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一、關於
12簡的所謂“繇”字
  《上博(六)·平王問鄭壽》1、2號簡說:
競平王就鄭壽,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之於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廟,曰:“禍敗因童(重)於楚邦,懼鬼神以爲怒,使先王無所歸,吾何改而可?”鄭壽辭,不敢答。王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之,答……[1]
簡文中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二字,整理者釋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繇)”,並根據《說文》釋為“隨從”。各家對整理者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繇)”的意見似無異議,分歧主要在於對這個字的解釋上。何有祖先生認爲這裏的“繇”的意思似與“問”相當。[2]陳偉、董珊等先生認爲此“繇”字應讀為“謀猷”之“猷”。[3]凡國棟先生則懷疑前一個“繇”字當理解為“易占卦兆之占辭”,“在這裏作動詞用,是用易占卜的意思”;後一個“繇”字當讀為“要”。[4]這些説法都很牽強,遠未得到學者信從。
沈培先生指出凡國棟先生將兩個“繇”字分開解釋是有問題的,其說有理。不過沈先生贊同整理者釋為“隨從”的意見及所作的補充解釋,[5]則恐有問題。正如沈先生文中指出的,“‘繇’訓隨從,古書罕見其例,即便古人已指出某些用例,也往往遭到懷疑”,我們認爲,“繇”訓為隨從確實難以找到可靠的實際語言的例證,因此此說似也有問題。劉信芳先生從整理者讀“繇”為“由”之說,但他提出一種新說:“由,因也,由之於,因之於也。謂平王就鄭壽,因之於宗廟之大事‘曰’,蓋因宗廟大事發問也。下文所問即宗廟大事,可知也。該句可釋譯為:景平王就鄭壽,因之於宗廟大事請教。簡2……謂鄭壽不敢答,王因宗廟大事再問也。”[6]我們認爲“因之於宗廟”的説法實在難通,劉先生在解釋時還加上了“發問”、“再問”這些詞,是不妥當的;更重要的是,平王問鄭壽的並非“宗廟大事”,而是在楚國面對禍敗時“吾何改而可”,因此劉先生的解釋大概也是不符合文意的。
我認爲何有祖先生懷疑此“繇”字意思似與“問”相當,是有道理的。整理者已經在此篇“説明”中解釋了爲此篇命名的理由:“本篇原無篇題,主要内容是楚平王因國之禍敗事問於鄭壽,因名之為《平王問鄭壽》。”[7]這説明整理者也注意到此篇前半是敍述平王問鄭壽之事。《上博(六)·莊王既成》篇1~3號簡說:“莊王既成亡鐸(射),以問沈尹子莖曰:……沈尹固辭,王固問之,沈尹子莖答曰……”[8],《莊王既成》和《平王與鄭壽》同為楚國故事,敍事結構也全同,由此可以推知把《平王問鄭壽》“繇”字意義解釋為“問”,是最好的選擇。只是因爲實在找不出一個古音和“繇”相同或相近、表示“問”義的詞來,所以大家才試圖從其他角度來解決這個問題。按照常理,這個表示“問”的詞,應是一個常用詞,爲什麽從“繇”字出發卻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詞呢?
我們懷疑此字並非“繇”字。從圖版看,這兩個字與楚文字中一般从“肉”的“繇”字不同,實从“人”作。這是很特別的現象。整理者沒有對這兩個字的字形作解釋,但這個説法能夠得到各家贊同,主要是由於在隨縣曾侯乙墓竹簡中出現過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後者和簡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無疑是一個字)。裘錫圭、李家浩二位先生所撰《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注82說:
此字原文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有時也用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代替。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與戰國文字“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長臺關一號墓竹簡2-011號“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偏旁)、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古印“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偏旁)等形者相近,疑是“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的變體(參看曾憲通《說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从“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省聲。大概簡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指一種皮革,故字或从“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古書多作“繇”)、“由”古通。如所釋不誤,此字似應讀為“鼬”,指黃鼠狼。[9]
大家信從裘、李二位先生的意見,所以徑將此字釋為“繇”。但把這兩個字釋為“繇”和从“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省聲,其實只是一種推測。從字形上講,此說似存在一定困難。我們翻檢了張光裕等主編的《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10],曾簡中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等形共出現了20次,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出現了8次;另外116號簡還一見从“走”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在簡文中可能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二字表示同一個詞。[11]在這將近30個字形當中,上部偏旁皆从“人”或“尸”作,所謂“繇”旁為从“肉”者則一個都沒有出現過。這些字形看起來似應自有來源,而不一定是某個字的變體。曾侯乙墓竹簡中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12]等字,主要出現在“鞍”、“韌”等詞之前,54號簡有“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韋之席”,112號簡有“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韋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116號簡有“紫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它們所表示的究竟是哪個詞似難據以討論。不過,從116號簡用“紫”來修飾“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這一事實看,若“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確實同表一詞,把它讀為“繇(鼬)”則是不太合適的。這似也説明過去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讀為“繇(鼬)”也許存在問題。
與此形成對比的另一個事實,就是從目前發表的楚墓竹簡中可以確定為“繇”和从“繇”的字形看,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从“肉”作的(“肉”是“繇(鼬)”字初文形體訛變後形成的聲旁)。[13]“繇”字的這個特徵在秦漢文字中還都保留著。《平王問鄭壽》篇這個難以索解的所謂“繇”字恰恰不从“肉”,是非常特異的。我認爲把這些事實綜合起來看,似乎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即曾侯乙墓竹簡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和《平王問鄭壽》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很可能跟“繇”字並無關係。
那這個字究竟是什麽字,在《平王問鄭壽》中能夠用來表示義與“問”相當的詞呢?我們認爲這個字可能就是“訊”字。
從字形出發,我們完全可以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分析為从言从係。《上博(二)·從政》發表後,學者對《從政(乙)》1號簡的“口惠而不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提出過不同意見,其中徐在國先生和陳劍先生的意見很值得重視。徐先生將此字和上舉曾侯乙墓竹簡的字形聯係,釋作“繇”,在簡文中讀為“由”,訓為跟從之“從”。[14]陳劍先生指出,此說“在字形上不能說沒有根據。但問題是簡文講不通。”陳先生認爲此字當從《從政》整理者張光裕先生說釋為“係”,在簡文中讀為“繼”。[15]把此字釋為“係”,顯然是正確的,《上博(三)·周易》16號、17號、30號的“係”字與之寫法相同可證。回過頭來,正如陳先生指出徐說在字形上“不能說沒有根據”那樣,我認爲徐說指出的曾侯乙墓竹簡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所从和《從政》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為一字,恐怕也是有道理的。
問題是从“言”从“係”的字爲什麽就是“訊”字呢?這要從早期古文字的“訊”字說起。金文的“訊”字是陳介祺首先認出來的。[16]唐蘭先生在《殷虛文字記》中指出陳介祺將金文表示“訊”的字形直接釋作“訊”,不符合文字學原則,他認爲甲骨金文中的“訊”字所从即和“係”有密切關係:
卜辭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左象口,右象有人反縛其手也。金文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兮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盤)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揚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不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等形並相近,惟並示其人之足形(或誤為女),而幺或變爲糸耳。……然其右側正當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形,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象人反縛兩手,即伭之古文也。蓋文字之過近於圖畫,而用逆筆者後人悉淘汰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省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省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矣。說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很也,从人弦省聲。”則古義既湮後之說也。以索縛係,其讀自應近係(係字本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固不須從弦省聲也。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說文所無,以字形觀之,一人被反縛兩手而別有一口自含訊囚之義,蓋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之本字也。以象意字聲化之例推之,……則此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亦當是从口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聲,伭讀如弦或係,而得轉訊者,正如戶之轉音為所矣。然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本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之專字,其音當讀如係專音如訊。後世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字既湮,經傳多借訊為之,陳簠齋以詩執訊謂即金文之執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本為極佳之發見,然如謂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即訊字,在文字學上不能謂非過失也。[17]
唐先生認爲甲骨文和金文“訊”字原為表意字,是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之“訊”的本字,這無疑是正確的。但他認爲此字後來聲化爲从口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伭)聲,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伭)則當讀如“係”,轉音為“訊”,則可商。“訊”字所从“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等形和《說文》“伭”字有無關係,本就很難説;而且“伭”(匣母真部)、“係”(見母錫部[18])和“訊”(心母真部)的古音也並不很近,音轉之說似嫌牽強。不過從字形上說,唐先生所指出的“蓋文字之過近於圖畫,而用逆筆者後人悉淘汰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省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省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矣”這一點則是很有道理的。從古文字字形看,西周青銅器銘文中的部分“訊”字已經開始把“反縛兩手”之形改爲“人”形與“幺”形(或“糸”形)相連的形狀,請看下面幾例: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多友鼎(《集成》5.2835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五年琱生簋(《集成》8.4292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師同鼎(《集成》5.2279
多友鼎之例似尚可見到反縛手形剛被斷開的痕跡;而師同鼎“訊”字的特點在於,其“糸”形被置於連在“人”形和“糸”形的那一橫筆之下,與楚文字中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的寫法已經很接近;如果把這個字的“止”形省去,把“口”旁換成“言”旁,不就正是《平王問鄭壽》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嗎?
在唐先生説法的基礎上,我們試作如下補充:“訊”字原所从的“反縛兩手”形由於逆筆書寫的不便,在古文字發展的過程中逐漸被普通的“人”形所淘汰,“幺”旁變爲“糸”旁,最終變成了“係”形。這符合古文字發展過程中舊有的表意字裏的形符不斷減少的規律。[19]“訊”字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變化,恐怕跟“係”字之本意“係頸”、“係縛”、“係累”,同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形“反縛兩手”的表意作用非常近似是分不開的。[20]在“訊”字初文“一人被反縛兩手而別有一口自含訊囚之義”的象形作用逐漸被破壞時,表示對著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形訊問的形符“口”,讓位給作爲義符的“言”也是很合理的;[21]義符“言”的位置也當然可以不再像“訊”字表意初文中的“口”旁那樣位於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形前方。因此我懷疑楚文字中所見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應該分析為从言从係會意(表示訊問係累之人之義),很可能就是專門為“訊問”之“訊”所造的會意字。[22]
楚文字中目前只發現了“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說文》“訊”字的古文),[23]這並不妨礙我們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釋為“訊”。也許正是由於“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的構形遠紹商代西周表意字的字形並對之加以改造而成,不便於識記,所以它正在被从“言”“西”聲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和秦系文字中的“訊”字所淘汰。[24]至於曾侯乙墓竹簡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二字,裘、李兩位先生對字形結構的分析仍可從。它們應分析為从“韋”(或从“走”)“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訊)”省聲,前者應是表示這種皮革名稱的專字;後者从“走”,有可能就是“迅”字的異體(“迅”可訓“疾”,也可訓“疾走”、“行疾”,[25]用“走”作形旁是合適的)。這些字形後來無疑也都被淘汰了。
“問”是“訊”字的常訓。《詩·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國語·晉語三》:“呂甥逆君於秦,穆公訊之曰:‘晉國和乎?’對曰:‘不和。’”毛傳和韋昭注皆云:“訊,問也。”出土文獻中用“訊”表示“問”義的也很多,如馬王堆漢墓帛書《春秋事語·魯莊公有疾章》:“魯莊公有疾,訊公子牙曰:‘吾將誰以[爲]子?’對曰:‘慶父才。’訊公子侑,對曰:‘臣以死奉煩也。’”[26](第87行),《左傳·莊公三十二年》作“問後於叔牙”、“問於季友”;《上博(四)·相邦之道》4號簡“如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訊)”,據注23所引孟蓬生先生文,這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訊)”也是訊問之“訊”。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所舉的這些例子中的“訊”,都是表示君王(周幽王、秦穆公、魯莊公、魯哀(?)公)向臣下問事。“訊”字這種包含上問下的意義是“問”所沒有的,這也許跟“訊”本表示“訊囚”之義是有關係的。我們所講的《平王問鄭壽》的“訊”字,正是平王對鄭壽發出的動作,看來也是合理的。因此簡文的相關内容的意思是說:競平王到鄭壽那兒去,在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廟中問他說……鄭壽推辭,不敢回答。平王還是堅持問他,鄭壽才作了回答。
二、7號簡的“疋”字
  關於《平王問鄭壽》7號簡的編連、考釋等問題,沈培、何有祖、陳劍等先生都已經提出了很好的意見。[27]沈培先生指出此簡歸篇的錯誤。何有祖先生釋出簡文“溫”“惠”二字。陳劍先生釋出簡文“瞻”字,把簡文後四個字讀為“民是瞻望”,並且解釋簡文的意思說:
“望”上之字,其右半所从與“尚”和“甚”都不完全相同。將其字形結合文意考慮,此字只能釋讀爲“瞻”,即《詩經·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之瞻,意爲仰視。“瞻望”古書多見。簡文意爲具有温恭淑惠之德的君子,下民仰望依賴他。
陳先生釋“瞻”的意見得到了大家的贊同。[28]我們在這條小札中要補充談的是此簡的倒數第三字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整理者將此字釋作“是”,各家皆無異議。其實此字缺乏“是”字中間的一橫,釋作“是”根據不足。[29]此字曾在曾侯乙墓竹簡中出現過,曾侯乙墓竹簡175號“疋乘之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裘錫圭、李家浩先生指出:“疋字原文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與簡文‘楚’字所从‘疋’旁相同。”[30]曾侯乙墓竹簡“楚”字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126號簡“一楚甲”),所从“疋”旁與此字同,可見其說甚是。值得注意的是,《平王問鄭壽》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上部的“日”恰被“止”旁交會的兩筆夾住,這和楚文字“疋”字多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上博(一)·孔子詩論》10號簡)、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郭店楚墓竹簡·窮達以時》9號簡)之形特徵相同,更可見此字釋為“疋”是有根據的。《說文·五下》“夏”字古文从“疋”,其實是戰國文字“夏”字左半寫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包山209號簡“夏”字所从)這類形體被誤認的結果,由此也可見在古人心目中“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的確是“疋”字。1984年江蘇丹徒縣北山頂墓葬出土春秋前期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編鐘、鎛有“中鳴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好”一句,[31]其中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各家皆釋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何琳儀先生指出鐘銘“是”字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與此不同,他認爲此字“从‘女’‘疋’聲,疑為‘婿’之省文”,“‘胥’與‘且’音近可通,……鐘銘‘中鳴婿好’可讀‘終鳴且好’,與春秋金文中習見的‘中翰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楊(引按,原文如此,似為“揚”字之誤)’句式完全相同。”[32]其說可從。這也説明簡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的這种寫法不但曾侯乙墓竹簡所在的戰國早期已有,甚至還可以追溯到春秋時代。
“胥”字从肉疋聲,《說文·二下》“疋,……或曰胥字”,楚文字中“疋”字即可讀為“胥”[33]。簡文的“疋”當讀為訓“皆”的“胥”。簡文“溫恭淑惠,民胥瞻望”,應是說“温恭淑惠的君子,下民都仰望依賴他。”《詩·小雅·角弓》:“爾之遠矣,民胥然矣。爾之教矣,民胥傚矣。”“民胥如何”的辭例與簡文相同。陳劍先生在解釋簡文“瞻”字意義時曾舉《詩·小雅·節南山》“赫赫師尹,民具爾瞻”為證,是正確的。《節南山》毛傳云:“具,俱。”“民具爾瞻”和簡文的“民胥瞻望”顯然是一個意思。陳先生文中還指出,簡文“‘喪’、‘望’似乎有韻,其體例也跟《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不同”,也很有道理。我們懷疑簡文很可能就是引的佚詩,因此會和《詩經》有如此類似的表達。用“胥”來表示“皆”,是一個比較古老的用法,我們討論的這個“疋(胥)”恰用在有韻的文體中,大概不是偶然的。
附帶說幾句和此簡歸篇有關的問題。上引沈培、陳劍先生文分別指出7號簡“究竟應當屬於哪一篇,有待進一步研究”,“在已發表的上博簡裏,沒有找到跟此簡有關的,不知在未發表部分裏有沒有它的位置”。我們注意到李零先生《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披露的上博簡約20種“春秋戰國故事”中,有“《王居蘇瀬之室》三種”。這三種的篇題分別是《王居蘇瀬之室》、《葉公子高之子見令尹子春》和《謙恭淑德》。[34]據李先生說,這三個篇題皆後加,可見篇題中的内容都是簡文的原話或者將簡文原話提煉而成的。7號簡的“溫恭淑惠”,原整理者即釋為“謙恭淑德”。[35]李先生所謂的“《謙恭淑德》”有沒有可能原來就包含了這支簡呢?如果確實如此,這支從字體和内容看都與《平王問鄭壽》篇無關的簡爲什麽後來又被從他篇抽出歸入此篇?這也許都只能等待上博簡繼續發表,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2007年8月28日初稿
附記:小文寫作時,曾先後向沈培先生和裘錫圭先生請教有關問題,獲益很多,謹向他們致以謝意。
(編者按:[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圖版第77~78頁,釋文考釋第256~25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本文所引《上博(六)》釋文參考了簡帛網上的合理意見,為避免繁瑣,恕不一一説明。
[2]何有祖:《讀〈上博六〉劄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
[3]陳偉:《讀〈上博六〉條記》,簡帛網2007年7月8日;董珊:《讀〈上博六〉雜記》,簡帛網2007年7月10日。
[4]凡國棟:《〈上博六〉楚平王逸篇初讀》,簡帛網2007年7月8日。
[5]沈培:《〈上博六〉字詞淺釋(七則)》,簡帛網2007年7月20日。
[6]劉信芳:《上博六試解之三》,簡帛網2007年8月9日。
[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釋文考釋第255頁。
[8]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圖版第63、65、66頁。
[9]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上冊)附錄一,第513頁,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10]張光裕、黃錫全、滕壬生主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第21~22頁,藝文印書館1997年1月。
[11]張鐵慧:《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讀後》,《江漢考古》1996年第3期;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第五輯),科學出版社1999年8月;蕭聖中:《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補正暨車馬制度研究》(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5月),第43頁;施謝捷《曾侯乙墓竹簡釋文》(2001年10月,未刊稿)將此字隷定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並在其後括注“鼬”字。
[12]皆從施謝捷《曾侯乙墓竹簡釋文》(未刊稿)隷定。
[13]李守奎:《楚文字編》,第717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參看曾憲通:《說繇》,《古文字研究》第十輯,第23~36頁,中華書局1983年7月。目前已發表的《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的“繇”字,見於《上博(三)·周易》25號簡、《上博(四)·曹沫之陣》20號、42號簡、《上博(五)·季庚子問於孔子》13號簡、《上博(五)·姑成家父》9號簡、《上博(五)·弟子問》17號簡、《上博(六)·孔子見季桓子》6號簡、《上博(六)·用曰》7號簡等,無一例外皆从“肉”。張光裕主編《郭店楚簡研究》第一卷《文字編》第320頁(藝文印書館1999年1月)所列《性自命出》47號簡的“繇”字似乎从“人”,但從《郭店楚墓竹簡》圖版,尤其是放大的《六德》照片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簡帛書法選》編輯組編:《郭店楚墓竹簡·六德》,第47頁,文物出版社2003年6月),可見此字肯定是从“肉”的,只是“肉”旁中間的一筆因竹簡殘泐而顯得比較淡而已。張勝波《新蔡葛陵楚墓竹簡文字編》(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130頁所列新蔡簡甲三15、60的“繇”字似乎也从“人”,但觀察原書圖版,其實此字也並不从“人”,在其類似“人”形兩筆中明顯還有兩道筆畫(關於這支簡的釋讀,參看宋華強《新蔡楚簡的初步研究》(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6月),第四章第三節、第五章第五節)。所以這些例子都不足以支持楚系文字“繇”字有从“人”或“尸”旁的變體的説法。齊系陶文“繇”字字形中,有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等形者,後者顯然是從前者進一步訛變而來的,過去曾被誤釋為“紹”(參看曾憲通:《說繇》,第26頁第(1)、(3)兩例的後一字形,第27頁;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第220頁,中華書局1998年9月)。但這種寫法並非“人”形也是很清楚的,何琳儀先生指出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形都是齊系文字“繇”所从的“肉”旁(同上引書),可從。因此這種从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的字形淵源有自,和楚系文字中从“人”或“尸”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等字恐不能比附,何琳儀先生的《戰國古文字典》沒有把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放在“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下,而歸入附錄(第1517頁),不知是否出於這種考慮。退一步說,即使齊系文字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這類字形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確可看成與“人”形混同,也不足以據此説明楚系的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也是混同的結果,曾侯乙墓竹簡全部寫作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等形,而並無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這類寫法可以説明。
[14]徐在國:《上博竹書(二)文字雜考》,《學術界》2003年第1期,98~99頁。
[15]他認爲,《從政(乙)》1號簡“口惠而不係”的“不”字前抄脫了一個“實”一類的字,“口惠而[實]不係(繼)”跟《禮記·表記》“口惠而實不至”、《郭店楚墓竹簡·忠信之道》“口惠而實弗從”相當,見陳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從政〉篇研究(三題)》。後《上博(五)·三德》發表,學者指出16號簡“喪以係樂”就是《呂氏春秋·上農》的“喪以繼樂”(范常喜:《〈上博(五)·三德〉札記三則》,簡帛網2006年2月24日。),這為陳先生將《從政》的“係”讀為“繼”的説法提供了很好的證據(參見上引陳劍先生文“補記”)。
[16]參見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第三冊,第1248頁;容庚編著 張振林、馬國權摹補:《金文編》,第141頁,中華書局1985年7月。
[17]唐蘭:《殷虛文字記》,轉引自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第三冊),第3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18]也有學者把“係”字歸入脂部,如朱駿聲(見《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第572頁,中華書局1984年6月)。
[19]參見裘錫圭:《文字學概要》,第34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8月。
[20]裘先生曾指出,“形符和義符的界綫並非總是很明確的”(《文字學概要》,第34頁。),這裡的“係”旁似乎既可以看成形符,也可以看成義符。
[21]裘錫圭先生指出“隨著漢字象形程度的降低,用形符造表意字的方法就逐漸讓位給用義符造表意字的方法了。”(《文字學概要》,第33頁。)
[22]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字所从“係”旁中的 “人”(日母真部),似有可能兼起聲旁的作用。“信”、“訊”古音相同,“信”也从“人”得聲。
[23]孟蓬生:《上博竹書(四)閒詁》,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5日;參見沈培:《上博简〈姑成家父〉一个编联组位置的调整》注2,簡帛網2006年2月22日。
[24]此字在秦統一文字以後已經不存在,很有可能此前已遭自然淘汰,但也有可能是秦朝政府人爲廢止的。
[25]參見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第2276頁“迅”字1、2、6諸項,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26]釋文據裘錫圭:《帛書〈春秋事語〉校讀》,《湖南省博物館館刊》第1期,《船山学社》杂志社编辑出版,第92頁,2004年7月。
[27]沈培:《〈上博(六)〉中〈平王問鄭壽〉和〈平王與王子木〉應是連續抄寫的兩篇》,簡帛網2007年7月12日;何有祖:《讀〈上博六〉札記》,簡帛網2007年7月9日;陳劍:《讀〈上博(六)〉短札五則》,簡帛網2007年7月20日。下引不再出注。
[28]參看劉釗:《〈上博(五)·君子為禮〉釋字一則》,簡帛網2007年7月23日。
[29]參看李守奎:《楚文字編》,第92~94頁。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第132頁,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所收天星觀簡的“是”字的其中一個摹本和《平王問鄭壽》7號簡字形相近,但此摹本不可信,據《楚文字編》所收此字印本,其所从“止”旁的左側明顯有一曲筆,可見此字應是類似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包山4號簡)的寫法。
[30]裘錫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上冊)附錄一,第528頁注250。
[31]劉雨、盧岩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第227~236頁,中華書局2002年9月。
[32]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第304~305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33]如《上博(二)·容成氏》1號簡“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
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疋是”讀為“赫胥氏”,郭店簡《窮達以時》9號簡“子疋”和《上博(五)·鬼神之明》3號簡“五子疋”讀為“子胥”、“伍子胥”。
[34]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第274頁,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4月。
[3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釋文考釋第263頁。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4627.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讀《平王問鄭壽》篇小記二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