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考古-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
昭 惠
2005年学界发表有关秦文化的史学专著及论文集7部,一般著作十余部,考古学著作4部,论文近百篇。
本年度与秦文化研究有关的学术会议依次是7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召开的“秦直道学术讨论会”、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国秦汉史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8月在西安召开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10月在天水召开的“早期秦文化学术研讨会”。
有关秦文化的考古发现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阿房宫西边界已确定,二是凤翔秦都雍城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三是里耶秦简清洗完毕,四是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秦的陵园遗址。
一、论著出版
史学类著作有安作璋、孟祥才先生的《秦始皇帝大传》。有关秦始皇的书已经出版数十种,这本书视角独特,是近年来同类著作中的比较好的一部。张文立、张敏的《秦始皇》作为古都西安丛书的一本全面梳理了有关秦始皇帝的资料,如秦始皇帝的妻妾子女、秦始皇帝未立后等问题,同时注意挖掘新的文献资料,并充分利用出土文物资料和研究成果,全方位地展示了秦始皇帝这个人物形象。
秦汉史研究方面的著作有张荣芳先生的《秦汉史与岭南文化论稿》。该书收录秦汉史研究文章18篇,秦汉史书评文章10篇,岭南史研究文章11篇,岭南史书评5篇。黄今言先生的《秦汉商品经济研究》一书对秦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征等方面内容做了深入研究,较全面地反映了秦汉时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全貌。韩星先生的《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政治思想、社会政治制度演变、分化以及整合的史实,主要抓住儒法两家思想体系构成似的若干重要概念、范畴来宏观地、纲目式地研究先秦儒法在秦汉之际参与政治文化整合、初步为其后二千年中国社会确立基本政治文化模式的情况。张涛先生的《秦汉易学思想研究》系统论述了秦汉时期易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学界对易学思想的研究概况。相关著作还有王世荣先生的《周秦政治文化与政治伦理》和胡克森先生的《儒家理想与秦汉政权》。
考古类著作有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任家嘴秦墓》。该书报道了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咸阳市文物工作者在秦都咸阳遗址丙侧任家咀发掘的242座秦墓资料,这批墓葬从春秋中期一直延续到统一秦,它对研究关中地区特别是秦中心区域墓葬的分期建立了可靠的分期标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一墓地也是秦咸阳本地居民一直使用的墓地,同相距较近的塔儿坡墓地系外来人口形成的墓地性质不同。它的出版又必将引起一股秦文化研究的热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工作队、襄阳地区文物管理所的《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该书是襄阳王坡东周秦汉墓的考古发掘报告,其中有东周秦墓2座。白云翔先生的《先秦两汉铁器的考古学研究》涉及到中国冶铁的起源及初期发展、战国时代和秦汉时代铁器的发现及类型学研究和铁器的应用与发展、先秦两汉铁器与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中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学术焦点或热点问题,有的还是多年来存在的学术研究薄弱方面。先秦两汉铁器考古学研究是中国古代铁器考古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书中本书对先秦两汉铁器所涉及的铁器生产管理、铁器流通、铁器与历史发展等诸多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有意义的学术观点。王雪农、刘建民的《半两钱研究与发现》属于钱币学及历史货币研究领域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把半两钱置于历史长河中作综合考察,阐述各个时期半两钱的历史定位;以范铸工艺为基础,以不同时期半两钱铸造工艺所承载的技术特征为依据,对半两钱进行分期断代。下编共分有“战国时期的半两钱”、“秦王朝铸造的半两钱”、“西汉初年铸造的半两钱”、“高后八铢半两钱”、“高后五分钱”、“荚钱”、“文景时期四铢半两钱”、“武帝时期的四铢半两钱”、“铁铅四铢半两钱和磨边剪凿的半两钱”、“非正用品半两钱”十个章节对不同时期半两钱进行个别剖析。本书收录1700余枚半两钱,多数是从未发表过的新出钱品,时代齐全,类型多样,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为丰富完整的一份秦汉半两钱资料。陈公柔先生的《先秦两汉考古学论丛》是陈公柔先生的自选个人文集。全书按论文内容的年代和文体类别排定,内容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先秦时期铜器铭文的研究以及相关问题的论证,其二是对秦汉时期简文的考释与研究,其三是有关书评和序。
刘士毅主编的《秦始皇陵地宫地球物理探测成果与技术》。该书分两篇,第一篇介绍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支持的、采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探测秦始皇陵地宫及其陪葬坑、陪葬墓、地面建筑遗存的成果;第二篇详细介绍了这次投入实验的22种具体方法技术。本书反映了我国投入方法最多、取得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以地球物理方法为主的考古活动。不但提供了地宫在封土堆之下的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科学依据,还推断了地宫具体位置、大小、深度、框架结构和完好性,其中大部分推断得到了初步验证证实,新发现了以往考古中未曾遇到的隐蔽于封土中的细夯土墙。
论文集方面有秦俑博物馆《论丛》编委会的《秦文化论丛》(第十二辑)。本书是有关秦文化的学术性文集,收录秦俑学第六届会议的论文70篇,内容涉及秦文化的研究历史述评、秦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交流、秦器物考释与研究、秦墓葬研究、秦史人物评论、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研究等。熊铁基、赵国华主编的《秦汉思想文化研究》,收录“中国秦汉思想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30篇。这些论文从思想、文化、学术、制度、著作和出土简帛、文物等方面,对秦汉思想文化的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具体内容涉及到汉代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秦朝的速亡问题、《吕氏春秋》与《淮南子》的比较、司马迁与《史记》、秦汉时期的边疆问题、秦汉制度史和出土文献等。礼县秦秦西垂文化研究会和礼县博物馆编辑的《秦西垂文化论集》。秦早期文化的研究是秦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文献和文物资料的不足,使秦文化的研究存在诸多空白。20世纪90年代,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陵园的发现,为秦早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提供了系统可靠的资料。为推动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秦文化发祥地礼县的学者编辑了《秦西垂文化论集》。该书比较全面地编选了西垂陵园大型墓葬的发现、发掘情况的文章和关于早期秦文化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论文。该书比较全面地选编了有关西垂陵园大型墓葬发现、发掘情况的文章和关于早期秦文化的文献资料和研究论文,是学术界第一部系统反映秦早期历史文化研究情况的综汇性的工具书。徐卫民先生的《秦汉历史地理研究》,该书由40余篇论文组成,其主要内容集中在秦汉都城、苑囿、园林、宫殿、建筑、关中地理环境的研究方面;另有关于秦人物和文化方面的论文10余篇。陈泽先生的《西垂文化研究》,收录西垂文化研究文章10篇。
通史类著作有《中国通史教程》编写组的《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读史有故事系列中朱鹰编著的《秦汉故事》;《中国史话》编写组的《气吞山河的雄奇帝国》。
有关秦始皇陵和秦兵马俑的著作有张涛先生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张占民先生的《秦皇骊山园——神秘的地下王宫》和孟剑明先生编著的《梦幻的军团》。这三部书文字优美,装祯精良,图文并茂。
二、学术会议
本年度有关秦文化的学术会议有7月28日至30日在鄂尔多斯召开的“中国·秦直道研讨会”。会议是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联合主办。国内30多位秦汉史研究学者与会。
秦直道始建于公元前212年,南起今陕西淳化县,北抵今内蒙古包头市,全长700多公里。这条古道是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碰撞的见证、联系的纽带。历史上,秦直道贯通中原和北方,加强中原与北疆边陲之间的联系,巩固了国家边境。同时,作为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秦直道加强了南北商贾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
专家认为,秦直道是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堪称世界公路的鼻祖。虽然历经千载更替,但秦直道的痕迹在鄂尔多斯市境内至今依稀可辨。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高速公路”,秦直道与长城、秦俑齐名,堪称世界奇迹,却鲜为人知。作为秦王朝兴衰变迁的重要见证,对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开发不仅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①。
8月1至5日“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和港、台地区及韩、日等国的180位学者参加了本届年会。会议共收到论文(含提要)92篇,内容集中在四个方面:1.秦汉民族史研究。2.秦汉简牍与考古。3.秦汉政治与制度。4.秦汉经济与文化②。
8月9日至11日由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陕西省文史馆、秦俑博物馆、陕师大学文学院、陕西人民出版社、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海内外学者百余人与会,提交学术论文67篇③。
10月12日至15日,由天水师范学院、西北大学文博学院、秦文化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早期秦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天水师范学院召开。四十余位学者与会,提交学术论文20余篇。在这次会议上,学者首先报告了礼县西山早期秦文化考古、礼县秦早期都邑、陕西华县东阳秦墓葬文化面貌等新近的考古发掘情况。会议论文涉及古代关陇通道与秦人东进关中线路、礼县圆顶山秦墓铜器、东周时期殉人秦墓、汧邑非秦都问题、秦上郡置县问题、秦定都雍城的原因等问题。与会者还就秦文化的来源、秦族的发展线路、秦早期社会组织形态的发展、秦人农牧业发展道路等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会议期间,代表考察了西山、鸾亭山、大堡子山、礼县博物馆等地,使代表们对于秦人早期的活动地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代表们在考古发掘的现场领略到先民的生活环境④。
三、考古调查与发现
1.阿房宫西边界已确定
阿房宫考古队自2002年以来,对阿房宫的前殿遗址进行了细致发掘,以充足的证据证明了阿房宫前殿并没有建成,也没有被烧过。在进一步确定阿房宫范围的过程中,考古队对前殿遗址以西战国秦上林苑一号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流水景观遗迹。本书曾在2003年、2004年对此有过介绍。
2004年11月和2005年3~4月,在阿旁宫前殿遗址的西面和西南面发掘了两处大型建筑遗址。一号建筑遗址的南部宫殿区发现了夯土台基、廊道、散水等遗迹,北部的园林区则发现一处曲尺形石渠构成的流水景观遗存。二号建筑遗址的下部为两层夯土台基,台基之上有建筑物残迹,推测原为高台多层建筑。这两处建筑遗址所出各类建筑材料的年代均属战国时期,由其位置判断应是在战国时秦上林苑中的建筑,而与阿旁宫的修建没有关系⑤。
2005年,考古工作主要集中在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西侧,在前殿遗址西面至沣河东岸42.3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勘探、试掘和发掘。在位于2004年发现流水景观的一号建筑遗址正南500米处发掘了另一处遗址,这个遗址位于阿房宫前殿遗址西南1200米,是传说中的“阿房宫烽火台”遗址。该建筑遗址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建筑,下部为夯土台基。台基分成上下两层,其夯土通厚有3.6米(上层现存厚1.6米,下层厚2米),夯层厚5~7厘米。在台基上层南沿南2米处,发现东西向建筑物倒塌的瓦片带,宽约3米。台基上面为建筑物。该建筑物为夯筑的,底部大(东西13.2米、南北28米)、顶部小(东西5.5米、南北9米),现存高4.1米。在其底部和中部残存一些未扰过和扰动过的花岗岩质的础石,从下往上,共有四根。根据这些础石的位置推测,该建筑底部和中腰应有房屋和回廊一类的建筑。
在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板瓦、筒瓦等建筑材料,另外还有一些残砖块和瓦当。其中的板瓦均为残片,呈灰色,表面为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或细密弦纹。筒瓦也均为残片,表面为细绳纹,内面为麻点纹,制作粗糙,泥条盘筑的痕迹非常显著。
从出土的板瓦、筒瓦的制法和形制来看,均与发现流水景观的上林苑一号遗址出土的板瓦、筒瓦相同。从该遗址内采集的绳纹铺地砖和绳纹拦边砖残块来看,也与上林苑一号遗址出土的铺地砖和拦边砖完全相同。故该建筑遗址的时代与上林苑一号遗址的时代是一致的。
该建筑遗址破坏惨重,下部夯土台基东部和西部早已被挖掉。据当地群众回忆,上部建筑四面呈斜坡状向中部逐渐升高。现存的最大高度比解放前后看见的高度要低约2米多。即该建筑现存的部分只是当时建筑的极小部分,同时,也是当时建筑的最高部分。又在残存建筑底部有扰动过的础石,南部自底部向上1.4米处发现一未扰动过的础石,说明该建筑底部和中部应有建筑物,顶部因破坏殆尽,建筑物已无存。故该建筑应为高台多层建筑,其形制与秦都咸阳宫遗址相似,这也是战国建筑形式的一大特点。
由此可以断定,该建筑遗址应为战国秦上林苑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之一,与阿房宫的建筑没有关系,更不会是“烽火台”一类的建筑,是在秦统一以前建成的。
在这一范围内,除了发现战国秦上林苑一、二号遗址外,还在二号遗址以西500米发现了一座汉代宫殿建筑。在前殿遗址北边的小苏村我们还采集到了很多战国时代的瓦片,说明这儿也应该是一座战国时代的建筑遗址。经过大面积的试掘和发掘,这一范围内的土层主要是耕土层和扰土层,再下面就是沙子或淤泥,这应是沼泽地或河道的遗迹现象。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阿房宫前殿遗址夯土台基的西边缘就是整个阿房宫的最西界⑥。
2.凤翔秦都雍城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
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和凤翔县博物馆联合组队,在位于凤翔秦都雍城西北部的作坊区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该遗址范围南北长220、东西宽150米,总面积3.3万平方米。在遗址范围的东侧和南侧又发现断续的夯墙遗迹,初步判断它可能分别与雍城西城墙和北城墙连接,以此形成“雍城内城作坊区”。本年度发掘清理的区间位于整个勘探范围的东南,属于雍城时期的早期秦文化层距地表1.4米,该层以下为生土,以上分别为汉代文化层、唐宋文化层及近现代扰土层。由于秦以后的各历史时期在这里形成数量较多的生产、生活设施和墓葬,许多秦遗迹被打破,且晚代遗迹和地层中也多包含早期秦的遗物。
在秦文化层中发掘并能确认出的遗迹有陶窑、深层纯净土采集坑、泥条存储袋状坑、给作坊输水的地下陶水管道、水井和用于其他拌和材料存放的长方形竖穴坑等。陶窑为地面馒头形熟土结构,形制较小,窑群间相对密集,相邻窑距较小,发掘出的窑东西呈“一”字形排列,其中2座仅有底座,另3座也只有窑身的下半部;1号沟长35.9、宽2.95、深4.75米,是最大的一个取土场地,同时它又兼作浸泡与拌泥的场所;在沟的两侧分布多个袋状坑,其用途为暂存细搓的泥条,之后再以盘筑方式在坑上近距离内制作成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土坯,经晾干之后入窑烧成,出窑后正品即被运抵宫殿及其他建筑兴建地,废品及窑灰则被倾倒于附近的废弃坑内,判断1号取土沟也是在过深而不宜继续取土时被改用废弃物填埋坑的。根据炉灰推测当时的燃烧材料因烧制时段不同而分别为一般软质柴草、树枝和杠木等,没有发现以煤作燃料的遗留物。
发掘出的2000多件遗物中,主要有方砖、槽形板瓦、弧形板瓦、筒瓦、瓦当、贴面墙砖、陶鸽、陶俑,以及制作和烧制时所需的各类工具,如打泥石夯、陶捶、水容器和支垫等,此外还发现尚未焙烧的泥坯。在出土文物中,最具特征的是一批动物纹瓦当,有鹿蛇纹、凤鸟纹、蟾蜍纹、獾纹、虎雁纹、鹿纹、虎鹿兽纹和虎纹等,另外还有一批云纹和素面瓦当。出土的瓦当中,有少部分确因烧制过程中的不当因素使其出现爆裂、变形或流变等原因成为废品,而另外一大批完好的瓦当也被废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与之相套接的筒瓦出现质量问题的缘故。另外还出现一件由多个筒瓦、瓦当变形粘连在一起的烧结块。尽管这次发掘出的瓦当数量多,但除个别种类外,大多数种类即在以往雍城城内及其郊外行宫建筑遗址上都曾发现过,说明这些建筑上的材料可能就来自这里。
在此次发掘出的文物中,早期方砖系首次在雍城被发现,这种砖厚重,不规格,没有足够的承重力,且多数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变形和开裂,显现出秦砖最初的原始雏形。半圆形贴面砖、人俑和各种脊兽的发现,为判断当时建筑墙面及屋顶装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发现的各类动物纹瓦当中,有些图案内容还是首次被发现,丰富了东周时期秦瓦当的内容。另外该遗址还发现了制作几种动物纹瓦当的模具,这些模具的发现为了解当时瓦当制作过程中独立模制、边轮的添加,以及与筒瓦的工艺套接过程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以往在雍城发现的秦汉瓦当中,其中大多数是通过多年来在地面采集或民间征集而来,作为秦汉这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的各类瓦当,其制作风格、形制特征和图案内容都因时间的差异而有区别,尤其像对各类图像瓦当的年代判断就比较困难,而通过本次对豆腐村遗址的发掘,则从地层层位关系上明确了出土数量非常多的瓦当时代。
根据已取得的考古收获,初步确认豆腐村遗址即为战国早期向雍城各类建筑专门提供瓦类陶质建材的作坊所在,由于采土量的限制,以及临近处兴建新窑比较容易的缘故,各时段的作坊区可能就近多次移位才形成雍城较大的作坊区,在本次发掘区的附近应该还有早到春秋晚期或者晚于战国早期的遗存。
豆腐村作坊遗址的发现对秦都雍城陶质建材的来源、尤其是制作和烧制工艺及流程的探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结合20世纪80年代在该遗址附近发现的铜建筑构件和新近发现的夯墙初步判断,在当时雍城的西北角可能存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手工业作坊区,其门类除陶质建筑材料外,还有类似金属冶炼、木材加工,以及用于军事、祭祀和日常所需物资的制作。作坊区及周边夯墙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秦都雍城的总体布局和该城是否有外廓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⑦。
3.里耶秦简清洗完毕
2002年在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3.6万枚秦简已于2005年3月清洗完毕,进入最后的脱水脱色保护阶段,2005年末将能完成对秦简的保护工作。里耶秦简中有上千枚无字简牍,但这些无字秦简依旧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清洗后的里耶秦简保存在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库房里。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长袁家荣认为,对于已经出土的简牍来说,清洗只是最初的步骤。由于秦简多为木质结构,因此清洗干净后还采用药水进行浸泡,防止简牍霉变、虫蛀,并且对这些秦简进行脱色脱水处理。简牍脱色之后,这些简就会呈现出竹木简的原色,文字资料就可以留下来,要长久保存这些简牍,最重要的还是对其进行脱水,这也是简牍保存中最难的一点。
负责发掘和清理里耶秦简的张春龙副研究员介绍,里耶古城出土的简牍约有20余万字,字体属古隶,内容多为官署档案,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层面,极大地充实了秦代的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高崇文认为,里耶秦简对研究秦的统一和秦文化的传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秦王朝地方政权的一个标本。
在进行相关保护处理的同时,考古专家发现3.6万枚秦简中有上千枚无字简牍。袁家荣解释说,这可能是当时的简牍没有写字,或者是秦简上的文字脱落才形成的,但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无字简做“实物实验”,进行科学分析,为全面研究秦简提供重要的资料⑧。
4.长安区发现大型战国秦的陵园遗址
2005年7月,陕西省考古所在神禾原上发现了一处大型战国秦的陵园遗址,该陵园规模浩大、墓葬规格等级较高。陵园遗址位于河北岸、河南岸之间的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范围内。直到目前发掘工作还在深入进行中。现已揭露了陵园北门门阙及东西两侧的部分墙陵、北门外兆沟以及陵墓8号陪葬坑局部,并正对陵园内的“亚”字形大墓进行发掘。
该陵园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10米,占地面积约260亩。园区外设兆沟,内筑夯土围墙,四面围墙中部各置一门,建有门阙。园内有隔墙将陵园分为南北两区,隔墙中部开设一门。其中北区南北长410米,有带4个斜坡墓道的“亚”字形大墓一座,墓道旁分布了12座陪葬坑;南区有房屋建筑和灰坑(或祭祀坑)遗迹。
清理的K8陪葬坑东部局部长8米、宽约4米、深4米,面积约32平方米。坑内由底、立柱、棚木构成类似长廊的空间,其间摆放陪葬的马车。现清理出安车一辆、挽马6具,应属所谓“天子驾六”的规格。同时出土有错金银铜转珠、鎏金铜泡、银带扣、银和青铜马镳及青铜节约、银饰片、青铜马镝等车马具。坑内有火烧痕迹,可能曾遭盗扰。该陪葬坑应为马坑。
“亚”字形大墓钻探深度15米,墓道东西长约140米、南北长约113米;墓室东西长约29米、南北宽约28米。墓道内填土并夯筑,考古工作者在墓道内发现有秦“半两”铜钱、泥质灰陶钵、夹沙红陶釜残片等物。在墓室及附近发现有盗洞,说明此墓葬曾遭盗扰,出土有铜带钩、错银青铜底座、谷纹玉璧、圜及碗、钵、大型小口陶瓮等。
整个陵园布局完整、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是迄今为止发掘过的规模最大的战国秦时期陵园建筑遗址。从其规格推断,这一陵园应系王公级别的陵园,墓主的身份目前尚未断定。依相关文献推测,这可能是秦始皇祖母夏太后的陵寝之处,也有可能是时代相当的秦国王公的墓葬陵园。该陵园布局上承两周、下开秦汉,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对于古代陵园布局、秦文化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⑨。
——————————
①那森宝音:《“中国·秦直道研讨会”在鄂尔多斯召开》,《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2005年1期。
②牧仁、特日格乐、索明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2005年1期。
③徐卫民、丁晓雯、高一萍:《2005年中国·西安纪念司马迁诞辰215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2005年1期。
④徐卫民、丁晓雯:《专家学者研讨早期秦文化》,《光明日报》2005年11月14日。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宫考古工作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2期。
⑥详细资料可参见中国考古网记者申云艳采访李毓芳稿。
⑦田亚岐、景宏伟、王颢、陈钢:《凤翔秦都雍城作坊遗址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6年7月27日。
⑧明星:《里耶秦简洗尽尘埃上千枚无字简面世》,《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3月24日。
⑨《神禾原发现大型战国秦陵园》,《西安晚报》2006年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8/525776.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2005年秦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概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