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历史的警示——读史念海教授的《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

黄河-历史的警示——读史念海教授的《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黄河-历史的警示——读史念海教授的《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历史的警示——读史念海教授的《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


辛德勇
西部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在西部开发过程中如何借鉴历史时期的经验问题,近来在报纸上已经见到有人撰写文章,称道历史时期开发西部的辉煌成就,略谓西部经济在汉唐盛世初不稍逊于东部,循此旧规,今日只要肯放手大干,自然便可以重现昔日辉煌。实际上,历史时期中国西部除关中平原和川西平原这两小块区域稍显富庶之外,经济大多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汉唐建都关中却需要花费巨大人力物力从东部地区运输粮食布匹到京城,这就是最简单也是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证据。为搞好西部开发,充分考虑到借鉴历史经验,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随意曲解历史非但不可能从中汲取教训,还会贻害后人,万万不足为训。
说到历史时期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我们今天首先应当密切关注的是开发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尽量避免重蹈前人覆辙。在这一方面,黄土高原的开发过程具有比较典型的意义,而且其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后果不仅仅局限于黄土高原自身,还对黄河中下游河流及流域内的环境造成了深重的影响。要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情况,史念海先生近日出版的《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可以说是一本必读的书籍。
熟悉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状况的人都知道,史念海先生从70年代初起即倾心研究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对黄河中下游河流的影响,尤其注重人类生产开发活动对于环境的负面作用,总结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沉痛教训。这本书收录的就是他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九个具有代表性的专题,分别为:《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侵蚀与原的变迁》、《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侧蚀》、《历史时期黄河在中游的下切》、《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堆积》、《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沟壑的演变》、《黄土高原主要河流量的变迁》、《论黄土高原的治沟和治水》、《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河的方略》。这九个专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即力图揭示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尤其是盲目扩大农田开垦面积,破坏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等天然植被,由此造成水土流失加剧,黄土高原原面被沟壑切割破碎,河流的侧蚀和下切日益剧烈,河流含沙量随之增大,在下游河道淤积,抬高河床,造成河道频繁决溢改道,给沿岸民众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的历史教训,并从中总结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和防止黄河下游水患的根本办法。
本书对于当前西部开发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数据,向人们昭示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对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深刻影响及其严重后果。譬如关于人类历史时期黄土高原上沟壑的演变,书中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与考古调查、野外地理考察等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一些典型地区沟壑侵蚀的年平均延伸进度,在黄土高原上的许多地区,这样的侵蚀不仅还在继续,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此我们不能不触目惊心。这些沟壑如此急速延伸,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度开垦农田,破坏了森林草原等原始植被。如河南灵宝的旧函谷关处,本以松柏之塞而见称于《荀子》,当时自然应是林木茂密;直到西晋人经过这里时,见到的依旧还是谷道两侧崖上松柏蔽天的景象,函谷关也因此才成为天下险要。隋代东西交通大道由旧函谷关向北移至黄河岸边,旧函谷关道废弃,森林被逐渐砍伐,到明清时砍伐尽净,沟壑侵蚀便也随之迅速加快。
水土流失把黄土原面切割得支离破碎,千沟万壑,当地民众生产生活举步维艰,对于当地环境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但更为严重的还是它对下游的危害,这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泥沙含量增加,从而加速下游的沉积,导致河流经常决溢泛滥,直接危害黄河下游的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通过本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令人震惊的事例:宋徽宗大观二年,今河北南部的巨鹿古城,有一天黄河突然决口,洪水挟带大量泥沙顷刻间覆盖全城,以致正在家中吃饭的居民还围坐在桌旁,根本来不及逃避。巨鹿古城也因此成为中国的庞贝古城。直到1919年,才因为居民掘井,重新发现了这座城市,然而古城已经深埋地下6米。另一个典型的例证是开封。明崇祯十五年黄河一次决口,开封城中沉积的泥沙就厚达4-9米,铁塔之下掘地一丈多深始见旧基。类似的例证还有许多。黄河下游河道早已成为高悬于地面之上的“悬河”,严重威胁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西部开发过程中若不注意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势必还要反过来给东部地区造成危害,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警觉。
综上所述,在借鉴历史上开发西部的诸多经验教训的过程,我们更应注重的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对当前行为起到警示作用,而史念海先生的这部着作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摘自《光明日报》
转载自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