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族谱-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初探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张氏族谱-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初探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初探
1998年4月,笔者在编着《张问陶年谱》的过程中,从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张氏后裔处借阅了民国十三年刊本《遂宁张氏族谱》。该谱系木刻线装本,共4卷、300余页,约10万字,详细记载了遂宁张氏从明初入川至民国十三年(1924)来近600年的遂宁张氏家族世系、事迹和发展史,内容丰富,价值巨大,为研究清代名人张鹏翮、张问陶及其家族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现将遂宁张氏修谱简史、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主要内容和重大价值作用等作一初探,以供研究明清历史、文学史和中国家谱的专家学者参考。一、遂宁张氏历次修谱简介
族谱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主要记载宗族事迹的书,是以特殊形式记载的宗族发展史。宋代文天祥说:“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县之有志。史以记一代之兴废;志以记一邑之事实;谱以记源流昭穆,所系并重,乌得以忽之哉!”古人认为修纂家谱是家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甚至还认为“三世不修谱,即为不孝”。遂宁张氏,为蜀中望族。从明代洪武二年(1369)入川至今600多年来,先后修谱7次之多,今将历次族谱编修、存佚情况简介如下:
(一)、明代正德本《张氏族谱》
遂宁张氏入川始祖为张万,明洪武二年(1369)由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绿柳村迁蜀,卜居四川省遂宁县黑柏沟大樟树湾(即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大樟树湾)。至明正德(1506——1521)时,已历140余年,子孙繁盛,科第蝉联,成为遂宁望族。入川第3世祖张赞,于明代景泰五年(1454)考中进士,官至云南姚安知府;其次子张猷,为明代成化十六年(1480)举人。张氏族人中张伦为天顺二年(1458)进士;张睿为正统十二年(1447)举人;张纪为景泰元年(1450)举人。张睿为工部尚书黄珂(遂宁人)之岳父、女诗人黄峨之外祖父。因明代遂宁张氏科甲兴盛,朝廷旌表其门曰:“科第世家”。正德年间修纂了张氏入川以来第一部族谱,即正德本《张氏族谱》,谱后有明代遂宁名人、工部尚书黄珂,礼部尚书加武英殿大学士席书二人所作《跋》语。该谱传至明末清初,在战乱中被毁。
(二)、清代雍正本《张氏族谱》
清代雍正初年,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张鹏翮(1649——1725),有感于张氏旧牒无稽,遂率长子张懋诚(1667——1737)重修族谱。其资料来源于张鹏翮任浙江巡抚时,其伯父张耀(1623——1698)口授。雍正三年(1725)上元日,张鹏翮在其“怀冰雪堂”带病撰《序》云:“张于姓最着,自黄帝第五子挥为弓正,赐姓张,此吾张始之矣。迨其后显于周,盛于汉唐,望于清河,蔓于晋楚间,其详见于世系。而家于遂宁之慧云山(即黑柏沟)者,则自明初万公迁蜀始之矣。数传后,子孙繁盛,科第蝉联,德泽绵远,称世家焉。旧有族谱,毁于兵燹。今余老且病,率长子诚(张懋诚),共襄而集之,存此大略,使子孙知吾家之所自始,是尊祖、敬宗、敦本、合族之意也。……存孝悌之心,行仁义之事,出为忠臣,处为端人,为士者诗书,为农者勤俭,使称为清白吏,子孙不亦美乎?伏床口授,嘱而笔之,用以书诸谱端,而为之序。”一个多月后,即雍正三年(1725)二月十九日,张鹏翮就与世长辞了。该谱今佚。
(三)、清代乾隆本《张氏族谱》
清代乾隆初叶,张鹏翮之侄张懋恭(生于1688年,字谦一)辑订,仅肇定规模。该谱断自张氏入川第六世祖张惠(私谥三多先生),故又称《三多谱》,今无存。
(四)、嘉庆本《张氏族谱》
该谱于嘉庆十一年(1806)至十二年(1807)间,由着名诗人张问安(张鹏翮玄孙、张船山之兄)重事倡修,而成于张问莱(1775——1838,张问安弟)、张问诗(1783——1848,张问安堂弟)两人之手。嘉庆十二年(1807)十二月十一日张问安撰《序》云:“张姓本自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网罗,世掌其职,后因氏焉。……吾宗实为留侯(汉代张良)裔,望出清河。自迁蜀以来,凡十有五世,子孙繁衍,散处乡邑。先文端公(张鹏翮)抚浙时,曾手订《族谱》。其时子姓寥寥无几。族祖谦一公(张懋恭),继加辑定,于生卒、婚嫁又多略而不详,使不及今修之,更历数十年,所谓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几何不至于途人也?……此吾谱之所以作也,观吾谱者,孝悌之心,亦可油然而生矣。”此谱今佚。
(五)、清代光绪本《遂宁张氏家乘》
清光绪九年(1883),距嘉庆修谱已70余年,生丁渐众,旧帙无凭,张知雄(1821——1887)与堂弟张知铨(1827——1899)两人复事纂修,光绪九年仲冬重刊,板存家塾。张知雄于光绪九年仲秋撰《序》云:“吾族前谱作于明正德时,有黄简肃(黄珂)、席文襄(席书)二公跋语。逆献(张献忠)后,荡焉无存。先伯太高祖文端公(张鹏翮)抚浙江时,欲修家谱,奈雨残烟烬,旧牒无稽。其先世之字讳、茔墓,仅得之于八世伯远祖栋寰公(张耀)口授,厥后告成,惟存大略。洎乾隆初叶,叔高祖谦一公(张懋恭),继加辑订,亦仅肇定规模。嘉庆丙、丁间,先堂伯亥白(张问安)先生重事倡修,而卒成于旗山(张问莱)、兴甫(张问诗)两世父之手。生丁渐众,往帙无凭,其记载间多舛略,今又七十余稔矣。……今与堂弟西垣(张知铨)复事纂修,披本以溯源,分支而别派,书婚配以正其始,录卒葬以考其终。……兹吾张居遂阅历两朝,要皆本忠孝传家,诗书继绪,所愿后来之辈,丰种而厚获,积和以致祥。上追步明季之崛兴,次绳武于国初之鼎盛。承承继继,绵世泽于无替焉。是则余之所愿也夫。”该谱今存。
(六)、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
光绪九年(1883)遂宁张氏纂修族谱后,历41年,即民国十三年(1924),由张鹏翮第八世孙张崇阶(字晋升,号级仙,生于1868年)纂修了《遂宁张氏族谱》。此前,清代末叶,张氏族人曾提议重修族谱,公推张知廓(1852——1919,号容垓,着有《砾存小草》4卷)主任其事,后因国体改革,遂尔搁置。至民国十三年(1924),张崇阶董理其事,纂修成《遂宁张氏族谱》,共4卷8册。张崇阶在1924年农历五月六日撰序云:“吾族之谱自清光绪癸未(1883)芥史公(张知雄)修纂后,迄今四十一年矣。其中丁口之增添,历年之卒葬,子女之婚娶,暨宦商之流寓四方者,不知凡几……,吾家之谱,自雍正以至光绪,凡经四修,分门别类,规模业已大备。今兹之役,亦惟循途守辙,广为搜罗。前谱之未备者,增之;后所添之丁口,益之;先正之典型其在,后人之依据有自,不敢妄参己见,别树旗帜也。惟吾张自迁遂以来,已五百余年矣,其云礽之繁衍,人才之崛起,科第之蝉联,皆祖宗积德累仁所致也。凡我子孙披籍而溯前型,务当孝友传家,诗书继世,庶可上步祖武,不愧为廉吏儿孙云。”该谱刻制精良,内容丰富,已着录于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一书中。南京大学图书馆、遂宁市博物馆、遂宁市档案馆以及遂宁、蓬溪等地张氏后裔处有藏。
(七)、1989年本《增修张氏族谱》
该谱上距民国谱65年,为民国谱的续修本,上接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下迄于1988年冬。纂修人为张鹏翼(张鹏翮之弟)第10世孙蓬溪县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农民张清廉。本谱记载了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樟树湾、金桥乡翰林村两河口、遂宁小东街御书楼、仁里镇乘龙院、北固乡玉堂寺、新桥镇象山等地入川始祖张万第17至21世后裔,男丁400余人。全谱16开57页,1989年3月刻写油印本,挂漏多谬,价值不大。
二、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主要内容
民国十三年(1924)本《遂宁张氏族谱》,集历次张氏修谱之大成,后出转精,共4卷,分装八册,内容十分丰富。
卷首 包括《序》《凡例》和《目录》等内容,其中有清代张鹏翮雍正本《张氏族谱》原序、张问安嘉庆本《张氏族谱》原序、张知雄光绪本《重修张氏族谱序》、张崇阶民国本《重修张氏族谱序》。旧序、新序包含了修谱缘由、修谱目的、修谱经过、修谱的人员构成、张氏家族的历史渊源、家族的迁徙经过、郡望、历次修谱情况等内容。张氏历次修谱的序均一字不漏地保存在新谱(民国本)中,是我们了解张氏家族发展史的重要材料。《张氏族谱·凡例》中,阐明了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内容也较丰富。
卷一 共107页,包括《原系》《异派同源考》《世系》《世传》等内容。《原系》中记载了遂宁张氏得姓之源、入川始祖和宗派。《原系》载:“张姓出自姬姓……其后本支繁衍,徙楚之麻城,历宋元,至明洪武时,迁楚人入蜀,张氏兄弟与焉,张万八郎居遂宁。至先文端公(张鹏翮)官郎时,蒙召对懋勤殿,因以十六字为派名子孙,志荣遇也。谨列于后:“懋勤顾问,知遇崇隆;清正仁厚,进德立功。”《异派同源考》记载了张氏各支派间远近关系。文端公(张鹏翮)诗:“柏沟樟树荫茅庐,始祖由来卜此居。三派辛勤躬稼穑,百年清白事诗书。宅心忠厚贻谋在,传世淳良积庆余。佑启后人培福德,莫忘高大耀门闾”。自注:“三派谓:始祖入蜀,兄弟三:一居铜梁,至大司马肖甫公(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显;一居安岳,至侍御留孺公(明代进士张任学)显;一居遂宁,自景泰时姚安太守(张赞)至崇祯壬午,孝廉科第联绵。而土桥显达公大升(张猷)公谱,则援引旧谱:始祖万公(张万)行八,兄弟六人,自楚入川。惟万公居遂宁,长房占盐亭,次房占中江,四房占安岳,五房逾象岭,七房留汉阳,其字讳、宅里俱不传,似与三派说异。”《世系》,又称《世传录》,它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详细记载了从明洪武二年(1369)入川始祖张万至民国十三年(1924)修谱止,遂宁张氏家族所有成员的姓名字号、生卒年月日、寿数、科第、职官、葬地、妻室、正妻及续妻的姓氏、父名、行次、有子女妾姓氏、受封侧室姓氏。子,人数,有无出嗣;女,人数,出嫁何人。这些一依辈份高低、年龄长幼、嫡庶亲疏排列。一族人的源流关系、血缘亲疏、繁衍情况、婚嫁情况,皆一目了然。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和金桥乡两河口俱是张氏入川祖居地和祖茔。从《世传》中统计,入川一世至十三世张氏族人中,葬黑柏沟者14人,葬两河口者34人。如入川始祖张万,卒葬黑柏沟大樟树湾,其墓今存。着名诗人张船山之祖父张勤望、祖母岳氏;父亲张顾鉴、母亲周孺人,以及张船山三弟兄(问安、问陶、问莱)及他们的妻子(陈慧殊、林佩环、杨古雪)等,均葬于两河口祖茔。
卷二 共65页,包括《传》《事略》《传略》《墓志》和《艺文》等内容。主要有《姚安公(明代进士张赞)传》;清代状元韩菼为张鹏翮之曾祖张惠撰写的《教庵公(张惠)传》;清代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诜为张鹏翮之父张烺撰写的《光禄大夫张公(张烺)传》;着名文学家彭端淑撰《文端公(张鹏翮)传》;录自《国朝名臣传》中的《文端公传》;清代状元、礼部侍郎蔡升元为张鹏翮之三弟张鹏举撰写的《扶青公传》;录自《遂宁县志》中的《通奉公(张懋诚)传》、《中宪公(张勤望)传》、《朝议公(张顾鉴)传略》;清代学者李星根撰《亥白(张问安)先生传》;清代学者李元度撰《船山先生事略》;清代学者李星根撰《受之先生(张问彤)传》;录自《西青散记》中的《岂凡公(张顾凯)事略》;清代诗人张青选撰《旗山(张问莱)小传》;清代诗人秦朝釪撰《陈缃箬(陈慧殊)小传》;清代宰相熊赐履为张鹏翮之母撰写的《景太恭人墓志》;张问安撰《陈孺人(陈慧殊)墓志》;清代学者梁同书、诗人吴锡麒、状元石韫玉分别撰写的《古雪诗序》;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王掞、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陈诜、经筵讲官户部尚书赵申乔、兵部左侍郎李先复、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吏部尚书富宁安、状元礼部侍郎蔡升元、刑部尚书张廷枢、刑部尚书胡会恩、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王顼龄、礼部尚书许汝霖、都察院左都御史刘谦、吏部左侍郎李旭升、吏部右侍郎汤右曾、户部左侍郎王原祁、户部右侍郎廖腾煃、礼部左侍郎王思轼、礼部右侍郎胡作梅、户部尚书穆和伦、户部左侍郎噶敏图、左都御史李华之以及许惟模、吴蔚起、马吉兰、杨万春、陈廷纶、佟国琪、张玉典、陈福寿、黄叔王敬、叶宏绶、阿尔泰等30余名朝廷大臣,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八月初三日联名为吏部尚书张鹏翮之三弟张鹏举(1658——1714,字扶青)撰写的《祭扶青公文》;张鹏翮撰写的《第一山精舍读书记》等等,这些文章,大多出自清代名人之手,史料价值高,是研究清史不可缺少的史料之一。
卷三 共70页,包括《诰敕》《御书》《谕祭文》《御制墓碑》《封赠》《恩荫》《爵秩》《科第》等。主要收录皇帝对张氏家族中官员及其亲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等文字,是我们了解张氏家族政治背景、文化背景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我们了解帝王政治思想、治国方略的重要史料。收有康熙、雍正二帝对张鹏翮的诰敕30多件;康熙帝赐张鹏翮之诗六首、联一副、匾二,箴、书、画各一;雍正帝赐张鹏翮诗二首、匾一;张鹏翮病逝后,雍正帝撰写的两篇《谕祭文》、御制墓碑等,充分肯定了张鹏翮的功绩,特别是治理黄河,使黄河安澜数十年,是张鹏翮最大的功劳之一,堪称天下清官、贤相。从《科第》中统计:明清两代,遂宁张氏家族成员中进士者5人,中举人者11人,考取贡生者18人,武进士、武举人各1人,可谓科第联绵。入乡贤祠者8人,为官者达数十人,上至宰相,下至知县,层出不穷,堪称蜀中第一官宦书香世家。
卷四 共72页,包括《烬余录》《行述》《家书》《家规》等内容。《烬余录》为张鹏翮之父张烺(1627——1715)自录其生平而成。该书起于明末天启七年(1627),止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将明末清初89年间亲历、亲见、亲闻记载于书中,特别对张献忠起义军在四川的情况记录尤详,是研究明清易代之际历史的珍贵“三亲”资料,约有一万余字,共27页。《行述》又称《行状》《行实》《事状》等,记载了张氏家族中“言行可书”的“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不凡事迹。主要有张勤望(张船山之祖父)为其父张懋诚撰写的《通奉公行述》(因张懋诚官至通政使,晋封通奉大夫);张勤望为其母撰写的《罗太夫人行述》(罗太夫人为四川阆中人,生于1669年,卒于1731年,举人、山东青州知府罗大美之女,张船山之曾祖母);张勤望为其妻撰写的《岳太恭人行述》(岳太恭人,生于1695年,卒于1726年,四川南江县人,进士、翰林院检讨岳度女,张船山之祖母);张问安、张问陶、张问莱三人为其父亲张顾鉴撰写的《朝议公行述》(因张顾鉴官至云南开化知府,诰授朝议大夫)。通过这些行述,可以对张鹏翮至张船山五代人之事迹详细了解。《家书》收录有张鹏翮《文端公家书》二封、张顾鉴写给其子张问安和张问陶的《朝议公家书》一封,对了解张鹏翮、张船山之思想、事迹,弥足珍贵。《家规》又叫《族规》《家法》,是张氏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治家犹如治国”,“家之有规犹如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遂宁张氏族谱》中《家规辑要》共10条,即《祠墓第一》《孝弟第二》《族党第三》《师友第四》《职分第五》《本业第六》《勤俭第七》《禁戒第八》《婚丧第九》《男女第十》。其内容几乎涉及到族内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遂宁张氏族谱》的价值
源远流长的中国家谱,不仅以其庞大、丰富、广阔的纪事而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历史大厦中的三大支柱(正史、方志、家谱)之一,而且以其特有的学术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功能,理所当然地发展成为与历史学、方志学并驾齐驱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史学大师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族姓之谱,……实重要史料之一,例如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我国乡乡家家皆有谱,实可谓史界瑰宝。将来有国立大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事也”。当代学者武新立先生说:“收藏宏富的家谱,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宝库,从事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遗传学诸学科的研究者,都可以从中寻取依据,它为研究广泛的社会历史问题展示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可靠的数据,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概括起来,民国本《遂宁张氏族谱》重要的学术价值主要有如下数端:
(一)、历史人物研究价值
家谱的世系录以及众多的人物传记、碑文,为研究历史人物及其家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无论是重要的历史人物,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家谱都悉载不漏,其收容量之大,远非其他史籍可比。《遂宁张氏族谱》为研究我国清代名臣张鹏翮和着名诗人张问陶的家世提供了丰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族谱》记载了明清500多年间张氏世系,完整无阙,准确详尽,是我们研究张氏家族诗人不可缺少的史料。过去,人们对张鹏翮、张问陶的身世、家世了解甚少,对张氏家族诗人张问安、张问彤、杨古雪、林佩环、陈慧殊、张筠等等,连生卒年也没有弄明白,更不要说其生平事迹了,而《族谱》中对数十名张氏家族诗人之事迹、生平、着述、生卒年月日、葬地、先世、后裔都有详细记载,所以编纂《清史》者,不可不读《遂宁张氏族谱》;研究《清代文学史》者,不可不读《遂宁张氏族谱》。《族谱》中的许多人物史料,可补史之缺、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纠史之错。近百年来,许多着名学者,如胡适、俞平伯、王利器、周汝昌等人,都认为高鹗是张船山的妹夫,查阅《遂宁张氏族谱》,始知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张船山的妹夫是高扬曾,不是高鹗。清代宵小汪景祺在《读书堂西征随笔·遂宁人品》中,对张鹏翮进行了全面的攻击与诬蔑,影响到《辞海》对张鹏翮的评价未见公允,只要读了《族谱》中的有关张鹏翮《家规》《家书》《诰敕》《传记》等史料,一个堂堂正正、耿介廉洁、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清代贤相张鹏翮的形象就会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读者面前。清代萧奭《永宪录》卷三批驳汪景祺说:“作功臣不可为论,以檀道济、萧懿比年羹尧;以鄙亵无稽之语污张鹏翮。”名臣张鹏翮受到汪景祺“鄙亵无稽之语”的诬陷,终究会昭雪,汪景祺被雍正帝杀头,也活该。
(二)、教育史料价值
在《遂宁张氏族谱》的《家规》《家书》《科第》《世传》《行述》《传略》等中,载有张氏家族教育、劝学措施、族塾及科第等内容。这对研究我国古代教育史,尤其是宗族教育史及科举制对宗族教育的影响等,都有重要价值。明清两代,遂宁张氏家族考中进士、举人、贡生者30余人。张鹏翮是清代蜀人官位最显赫、名声最响亮的人物;张船山是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不止冠冕西南,亦是全国着名大诗人,故其家族史料极为可贵,其教育、培养人才的方法,尤其值得后世研究借鉴。
(三)、对研究四川史、移民史、巴蜀文化和遂宁地方史有极大价值
明末清初四川进入战乱时期,战争长达数十年,巴蜀大地,人口消亡殆尽,蜀山尽碧,千里无烟,空如大漠。《遂宁张氏族谱》详尽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四川历史,尤其是张烺《烬余录》,记载了张献忠在四川的活动情况,价值极高,可与广安人欧阳直撰写的《蜀乱始末》媲美。从《族谱》中还可以了解到遂宁在明清之际人口的活动和变迁情况以及遂宁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物、战争情况及家族的社会活动状况,对编修《四川通史》《巴蜀文化通史》《四川文学史》《巴蜀文献文物集成》《四川省志》《清代蜀人着述总目》《蜀诗总集》《四川历代文化名人辞典》《遂宁市志》等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遂宁张氏族谱》对于宗法制度、宗族法、经济史、历史人口学、民俗学、宗教学、伦理学、人才学、遗传学等等的研究,都有重要价值,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
参考文献:
[1]胡传淮.张问陶年谱[M].成都:巴蜀书社,2005.
[2]张崇阶.遂宁张氏族谱[M].遂宁:民国13年刻本,1924.
[3]胡传淮.张问安诗选[M].蓬溪:蓬溪县政协,2002.
[4]王懋昭.遂宁县志[M].遂宁:民国18年刻本,1929.
[5]胡传淮.张鹏翮诗选[M].香港:银河出版社,2006.
[6]胡传淮.芝溪集[M].遂宁:遂宁历史文化研究会,2003.
(资料来源:本文由作者提供,中华文史网首发,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