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汗国历史介绍

汉文史料中“回纥”一词来自古回纥文,回鹘之名来源于部落韦纥、乌护。788年,回纥改名回鹘,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回纥是铁勒诸部的一支,韦纥居住在土剌河北,乌护居住在天山一带。回鹘一度作为突厥汗国的臣属。突厥汗国强盛时,回纥部落臣服突厥。

回纥汗国(744~846年),又名回鹘汗国。由回纥部落药罗葛部建立。回纥人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5—6世纪回纥人(又称韦纥)主要居于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到7世纪初时他们又活动在色楞格河流域。公元646年(唐贞观二十年),回纥配合唐军攻灭了薛延陀,势力遂强,首领药罗葛吐迷度自称可汗,不久覆灭,一般不以其作为回纥汗国建立的标志。7世纪末至8世纪初,东突厥的默啜可汗强盛,夺取了原来铁勒的故地。在其压力之下,一部分回纥人越过沙漠进入河西走廊。后值东突厥衰弱,酋长药罗葛骨力裴罗于744年大败突厥,遂据有漠北,建立汗国,曾助大唐平“安史之乱”,收复两京。版图最大时疆域东接室韦,西至金山(今阿尔泰山),南跨大漠,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840年大败于黠戛斯,亡于846年。共16任可汗,立国约103年。

743年,回纥汗国灭突厥,统一铁勒诸部,回纥逐渐成为铁勒诸部的统称。840年,回鹘汗国瓦解,居住在漠北的回鹘部落大部分南下华北,其余部分分三支西迁,其中一支和天山一带的回鹘结合,还有部分回鹘部落依附黠戛斯。回鹘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其政权组织沿用突厥汗国制度。回鹘人通行回鹘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回鹘人最初使用突厥文字,后来使用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回纥汗国依附唐朝与后突厥对抗。到8世纪的初叶,回纥民族反抗突厥统治集团的斗争达到高潮。公元734年,回纥与拔悉密、葛逻禄乘突厥统治集团内部出现混乱之机独立。公元742年,回纥与拔悉密、葛逻禄联合向突厥进攻,攻杀骨咄禄叶护,立拔悉密酋长为可汗。公元744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叶护破拔悉密部的可汗,自立骨咄禄毗伽可汗,唐封骨力裴罗为可汗。745年,回纥灭后突厥汗国,回纥汗国建立。都城为斡耳朵八里,其他“东极室韦,西金山,南控大漠,尽得古匈奴地”(《新唐书·回鹘传》)。756年,回纥出兵助唐平安史之乱,收复长安和洛阳。759年,唐封回纥葛勒可汗(骨力裴罗之子)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肃宗以幼女宁国公主嫁之。葛勒可汗立公主为可敦。762年,牟羽可汗(葛勒可汗之子)出兵助唐平史朝义之乱,收复洛阳及河北等地。763年唐封牟羽可汗为登里(天)颉咄登密施含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亦称登里可汗)。780年,唐册顿莫贺为武义成功可汗。788年,唐德宗以女威安公主嫁顿莫贺可汗。同年,回纥上表请改“回纥”为“回鹘”,取“回旋轻捷如鹘”之意(《新唐书·回鹘传》)。公元812年,回鹘保义可汗亲统大军,经过北庭、龟兹,大破吐蕃、葛逻禄和黠戛斯联盟,占领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锡尔河)、拔贺河(今费尔干纳)等地。控制了整个准噶尔盆地及葱岭西的楚河流域。并且,控制了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还与唐进行绢马交易。公元840年(唐开成五年),回鹘渠长(别将)句录莫贺引黠戛斯10万骑攻回鹘,杀可汗,焚都城哈喇巴喇哈逊。由骨力裴罗缔造的回纥汗国前后共存在了约一个世纪(公元744—840年)。

回纥汗国助唐平定安史之乱、抵御吐蕃对西域的进攻,和唐王朝保持着相当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回纥主要分布于新疆,另外在内蒙古、甘肃、蒙古以及中亚的一些地区也有散居。原在蒙古草原,后被突厥驱除至现在的新疆,为我国维吾尔人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