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季驯评传述其一生 潘季驯纪念园在哪里(3)

潘季驯功绩

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虽然孕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但是自古以来,带给黄河沿岸居民的灾难也多到数不清,因此治理黄河一直都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水利专家,在明代,则出现了一位杰出的治水人物,他叫潘季驯,是不折不扣的功臣。

潘季驯石像

潘季驯石像

潘季驯出生于明武宗正德年间,二十九岁时便考中了进士,开始涉及朝政,先后担任过九江府推官、右佥都御史、大理寺丞等职务,最大的贡献还是在治理黄河上。

嘉靖四十四年开始,潘季驯就开启了他前后历时27年的治河生涯,每每黄河决口闹起洪荒,潘季驯就会是那个整治黄河的不二人选,尽管在总共四次负责总督时,曾三次遭落马,他从不辱命。

黄河下游的水系是极其复杂的,而且和京杭大运河、淮河相互交汇,京杭大运河作为明朝时期的经济大动脉,一旦河水泛滥,于附近农作物和居民或者明朝经济而言,都将是劫难。重要的是,朱元璋所在的明祖陵都可能受到破坏。潘季驯为了明祖陵不受到破坏,他组织并领导当地居民,修筑了长堤和石闸来阻挡洪水的侵害。

潘季驯在总督治理期间,提出了特有的护堤制度,有“四防”和“二守”等。他的防御手段与以往的单纯防御观不同,在他的治理下,他要求每一年都要把堤加高加厚,并且定量分别五寸,这也是前无古人的方法。

他主张“束水攻沙”,在黄河下游筑堤,加大河水流速,借势起到冲刷泥沙的作用,来降低河床高度,让河流自浚。这一理论对明代以及后世在治理黄河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潘季驯为官为人勤勤恳恳,曾经在勘察水况,整治黄河时遇翻船,病痛都不回头,第四次总督河道时已霜鬓年纪,仍然披星戴月没有负众望。

在他的整治下黄河终于趋于稳定,稳定了300年。乾隆称之为“明代河工第一人”。

潘季驯治水

中国属于农耕国家,水利对农耕农业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自古以来,治水除患一直是我国的一大难题。我国河湖众多,且受季风影响,洪涝灾害频发。一旦决堤,生命和财产的损失巨大。

潘季驯像

潘季驯像

潘季驯是明朝著名的治水专家,他一生中总共总督治河工作四次。首次是在嘉靖四十四年,黄河决堤,河道堵塞了百余里,他被授任右佥都御史之职,同尚书朱衡一起总理河道,开挖新河。大约一年时间,因母丧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