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

翰林院-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翰林院-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及其历史价值


清朝(1644-1911)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存在268年。其在关外时期,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算起的话,还有28年;而如果再从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兵”(1583年)开基创业算起的话,则还有61年。清朝存世之长,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其它朝代相比,也是排在前列的。
在300余年的时间里,清朝对中国发展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且不说清代前期被人们称为“康乾盛世”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国土广袤,物产丰盈,人口众多,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奠定了中国今天的疆域,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不说在文化领域,通过大规模的编纂书籍,对二千余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出现了卷帙浩繁、气势宏大的《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实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性总汇;单就文化领域的“方略”史书的编纂来说,就有许多可以点评之处。
有清一代编纂的“方略”(有时也称“纪略”)史书,和以往历朝历代相比,算是最多的,仅官修的就有23部之多(参阅附录)。什么是“方略”史书?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方略”就是全盘的计划和策略,那么,“方略”史书就应当是指那些有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的战争史书籍,或者说就是讲作战计划和策略的书籍。清朝编纂的这些书,在当时属当代史的范畴,而在我们今天看来,当然就属于清朝的历史了。
要认识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首先应当了解清朝统治者对编纂史书、特别是本朝当代史书籍的重视。其次,还应当了解清代修史机构的成立及其运作情况。第三,也应当了解清朝发生的各种各样战争的大致情况,以及相关《方略》的成书背景。
首先,是清朝统治者对编纂史书、特别是本朝当代史书籍的重视。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统治者就成立了编纂《明史》的机构,准备纂修《明史》,直到乾隆四年(1739年),才编纂成并刊印,整整用了95年。这是清朝统治者重视编纂史书一个最好的例子。对本朝的历史,清朝统治者则是更加重视。顺治六年(1649年)春,清朝统治者开始组织人力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顺治皇帝指示说:凡一代之兴,必垂一代之史,以觐扬于后世,这实在是一件重要的工作(见《清世祖实录》卷42,顺治六年正月丁卯条)。他还就纂修《清太宗实录》的原则提出了意见:不要浮夸而失去真实,不要偏激固执而失去公正,不要疏忽而造成缺漏,不要怠玩而荒废时间,一定要以诚敬的态度修好这部书,使其成为后世可以遵循的标准(参阅上引书)。康熙皇帝即位后,也积极准备纂修清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的历史,为此任命了各方面的负责人,还就开国功臣传主的先后顺序提出了意见,就某些原则问题作了指示。雍正皇帝即位以后,不仅准备要修三朝国史,而且准备纂修四朝国史,并积极进行准备工作。他谕示有关部门发出文件给相关单位,把各级贵族以及文武大臣的材料收集起来,汇集成册,作为纂修国史用。他还任命大学士鄂尔泰为总裁官,抓紧工作。清朝统治者所以非常重视史书的编纂,特别是“方略”史书的编纂,那是他们认为,从中可以总结历史教训,更好地守住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乾隆皇帝在《开国方略》一书的序中就曾这样说:以敬天命,守祖基,兢兢业业……此《开国方略》之书所以作也(参阅《开国方略》序)。
其次,是清代修史机构的设立及其运作情况。由于清朝统治者对编纂史书、特别是本朝历史书籍的重视,所以,清朝入关后,在顺治元年(1644年),就设立了修史机构,即翰林院。翰林院定掌院学士为专官,级别是从二品,在大学士、尚书内特简,满、汉各一人。在掌院学士之下,有:侍读学士,正四品,侍讲学士,正四品,满族各二人,汉族各三人。其下又有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庶吉士等官,人数不定。再其下,还有主事、典薄、孔目等员,约十余名,有满族人,也有汉族人。再其下是笔帖式,满、汉族都有,约四十余名。翰林院的职掌很多,包括编修国史,备皇帝顾问,祭告郊庙神祗时撰写祝文,册立、册封时撰拟册文,以及颁赐内外文武官员的祭文、碑文,编修实录、史志,等等(以上参阅《清史稿》卷115,职官志二)。可见,翰林院不单是修史机构,或者说,编纂史书只是翰林院职掌的一个方面。康熙皇帝曾说:翰林院是专门负责纂修工作的。(参阅《清圣祖实录》卷39,康熙十一年闰七月甲午条)。他又说:国家设立翰林院衙门,原准备是储养人才,娴习文学,以备顾问编纂之用(参阅《清圣祖实录》卷119,康熙二十四年二月丁酉条)。那么,翰林院的哪一个部门负责编纂史书呢?原来,在翰林院中,设有国史馆,国史馆设总裁官,负责编纂史书。总裁官系特简,人数不固定。在总裁官之下,设有满文总校、提调、总纂、纂修、协修、校对、笔削员等职。满文总校一人,由满族侍郎内特简。提调官,满族、蒙古族、汉族各二人。满族提调官由内阁侍读学士或侍读派充;蒙古族提调官由内阁蒙古堂或理藩院员司派充;汉族提调官由翰林院侍读学士以下官员派充。可见,他们都是很有学问和一定级别的官员。总纂官,由满族四人、蒙古族二人、汉族六人组成。纂修、协修人数不固定,其中,蒙古族的由理藩院司官充任,满族、汉族的由编修、检讨充任。校对,满族、蒙古族、汉族各八人,由内阁中书充任。笔削员是光绪年间设立的,由十人组成。综上可见,国史馆总人数有七十余名,在翰林院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机构(以上参阅《清史稿》卷115,职官志二)。
除翰林院中的国史馆负责编纂史书外,军机处的方略馆也负有一部分修史之责,具体说,就是专修方略。众所周知,清朝皇帝在每一次大的军事行动之后,都编有方略,也称“纪略”,记载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始末。可见,方略馆负责的是编纂清朝本朝的历史。但是,军机处设立于雍正年间,在雍正之前,清朝的一些方略书由哪个机构负责编撰呢?看来,国史馆在雍正朝之前也是负有编纂方略书责任的,只是编撰班子是临时性的,有任务就设置,任务完成后就裁撤罢了。
军机处中的方略馆设总裁一人,无定员,由军机大臣兼充。军机大臣是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的,有大臣、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名称。初为军机大臣的才加“学习”二字。由此可见,以今天的国家公务员的职级来看,清朝军机处方略馆的总裁,起码也是副部级以上的人才能充任。方略馆总裁负责编撰方略书,其下设提调、收掌、纂修、校对等员。提调、收掌,都是满族、汉族各二人;纂修,满族三人,汉族六人,由军机大臣的属官军机章京内派充;校对无员限,由六部司员、内阁中书兼充(以上参阅《清史稿》卷114,职官志一)。方略馆的编撰班子也是临时性的,有任务就设置,任务完成后就裁撤,正所谓“有事权置,毕乃省”(《清史稿》卷114,职官志一)。
清朝国史馆和方略馆编纂书籍,其运作情况是:由皇帝任命总裁官和副总裁官,总理编纂工作。要先向有关单位征求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整理,随后才进入编撰阶段。其内部组织有详细分工,有的负责收集和保管资料,有的负责整理资料。以方略馆而言,提调主要是协调内部事务,收掌主要负责收集和保管资料,纂修负责具体编纂工作,校对负责对写好的书稿进行核对,等等。
第三,是了解清朝发生的各种各样战争的大致情况,以及相关《方略》的成书背景。如上所述,既然清朝皇帝在每一次大的军事行动之后,都编有方略,记载这一次军事行动的始末,那么,要了解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我们当然也应当了解清朝发生的各种各样战争的大致情况。不过,这里应当说明的是,清代有的方略书,并不是记载一次战争的,而是记载一个行动的整个过程的,比如《开国方略》,就是记载从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到1644年顺治皇帝进入北京,清朝整个建国的过程,时间跨度长达62年。
清朝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战争,按其性质来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反侵略战争,具有正义性质,如康熙年间反对沙俄侵略者对我国黑龙江领域的侵略,就属于这种情况。二是对国内叛乱势力的平定,有助于国家的统一,如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等三藩之乱,平定准噶尔噶尔丹之乱,乾隆年间平定准噶尔阿睦尔撒纳之乱和平定回疆(今新疆天山以南维吾尔族居住区在清代称“回部”,也称“回疆”)大小和卓之乱。三是对国内农民反清起义的镇压,对少数民族反清起义的镇压,如乾隆年间对西北回民起义的镇压,晚清咸丰、同治年间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镇压,对捻军起义的镇压,等等。清朝统治者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过程中,往往对那些起义者称之为“匪”,这当然是我们所不能同意的。
下面,就清朝几部方略史书的编纂,简要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用以说明清代方略史书和有关战争的关系。
康熙年间,俄国侵略者对我国黑龙江领域的侵略越来越变本加厉。当时,清朝把这些侵略者称为“罗刹”。罗刹经常侵扰我国的黑龙江领域,对当地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少数民族进行野蛮杀掠。康熙二十三年四月(1684年5月),康熙皇帝抽调福建、云南、湖广等地军队,和东北各族人民一起,对沙俄入侵者进行抵抗,在雅克萨战役中,击败了罗刹。后来,中、俄两国政府派代表进行谈判,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签定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之后,康熙皇帝命国史馆组织人力,编纂了《平定罗刹方略》一书。该书4卷,汇辑了平定罗刹前后的有关谕旨、奏议、文牍等文件,排列顺序以时间发展为序。
康熙初年,平西王吴三桂镇守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镇守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镇守福建,时人称为“三藩”。“三藩”有很多兵力,长时间镇守一方,形成了“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了清朝国家的统一。康熙十二年三月(1673年4月),尚可喜上疏康熙帝,请求撤藩归老辽东。吴三桂、耿精忠也上疏康熙帝,要求撤藩,到老家辽东休养,实际上是以此进行试探。康熙皇帝认为:撤也反,不撤也反,便下令撤藩。吴三桂等人遂在当年十一月发动叛乱,史称“三藩之乱”。“三藩之乱”延续了八年,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最后平定。康熙二十一年,大学士勒德洪等奉康熙皇帝谕旨,编纂了《平定三逆方略》一书,60卷。书中详细记述了平定三藩的过程。
晚清道光三十年五月(1850年6月),洪秀全发布“拜上帝会”团营令,命各地拜上帝会员向广西桂平县金田村集中。咸丰元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二月二十日(1853年3月29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天京。此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占领了广大地区,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打击。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十四年,势力扩展到十余省,直到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1864年7月19日),天京失陷,才最后失败。而幼天王和洪仁玕领导的太平军,则坚持到九月九日(10月9日)。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大学士奕訢等奉敕编纂了《剿平粤匪方略》。该书420卷,辑录了有关奏报、上谕等资料,详细记述了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
限于篇幅,我们这里只能介绍以上三种方略的成书背景,更详细情况的介绍,只好等待来日了。
清代“方略”史书的编纂,其历史价值有哪些呢?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这些“方略”史书是研究清代战争史的宝贵资料。有清一代,发生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争。如前所述,这些战争,按其性质来说并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着发生、发展以及曲折变化的过程,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后人怎样了解这些战争?除了有关着作外,这些“方略”史书实在是第一手的资料,因为正是在这些“方略”史书中,详细记载了清朝最高统治阶层的用兵谋略,记载了清兵将帅的指挥过程,记载了清兵战斗的具体情况,使人看后觉得是那样翔实入微,生动如画。
其次,这些“方略”史书也是研究清代边疆史的宝贵资料。清代在边疆地区进行了许多次战争,这些战争在有关“方略”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对于边疆的情况也有着详细的描述,为人们认识清朝的边疆地区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例如:《平定朔漠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平定回疆方略》,讲的是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战况;《台湾纪略》,讲的是东南海疆地区的战况;《平定云南回匪方略》、《平定贵州苗匪纪略》,讲的是西南边疆地区的战况;《开国方略》,则主要讲的是东北地区的战况。人们通过这些“方略”史书,对清代的边疆地区加深了了解。
再次,这些“方略”史书还是研究清代民族史的宝贵资料。前面曾经指出,清代的许多战争是针对少数民族起义的,是对少数民族起义的镇压。这些少数民族为什么起义?清朝统治者对这些少数民族实行了怎样的政策?人们通过某些“方略”史书可以找到答案。比如,人们通过《平定金川方略》、《平定两金川方略》、《兰州纪略》、《石峰堡纪略》、《平苗纪略》等,可以了解到清代生活在今四川地区的藏族、今西北地区的回族、今西南地区的苗族等少数民族生活的情况,以及清代对这些少数民族的政策。
最后,这些“方略”史书对研究清代宗教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清代的许多民间起义,是通过以宗教为纽带发动的,有的是民间秘密宗教,有的是伊斯兰教,还有的是基督教,等等。人们通过某些“方略”史书,例如,读《平定教匪方略》、《兰州纪略》、《石峰堡纪略》、《剿平三省邪匪方略》等,就可以了解到清代的一些宗教情况,以及清朝统治者对各种宗教的政策。
“方略”史书的历史价值远不止上述这些,它们对研究清代地方史、对外关系史、社会史等等,也都有着很大的价值。可以说,清代的“方略”史书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等待着研究者们去挖掘。
最后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我们在本文开始时,谈到了清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并以文化方面的成就之一——“方略”史书的编纂为例,基本上给以肯定。但是,我们还应当看到,有清一代留给现代中国的教训也不少,尤其是晚清时期,统治阶级日益腐败,百姓生活愈加困苦,统治阶级在对外交涉中丧权辱国的事情屡屡发生,以至于中国近代史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屈辱的时期。只是由于这些不是本文要讲的内容,所以就只好到这里停笔了。
附录:清代“方略”史书一瞥
佚名:《平定罗刹方略》,4卷;
舒赫德:《开国方略》,32卷;
勒德洪:《平定三逆方略》,60卷;
温达:《平定朔漠方略》,48卷;
来保:《平定金川方略》,32卷;
傅恒:《平定准噶尔方略》,172卷;
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152卷;
于敏中:《临清纪略》,16卷;
阿桂:《兰州纪略》,20卷;
乾隆年修:
《石峰堡纪略》,20卷;
《台湾纪略》,70卷;
《安南纪略》,32卷;
《廓尔喀纪略》,54卷;
《巴布勒纪略》,26卷;
鄂辉:《平苗纪略》,52卷;
庆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409卷;
托津:《平定教匪纪略》,42卷;
曹振镛:《平定回疆方略》,80卷;
奕訢:《剿平粤匪方略》,420卷;
奕訢:《剿平捻匪方略》,320卷;
奕訢:《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320卷;
奕訢:《平定云南回匪方略》,50卷;
奕訢:《平定贵州苗匪纪略》,40卷。
(以上书目参阅李宗邺着:《中国历史要籍介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8月版,第395-396页)
(资料来源: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