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允”字本义试释
杜清雨 北京大学中文系
甲骨文中“允”字习见,主要有以下A、B、C三种形式:
A、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902正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27反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51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3448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7768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10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67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76
B、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5840正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6057反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583反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6057正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6086
C、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20416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20991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20965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6675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33943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34150
关于“允”字的构形,《说文·儿部》以爲是“从儿,㠯声”,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黄德宽先生《古文字谱系疏证》等从之[1],把它看作形声字。金文中的“允”或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秦公镈)、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攻吾王光剑)等,上部确是从“㠯”,但这应当是由于“允”字上部和“㠯”字形相近,而且“㠯”兼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才逐渐声化爲“㠯”,属于古文字构形中常见的“变形音化”[2]。因爲甲骨文中的“㠯”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见《甲骨文编》565页)等,“允”字三种形式的上部都从来没有这种写法,显然本不从“㠯”,所以我们不能根据金文和小篆这些已经譌变了的形体来考察“允”字的构型。诚如姚孝遂先生在《甲骨文字诂林》的按语中所说:“篆文‘允’字从‘㠯’,乃形体之譌变”,“段玉裁以爲‘㠯’非声是也”[3]。
既然“允”本来不是形声字,从字形上来分析,它最可能是个和人形有关的象形字。而关于其何所取象,表示的又是什麽含义,则颇多分歧,兹列举数说如下,然后加以分析:
一、罗振玉在《殷墟书契考释》中认爲“卜辞允字象人回顾形,殆言行相顾之意与?”[4]。
二、高鸿缙先生《中国字例》以爲“允”字“倚人画其点首允许之形,由点首之形生意,故託以寄允许之意”[5]。
三、林义光先生认爲“《说文》云‘允,信也。从儿,㠯声’,按,㠯非声。‘允’当与‘𡻏’同字,进也。古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兮甲盘𡻏字偏旁),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象人,上象其头,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进而益上之形”[6]。
四、赵诚先生在《甲骨文虚词探索》一文中认爲其字“象人鞠躬低头双手向后下垂,以表示恭敬、诚信的样子”[7]。
以上几家说法中,罗说之“象人回顾形”,高说之“点首允许之形”,从字形上都无法看出。林说之“进而益上”云云,亦属无稽,所以很少有人同意这些说法。赵诚先生所说的“象人鞠躬低头”恐怕也属想象之辞,即使这种说法成立,“鞠躬低头”又爲何能表示“恭敬、诚信”,也颇令人费解,所以赵诚先生也不得不承认 “用象形字来表示一种较爲抽象的意思,是极爲罕见的现象”。但他同时指出“双手向后下垂”这一点,则应当是正确的,后文会有分析。“允”字在文献中多用来表示“诚”、“信”义,如《尔雅·释诂》云“允,信也”,“允,诚也”;《诗经·定之方中》“终然允臧”,毛传云“允,信”,其他典籍中亦不乏用例,此不赘举。甲骨文中的“允”字多用作副词,表示“果然”、“的确”等含义,是“信”、“诚”等常用义的引申[8]。如:
1、贞:今癸亥不其雨?允不雨。 《合集》892正
2、允只豕。 《合集》160反
3、贞:不允出。 《合集》6086
上引诸家的说法恐怕是爲了使“允”字的字形和这些常用义联繫起来,才会做出“言行相顾之意”,“恭敬诚信的样子”等解释。事实上,“信”、“果然”等义是一种十分抽象的概念,是无法通过象形的手段来表示的,它们应当是“允”的假借用法。
爲了说明“允”字字形的取象,我们可以用 “保”、“讯”二字作一参证:
允: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合集》6371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2927反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6057正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184
保: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合集》8670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8970
讯: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合集》659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集》19129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晋侯稣钟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兮甲盘
上举甲骨文中的“保”字 “象人反手负子于背”[9],“讯”字“象人反缚其手,临之以口”[10]。金文中的“讯”字所从之人也做双手绑于背后之形。所以在这些字例中,人的手臂都是绕过躯前而向后反折的。将“允”字和它们做一对比就不难发现:甲骨文的“允”字和“保”、金文的“讯”所从之人形十分接近,甚至毫无差别(如《合》6057正的 “允”字和第一例“保”字中的人形),它正是从侧面来描摹人的手臂屈而向后的状态。不过“允”所表示的是人的手臂自然后屈,不同于“保”所从之人后屈手臂以负子和“讯”的被人爲束缚。由此分析,就可以证明赵诚先生指出“允象人……双手向后下垂”这一点,应当是正确的。
现在我们再来看“允”字的A、B、C三种写法,就可以看出,B类是把A类的人形上部与曲折的手臂连爲一弧笔,这同甲骨文中的人可以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也可以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是类似的,只是笔顺的不同而已[11]。C类和A、B两类也没有实质差异,只不过字形写的比较狭长,人形也开始出现了变化,书写风格与其他两类差别比较明显,所以本文将其单列爲一类。
既已明白“允”字象人负双手于后,那其本义爲何?由于“古文字往往在人形的足部加‘止’形,而音义并无不同。‘允’字下部加‘止’形,便成了‘夋’字”[12],所以“允”和“夋”古本一字。例如甲骨文中的“畯”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合》3019),从允,金文中亦多从允,后来才有从夋的写法。夋,不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簋中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说文》云“夋,行夋夋也”, 段玉裁注云“夋夋,行皃”。王筠《说文句读》云 “西京赋‘大雀踆踆’,五臣注‘踆踆,行走皃’。《说文》无‘踆’,盖但作‘夋’”[13]。由此可知,“夋”本来表示的是行走的某种状态,从夋声的“踆”、“逡”、 “䞭”等字皆和行走有关。由于“允”、“夋”古本一字,“允”的本义大概也和行走有关,如果再联繫上面的字形分析,我们认爲:“允”可能本象一人负手而行。文献中有不少关于负手或背手而行的记载,如《礼记·檀弓上》载“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孔疏云“杖以扶身,恒在前而用,今乃反手却后以曳其杖,示不复杖也。又夫子礼度自守,貌恒矜庄,今乃消摇放蕩,以自宽纵,皆是特异寻常”[14]。据此可知,负手而行表示的是一种宽纵舒迟,閑静逍遥的状态。这种用法,在后世典籍中亦不鲜见:《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七十五载“(吴)玠素不爲威仪,既除宣抚副使,简易如故,常负手步出与军士立语”[15];又庞元济《虚斋名画录》卷六有诗云“负手行缓缓,曲水声潺潺”[16];又鲁迅《花边文学·一思而行》云“就是革命专家,有时也要负手散步”[17]。凡此皆可见负手而行之逍遥閑适之情状。而且今人散步时犹常负手而行,是古今之所同也。凡人负手行则多閑适迟缓,故其分化字“夋”有行动迟缓义,徐锴《说文繫传》云“夋夋,舒迟也”。从夋声之“逡”,《尔雅·释言》、《玉篇》云“逡,退也”;竣,《广雅·释诂》、《玉篇》云“止也”,《国语·齐语》“有司已于事而竣”,韦昭注云“竣,退伏也”(此训亦见《玉篇》);悛,《说文》云“止也”,退、止意近,此等字皆从“夋”派生,故皆有迟缓、止义[18]。
本诸上述,“允”的构形本非形声字,其字形是从侧面来表示一人负手而行,实即“夋”之本字。典籍中常用的“诚”、“信”诸义皆爲其假借义。甲骨文中亦未见用其本义者,这同“弗” 、“弜”、“不”等字在甲骨文中只使用其假借义的情况是类似的。由于“允”爲借义所专,所以后世分化出“夋”字以表示其本义,而其后“夋”字亦不常用,又孳乳出从夋之“逡”、“踆”诸字。“允”若“夋”的古义虽然在文献中很少见到,但在《说文》中还有所保留。
另外,甲骨文中的“畯”除上引一形外,还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见《甲骨文编》523页)等,所从之“允”已失其朔。又有从“允”之“沇”,或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27898) 、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合》29248),所从之“允”也失去初形,显然是由“允”字的C类写法进一步演变而来,其上部已十分接近于“㠯”,似乎已有声化的倾向,到了金文中的沇儿鼎,写作
甲骨文-杜清雨:“允”字本义试释,所从的“允”字已经完全声化了。



[1] 说见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第1341页,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版。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第3710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第1版。
[2] 有关“变形音化”之论述,可参看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第109—11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5月第1版。
[3]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40页,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4] 同上,第39页。
[5]转引自周法高主编:《金文诂林》,第5382页,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版。
[6] 林义光:《文源》,第291页,中西书局2012年3月第1版。又见《金文诂林》第5380页。
[7 ]赵诚:《甲骨文虚词探索》,《古文字研究》第15辑,第278页,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1版。
[8]同上。
[9] 唐兰《殷墟文字记》语,转引自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172页,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10]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491页,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1版。
[11] 参见季旭昇:《说文新证》,第651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12] 同上,第478页“夋”字条。
[13]王筠:《说文句读》,第191页,中华书局1988年7月第1版。
[14]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1283页,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第1版。
[15]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第1233页,中华书局1956年7月第1版。
[16] 庞元济:《虚斋名画录》,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090册,第46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17] 鲁迅:《一思而行》,见《鲁迅全集》第5卷,第49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 参看林义光:《文源》,中西书局,第292页,中西书局2012年3月第1版。黄德宽《古文字谱系疏证》第3717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