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封子楚簠小考
谢雨田
封子楚簠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高19釐米、口长29.4釐米、口宽21.7釐米。直口,折壁,斜腹平底,四边均留有扁桃形缺口,盖口沿下有六个兽首状卡扣,通体饰蟠螭纹(参下文所引《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封子楚簠盖、器同铭,行款稍有不同,共8行65字(含合文2)。该簠盖铭拓本曾在互联网上公布[1],但质量不佳。新近出版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甲骨文金文集粹》(下文简称《集粹》)一书既公布了封子楚簠的器形照片,也公布了盖、器铭文照片及拓本,而且还对簠铭作了比较準确的释文[2],甚便研究。下面我们準备在《集粹》的基础上,简单谈谈我们关于该铭文的一点释读意见。爲了讨论的方便,我们先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出簠铭的释文:
隹(唯)正月初吉丁亥,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封)子楚奠(郑)武公之孙,楚王之士,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择)其吉金,自乍(作)飤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簠)。用会[3]嘉宾、大夫及我朋[4]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友)虩弔(叔)。楚剌之元子,受命于天,万枼(世)朋(不)改,其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眉)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寿)无諆(期),子=(子子)孙=(孙孙),永保用之。
一、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子楚奠(郑)武公之孙,楚王之士
“子楚”前一字,盖、器分别作“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从土从丰,《集粹》释作“封”,可从,金文中此字形亦见于鲁少司寇封孙宅盘(《集成》10154、《铭图》14499)。
“封”当是国族名。金文中男子称谓“某子某”之“子”,既可以是爵称,也可以是尊美之称[5]。“封子楚”之“子”,我们认爲是爵称(参看下文)。“楚”,器主私名。“封子楚郑武公之孙,楚王之士”,其中“郑武公之孙,楚王之士”是名词短语作谓语,这一句是交代封子楚的身份,讲述他是郑武公之后,而仕于楚。结合器形与字体考虑,此簠时代应属春秋晚期,因此铭文的“孙”应当是指裔孙,此种情形金文中多见。从封子楚是郑武公的后裔来看,可以推知曾有一个姬姓封氏或封国存在。上引封孙宅盘之“封孙宅”,其格式犹如“曾孙定”(曾孙定鼎,《铭图》01657)、“发孙宋”(发孙宋鼎,《铭图》01658),“封孙宅”之“封”也可能属姬姓,封孙宅是封氏或封国之人而仕于鲁者。
二、楚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之元子[6],受命于天,万枼(世)朋改
“之元子”前一字,《集粹》释作“爲”。此字盖铭作“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比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郑庄公之孙鼎,《铭图》02409),可知它们显然是一字,即“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字左边所从,它与“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可通用[7]。此字器铭拓本作“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照片作“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右边明显从“刀”,此形即“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字。
“楚剌之元子”亦是交代身世,表示器主“楚”是“剌”的儿子。“受命于天”即“受天命”。
西周金文中多次出现“受大命”一语及其变式,如何尊(《集成》06014)“肆文王受兹大命” ,大盂鼎(《集成》02837)“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乖伯簋(《集成》04331)“朕丕显祖文武,膺受大命”,毛公鼎(《集成》02841) “丕显文武,皇天引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大命”,卌三年逨鼎(《铭图》02504)、师克盨(《集成》04467)“丕显文武,膺受大命,匍有四方”,师訇簋(《集成》04342)“丕显文武,膺受天命”等,其中的“受大命”即指受天命,受大命的人物仅限于周文王、周武王两位。西周晚期的毕伯克鼎(《铭图》02273,《文物》2010年6期17页图35.2)有铭作“毕伯克肈作朕丕显皇祖受命毕公肆彝”,其中“受命”作“毕公”的定语,张天恩先生认爲毕公即毕公高,因爲毕公高是毕氏始祖,受封于武王,又曾有过“顾命”、“毕命”等经历,故在其名号前冠以“受命”二字。“受命”和“受大命”存在等次的差别。鼎铭“受命”的施事是周王[8]。张说基本可从。
东周时期,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国的人在所作铜器上铸铭叙述其祖先事蹟、君王事蹟或自身事蹟时,“受大命”、“受天命”一语出现了僭越现象。如晋公盆(《集成》10342)“我皇祖唐公[膺]受大命,左右武王”,秦公簋(《集成》04315)“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秦公镈(《集成》00267)“秦公曰:我先祖受天命,赏宅受国”,朋戟(《铭图》17355)“新命楚王□,膺受天命”,秦公镈(《集成》00267)“秦公其畯紷在位,膺受大命,眉寿无疆,匍有四方”。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西周时,“受大命/受天命”一语主要用于周文王、周武王。到东周时虽可普遍用于诸侯,但普通贵族则未见使用此语。封子楚自言“受命于天”,可知绝非等闲之辈,因此我们倾向于“封子楚”之“封”是国族名,“子”是爵名,封子楚曾作过封国国君。结合“楚王之士”来看,大概其时封国已灭或已附属于楚。但封子楚仍希冀永远“受命于天”,表明他有复兴封国的强烈意图,仕于楚只是暂时不得已的选择罢了。
“万枼(世)朋改”之“朋”,结合文意以及语音,我们认爲它应读作“不”。“不”,帮母之部,“朋”,并母蒸部,两者声母同属唇音,韵部阴阳对转。《周易·蹇》:“九五: 大蹇朋来。”上博简《周易》简35“朋”作“不”。盠尊(《集成》06013)、盠方彝(《集成》09899、09900) “不叚不其”,盠驹尊(《集成》06011)与之相应的话作“朋下不其”,不少研究者指出不、朋,叚、下皆同音假借[9],可信。这些皆是“朋”、“不”相通之例。从文意看,簠铭“万枼(世)朋改”[10]之“朋”读作“不”亦非常合适。
三、封子楚簠与郑庄公之孙器的人物关联
1988年,襄樊市博物馆在襄樊北郊团山发掘了一座春秋晚期墓葬(M1),其中出土的两鼎两缶铸有大致类似的铭文。我们结合已有成果先把相关铭文释读如下:
隹(唯)正六月吉日隹(唯)己,余奠(郑)臧(庄)公之孙,余剌之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子,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虞)乍(作)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铸)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肆)彝,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以)爲父母。其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于下都,曰:乌(呜)虖(呼)哀哉,剌弔(叔)剌夫人,万枼(世)用之。
郑庄公之孙鼎,《铭图》02409,《湖北粹》56
余奠(郑)臧(庄)公之孙,余剌之子,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择)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铸)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肆)彝,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以)爲父母,其正十月(?)己亥,升剌之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尊)器,爲之□缶。其献下都,曰:乌(呜)虖(呼)哀哉,剌……羕(永)□用亯(享)。
郑庄公之孙缶,《铭图》14095、14096
鼎铭中的“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黄锡全先生、李祖才先生倾向于是作器者之名[11],李学勤先生认爲是人称代词[12],邬可晶先生认爲应读作训“择”之“虞”[13]。我们认爲邬说可从。作器者“郑庄公之孙”,李学勤先生认爲是郑庄公的裔孙,是郑人而仕于楚者[14],可从。从郑庄公之孙鼎、缶铭文来看,剌是庄公之后,从封子楚簠铭文来看,郑武公亦有后人称“剌”者,而郑武公是郑庄公之父,又结合郑庄公之孙鼎、缶与封子楚簠时代相当,皆是春秋晚期器,器主皆仕于楚来看,我们认爲郑庄公之孙鼎、缶中的“剌”与封子楚簠的“剌”应该就是同一个人[15]。据此可推测郑庄公之孙鼎、缶的器主很可能就是封子楚或其兄弟辈。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图一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图二 盖铭照片及拓本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金文-谢雨田:封子楚簠小考
图三 器铭照片及拓本
(图一至图三转引自《集粹》第302-306页)



[1]http://www.microfotos.com/?p=home_imgv2”爲一字(于省吾:《释𣏮》,《双剑誃殷契骈枝》,艺文印书馆,1975年,第23-30页)。裘锡圭先生进一步认爲“𣏮”是“𥞥”的初文(裘锡圭:《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农业》,《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70页。又收入氏着:《裘锡圭学术文集》第1卷甲骨文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56页)。
[8]张天恩:《论毕伯鼎铭文的有关问题》,《中国考古学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202-210页。
[9]诸家之说可参看白于蓝:《金文校读三则》,《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6期第102-104页。
[10]楚大师邓乂慎编钟(《铭图》15511-15518)“万年毋改”之语可合观。
[11]黄锡全、李祖才:《郑臧公之孙鼎铭文考释》,《考古》1991年第9期第856页。
[12]李学勤:《郑人金文两种对读》,《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166-170页。
[13]邬可晶:《谈郑臧公之孙鼎铭中的“虞”》,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站,2010年4月29日。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1136#_edn6。
[14]李学勤:《郑人金文两种对读》,《通向文明之路》,商务印书馆,2010 年,第166-170页。
[15]研究者或认为团山M1就是剌及其夫人的合葬墓,参看冯峰:《郑庄公之孙器新析——兼谈襄阳团山M1的墓主》,《江汉考古》2014年第3期第7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