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大花钱究竟铸于何地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大花钱究竟铸于何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太平天国大花钱究竟铸于何地
为纪念太平天国铸钱140周年, 中国钱币博物馆重铸太平天国特大花钱以及大型花钱,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关于太平天国大花钱,尤其是那个直径33.5厘米、重约4500克的特大号大花钱,是在何地铸造的问题,更显得有予以注意的必要。
对于这个问题,已有学者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是在“株洲或衡阳的铸钱局”铸造的〔1〕。这种说法值得推敲。
太平天国铸钱机构的名称是什么?佚名《粤逆纪略》云:“伪铸钱衙,贼铸钱之所也。其文阳面曰天国,阴面曰圣宝”〔2〕。 可见这种机构称铸钱衙,从太平天国一些手工业生产机构也称衙如镌刻衙、玉器衙等来看,应属可信,似不宜叫做铸钱局。
至于说大花钱的铸造地点是湖南株洲或衡阳则尤为可疑。诚然,据1960年湖南省博物馆撰文说:“太平天国龙凤纹大钱,湖南省博物馆历年来在各地仓库废铜中采集甚多……其中尤以在株洲废铜交接站仓库选出的鎏金龙凤纹太平天国大钱,更为突出”〔3〕。 湖南发现了多种太平天国大花钱,尤其是在株洲发现了特大号大花钱,能否以此证明湖南株洲或衡阳就是这些大花钱的铸造地点呢?似乎不能,因为这必须参照其他史料来加以考证。
株洲县原名渌口,查考史实,太平军仅于1854年5月1日(咸丰四年四月初五日)因战败而退出湘潭后有一支数百人的队伍路过这里。湘军统帅曾国藩的奏折写道:“又一股由渌口窜至醴陵县界,约人数百,将窜入江西萍乡。”〔4〕显然,他们人数不多,并未在此驻守, 根本谈不上招人铸钱,更不会铸出大花钱来,史料也无此记述。衡阳原为衡州府,太平军于1852年(咸丰二年)从广西北上湖南时未对此地发动进攻,而后在1853年至1854年举行西征时也没有到达此地,怎能在此地铸造钱币?
太平天国大花钱的铸造地区既然不是株洲或衡阳等湖南地区,那么应在何处呢?虽然大花钱上未刻铸造地点,给我们今天解答这个问题造成困难,但还是可以进行探讨的。从各种情况推断,天京应是最有可能铸造大花钱的地方。
首先,从大花钱制作之精良来看,铸此钱币的铸钱机构必须具有丰富经验和熟练技术,而第一个具备这些条件的铸钱衙当然是在天京。张德坚《贼情汇纂》载:“癸丑六月,贼在江宁于所虏铜匠中觅能铸钱者得十二人,封四人为铸钱匠,职同指挥。设厂开炉鼓铸”〔5〕。 就是说,早在1853年7月太平天国便在天京觅匠铸钱,可是由于缺乏经验, 技术也不熟练,铅铜不匀,铸不如法等因素,“屡铸皆不成轮廓,字亦模糊莫辨”〔6〕。直至次年即1854年,铸钱工作才获成功。 这有清方一些记载可以说明,如谢介鹤《金陵癸甲摭谈》谓:“初造钱,经迭次铸范,顾不易得名匠,逾年始成。”〔7 〕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中有一诗云:“贼人虏得铜无数,大开洪炉资鼓铸,谁为老成垂典型,古来款识都变更,一面直行书‘圣宝’,一面直行书‘太平’”〔8 〕。有的史料还说铸钱衙的具体地址是在天京朝天宫或评事街江西会馆等等〔9〕。太平天国文件对此也有叙述,可以作为进一步的证实。 1854年6月28日东王杨秀清在回复英国人所问“是否采用一种新货币, 何时妖钱不再通用”时,答道:“天国圣宝即将颁行,妖号之钱,定将绝禁。”〔10〕这清楚说明,太平天国的铸钱工作此时已经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钱币即将颁行,也就是在1854年秋冬可以使用,以取代清朝钱币。可见天京铸钱衙是太平天国最早建成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铸钱衙,经验比较丰富,技术也比较熟练,特大号的大花钱等钱币,理当在此铸造。
其次,从大花钱留有利刃所砍的痕迹来看,有可能是铸钱衙为避免钱币完整无损为敌占有而加以击毁的,倘若如此,那么在设有铸钱衙的地区中抗击敌人最为激烈的地区也应是天京。太平天国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的各种大花钱(甚至大钱)中,存在被利刃所砍等类似的毁坏情况,所以有的学者说,“如非在特定条件下加以击毁,则这么厚重的大钱是不容易遭到破碎的,故不能把它作为一个偶然的现象来看待。”从而认为有可能是太平天国方面特意击碎的,以免落入敌手〔11〕。这是有道理的。因此,这种铸钱衙所在的地区必然是激烈抗敌的地区。从现今所知太平天国的铸钱地区考察,抵抗敌人进犯最为激烈的地区无疑是天京。天京陷落时,将士们更高呼“城中弗留半片烂布与妖享用”〔12〕的口号,也许正是在这种不愿留为敌人享用的思想指导下,他们便用刃砍等手段击毁大花钱。
这些大花钱不是在株洲或衡阳等地铸造的,却流至上述地方而被发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以当时情况判断,很有可能是被湘军抢去的。维新志士谭嗣同说过:湘军攻陷天京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13〕一批大花钱大概正是这样被湘军抢劫回湘的。众所周知,衡阳就是1853年秋至1854年春湘军组建和训练的地方。湖南发现很多太平天国大花钱之事,确实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湘军洗劫天京的罪行。
此外,苏州也可能铸过大花钱。1955年,江苏省博物馆筹备处在苏州从被商人当作破铜镜出卖的废铜中,同样发现太平天国大花钱的残片,正面存一“国”字,边缘有龙身一段花纹,背面有凤、鱼等花纹。估计此钱直径约14.5厘米,重约900克。参照史实, 此钱有可能是苏州铸造的,因为太平天国后期苏州曾设厂铸造钱币。yáng@①山拙翁窦镇《师竹庐随笔》载,清同治元年四月(1862年5月), 忠王李秀成在苏州开炉铸钱,派各属市上使用〔14〕。可知苏州大概也是太平天国铸造大花钱的一个地方。
综上所述,太平天国大花钱的铸造地点绝非湖南株洲或衡阳等地,而完全可能是天京,另外,苏州也许同是铸地之一。
注释:
〔1〕马定祥、马传德:《太平天国钱币》第3、110页; 参见《中国钱币》1993年第3期第79页。
〔2〕佚名:《粤逆纪略》,《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第36页。
〔3 〕湖南省博物馆:《介绍几件从废铜中检选出来的重要文物》,《文物》1960年第3期第76页。
〔4〕曾国藩:《会奏湘潭靖港水陆胜负情形折》, 《曾文正公全集》奏稿第2卷第68页,上海东方书局版。
〔5〕〔6〕张德坚:《贼情汇纂》,《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3 册第279、87页。
〔7〕谢介鹤:《金陵癸甲摭谈》, 转引自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上册第569页。
〔8〕马寿龄:《金陵癸甲新乐府》,《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4册第737—738页。
〔9〕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4册第716页;涤浮道人:《金陵杂记》,《太平天国》资料丛刊第4 册第636页。 李圭《金陵兵事汇略》说太平天国铸钱是在咸丰五年正月即1855年2月,似较迟些(该书第2卷第1—2页)。
〔10〕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太平天国史译丛》第1 辑第11页;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301页。
〔11〕马定祥、马传德:《太平天国钱币》第110页。
〔12〕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第371页。
〔13〕谭嗣同:《上欧阳瓣jiāng@②师书》,《谭嗣同全集》第3 卷第326页。
〔14〕见罗尔纲《太平天国文物图释》第281、282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钅加扬右
@②原字为艹加弓加疆右
【资料来源:《中国钱币》1995年第4期】<>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06296.html
以上是关于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大花钱究竟铸于何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