激烈。还有一些自然灾害造成食物供应的紧张,社会矛盾激化。所以,从经济上来说,清政府末期已经弄到一塌糊涂的程度,难以收拾了。
另外,它的内政。在政治上也是那样。政治上的变化实际上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就是汉人的官员、汉人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原来的满族的势力越来越弱化。当然在当时的王朝体制下,汉人进入到清朝的官员行列里面,在形式上还是支持清王朝的,维护清王朝的,但是他们在思想意识上,在一些作为上,和原来的满族官员思想是不一样的。他们已经比较多的倾向于同情或者支持一些社会改良的活动。虽然他们都是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这种革命的,但是他们对改良、对立宪还是比较支持的,好多地方政府的官员,都府的官员,像现在的省长,省一级的官员,都是同情和支持改良和立宪的。他们对后来清王朝成立的皇族内阁也是有看法、有意见,所以,内部已经处于一种分化的状态。武昌起义一爆发以后,有好多的地方大员都提出来要辞职不干,在他们的心里面已经看到了清王朝的气数已尽,对清王朝已经开始失望了,从他们同情改良以外,也对当时清王朝内部的掌控力量、清朝最高统治者的掌控力量的削弱也是有关系的。光绪、慈禧死了以后,三岁的溥仪,宣统登基,选了载沣做摄政王,隆裕太后垂帘听政,所以,它的掌控能力已经很弱了,载沣这个人也不是一个天王人物,能力也比较低,特别是在用人方面,不能做到量才而用,裙带关系、私人关系,从这个角度出发用人关系比较多,所以出现了官员内部的一些矛盾,也不能很好地处理他与袁世凯之间的关系。在袁世凯后面的几年里面,载沣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当时他们清王朝是怕袁世凯权力做大,来篡权夺位,来排挤袁世凯,这个东西就埋下了后来武昌起义爆发以后袁世凯起来利用南方的革命势力逼迫清王朝自己让位的一个原因。
如果武昌起义爆发以后,如果这前面没有发生清朝廷和袁世凯之间的倾轧,后面武昌起义以后,也不见得能够这么快的这么顺利的一下就把清王朝推翻。所以这里面从外部、从内部来看,里面都已经很脆弱了,一打就趴下了,再加上袁世凯从中利用,利用了革命的局势,为他自己去夺取统治中国的权力。
【虞和平】:谢谢各位网友,我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希望以后有机会再交流。
嘉宾简介
虞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商业史学会商会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中国现代化问题,至今已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发表各种学术着作和论文约550万字。代表性着作有:《中国现代化历程》(三卷本)、《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20世纪的中国?经济卷》、《中国近代通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