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杨国强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4年3月9日
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
摘要:自封建变为郡县,则帝王治理天下不得不选官。世路里的这种社会变迁相比,作为早生的观念,《春秋》讥世卿,已表达了儒学以“尚贤”为义所固然和理之应有的政治理想。孔子说“选贤与能”,孟子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要义都在于放开贤路和“立贤无方”。因此,由世卿变为选官,引此以为理路,便是由世及变为尚贤。汉代始行察举取士,而多以“贤良方正”为名目,正可以看到理想政治对于实际政治的影响和规范。顾炎武说其时的“乡举里选,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则察举之能够成为一种制度而用来选贤选官,皆本乎以名荐人而又循名责实。以名荐人,说明了名常常走得比实更远;循名责实,又说明了名实之间会有不能贴合和不相对称。两者都反照了名实的异同,从而两者都反照了存在于察举制度里的无法密封的空隙。因此,当“荐举征辟,必采名誉,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赴之”,遂至“好为苛难,遂成风俗”之日,常常是“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演为积久而成的时趋。虽说“好为苛难”和“刻情修容”都属名实不能相印,但前一面犹能砥砺风节,后一面则淆乱真假,并因淆乱真假而淆乱了旨在举贤的选法。之后是世风与选法交相变迁之下的名实相悖和循名不能责实。迨魏晋之后,“荐举征辟”与“九品官人法”相嬗递,以名荐人已骎骎乎日趋而日归于以族选人,随之是“好为苛难”和“刻情修容”皆穷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势)族”的两头截然界分之中。世家多上品,其初始的渊源应当来自于世家更重子弟的养和教,因此世家子弟大半更加可观。但当选官与家族的依连一路固化而深度板结,致“州郡大吏,但取门资”成为一种长期性和普遍性之后,儒学以“立贤无方”为贤人政治题中应有之义的道理,便在南朝与北朝的选官过程里都由奄奄一息而荡然无存了。与之相因果的,则是始于“乡举里选”的察举制度自身在两头界分的固化板结里内外俱困而四面支绌。而后隋代继起,“罢九品中正,选举不本乡曲”,并因此而使行之已经数百年的察举制度不得不变。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举;历史思考
全文阅读: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1).pdf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2).pdf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3).pdf
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4).pdf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10/538910.html

以上是关于历史-科举制度的历史思考(上)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