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张海荣:赓续前贤,启牖后学——罗喜闻及其遗着《通鉴地理考证》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地理-张海荣:赓续前贤,启牖后学——罗喜闻及其遗着《通鉴地理考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海荣:赓续前贤,启牖后学——罗喜闻及其遗着《通鉴地理考证》
自北宋《资治通鉴》问世以来,续写、改编、诠释、点评该书者,蜂起辈出,蔚为大观,号为“通鉴学”。通鉴地理研究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成果也是十分丰硕。除北宋王应麟、元初胡三省、清季吴熙载于《通鉴》地理贡献尤巨外,历代考据学家、地理学家也颇多旁涉及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大陆有位资深学者,循前辈学者之故辙,积13年之功,完成22巨册、逾300余万字的《通鉴地理考证》,将《通鉴》中包含的9992处地名,从上古时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变迁,一一考索求证,列之以表,间附以图,且又有所纠谬,可谓当今学界于《通鉴》地理用功最勤、最深者之一,他就是罗喜闻。
罗喜闻(1888年~1972年),字承鼎,湖南华容县南山乡人,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1918年,他参与发起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并由此结交李石曾、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蔡和森、毛泽东、李富春等人。新中国成立后,承毛泽东主席关心,任中央重工业部教育顾问兼机关子弟中学校长。1954年,受聘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直到逝世。
罗喜闻先生一生多彩多姿,与国共两方面的诸多名流政要都有所交往,但其生性淡泊,素以无党派人士自居,友朋敬称为“罗圣人”。早自留学法国期间,他就以治学劬苦、学识渊博着称,而尤醉心历史地理。晚年更是呕心沥血,致力于《资治通鉴》地名演变的考证工作。《通鉴地理考证》一书定稿时,先生已年近八秩。
罗喜闻所撰《通鉴地理考证》(按:初名《通鉴地理今释图表》),承袭清儒朴学余绪,以求实切理为职志,依循王、胡、吴三子之故辙而总其大成,将《资治通鉴》中的9992处地名,按照其在各卷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标注古地名、今地名,再逐一述明该地自上古时期到20世纪50年代的地理沿革。若遇有与前辈学者见解歧异或学界尚存争议之处,则旁征博引,详细考证,尤其于地名变更、治所迁移的年代,力求详确。凡此种种,在罗着前言中交代甚详,而其治学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亦跃然纸上:
自吴氏至今,又百余年,地理变迁之纷繁且勿论,即道府州厅之名称,已为今日青年学子所骇怪矣。然则赓续吴氏之作,以今地释之,俾读《通鉴》者,按今图以索古地,不至迷罔〔惘〕眩惑,此虽无裨于学术,亦未始不差贤于博弈。故不揣谫薄,强力以赴,取吴氏所释,而列之以表,间附以图,并因吴书之名而名吾书,曰《通鉴地理今释图表》(按:后修正为《通鉴地理考证》)。余之为此也,一循王、胡、吴三氏之辙迹,而稍叙其沿革,倘有歧异,则旁采他书以证之。地名变更、治所迁移之年代,则力求其详确。往往数日始就一条。腹笥既俭,存书复少,年暮力衰,又不能日日奔走于图书馆之门,暗搜冥索,所赴不从所期,舛谬丛集,自知不免,尚望博雅君子有以教之。
不仅如此,他还一度计划于《通鉴地理考证》一书中,每一朝代之前冠一个疆域表,“如开卷即有《战国疆域表》,汉代前冠以《两汉郡国疆域表》,以后三国、两晋都这样做。一方面使读《通鉴》者于每一朝代之疆域形势,先有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一方面作者遇到相同的地名,只注‘见某处’,不再详细叙述,以省笔墨之烦”。《两汉郡国疆域表》一书的撰着,即为作者此一想法的初步实践。
然而正如葛兆光先生所指出的,“学术史常常是一次价值重估,前辈学者后世声名之隐没和彰显、幸与不幸,常常操在后世史家之手”。回眸中国两千余年的史学长河,少数幸运儿或能藉立言立德而致身荣显,更多的学人却因种种原因而湮没不彰。罗喜闻无疑属于后者。尽管在各类新史料不断涌现、治学条件日益改善、学术交流空前便利、学术成果不断推陈出新的当下,《通鉴地理考证》一书中的若干论点,有些已经成为学术界共识,并催生出大量的专题论文,但该书当年填补的一些空白,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极有见地而富于启发意义的。无论是就《资治通鉴》地理考证的专项研究而言,还是从历史地理学学术沿革史的角度来看,学术界都不应该继续无视其人其书的学术地位。谭其骧对于童书业《中国疆域沿革略》一书的评价,似乎也可转用于《通鉴地理考证》:“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有裨初学……能就时贤研究成绩,择善而从。作者亦间有新意,论证确凿。”不仅如此,罗喜闻先生不慕荣利的处世风范、严谨扎实的治学精神和锲而不舍的坚定意志,相信也会给当代学人相当的激励与启发。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