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文化-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化-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


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所谓文化失调,就是说任何文化都有它特殊的结构模式,新的文化特质引入之后,不能配合于原有的模式中,于是发生失调的现象。文化本是人类的生活方法,所以文化失调就在社会中各个人的生活上引起了相似的裂痕,反映于各个人心理上的就是相似的烦闷和不安,这种内心的不安逼着大家要求解脱,于是就有所谓社会问题。苟有一二人提出了解脱烦闷的方案,为一般人接受,就发生社会运动。由社会上众人共同的努力,把拟定的方案实现了,在个人方面言,是烦闷和不安的解脱;在社会方面言,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在文化方面言,是文化的重行调适。这整个的历程,从新文化的引入至文化之重行调适,就是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文化调适固然都是社会的动态,但是既言变迁,既言调适,实已包括两个问题:“从什么变到什么”?和“什么样的文化与什么样的文化相调适”?这两个问题中的“什么”和“什么样”就是文化的状态,是社会的静态。现有的文化状态就是过去社会变迁的结果,亦是未来社会变迁的开端。研究社会变迁实是在比较不同时间的文化状态而追寻其过程罢了。所以研究中国社会变迁,势必从它的文化状态开始。
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复杂的结构,这复杂的结构是起于它悠久的历史。经数千年文化特质自身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传播,才形成现有的状态。它复杂的结构就表现于各地文化的变异中,以言语论,南北异音,交谈须重译始通。这种变异的情形,虽则是日常所见的事实,但是至今还没有人能详细地加以研究。文化内部的变异是文化状态研究最初亦最基本的一步工作,亦是研究社会变迁所不能缺少的基础。
我们采用“文化变异”的名词,而不用“文化区域”,是因为文化区域常用以指一种文化中内部的分歧状态。卫史莱氏Wissler认为文化区域内部的变异,可以用同心圆来划分。经我们研究的结果,觉得这一个原则并不能普遍应用,因为一文化模式或一文化区域的形成,并不常是单纯的由中心向四周传播的方式,形成的方式时常是辐辏的,是各个不同部分互相逐渐融合的。所以各文化区域内的变异状态,决不能一律以同心圆来表示。它亦可划分各式的区域,而且这种变异区域划分的状态,反映着这文化区域形成的经过。
但是文化内部的变异如何研究呢?回答这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例说明。
三年前我们研究中国的婚姻风俗,根据了各地地方志的记载加以比较,发现各地通行的风俗并不尽同,而风俗不同的各地分布状态并不是参差无序的,所以就把它们地理分布情形分别划出,但是因为材料关系只做成了“亲迎”一项。所谓亲迎就是在结婚前新郎亲身至女家迎接他新妇的风俗,这种风俗因儒家的提倡,普通都以为是全国都通行的,但事实不然,有的地方固然贫富均行,有的地方就只有一部分人实行,有的地方连士大夫和富有的人也不行了。贫富均行的地方,除了少数零星分布外都相衔接,形成一广大的亲迎区域。位置在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北、安徽诸省的全部或一部,零星的亲迎区域则散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广西及云南诸省,杂处于半亲迎及不亲迎区域之间。
这种分布状态是否正确,我们不敢断定,因为我们所用的材料都是根据各地的地方志,地方志的记载是否可靠是很可怀疑的,而且欲尽搜全国地方志是目前不可能的事,即使都有了,各志亦不一定有关于亲迎的记载。所以我们所得到的分布情形是极大概和极不精细的。但是这图中所有的错误都可以用实际调查的材料加以更正的,而且这种材料并不是极难得到,因为每一个曾经结婚的人,都能给我们实际的报告。要是读者能同情于这种研究而愿意把自己的经历写给我们,我们相信这种研究并不难得到可靠的结论。同时我们亦相信,要靠几个人走遍全国去调查,则这种研究目前决没有希望,所以我们在本刊发表这一篇短文,希望各地的读者能给我们帮助。
我们已说现有的文化状态就是以前社会变迁的结果,而且它内部的变异保留着它形成的经过。所以在亲迎婚俗分布图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考它形成的经过历程。
亲迎婚俗最早见于《仪礼·士昏礼》和《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可见在周代此俗业已存在。又据《尚书·大传》谓夏、商并无此俗,惟周有之。所谓夏、商、周者并不是指时代,而是指氏族而言,所以在春秋时代,《诗经》尚有《齐·着》三章,谓齐俗不亲迎。考齐为殷后,与《尚书·大传》说相合。更从春秋中将不亲迎之记载摘录,发现凡不亲迎者婚姻两造之间必有一系非周族的国。所以亲迎是周族婚俗的说法,在古书的记载中是没有冲突的地方。
亲迎系周俗的说法,非但和古书的记载相符合,而且现有的分布状态亦可以周族的移民来解释。周族移民的方向有二:一为向东,一为向南。最初向东的潮流为大,约在纪元前722年至206年之间,移居山东的为数极多。可于李济的筑城区域图中见之。由山东南下的,因黄河隔于南,所以多走海道。在河南向南的多走湖北以达长江水运。同时西北方面,本是周族的老家,但是因蛮族的侵犯和东南土地的吸引,逐渐放弃。在纪元299年时,已是“戎狄居半”(《晋书·江统列传》),所以至今亲迎区域有下列重要的现象:(1)山东全境亲迎,湖北大半亲迎,沿海有零星亲迎区域;(2)陕西为半亲迎区域;(3)黄河旧槽为亲迎区域东部的界沿。
在人种方面论,亲迎系周族婚俗之说亦有互相证明之处,据史禄国教授的研究,中国人种最重要的有三种:A类、B类及△类。B类为华东,尤是江、浙两省,广东及高丽的基本种类,但在黑龙江、日本、蒙古以及西伯利亚一带亦多此类人种。史氏认为即古代亚细亚的土着。所以有现在南北不相接的分布情形是由于A类和△类人种的侵入,A类是现代华北的基本人种,尤以河南、河北、山东为最,略见于安徽及浙江,江苏和广东更少。发现于沿海诸省的,多形成零星的殖民地形式。在大城市中,亦发现其杂居在其他人种之间,△类是侵入华东最有力的人种。关于△类的起源问题或说是亚洲中部,或说是就在华东,但决不是黄河流域的中原人种。这一个简单的叙述,已经足以给我们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A类由西侵入中国中部的人种与亲迎婚俗有密切的关系,A类人种和周族的关系更是显然。
在亲迎区域的分布和周族移民的关系中,非但我们可见亲迎区域形成的经过,而且给我们一个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梗概。
文化的传播当然不限于移民,两地人民接触,不必移民,甲地文化可以传至乙地。亲迎婚俗当非例外。此种传播方式最显着的是半亲迎区域的形成。亲迎婚俗自从儒家定入六礼之后,此俗依经籍的媒介,传播于各地,但是因为它传播的媒介是经籍,所以只能直接影响于士大夫阶级,于是造成一社会中士大夫阶级行,而平民不行的现象。
亲迎婚俗分布状态形成之经过,因为限于篇幅,不能在此详述。但是在此极简单的叙述中已足见文化状态与社会变迁在研究上所有的密切关系了。
在研究中,我们还得到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风俗的起源和发展,常不是一部分人所得操纵的。亲迎婚俗在儒家的伦理中占极重要的位置,但并不是儒家所创立,就是对于它发展的影响亦很有限。普通论中国文化的常偏重于儒家的影响,实则儒家的理论只是实际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这种实际生活的状态包括一切风俗、信仰等等,自有其发展的途径和限制,儒家给予一个理论的根据固然可以影响它的发展,但这种影响并不十分深入的。所以我们要明了中国文化的状态和它形成的经过,只有从认识实际生活下手。
亲迎婚俗的研究只是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一个极小的尝试,这尝试的结果虽没有多大贡献,但是在方法上,至少已给我们不少希望。我们认为若能选择比亲迎更重要,对于生活更有作用的文化特质,用同样方法加以研究,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状态必有阐明的一日。我们所以把没有成熟的研究在此发表,一方面是希望各地的读者能尽量给我们当地实况的材料,一方面愿意讨论中国社会问题的人,能多重切实的研究工作而少做理论上的空谈。
1933年6月10日
(资料来源:《费孝通伦文化与文化自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编 群言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4/511233.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中国文化内部变异的研究举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