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慈宁宫所见清帝孝治(2016年第44期)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慈宁宫-慈宁宫所见清帝孝治(2016年第44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慈宁宫所见清帝孝治(2016年第44期)
孝道,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统治者承袭倡导,沿至清朝,“孝治天下”已成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清代诸帝躬身实践。作为奉养太后、太妃之所的慈宁宫,即成了清帝践行孝道的历史见证。慈宁宫,处紫禁城隆宗门以西,修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是几组建筑的统称,包括慈宁花园、寿康宫、寿安宫和英华殿等。按照皇家礼仪,皇帝去世之后,其皇后、妃子遂成太后、太妃,须迁居至专为她们而建的住所,即慈宁宫。
清朝入关后,慈宁宫仍是奉养前朝后妃之地。顺治十年(1653),经过几个月的工程建造,慈宁宫迎来了它在清朝的第一位主人——昭圣太后(即人们熟知的孝庄太后)。
昭圣太后是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母亲、康熙帝的祖母,相继辅佐三君,对稳固清初政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康熙帝,即位之时年仅八岁,两年后,生母孝康章皇后病逝,昭圣太后便成了康熙帝的唯一至亲。康熙帝曾说:“忆自弱龄,早失怙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躬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清圣祖实录》)此种感受,确非虚言。康熙帝以实际行动竭诚报答昭圣太后的抚养之恩。
昭圣太后在世期间,康熙帝三十余年如一日,每天必“亲诣慈宁问起居”。遇有节庆,更要前往慈宁宫行礼。康熙帝认为,“问安视膳,趋侍庭闱,以尽孝道,为子孙者之恒礼”。所以,特谕令起居注官不必每次随行记录。(《清圣祖实录》)即使外出巡视,也时刻挂怀祖母于心。如康熙十年(1671)、二十一年,东巡至盛京和兴京,每天必发折向祖母请安;沿途捞获鲜鱼和野味,遣人亟送北京,让祖母品尝。康熙二十四年九月初一,“上在青城,闻太皇太后违和,即启行星驰来京”。次日抵京后,立刻赶往慈宁宫问安,并接连几日数度往探,直至祖母渐愈,康熙帝方觉心安。(《康熙起居注》)
在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昭圣太后年事益高,经常患病在床。康熙帝“无日不虔洁精诚,默行祈祷”,并且朝夕在慈宁宫中“席地奉侍,亲调药饵,寝食俱废”。当祖母病情加重,康熙帝更是昼夜不离慈宁宫,“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清圣祖实录》)
康熙二十六年底,昭圣太后病逝于慈宁宫,谥曰孝庄文皇后。深知孙儿性情的孝庄太后,在遗诰中特意勉励康熙帝要以社稷为重,不可过于悲痛。可康熙帝还是悲痛异常,“哀号痛切”“五内摧迷”。(《清圣祖实录》)几日之后,依然昼夜痛哭。任凭大臣们竭力劝谏,依旧无法缓和心底悲伤。至于孝服,依照礼制规定,过了二十七天即可除去,但康熙帝执意要求延长至二十七月。对年内办理丧事的祖宗规定,他也认为太过简促,于是不顾大臣们的一再反对,改到了年后进行。这种至孝之举,可谓历代帝王亲践孝道的典范。清代皇帝竭心尽孝,既有寻常人一样的尊老敬亲之情,也意在以身作则,示范天下。顺治帝在位时,曾在诏书中强调:“帝王以孝治天下,莫大乎事亲,必福寿康宁,而人子之欢心始畅。”(《清世祖实录》)可见,“事亲”与“孝治天下”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康熙帝说得更为明晰:“人孰无祖父母、父母,为子孙皆当尽孝,何分贵贱?朕孝治天下,思以表率臣民,垂则后裔。”(《清圣祖实录》)即希望从自身做起,后世子孙及天下百姓都能侍奉亲长,无违孝道。
雍正帝即位之后,其生母仁寿皇太后暂居于“东六宫”之一的永和宫,未及移居宁寿宫,便于雍正元年(1723)五月病逝。于仓促之际,仍能看到雍正帝对皇太后的诚敬孝心。皇太后得病之时,雍正帝“诣永和宫亲视汤药,昼夜无间”。至皇太后病重去世,雍正帝“擗踊号恸,抢地呼天,哭无停声”,“昼夜悲号,水浆不御”。一年之内,连丧父皇与母后,雍正帝的悲痛自可想见。其对孝道的认知和实践,则与乃父一以贯之。雍正三年二月,雍正帝谕令直省督抚:“朕惟古昔帝王,以孝治天下。诚以孝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则也”。(《清世宗实录》)虽然雍正帝继位期间侍奉生母时日较短,但其对孝道的认识同样深刻,并且提升到了维系“天”“地”“民”重要准则的高度。
乾隆帝登基之后,对久无皇太后居住以致濒临倾圮的慈宁宫进行了大规模改建,以便更好地侍奉母后,尽达孝心。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即位伊始,下旨拆除慈宁宫西侧的宫墙,辟地新建寿康宫。乾隆元年(1736)十一月,正式迎接其生母孝圣宪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崇庆皇太后入住寿康宫。所以,此后史籍记载皇太后居住于慈宁宫时,只不过沿用了笼统说法,准确来说已是寿康宫。
乾隆帝处处以皇祖康熙帝为榜样,除了日常的请安、侍奉外,还屡屡在南巡、东巡时携母同行。礼亲王昭梿曾记述:“纯皇(即乾隆帝)侍奉孝圣宪皇后极为孝养,每巡幸木兰、江浙等处,必首奉慈舆,朝夕侍养。”天性慈善的崇庆皇太后,多次劝说乾隆帝减刑罢兵,“上无不顺从,以承欢爱”。乾隆帝极力满足皇太后所需,从不稍有违碍。“后喜居畅春园,上于冬季入宫之后,迟数日必往问安视膳,以尽子职”。(《啸亭杂录》)这也正如乾隆帝在即位之初所言:“朕惟致治之本,孝道为先。”(《清高宗实录》)在60年统治期间,乾隆帝继承并进一步发扬了父祖“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
最能体现乾隆帝竭尽所能博母欢心的举动,当属乾隆十六年、二十六年、三十六年连续三次为皇太后举办的六十岁、七十岁和八十岁寿典。每次都对慈宁宫建筑群进行修缮,仪典场面相比之前愈加宏大。以皇太后八十寿诞为例,不仅有各方纷纷敬献的奇珍异品,乾隆帝还亲自登上戏台,着彩衣献舞。随后,“诸皇子、皇孙、皇曾孙、额驸以次进舞”。乾隆六十年十月,乾隆帝决意归政之际,仍旧念念不忘昔日慈宁宫内的温馨情景。他特别强调:“慈宁宫为圣母皇太后所居,颐和益寿,最为吉祥福地。后世子孙,逮事慈帏,即可于此承欢隆养”。(《清高宗实录》)“以孝治国”的指导思想,在乾隆朝得到充分贯彻,并为后继帝王树立了榜样。嘉道以降,清廷渐受内忧外患的侵扰,国力难比康乾盛时,无力全面修缮慈宁宫,但清帝问安行礼、“孝治天下”的行动并未改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对待生母以外的其他太后太妃,也是无微不至,极尽孝道。
道光帝的生母喜塔腊氏,早在嘉庆二年(1797)即已病逝。道光帝继位后,一方面追封生母徽号,以感念生养之恩;另一方面,把无尽孝心放在了嘉庆帝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皇后身上。孝和皇太后只比道光帝大六岁,但他始终恪尽孝礼,和对待自己生母没有分别。道光十二年(1832)八月,道光帝为免皇太后被俗事所扰,特参照乾隆时期定例,下旨慈宁宫上下人等:“一切不准在太后圣母面前,以无作有,信口谈论。非但徒劳圣心,而恐有碍。”并明确告诫宫中人员:“如有为私事来往者,概行阻止。如日久懈弛,或别生事端,一经破露,必将失察之人治罪不贷。”随之将此规定载入宫中则例。道光二十九年,皇太后去世,道光帝悲痛万分,久久无法缓解哀思,以致“擗踊摧伤,渐形亏弱,气益上逆,病势日臻”(《清宣宗实录》),于次年病逝于圆明园。道光帝对皇太后的孝顺,发乎本心,真情至性,传继和发扬了清朝“以孝治国”的理念。
光绪时期,慈禧太后在慈宁宫中居住时间不长,光绪帝问安行礼如常。光绪十年(1884)十月,适逢慈禧太后五十寿辰,光绪帝特恭迎慈禧太后至慈宁宫内,“捧觞上寿,彩衣躬舞”,随之“王、贝勒、贝子、公等以次进舞”(《清德宗实录》)。 “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并未因时势的变迁而受影响。在躬身实践的同时,清朝皇帝还将孝道普及,推向全国,力图形成人人孝亲敬长的社会风气。康熙十年,康熙帝任命大学士熊赐履为总裁官,纂修《孝经衍义》,于二十八年纂成后,刊刻颁发,对社会教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正如康熙帝所说:“兴起教化,鼓舞品行,必以孝道为先,节妇应加旌表,孝子尤宜褒奖。”(《清圣祖实录》)有清一代,清廷多次下令地方官,挖掘各地的孝子、孝女事迹,通过旌表的方式予以表彰和鼓励。
在位任职的官员,当遭遇父母去世的情况时,需要回籍守制,以尽孝思。清代诸帝对此均有过严格的规定。乾隆帝继位之初,明确下旨“禁在任守制”。针对留恋官位而不肯守制的官员,乾隆帝则严惩不贷。乾隆元年九月,福建漳州总兵官李荫樾上奏称,继母顾氏病故,照例应丁忧回籍,但自己刚刚上任,加之妻儿无人照料,所以请求允准留任。乾隆帝看折之后,随即痛斥李荫樾“贪恋爵位,而忍忘其亲;公然自奏,而不以为愧”。甚至狠狠地说:“朕从未见世间有此等无耻之人。……李荫樾但知有妻子,不知有父母,灭性灭情,无礼无法。诚有玷于圣世,不齿于人伦。”(《清高宗实录》)最后下旨将李荫樾革职重处。乾隆帝处置李荫樾,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也把孝道作为规范推广至官民之间。
“禁在任守制”的规定,贯穿整个清代,极少有特例。即如道光帝所说:“我朝以孝治天下,凡属丁忧人员,非有重大事务,从不夺情起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崇孝治而维风化”。(《清宣宗实录》)在人人重孝、尽孝的社会风气下,老人有所养,有所终,由此出现了大量的高龄老人。康熙帝、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举行“千叟宴”,邀请数千位老人一起,共享盛世发展成果。
有清一代,“以孝治国”始终是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以康、雍、乾为代表的清代帝王,躬身实践,尽展孝道。清代帝王提供的历史经验,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作者简介
孔勇,1988年生,山东曲阜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