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箬乡”小考

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箬乡”小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箬乡”小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箬乡”小考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
新近刊布的岳麓书院秦简《三十五年质日》中,有一段从南郡往返咸阳的旅行记录,是有关秦汉时期城邑与交通地理的重要资料。本文尝试讨论北行开始一段路程所经“箬乡”的所在。
这次旅行从四月一日(己未)开始,当晚“宿当阳”,次日(庚申)“宿销”,第三日(辛酉)“宿箬乡”。第四、五两天(壬戌、癸亥)无记事,第六日(甲子)“宿邓”。以后大抵经行南阳、武关而前往咸阳。
箬乡,整理者无注。箬,疑当读爲“鄀”或“若”。清华战国竹书《楚居》6~7号简记“若敖熊仪徙居箬”,9号简记“至庄敖自福丘徙袭箬郢”,整理者即幷读爲“鄀”[1]。
汉晋南郡鄀县,据云是鄀国旧邑、楚都之一。《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秋,秦晋伐鄀。”杜预注:“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汉书·地理志上》南郡“若”县下班固原注:“楚昭王畏吴,自郢徙此,后复还郢。”其地所在,后世有二说。《水经注·沔水》(卷二十八)记云:“沔水又径鄀县故城南,古鄀子之国也。秦、楚之间,自商密迁此,爲楚附庸,楚灭之以爲邑。县南临沔津,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台,县北有大城,楚昭王爲吴所迫,自纪郢徙都之。即所谓鄢、鄀、卢、罗之地也。秦以爲县。”约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的汉水东岸[2]。另外一说在庸宋时期比较流行。《史记·楚世家》:“(楚昭王)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楚恐,去郢,北徙都鄀。”《正义》引《括地志》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在故都城东五里,即楚国故昭王徙都鄀城也。”贺次君先生以爲“故都”之“都”当作“鄀”,以形近致误;“国故”二字爲衍文[3]。《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山南道二·襄州“乐乡县”下云:“本春秋时鄀国之城,在今城北三十七里鄀国故城是也。”[4]《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山南道四·襄州宜城县下云:“废乐乡县在州南二百二十里。旧管四乡。本春秋鄀国之地,迄今有若乡,在若水之傍。都亭山在县西南,山上有城垒,极峻拔,为隘险之所,一名中城山。鄀水亦名女泉。”[5]郑樵《通志》卷四十一·都邑部“周诸侯都”条云:“楚都丹阳。周成王封熊绎以子男之田,盖居于此。至熊达始盛彊,僭称王,是为楚武王,迁都于郢。昭王爲吴所灭,又迁于鄀。”自注云:“鄀本鄀国,楚幷之。在襄阳宜城县东。按今襄州南二百二十里废乐乡县是其地。今有鄀乡,在鄀水傍。又云宜城西南有鄀亭山。”《路史·国名纪》(卷二十五)“鄀”下云:“子爵。旧鄀本商宻,秦、楚界上小国。《世本》云允姓国。秦入之。后迁南郡,今襄之宜城西南有鄀亭山,上有城险固。鄀乡,鄀水。”[6]
在传世文献记载的两种说法中,《水经注》一说虽然年代居先,但唐宋史志的记载较爲详细,不仅记述了鄀国故城与楚昭王故城的具体里程,还有鄀(若)乡、鄀(若)水、鄀亭山彼此支撑,也可能有更早的文献根据。
《左传》定公六年记云:“四月已丑,吴大子终累败楚舟师,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败于繁扬。令尹子西喜曰:‘乃今可爲矣。’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纪其政,以定楚国。”对于楚人而言,汉水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天然屏障。《左传》僖公四年召陵之役,齐桓公对楚使屈完说:“以此衆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而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爲城,汉水以爲池,虽衆,无所用之。”对于徙鄀之前两年吴师入郢之役,《左传》定公四年的一段记载也充分显示汉水在抵抗吴师中的重要作用:
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置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
从这一地理大势推断,定公六年楚人徙都,不大可能选择濒临汉水东岸的《水经注》所记之地,唐宋文献所载之地在汉水之西的丘陵地带,是相对安全的地方[7]。
隋唐乐乡县治约在今湖北锺祥市乐乡关村,古鄀国、楚鄀都故城以及秦汉鄀县治所,在其东北三十余里,约在今锺祥市西北胡集镇南的丽阳村(明清丽阳驿)一带[8]。岳麓书院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称“箬乡”,是当时尚未置县,还是县名即称“箬乡”,目前还不能确定。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清华简《楚居》记“若敖熊仪徙居箬”、“至庄敖自福丘徙袭箬郢”,又记“至灵王自爲郢徙居秦溪之上”,“至昭王自秦溪之上徙居媺郢,媺郢徙居鹗郢,鹗郢徙袭爲郢。阖庐入郢,焉复徙居秦溪之上,秦溪之上复徙袭媺郢。”《水经注》、《括地志》都将鄀国故城与楚昭王故城分别二地,与《楚居》所述相合,而“秦溪之上”可能是昭王徙鄀所居的具体地方。
(编者按:[2]参看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一册,29-30“(春秋)楚吴越”;第二册,22-23“(西汉)荆州刺史部”;第三册,53-54“(西晋)荆州”。
[3]贺次君:《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第188~189页。
[4]《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0年,第189页。
[5]《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第2820页。“都亭山”当对应于《通志》、《路史》“鄀亭山”,“都”恐爲“鄀”字之误。石泉师已校改,见《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346页注121。
[6]《路史·国名纪乙》,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第329页。
[7]吴师入郢,系溯淮水而上,汉东地区正是兵锋所向。参看石泉师:《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之《从春秋吴师入郢看古代荆楚地理》,第355~416页。
[8]参看石泉师《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第331页。 (责任编辑:admin)

原文出处:http://his.newdu.com/a/201711/05/513938.html

以上是关于岳麓秦简《三十五年质日》“箬乡”小考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