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虺-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译、析辩

仲虺-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译、析辩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仲虺-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译、析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译、析辩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笔者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之释文爲底本,在参考时贤之先见,参详图版的基础上,将清华简《汤处于汤丘》从新释文、断句,简单注解,幷以白话文译之。
笔者认爲:清华简《汤处于汤丘》爲伊尹自作,非“战国时期作品”;伊尹之书曾被分编成“《伊尹》”和“《伊尹说》”(或名“《尹吉》”);言浅显易懂而道理精深是伊尹之书的特点。
一、释文
汤处于唐丘,取妻于有莘,有莘媵以小臣。小臣善爲食,烹之和。有莘之女食之,绝肪、滞以粹身,体痊、平;九窍发,明以道心;咽舒、快以恒。汤亦食之,曰:“允!此可以和民乎?”小臣答曰:“可。”乃与小臣,谘谋夏邦。未成,小臣有疾,三月不出。汤反复见小臣,归必夜。仲虺闻之,乃箴:“君,天王,是有台僕。今小臣有疾,如思召,少闲于疾,朝而询之,不犹受君赐?今君往不以时,归必夜,适逢道路之祟民,人闻之,其谓吾君何?”汤曰:“善哉,子之云之。仁人有言:‘能其事而得其士,是名曰昌;未能其事而得其士,是名曰丧。’必思事与士相当。今小臣能展彰百义,以和利万民,以修四时之政,以设九事之人,以长奉社稷,吾此是爲,见之。如我弗见,夫人毋以我爲怠于其事乎?我怠于其事而不知,丧!吾何君是爲?!”仲虺曰:“善哉!君,天王,之言也!虽臣死而又生,此言弗或得而闻也!”汤曰:“善哉!子之云也。虽余孤,之与上下,上下交。岂敢以贪举?如幸,余官于天威,朕惟逆顺是图!”
汤有问于小臣:“有夏之德何若哉?”小臣答:“有夏之得,使货以惑;春秋改则,民人趋忒;刑无所赦,民人皆瞀、偶立;夏王不得其志。”
汤有问于小臣:“吾戡夏,如台?”小臣答:“后固恭天威!敬,祀,淑,慈,我民若。自事朕身也,桀,之疾。后将君有夏哉!”
汤有问于小臣:“古之仁人、圣人,何以自爱?”小臣答:“古之仁人、圣人所以自爱,不事问,不处矣;食时,不旨、饕,五味皆哉,不有所重;不服过文,器不雕镂;不虐杀;与民;分利。此以自爱也。”
汤有问于小臣:“爲君奚若?爲臣奚若?”小臣答:“爲君爱民,爲臣恭命。”
汤有问于小臣:“爱民如台?”小臣答曰:“怨有所亟,老有所死,饑有所食;深渊是济,高山是逾,远民皆济。是非爱民乎?”
汤有问于小臣:“恭命如台?”小臣答:“君既睿明,既受君命,退不顾死生。是非恭命乎?”
二、简注
1、善爲食,烹之和:以善爲食,以和爲用。下文“食之”之“食”,即《道德经》“贵食母”之“食”。“食”爲“喻言”,非实指。后世所传者多有不确。
2、绝肪、滞以粹身,体痊、平:绝,排出;肪、滞,即“余、食赘行”(《道德经》)之“余、食”;粹,纯净;痊,病除;平,光滑。
3、九窍发,明以道心:发,打开;明,明了;道心,即《大禹谟》“道心惟微”之“道心”,亦“致良知”之“良知”。
4、嗌舒、快以恒:嗌,咽喉,指呼吸;舒,舒缓;快,通畅;以,而;恒,长。
5、乃与小臣,谘谋夏邦:与,交往;谘,简文【其/心】;谋,《说文》:“虑难爲谋。”
6、小臣有疾:疾,通“嫉”,嫉妒,毁谤。
7、仲虺闻之:仲虺,即《尚书·仲虺之诰》之“仲虺”。《左传》曰仲虺乃“汤左相”。
8、之与上下:之,动词;“与上下”,《中庸》之“与天地”与之同。“【上/下】”下有重文号,笔者认爲应释爲“上下,上下”。上下者,天地。郭店简《老子》曰:“下,土也,而谓之地;上,气也,而谓之天。”(笔者认爲郭店简《太一生水》不可单独成篇,其实属《老子》之文)上下交,即“天地交”,泰。
9、使货以惑,春秋改则:货,贿赂;以,用;惑,欺诈;春秋改则,反常,阴阳反背,意善恶颠倒。
10、民人皆瞀、偶立:民,四方之民;人,国人;瞀,猜忌以视,《说文》:“氐目谨视也”;偶立,对立,不睦。
11、后固恭天威:固,确;恭,奉命,行。
12、自事朕身也,桀,之疾:自事朕身,自私自利,“自事”即“自周有终”(《尚书·太甲上》)之“自周”;之,动词;疾,厌,憎。
13、古之仁人、圣人:简文“【之/人】”下有重文号,笔者认爲应释爲“之仁人”。
14、自爱:即《道德经》“自爱不自贵”之“自爱”。
15、怨有所亟,老有所死:亟,革;老有所死,即孔子所言之“老有所终”(《礼记·礼运》)。
三、白话译文
汤乃唐丘人,娶妻有莘氏,小臣(我)作爲媵臣来到了唐丘。小臣我以善爲食,以和爲用。有莘之女从小臣我之教,去掉了体内多余、淤积之物,纯粹其身,病除,皮肤平滑;耳聪目明,有智慧;气息舒缓、通畅而深长。汤亦从而学之,曰:“真妙啊!此道可以使万民和睦否?”小臣我回答说:“可以。”于是汤礼贤下士,谘小臣我以桀之乱天下。期间,小臣我遭毁谤,遂三月不出家门。汤多次来见小臣我,每次都半夜方归。仲虺听说了,劝道:“天王爲尊,臣僕爲下。现在小臣遭诋毁,您如果有事相询,等流言稍歇,朝见的时候再询问之,不亦能示君宠吗?现在您随时就去,半夜才回宫,如果路上遭遇意外,国人听说了,恐怕会有所议论。”汤说:“善哉!汝之所言及。仁人有言:‘勤政而得人才,谓之昌;怠于政而不得士,谓之丧。’必以勤政尊贤爲念!现在小臣有利民安邦之道,我爲此正道而去求教。要是我不去求教,商民难道不会认爲我怠于政吗?我若惰且愚,国亡矣!那我不就成了亡国之君吗?!”仲虺说:“善哉!君乃天王,言既出,必行也!得闻斯言,幸甚!”汤曰:“善哉!汝之所教。我虽一人,与天地同道,乃大!岂敢爲满足贪婪之心而有所爲?若幸而有任于行天威,必惟天心民意之顺逆是从!”
汤有问于小臣我:“今之夏德如何?”小臣我答:“夏重利轻义,贿赂公行,欺诈泛滥;是非颠倒,天下趋恶;滥刑酷法,人人都互相提防,互相敌视;夏王已衆叛亲离。”
汤有问于小臣我:“我若伐桀,如何?”小臣我答:“行天罚之命确在我后身上!我后有德,民心所向;而桀自私自利,天怒人怨。我后将王天下!”
汤有问于小臣我:“古之仁人、圣人如何自爱?”小臣我答:“不懂即问,直至无疑;食以时鲜,少油腻,不过量,五味皆可,无所偏好;衣服器用适中,不过份;不虐杀;平易近人;不贪财。此以自爱也。”
汤有问于小臣我:“君道爲何?臣道爲何?”小臣我答:“君道在爱民,臣道在尽责。”
汤有问于小臣我:“爱民,是什麽样子的?”小臣我答:“(爲民做主,使民)怨有所平,老有所养,饑有所食;(天下有事,则)翻山涉水,不辞辛劳,惠及四海——这不就是爱民吗?”
汤有问于小臣我:“尽责,是什麽样子的?”小臣我答:“君若智慧、仁慈,则既受君命,义无反顾,生死以之——是即尽责。”
四、关于《汤处于汤丘》之作者、结构及“伊尹之书”
笔者认爲,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是以楚文字转录的商代原始文献;内容系伊尹自作,非所谓“战国时期作品”。从结构上看,《汤处于汤丘》分爲两部分,前半部分记“王与伊尹”之事,后半部分6段记“王有问于伊尹”之言。
《汉书·艺文志》有“《伊尹》(51篇)”、“《伊尹说》(27篇)”的记载,笔者认爲《伊尹》、《伊尹说》即是后人将与《汤处于汤丘》结构相同的伊尹之书一概按“记事”与“记言”的主题拆开,再分别编在一起而形成的。分编之后,“记言之书”幷无固定之名,《汉书·艺文志》谓之《伊尹说》,而《礼记·缁衣》曾两次引用伊尹的话,但于出处皆曰出自“《尹吉》”,郑玄谓“吉”爲“告”之误,训爲“诰”,学界亦多接受了郑玄的说法,而现在看来事实或幷非如此——“吉”字无误,《尹吉》即《伊尹说》;“尹吉”2字应理解爲“伊尹之吉言”(“吉言”2字曾出现在清华简《尹诰》中。“吉言”者,金玉之言,格言,孔子谓之“法语之言”,商王太甲谓之“若龟蓍之言”)。
五、关于“伊尹之书”的特点与班固之注《伊尹说》
《道德经》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读清华简《厚父》、《汤处于汤丘》篇,複以《尚书》之《伊训》、《太甲(三篇)》、《咸有一德》爲参照,笔者乃深知伊尹之讲理精深明确,而用字浅白易懂。然班固于《汉书·艺文志》中自注“《伊尹说》”云:“其语浅薄,似依托也。”如何看待之?《易·繫辞》曰:“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亦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用字简洁而内涵精深,此正仁人苦心,高人手段,所谓“被褐怀玉”是也。複杂晦涩以惑人之说常见,久之,人于简单易行之吉言反而有所隔膜,盖自古已然。
(编者按:本文收稿时间爲2015年5月19日19:20。)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137.html

以上是关于仲虺-清华简《汤处于汤丘》新释、注译、析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