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郭店简《语丛一》中简77、82、79的语句与《礼记·表记》有相似之语,许多学者已经指出可将这三支简进行编联。进行首次编联的是庞朴先生,其后,廖名春先生将残简8与简77编联,再与简82、79编联,使文义更加完整。在此基础上,施谢捷先生做进一步缀合编联,将残简22和简77缀合后,并与残简8、简82、79进行编联。[1]这样,我们得到的相关竹简释文如下:
残8+残22+《语丛一》简77+82+7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仁),人也;义,□□。【残8】厚于仁,尃(薄)【残22】于义,亲而【77】不尊。厚于义,尃(薄)于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仁),【82】尊而不亲。[2]
庞朴、廖名春两位先生的拼缀确切无疑,得到了大家的公认。但施谢捷先生把残简22与简77缀合的说法一直没有公开发表,知道的学者不多,并且,由于残简22的字迹与《语丛一》中的一些字迹有所不同(参见图一),所以,也有一些学者对施先生的这种缀合持怀疑态度。但我们认爲,从字迹角度看,残简22的字迹特徵与《语丛一》的字迹特徵完全相符,这也证明施先生的缀合是正确的。
残简22只有一个完整的字和一个残画,其中一个完整的字是“尃”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另存一残画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李零先生曾把残简22归属于《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一类字迹风格,[3]其说可商。笔者在硕士学位论文《郭店楚墓竹简字迹》中已经指出残简22“尃”字并不能归入《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裏,而应归入我们所划分的第三类字迹,即《语丛》一~三的字迹中去。[4]下面我们再对此问题做进一步说明。
除《语丛》一~三外,“尃”在郭店简中有如下几种写法: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老甲12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五37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忠8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尊35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成27
可以看出,残简22“尃”字的形体书写与这些字迹均有所不同。再看此字在《语丛》一~三字迹中的写法: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语二5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语一28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语一82
通过比较,我们认爲残简22中“尃”字的写法与第三类字迹中“尃”字的写法最爲接近。其共同特徵均是“田”画下部竖画上有饰点,这也是冯胜君师曾指出的具备“齐系文字特徵”的写法。[5]该竖画末端的运笔方向均是自右向左而行的,如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而“尃”字在其他类字迹中,“田”画下部竖画末端的运笔方向均是自左向右而行的,如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只是残简22“尃”字上部笔画的写法在《语丛二》“尃”字上部“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基础上多了一笔撇画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这应该是饰画。并且,一字异写的例子在郭店简中是比较常见的。如:“然”字在简28、30、76中分别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三形;“义”字在简76与77中分别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两形等。《语丛二》与《语丛一》是同一抄手所写,虽然残简22中的“尃”字与《语丛一》中的两例“尃”字有些差别,这也仅仅是“田”画下部竖画弯曲程度的差别,如上所述,该竖画末端的运笔方向还是一致的。所以,从残简22中的“尃”字可以确定该简应爲《语丛》一~三类字迹无疑。
再看残画“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通过比较《语丛》一~三这类字迹后,不难发现,这一残画与《语丛》一~三中“心”符末尾的笔画也是相同的。《语丛一》中“心”符有如下几种写法: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6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6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07;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5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8;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5
上举可见,在《语丛一》中“心”符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等形是并用的。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心”符中竖画的末端弯曲程度及“心”符底部是否封口,如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这不能作爲不同抄手的分类标準,如简85中含“心”符的“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字“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两种写法并存,这是抄手有意变化字符的书写形式。并且,仔细观察图版可以发现残简22上残画“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的长画上有一点残留的墨迹,如图中圈起部份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6]那麽,“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正是这种写法“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中图圈起部份的残留。所以,“尃”上的字爲从“心”的“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仁)”也是很可能的。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残简22的字迹特徵正与《语丛》一~三相符。所以从文义上看,施谢捷先生把残简22与简77的缀合是合理的。
另外,从照片上观察,与简77字迹颜色相比,残简22上“尃”字墨色较深,这可能是图版色彩、亮度等方面处理不一致所造成的。并且,残简22下端碴口并不能与简77上端碴口完全相合,“尃”字与下端边缘距离非常近,应并非是简尾,而图版上残简22下端残损边缘平齐的原因可能是因图版有所裁剪而造成的。这些都希望以后有机会得到原简的验证。

郭店简《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是抄写在相同形制竹简上的四篇文献,因其字迹具备同一抄手抄写的特徵,这爲文章的分篇造成了很大困难,不过,整理者出色的编联爲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其中《性自命出》可与上博简的《性情论》互相参照,其编联已经固定,其他三篇的编联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尤其是《六德》简49的归属还有一些争论。该简释文如下:
生。故曰:民之父母亲民易,使民相亲也难。∟
此简末尾还有一处勾识,该勾识符号应该是表示篇章的结束。因《性自命出》可与上博简的《性情论》内容相互参照,《成之闻之》中也有表示文章完结的勾识符号,所以《六德》简49不能归入以上两篇。这样,该简的归属就只能是《尊德义》、《六德》其中一篇。整理者把它归入《六德》,裘锡圭先生曾表示怀疑。[7]王博先生认爲该支简内容应归入《尊德义》一篇中,[8]陈伟先生将此编入《尊德义》简23后,并爲该篇最末一支简。[9]下面,我们试着从字迹角度对该简进行分析,对它应该归入哪篇做较进一步的讨论。
《尊德义》、《六德》、《成之闻之》、《性自命出》虽爲同一抄手抄写,不过因抄写行爲历时的不同或所抄底本的不同,字迹也会发生一些变化。通过对文字笔画的书写形态比较,我们认爲《尊德义》应爲书写时间最早的一篇,在《尊德义》前五支简中文字书写风格与其后几十支简是有明显区别的,其笔画短小,重笔快出;其后几十支简笔画也更加弯拽,装饰性意味更强。如简1-5中的“也”字均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在其后的几十支简中“也”字多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也”字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不仅书写形态较“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複杂,笔画也更加弯拽,装饰性意味更强。这是书写者在抄写一段时间后不断地熟练书写的过程,这也是符合书写规律的。
对由同一抄手书写在相同形制竹简上文章的分篇,首先要依据字迹特徵进行分类,如《成之闻之》中“而”字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则”字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的特殊写法也成爲其分篇的最合理依据。[10]《尊德义》与《六德》除在“则”字的书写上存在着字迹差异外,“也”字也是可以成爲对两篇字迹分类的特徵字之一。“也”字在《尊德义》中的装饰性写法与其他篇同样是有所些差异的。其“口”画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或“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11]前者“口”画竖画起笔顺势呈弧线而下,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后者“口”画竖画起笔处弯曲程度较大,几乎呈折笔之势,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也正是因爲这样的折笔使得该字的装饰性表现得更加强烈。
在《尊德义》中,“口”画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的“也”字有如下几例: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3
在《尊德义》中,“口”画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的“也”字有如下几例: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0、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0、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3
再看“也”字在《六德》中的写法: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0、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19、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0、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0、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2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2、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7、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38、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1、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3、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4、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5、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6、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46
《六德》简49中“也”字的写法作: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上举《六德》数十例“也”字的“口”画均写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形。唯独《六德》简49中“也”字“口”画左端竖笔弯曲程度较大,作“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这与《尊德义》中“也”字书写方式相同。通过对《六德》简49中“也”字的字迹特徵观察,我们认爲《六德》简49与《尊德义》字迹特徵相符。
依照陈伟先生的意见,《六德》简49可缀于《尊德义》简23后,其与相关简编联后的释文如下:[12]
民可使道【尊21】之,而不可使知之。民可道也,而不可强也。桀不谓其民必乱,而民有【尊22】爲乱矣。纣不若也,可从也而不可及也。君民者,治民复礼,民舍害知【尊23】生。故曰:民之父母亲民易,使民相亲也难。∟【六49】
从文意上看,《六德》简49归于《尊德义》一篇也是很合理的(参见图二)。
另外,从照片上观察,《六德》简49与《尊德义》简21、22、23字迹颜色均深浅不一,这种情况与第一节所述相同,可能是图版色彩、亮度等方面处理不一致所造成的。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
图一 图二
(编者按:[1]庞朴:《初读郭店楚简》,《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第5-10页。廖名春:《郭店楚简儒家着作考》,《孔子研究》,第69-82页,1998年第3期。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第6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施谢捷:《郭店楚墓竹简释文》电子版,未刊稿。
[2]参看单育辰:《楚地战国简帛与传世文献对读研究》,第179页,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李零先生曾按照郭店简的“字体和形制”将其分爲五种,其中《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四篇属第二种字体。参看李零:《郭店楚墓竹简校读记》(增订本),第4-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4] 笔者将郭店简按照字迹分类标準分爲五类,第三类字迹爲《语丛》一~三。参看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简字迹研究》,《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一辑,第151-152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李松儒:《郭店楚墓竹简字迹研究》,第78页,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冯胜君:《郭店简与上博简对比研究》,第320-321页,綫装书局2007年。
[6]文中“长画上有一点残留的墨迹”一处是由白海燕同学告知,经笔者核对高分辨率的图版后发现事实确实如此。
[7]参见《郭店楚墓竹简》,第190页注释二九“裘按”,文物出版社1998年。
[8]王博:《关于郭店楚墓竹简分篇与连缀的几点想法》,《中国哲学》第二十一辑,第247-262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9]陈伟:《〈大常〉、〈德义〉、〈赏刑〉三篇编连问题》,《郭店竹书别释》,第107-108 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陈伟:《〈赏刑〉校释》,《郭店竹书别释》,第168页。
[10]参看李松儒:《郭店简中所见“鸟虫书”与“蝌蚪文”字迹研究》,《辽宁省博物馆馆刊》第二辑,第171-172页,辽海出版社2006年。
[11]上面提到由于书写时间的原因,“也”字在《尊德义》中前五支简中的书写形态与在后几十支简中的书写形态不同,“也”字在前五支简的写法不作爲比较对象。
[12]此处採用单育辰《〈尊德义〉、〈成之闻之〉、〈六德〉三篇集释》(未刊)中的释文。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042.html

以上是关于读书-郭店简字迹研究两则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