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三山五园”称谓辨析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圆明园-“三山五园”称谓辨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三山五园”称谓辨析
郑艳
清王朝鼎盛时期,在北京西郊建成了“三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皇家园林体系。
康熙中叶,清王朝开始步入盛世,在明武清侯李伟清华园旧址上,修筑了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作为“避喧听政”之所,并在玉泉山修建了澄心园(后改静明园),在香山修建了行宫(后改静宜园)。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将畅春园迤北许里地、名后华家屯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并亲笔题写园名“圆明园”。雍正即位后,扩建圆明园,建成二十八景。圆明园取代畅春园,成为皇帝园居听政的离宫。乾隆朝,先后改建和增建康熙、雍正时在北京西郊兴建的皇家园林畅春园、圆明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并借疏浚西湖的机会新修了万寿山清漪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山五园”。“三山五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皇家苑囿体系。
在“三山五园”中,乾隆对圆明园的经营,可谓不遗余力。先是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增建,建成四十景,后又新修长春园,增修绮春园。这是圆明园的黄金时期。三园(圆明、长春、绮春)“名虽三而实则一”,其中又以圆明园规模宏大而居首位,故统称为圆明园。这就是人们所熟知的圆明三园。
其实,在圆明园的发展史上,曾有过“五园”之盛。乾隆三十二年(1767 年),将皇亲赐园熙春园(今清华大学校园西部,康熙年间所建)并入圆明园。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将皇亲赐园淑春园改名为春熙院(今北京大学校园北部),归入圆明园。这便是圆明“五园”之称的由来。但嘉庆七年(1802年)又将春熙院赐给庄敬固伦公主,道光二年(1822年)将熙春园赐给惇亲王绵恺,圆明“五园”又易为“圆明三园”。可见,“圆明五园”称谓时间不过局限于短短的22 年(乾隆四十五年—嘉庆七年,1780年—1802年)。所以,历史上短期的“五园”之盛也就不为人所知了。
对“三山五园”这个称谓,学界见仁见智。“三山”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这是学界的共识。“五园”究竟指的是哪五座皇家园林,则意见分歧。普遍的看法是,“五园”指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对此,张恩荫先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认为,“‘三山’是专指万寿山、玉泉山和香山,但同时也应包括相应的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静宜园。这三处园林不能作山、园重复计算。‘五园’原本指称其实就是‘圆明五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熙春园、春熙院);但后来已演变对西郊皇家园林的泛称了”。
张恩荫先生的解释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偏颇之处,即将康熙时营建的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漏掉。清代“西郊皇家园林设置管园大臣者仅三处,即圆明园、三山和畅春园”,如果将畅春园漏掉的话,则不合情理。并且,如前所述,所谓的“圆明五园”存在的时间不过短短20来年,并不为人所熟知,人们熟悉的仍是“圆明三园”。因此,以“圆明五园”指代“五园”并认为这个称谓后来“演变成对西郊皇家园林的泛称”的提法,有欠妥当。
在清代官方的志书、实录、会典、档案中,并未发现有“三山五园”的专称。“三山”一词,在乾隆中叶就见诸官方记载,清代专设三山大臣管理三山事务,在《大清会典•内务府苑囿》中专列三山职掌条目。至于“五园”之称,在清代档案和志书中并不独立成词,只是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之后,在内务府的圆明园岁修工程《奏销折》中,多次见到“圆明园、长春园、熙春园、春熙院等五园”这种提法。可见,官方记载中,并没有指明“五园”就是“圆明五园”,“五园”并非是官方对圆明园的专用称谓。
香山、玉泉山、瓮山(乾隆十五年1750年改为万寿山)明代就久负盛名,虽然官方民间没有对其特称“三山”。清乾隆朝,在此三座名山上分别构建了三座大型皇家苑囿: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这些园林代表了清代皇家园林建设的成就,名气很大,即以山、园对应呼之: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加上圆明园、畅春园而称之为“三山五园”,这个称谓成为民间而非官方对鼎盛时期清王朝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美誉。到道光朝,畅春园日渐荒废。“三山五园”就演变为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泛称了。至于“圆明五园”,在清代并未久负盛名,以其为“演变成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称谓基础,显然有失偏颇。
因此,笔者认为,“三山五园”是民间对清王朝鼎盛时期北京西郊以“三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五园(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的统称。
(资料来源:《北京档案》 2005年第1期)
作者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