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

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


《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
——兼论係词“是”来源问题
杨锡全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要:考察发现出土简帛文献中“ 是谓”、“是〓”同“此谓”,“是谓”、 “是〓”中的“是”同“此”, 证明“是〓”当释读为“是谓”,重文符号“〓”即为“谓”之重文。且“是谓”、“谓”、“此谓”等一组词在战国、秦时作为解释、说明的动词,后来发展出单独使用“是”(“是谓”省略“谓”)作动词表解释、说明的用法,係词“是”即来源于此用法。
关键字:补证 “是谓” “是〓” “此谓” “是” 解释、说明 係词
补证:“是谓”、“”同“此谓”
关于出土简帛文献中“是〓”用法的释读问题, 此前拙文《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出土文献 “是〓”句浅析〉补证一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11月3日、12月2日)将出土文献中“是〓”句和“是谓”句从句型和表达作用方面进行粗略对比,得出“是〓”应释读为“是谓”的结论。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是谓”、“是〓”同“此谓”,“是谓”、 “是〓”中的“是”同“此”,重文符号“〓”即为“谓”之重文。今补证如下。如:
(1)土忌:正月二月丁、庚,三月四月丙、己,五月六月乙、戊、辛,七月八月丁、庚,九月十月丙、己、癸,十一月十二月甲、戊、辛。此胃(谓)九忌,不可立垣。(《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简 2073,2083,2093)
(2)正月二月丁、庚、癸,三月四月丙、己、壬,五月六月乙、戊、辛,七月八月甲、丁、庚,九月十月丙、己、庚,十一月十二月甲、戊、辛。凡,是九忌,不可垣,一堵必有死 □。(《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141)
同一句话,两种文献分别使用“是〓”和“此胃(谓)”,证明“是〓”即为“是谓”,“是〓”中的“是”同“此”,作指示代词;“〓”当是“谓”之重文。又如:
(3)春己亥、夏丁亥、秋辛亥、冬癸亥,是〓□日,不可起土攻,则死亡(《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乙种》简131)
(4)春之己亥,秋之辛亥,冬之癸亥,是胃(谓)牝日,百事不吉。以起土攻(功),有女丧。(《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136背)
(5)……亥,此牝日,起土功,有女丧。(《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简 262)
句(5)“此”后省略“胃”字,句子意思不变。可以看出,“是谓”、 “是〓”同“此谓”,“是谓”、 “是〓”中的“是”同“此”。又如:
(6)离日:是胃(谓)根山,禹离日也……日与字(支)夹根山,是胃(谓)离日。(《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简1393、1403、1413、1423、1443)
(7)此所胃(谓)艮山,禹之离日也……□与枳(支)刺艮山,之胃(谓)离日。(《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简47正3-49正3)
“是胃(谓)”同“此所胃(谓)”、“之胃(谓)”。实际上即是“是胃(谓)”同“此谓”之证据。再如:
(8)【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寺(恃)也,长而弗宰也,此之谓玄德。(《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简28、29)
(9)塞其闷,闭其【门,和】其光,同其𡑁(尘),坐(挫)其阅(锐),解其纷,是胃(谓)玄同。(《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简38、39)
(10)故以知(智)知邦,邦之贼也;以不知(智)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两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此胃(谓)玄德。(《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简60、61)
“是胃(谓)”、“此之谓”、“此胃(谓)”三者相同。 “此谓”句在出土简帛文献中使用非常多,例如:
(11)国无盗贼,贤㝅(慤)则起,暴乱皆伏,此谓顺天之时。(《张家山汉墓简牍·盖庐》简4、5)
(12)东方为左,西方为右,南方为表,北方为裏,此胃(谓)顺天之道。(《张家山汉墓简牍·盖庐》简7、8)
(13)阳窃者疾,阴窃者几(饑),土敝者亡地,人埶者失民,党别者乱,此胃(谓)五逆。(《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卷前古佚书》简13上、14下)
(14)主两则失其明,男女挣(争)威,国有乱兵,此胃(谓)亡国。(《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卷前古佚书》简4上、24下)
(15)春击其右,夏击其裏,秋击其左,冬击其表,此胃(谓)倍(背)生击死。(《张家山汉墓简牍·盖庐》简23)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是谓”、“是〓”同“此谓”, 说明“是〓”当释读为“是胃(谓)”,“〓”当为上文“胃(谓)”之重文。反之,如果将“是〓”释读为“是是”,然而却无相类似的“此是”句,而恰恰“此是”的“是”才应当是真正的係词。
係词“是”来源
“是谓”、“谓”、“此谓”等一组词在战国、秦时作为 表解释、说明的动词(参看文章开头提到的两篇文章),对文献中的一些现象、概念、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后来发展出单独使用“是”(“是谓”省略“谓”)作动词表解释、说明的用法,係词“是”即来源于此用法。也就是说, “是”由指示代词发展到係词,中间有个过度阶段,即“是”表解释、说明的动词用法。
(一)“是”表解释、说明的动词用法及其来源
上文例(5)提到“此”后省略“胃(谓)”字,也有“是”单独使用 (“是谓”省略“谓”)的情况。我们还是主要考察《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两组特殊句子。先看第一组“是〓”句,共8句(其中例23为补出者):
(16)鬼恒召人出宫,是〓遽鬼,毋(无)所居。(简 28背3)
(17)凡鬼恒执匴以入人室,曰“气(饩)我食”云,是〓饿鬼。(简62背2)
(18)人毋(无)故鬼攻之不已,是〓刺鬼。(简27背1)
(19)人毋(无)故鬼昔(藉)其宫,是〓丘鬼。(简29背1)
(20)人毋(无)故而鬼取为胶,是〓哀鬼。(简34背1)
(21)一宅中毋(无)故而室人皆疫,或死或病,是〓棘鬼在焉。(简 38背1)
(22)一宅之中毋(无)故室人皆疫,多瞢(梦)米(寐)死,是〓
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鬼貍(埋)焉。(简41背1)
(23)人毋(无)故一室人皆疫,或死或病,丈夫女子陏(堕)须(鬚)羸发黄目,是宲宲﹤是〓宲﹥人生为鬼,以沙人一升 𢯶其舂臼,以黍肉食宲人,则止矣。(简43背1、44背1、45背1、46背1)
对比第二组类似的“是”字句:
(24)人毋(无)故而鬼惑之,是
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鬼,善戏人。(简32背1)
(25)有众虫袭入人室,是野火伪为虫。(简35背3)
(26)鬼恒襄(攘)人之畜,是暴鬼。(简37背3)
(27)鬼婴儿恒为人号曰“鼠(予)我食。”是哀乳之鬼。(简29背3)
(28)人毋(无)故而鬼有鼠(予),是夭鬼。(简32背3)
(29)一室人皆毋(无)气以息,不能童(动)作,是状神在其室。(简36背2)
(30)一室人皆夙(缩)筋,是会虫居其室西臂(壁)。(简39背2)
(31)女子不狂癡,歌以生商,是阴鬼乐从之。(简47背2)
(32)人毋(无)故而鬼祠(伺)其宫,不可去。是祖口游。(简49背2)
(33)鬼恒羸(裸)入人宫,是幼殇死不葬。(简50背2)
(34)人生子未能行而死,恒然,是不辜鬼处之。(简52背2)
(35)人毋(无)故室皆伤,是粲迓之鬼处之。(简57背2)
(36)犬恒夜入人室,执丈夫,戏女子,不可得也,是神狗伪为鬼。(简48背1)
(37)鸟兽能言,是夭(妖)也。(简59背1)
(38)鬼恒夜鼓人门,以歌若哭,人见之,是兇鬼。(简29背2)
(39)人若鸟兽及六畜恒行人宫,是上神相。(简31背2)
(40)鬼恒从男女,见它人而去,是神虫伪为人。(简34背2)
第二组句子的“是”字同第一组的“是〓”,可看作“是”后省略“ 胃(谓)”字,同句(5)的用法。而此种用法“是”已经带有动词词性。因为“是”的表达作用相当于“是胃(谓)”,即使“是”后省略“胃(谓)”,但是“是”身上兼有了“胃(谓)”的意义,相当于“说的是”,表示解释、说明。这种发展当是“是”和“胃(谓)”经常结合使用的结果。“是”后的“胃(谓)”省略之后,“胃(谓)”的意思转移到了“是”身上,使得“是”从原来的指示代词发展为表解释说明的动词。传世文献中可以找到用例(以《论衡》为主):
(41)……亦不恨,是两不相慕也。《论衡·逢遇》
(42)或无伎,妄以奸巧合上志,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窃簪之臣亲于子反,鸡鸣之客幸于孟尝。《论衡·逢遇》
(43)今俗人既不能定遇不遇之论,又就遇而誉之,因不遇而毁之,是据见效案,成事不能量操审才能也。《论衡·逢遇》
(44)汉朝智囊笔墨渊海,穷无以应者,是事非议误不得道理实也。《论衡·乱龙》
(45)主曰:“我食寒𦵔而得蛭,念遣之而不行,其罪乎?是废法威不立也。”《论衡·福虚》
此种“是”字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系词句,“是”当为解释、说明事情发生的原因。《论衡》中同样有“是谓”句和“谓”字句。如:
(46)太史公曰:“富贵不违贫贱,贫贱不违富贵”,是谓从富贵为贫贱,从贫贱为富贵。《论衡·命禄》
(47)使此言意不解而文不分,是谓孔子不能吐辞也。使此言意结文又不解,是孔子相示未形悉也。《论衡·问孔》
(48)孔子谓“忠非仁”,是谓父母非二亲,配匹非夫妇也。《论衡·问孔》
(49)叔敖信俗言而埋蛇, 其母信俗议而必报, 是谓死生无命, 在一蛇之死。(论衡·福虚)
(50)“所当触值”,谓兵烧压溺也。“强瘦弱夭”,谓稟气渥薄也。《论衡·气寿》
(51)若此者,谓本无命于天,修己行善,善行闻天,天乃授以帝王之命也。《论衡 ·初稟》
(52)何谓强死?谓伯有命未当死而人杀之邪?谓伯有无罪而人冤之也。《论衡·死伪》
“是”的表达作用相当于“是谓”或“谓”,两种用法并存,说明“是”表解释说明的动词用法尚处于发展阶段。不难看出,“是”的此种动词用法就是源于“是谓”省略“谓”的用法,也即来源于“是”的指示代词用法。
(二)係词“是”来源于“是”的动词用法
1、研究回顾及存在问题
关于係词“是”的来源问题,学界大致有五种看法:①以王力先生(1937)为代表,认为係词“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 ②以洪成玉先生为代表,认为係词“是”从形容词“是”引申而来 ;③以Sian(1986)先生为代表,认为表肯定义的“是”与表否定义的“非”对应发展,最终促成肯定义的“是”演变为係词;④以佟学良先生为代表,认为係词“是”原本就是係词,不存在演变问题。⑤陈宝勤先生认为:“係词‘是 ’字判断句产生之源为战国末期以前‘体词+是+体词’、‘副词+是+体词’、‘体词+是’、指示代词‘是’字判断句,係词‘是’是在作谓语表示确定意义形容词‘是’ 的影响下,由上述判断句中指示代词‘是’促生而来。” [1]
学界一般以王力先生观点为主。然其中亦存在疑问。 比如冯春田先生就强调:“设想係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是’,遇到的主要困难就在于有些句子是不能用‘是’复指主语或者无需复指主语的。但是,係词‘是’的出现是不受这种限制的。”[2]Sian 先生则质问:如果指示代词“是”具有复指功能,那么新的一代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是如何不再把它当作一个复指代词的?[3]冯春田先生和Sian先生都指出了王力先生的设想中的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是”作为指示代词是对其前面的成分的指代,不跟后面的成分发生关係。係词“是”说明事物是什么,或者说明事物之种类、性质、形态。其语义功能主要有表示判断、表示同一和类属、表示强调。认为係词“是”由指示代词“是”发展而来,从语法规律上难以作出合理解释。汉语单音节虚词除副词“也”、“唯”等由语位造成外,一般是语音、语义所造成,即由实词同音假借或语义引申而来,指示代词“是”为虚词, 係词“是”为实词,由虚词转化为实词,这不大符合汉语语法规律,纵然有例外情况也不太合理。另外,“这、这个、这样”义指示代词一下演变为表示肯定的係词, 这从词义演化规律上也不大好理解。
其实,肖娅曼先生之前已提到:“判断词‘是’不是通常认为的由代词‘是’变化发展而来, 而是由一个词分化而来。‘是’‘从日正’ , 从产生之日就有‘则也’(形而上学的‘天’或‘ 道’)和‘正于日也(判断)’等多种意义和功能。它最初是集多种意义和功能于一身、尚未分化的词;它之发展为判断词, 是它的多种意义多种功能分化的结果……它从来就有判性。判断词‘是’不是由不同的词变化而来, 而是从‘是’的母体中分化而来。”[4]肖先生提到了问题的关键,然而并未涉及“是”的动词用法。
2、係词“是”来源线索构拟
“是谓”、“谓”、“此谓”一组词在战国、秦时作为解释、说明的动词,后来发展出了单独使用“是”表解释、说明的用法(“是谓”省略“谓”)。到了汉代,大量训诂学着作的出现,“谓”及“是谓”中分化出的“谓”就发展成为专门的训诂学术语,而单独使用的“是”字就发展成为后来的係词“是”。如下图:
是谓、是 → 是(係词,东汉)
谓 → 谓、谓之、之谓(训诂术语,东汉)
3、语法化分析
应当说“是”从表“解释、补充说明”的动词用法发展到表示“判断”的係词用法,这样的思路比认为係词 “是”来源于指示代词的思路更清晰得多。从语义上,表“解释、补充说明”的“是”本身即是说明前后成分的关係,而此时的“是”还不是完全的係词。随着使用的广泛,发展到係词“是”,说明事物是什么,或者说明 事物之种类、性质、形态。从语法角度,表“解释、补充说明”的“是”应看作动词,与指示代词的用法共存,后来随着使用的频繁,此词性逐渐虚化,就成为后来的係词。这样的来源(即来源于动词“是”)也就导致后来关于係词“是 ”能否分析为动词的论争。[5]其实从语法化角度,这样的论争虽然违背语法化的原则,然却可以证明係词“是 ”的来源问题。
一个词的用法能够统一自然是好事,但那是语法学的理想,实际操作起来则有一定困难。因此,“Hopper(1987)大胆地提出,根本没有什么语法,有的只是语法化。换句话说,没有现存的语法,只有在产生过程中的语法(Grammar is always emergent but never present)。”[6]“Paul Hopper认为,独立的、离开了话语片段语法是不存在的,语法是在话语中不断地冒出来(emergent)却永不止息,只会不断地虚化和向结构演变。”[7]
语法化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在一个成分A虚化为B的过程中,必定有一个A和B并存的阶段,即“A→A,B→B”,在这个中间阶段有的成分既可按A理解,又可按B理解。加之实词虚化为语法成分以后,多少还保持原来实词的一些特点,残存的特点也对虚词的具体用法施加一定的限制。基于这一启示,再来结合Hopper提出的虚化中的五个準则:
a.层次(layering)在某一功能範围内出现新层次时,旧层次不一定会消
失,而往往和新层次共存,互相影响。b.分离(divergence)某一实词虚化时,可能导致两个或多个词源相同而功能相异的形式出现。c.限定(specialization)一个正在冒出来的语法结构一般都有缩小选择可能性这一特徵。d.持续(persistence)当一个新的虚词意义产生时,旧的词义未必会消失。相反,新的用法在发生形态化以前,新用法会体现旧用法。e.类变(decategorization)虚化导致某一实词减少了某一词类的主要特徵,一方面该词失去了和原词类典型标记(如修饰语)一起使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还失去了在话语片段中的独立性。[8]
再者,语法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或者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可以表示为“A>A/B>B”。这样的过程人们很不容易觉察到。
“是”从原来表解释、说明的动词词性向后来的係词的虚化是一种主观化现象。而早在80年代,Elizabeth Traugott就提出语义的虚化是一种主观化现象(subjectification)。她说:“在虚化过程中语义的演变,往往是某一功能/语义,在上下文的影响下,有命题(propositional)的功能,变成语言表现(expressive)上的功能。(1982:256)”换言之, “语义变成不再指较客观的语境,而指较主观的(包括说话人的观点),不再用来表述事物,而用做满足话语结构的需要。(Traugott1986:540)”[9]同在20世纪80年代, Bybee和Pagliuca也谈到了许多虚化的主要特徵。他们直言“虚化是一种抽象化(generalization)的演变,一方面,抽象化使得某一语素的应用範围更广,另一方面,该语素也就显得缺乏较具体的意义。”[10]
上述语法化规律、原则指导我们对係词“是”动词词性论争问题的认识,可以得出下面的结论:“是”的语法化,使得原来表解释、说明的动词词性和后来的係词词性并存。这也就说明係词“是”当来源于表解释、补充说明的动词用法。反之,认为係词“是”来源于指示代词,那么对于係词“是”的动词论争问题我们将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
4、传世文献佐证
以《世说新语》“是”字使用情况为主。对比《论衡》中“是”的使用情况,再来看《世说新语》“是”字使用情况。根据肖娅曼先生的统计,《世说新语》共304个判断句, “是”判断句占155 个,占到全部判断句的一半,这些判断句中的“是”能与多种副词组合。[11]简单举几个例子:
(53)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赏誉》)
(54)诸君皆是劲卒! (《简傲》)
(55)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术解》)
(56)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识鑒》)
《世说新语》还有一类无标记判断句(69 句,占22. 70 %),如:
(57)李氏女,齐献王妃;郭氏女,惠帝后。(《贤媛》)
(58)王浑后妻,琅邪颜氏女。(《尤悔》)
(59)陈婴者,东阳人。(《贤媛》)
(60)庾玉台,希之弟也。(《贤媛》)
首先,上古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这是主流。到了《世说新语》,大量使用判断词“是” ,其使用比例大大超过不用判断词的判断句的比例,说明此时的判断词“是”已趋于成熟,此为一证。其二,《世说新语》判断词“是”多与副词组合使用,其实也是其判断词词性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个标誌。
单用“是”字的判断句:
(61)卢志于众坐问陆士衡:“陆逊、陆抗,是君何物?”(《方正》)
(62)(诸葛)恢乃云:“羊、邓是世婚,江家我顾伊,庾家伊顾我,不能複与谢裒儿婚。”(《方正》)
(63)範(甯)是王(建武)之舅。(《方正》)
(64)豫章太守顾邵,是雍之子。(《雅量》)
根据我们的统计,单用“是”的判断句一共59个,所占比例为19.41﹪。这样“是”与副词组合的判断句为96个,占31.6﹪。对比“是”和副词组合使用的判断句和单用“是”的判断句,不难看出,与副词组合使用的判断句中,“是”字明显带有解释义,而单用“是”字的判断句则基本表示前后成分之间所具有的语义关係的一种判断,一种确认。再对比现代汉语“是”字判断句,基本都是单用“是”。这也侧面说明《世说新语》时代的係词发展还不是完全成熟的。
《世说新语》用例中值得注意的是无“是谓”句和“谓 ”字句,此时“是谓”已分化为“是”和“谓”。“是”的解释、说明义主要体现在“副词+是”结构用法中,单用“是”表解释、说明基本消失。单用“是”字句主要作为係词“是”使用。说明此时係词“是”正在趋于成熟。
综上,出土简帛文献中“是〓”用法应释读为“是谓”,重文符号“〓”当为“谓”之重文。係词“是”当来源于表解释、说明义的动词“是”,而“是”表解释、说明的动词用法正是“是”由指示代词发展到係词的过度阶段。
本文材料来源:
1、《天水放马滩秦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中华书局出版, 2009年8月。
2、《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 1990年9月第一版,2001年12月第二次印刷。
3、《马王堆汉墓帛书(一)》,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
4、《马王堆天文书考释》,刘乐贤着,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5、《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
6、《张家山汉墓竹简(247号墓)》,张家山247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11月。
7、王充《论衡》,《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8、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周士琦整理《世说新语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参考文献:
王力 1937 《中国文法中的係词》,《清华学报》第12卷第1期。
郭锡良 1990 《关于係词“是”产生时代和来源论争的几点认识》,《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版。
裘锡圭 1979 《谈谈古文字资料对古汉语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语文》第6期。
唐钰明 1991 《上古判断句的变换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 1992 《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中国语文》第 5期。
冯春田1992 《从王充〈论衡〉看有关係词“是”的问题》,程湘清《两汉汉语研究》第34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
Sian 1986 《汉语係词“是”的来源》(The origin of the copula shi in Chinses),《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第14卷第2号。
冯春田 1984 《从王从〈论衡〉看有关係词“是”的问题》,《两汉汉语研究》(程湘清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洪诚 1957 《论南北朝以前的係词》,《语言研究》第2期。
冯胜利着、汪维辉译 2003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係词》,《古汉语研究》第1期。
吴福祥主编 2005 《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



[1] 陈宝勤先生《係词“是”判断句的产生与发展》,瀋阳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 冯春田《从王充〈论衡〉看有关係词“是”的问题》,程湘清《两汉汉语研究》第341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3] Sian 《汉语係词“是”的来源》(The origin of the copula shi in Chinses),《中国语言学报》(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986年第14卷第2号。
[4] 肖娅曼《判断词“是”是分化而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第4 期。
[5] 关于此论争,可参看阮畅《係词研究综述》一文,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7月。
[6]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述》,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 14-15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7]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页 21,商务印书馆,2005年。
[8] 同②,页21-22。
[9] 同②,页20-21。
[10]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吴福祥《汉语语法化研究》页 21,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 肖娅曼《从〈世说新语〉看判断词“是”的发展与“非”“不” 的关係》,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2月第2期。
点击下载附件:
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0588《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235.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杨锡全:《出土文献“是〓”句浅析》再补一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