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民国-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中华民国史是1949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由学术研究中的一块荒地,逐步走上繁荣发展的道路,经历了解放思想、学科定位和科学化研究的曲折发展过程。
所谓解放思想,主要解决民国史敢不敢或愿不愿搞的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方针的鼓舞下,学者开始涉足民国史研究的各个领域。
所谓学科定位,主要解决民国史在历史学科中的地位问题。中华民国自1912年成立到1949年止。它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通史的一部分,是一部断代史。但是长期以来民国史未被人重视,直到八十年代初期,民国史才被认可为一门学科。
所谓科学化研究,主要指民国史既然是一门科学,研究中就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如果只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或个人的好恶,随心所欲地任意解释甚至曲解这段历史,这是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反科学的。这些年来,这种状况已有很大改变,学者能够尊重历史事实,采取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研究。
从学术研究的发展变化看,近二十年民国史的研究大体上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这一阶段具有恢复历史面貌的性质,主要研究民国政治史,课题多围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方面。对历史事件,给予恰当的历史定位,如较深入地研究了币制改革、关税自主运动、西安事变、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等。对民国历史人物,如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军政要人蒋介石等,评述其功过是非,改变了过去研究中简单化、绝对化、脸谱化等毛病,坚持了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阶段,为九十年代。这一阶段拓宽了研究领域,丰富了研究方法,学术思想、学术观点更加深化。学者不单纯研究政治史、国共关系、历史人物;不停留在单纯恢复历史真实方面,而是全面地、多方位地研究民国政治、经济、财政金融、社会结构、社会变迁、政治制度、中外关系、思想文化和城乡现代化等。学术气氛进一步活跃,研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学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民国史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二十一世纪,历史科学将有一个大的发展,中华民国史研究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一形势下,民国史研究需要考虑解决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
第一,民国史的研究思路问题。历史实践告诉我们,1840年的鸦片战争,殖民主义者用大炮强行打开了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的这次开放是被动的、灾难性的,也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已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要急起直追赶上世界前进的步伐。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独立富强的中国。中华民国作为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的历史实践,均应放在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中去观察。中华民国史,应该以如何改造与发展中国、建设现代化中国为基本的指导思想或研究思路,并以此去认识和分析民国史上的各类问题,这样可能看得更加清楚、更加深刻,也能站得高、看得远。譬如,辛亥革命以后,人们都在探索中国改造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种种改革中国的方案,如职业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等。这些都不是完善的救治中国的方案,但反映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追求真理的决心。如果我们能够把它们放在历史发展大潮流中去观察,就能更加全面地认识它们,正确分析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二,民国史的体系问题。民国史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体系问题长期没有解决。七八十年代,为了与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有所区别,民国史曾经以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等统治政权的发展演变来构建本学科的体系,这实际上仍然是政治史的框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史体系。九十年代,为了完善民国史体系,也曾有学者建议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加进去。学科体系有严谨的科学性,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民国史应该围绕着一个基本线索来建设它的完整架构。这个基本线索,就是中国近代社会如何经过艰难曲折,逐步地、缓慢地向现代化中国发展。围绕这一主线,将中国人民为建成现代化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内的奋斗历程,构建一个有紧密联系的、有丰富内涵的科学网络,形成一个科学性时空整体。它既不是一大堆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的堆砌,也不是对历史过程的片面取舍。历史事实、历史过程都必须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国这一主线而展开。这样做,可以比较容易、比较明确地将中华民国史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甚至与中国现代史的分期和体系区分开来;对北洋政府、国共关系等方面研究中许多难以处理的重大历史问题,也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08/28/54141.html
以上是关于民国-民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