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安徽大学中文系)
摘 要:本文從器形、銘文字體和史實等角度分析,認為湖南益陽縣赫山廟出土的敚戟當為戰國早、中期器,并對敚的地望作了大致推斷。
關鍵詞:敚戟 地望 年代
敚戟於1978年湖南益陽縣赫山廟(M4:1)出土[1],援上鑄銘文1列5字:敚乍(作)楚王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戟)。報告名之曰戈,周世榮(1983)謂出土時與矛形銅刺同出,指出該式戈實為戟。是。
是器年代,發掘者將其所出之墓葬定為戰國中期。周世榮(1983)謂其銘文字形與楚王酓前盤和越器者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鐘筆意相似。曹錦炎(1999:167)云楚字上部所從的“林”省作“木”,同於楚王酓𣍧盤的寫法,書體風格也與之接近。後陸續有學者將其改定作戰國晚期,《集成》定為戰國早期。
敚,周世榮(1983)謂即奪,曹錦炎(1999:167)認為是人名,鄒芙都(2004:126)則云可能是一地名,是為楚王鑄造兵器的某一處所。敚字曾見於驫羌鐘[2],在楚簡中則更為習見[3],但與此皆不相關。在陶文中也有多例[4],亦因僅書單字而遽難論定。1956年四川成都北郊洪家包西漢墓出土戰國敚令長足戈[5],銘曰“敚命(令)長足、冶寽。”從銘文格式和字體風格來看,當為三晉器(韓或魏),敚令乃敚地之長。結合此戈銘文來看,敓戟之敓亦當為地名,其地可能為一。然敚戟之敚,其地屬楚,而敚令長足戈之敚,其地已入韓魏,揆諸史書,可能是垂沙之戰後,楚國北部疆域為韓魏所攻佔并在原楚敚地設邑而致。垂沙之戰後,楚國北部的宛、穰、葉以北、方城內外的大片土地為韓魏奪取,南陽盆地以內的穰先為韓有,很快又轉屬秦,穰以北的宛、葉、棠谿,以及汝穎上游的陽翟、梁、魯陽等地為韓領有,亦於秦昭王四十一年前後為秦所取。宛、葉由楚屬韓,不久又為秦所有,前後只10年時間。方城以外、汝水中游兩岸的上蔡、舞陽、昆陽、郾等地為魏所得,到秦昭王三十三年以後,其地皆為秦有[6]。昭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74年,韓魏佔領此地,前後不到30年,敚令長足戈可能就是在韓魏短暫佔領期間所造。這樣,敚之地望,當也就不出上述諸地域範圍了,只是確切位置目前尚難以確指。又《廣韻·末韻》:“敓,姓。”可能也與敓邑有關[7]。垂沙之戰發生在公元前301年,故以往將敚戟年代定為戰國晚期,自然也就難以信從了。現在看來,它至遲也不能晚於戰國中晚期之際了。敚令長足戈的年代,亦當以定為戰國晚期早段為宜。
再來看看銘文字體所透露的信息。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字,報導者釋為“楚”,後學者多不從,有釋“郲”、“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諸說。曹錦炎(1999:167)隸定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是。鄒芙都(2004b:126)謂其與楚王酓前盤的楚字一樣,下所從的“辵” [8]寫法同,只是前者稍向左移動。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左上方多一邑字,但從“邑”與否並無區別,如儔兒鐘的“楚”字便左從“邑”。所以釋“郲”、“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諸說不可從,而應為“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即楚字。案:楚王酓歬盤之楚字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集成16.10100),從木、從疋,下飾一彎曲如S狀之筆。戟銘此字右半上從木,下所從之疋只見下部,上部省去;左半上從邑,其下之筆畫當與盤銘之楚字下部飾筆同,只是屈曲更甚。再細看二器之銘刻,戟銘作、王二字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盤銘同文者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風格迥然有異。戟銘之王字同王子午鼎和者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鐘的王字比較接近[9],作字亦與王子午鼎(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M2:32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M2:30)有類似之處。觀二器銘文之整體風格,戟銘似覺拙板,不似盤銘之嫻熟。故戟銘之楚王,與盤銘者當不同。結合上文討論,戟銘之楚王,只能是懷王或其以前的某一位楚王了。發掘者將此所出之墓葬定在戰國中期,結合銘文字體來看,不是沒有道理。《集成》定此戟為戰國早期,前引周世榮(1983)謂銘文字形與越器者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鐘(案: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當為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見集成1.120-132)筆意相似。者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鐘一般定為戰國早期,觀其王字的寫法(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22.1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22.2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24.2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25.1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32.1),與敓戟大體相似而略有不同,時代似乎要略早些,通觀整篇銘文,亦是如此。鄒芙都(2004b:126)指出儔兒鐘的“楚”字左從“邑”,與此銘類似。是器“楚”字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一般將其定在春秋晚期,從其字形特徵來看,亦屬偏早。綜合來看,《集成》定此戟為戰國早期,也是有可能的。因此,此戟的大致年代,應當以戰國早、中期為宜。
戰國中期的諸位楚王,在懷王之前,尚有威王、宣王、肅王,悼王後期也已入戰國中期,在沒有更明確的信息的情況下,要確定戟銘的楚王到底是這當中的哪一位,也就十分困難了。
該戟窄長援,尖端微上揚,長胡三穿,內亦窄長,上有一橫穿,內部無刃。其器形,目前我們尚未找到與其十分相似而可資比照者。不過,此戈那種渾厚質樸的作風,從蔡公子果戈(集成17.11145)上似乎能夠看到一點影子,蔡侯產戈(新收1677)的作派也有些微的類似,只不過後者援中起脊,整體顯得較為精致。此二戈皆為春秋晚期物,這大概也可以說明該戟的年代不宜定得太晚。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敚戟(考古學報198104,圖版貳壹-1)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敚戟(考古學報198104:533,圖12.4)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I式矛(M4:2)(考古學報198104:533图一二,10)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敚戟復原圖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敚戟銘文拓本(集成17.11092)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蔡公子果戈(集成17.11145)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蔡侯產戈
2008年5月15日寫完,17日改定。
主要參考文獻
C
曹錦炎
1999 《鳥蟲書通考》,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陳 偉
1992 《楚“東國”地理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H
湖南省博物館、益陽縣文化館
1981 〈湖南益陽戰國兩漢墓〉,《考古學報》第4期,519-549頁。
L
李學勤
1987=1996 〈考古發現與古代姓氏制度〉,《考古》第3期,253-257,241頁;後輯入氏著《古文獻叢論》,116-127頁,上海:上海遠東出版。
S
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
1957 〈成都北郊洪家包西漢墓清理簡報〉,《考古通訊》第2期,1-14頁。
X
徐少華
1994 《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Z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1984-1994編 《殷周金文集成》(1-18冊),北京︰中華書局。
周世榮
1983 〈湖南出土戰國以前青銅器銘文考〉,載《古文字研究》第十輯,243-280頁,北京:中華書局。
鄒芙都
2004 《楚系銘文綜合研究》,四川大學博士學位論文(考古學與博物館學,指導教師:彭裕商)。
(編者按:[1]參見湖南省博物館、益陽縣文化館(1981),銘文拓片亦見集成17.11092。
[2]見集成1.57-1.61號。
[3]分別見於包山、望山、郭店、九店、仰天湖、天星觀、秦家咀等楚简,《楚文字編》197-198頁、《楚系簡帛文字編》266-268頁皆羅列有部分字形。
[4]見《古陶文彙編》3.1335-1341號,《陶文字典》79頁也列有不見於前書者。
[5]參見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57),銘文拓本又見集成17.11159。
[6]參見徐少華(1994:345-350)、陳偉(1992:115-117)。
[7]古人有以邑為氏者,說詳李學勤(1987=1996)。
[8]引案:當為疋之誤。
[9]二器之王字分別作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 (5.2811)、
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122.1)。從王子午鼎、敓戟、酓歬盤的王字似乎也能看出字體演變的時代痕跡。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508.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敚戟的地望和年代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