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寒切帖尝试了什么写法

王羲之寒切帖

《寒切帖》比较平和,显得很简洁,王羲之在书写的时候,笔画也没有过多的转折,虽然看似简单的笔画,却融汇了高度的概括,有韵味十足的作用。

王羲之寒切帖

王羲之寒切帖

虽然字体简化,没有平时作品的那份豪放,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出,一笔一划都彰显了丰满的气势,整体来说比较中规中矩,但是有的笔画还是保留了王羲之固有的不羁,这样一结合,显得《寒切帖》愈加耐人寻味。

《寒切帖》具有章草的故意,这是一种独立的字体,应为其气势磅礴,在书写隶书的时候就偏向草书,但仍保留了隶书的工整规范,就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感受。王羲之擅长隶书,所以他的书法作品中往往能看到很多字体的影子。

这不是说王羲之不专业,而是他将各种字体融会贯通后,在适合的场景用上适合的字,这是画龙点睛的妙笔。

在这篇《寒切帖》中,王羲之将两种字体巧妙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作为一位出色的书法家,他在对字体的运用上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后人也只有在体会当时的背景,或者是作者心境后,才能知晓作者的意图。

这种两者结合的做法是一种创新的手法,作者将草书再创造,为草书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和活力。晚年的王羲之不再追求一贯的严谨工整,他将思绪放飞到很远很远的郊外,想到自己也许正在和山间的小鸟对话,或者正在和一旁刚盛开的花朵交流。

《寒切帖》带给我们的是新意,是作者的再创作,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是唐代根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做的临摹本,全帖书风坦然清幽,字体娟秀俊美,该书法作品被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内。

王羲之奉橘帖

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只有几个字,但是每个字都不相同,有的方折,菱角分明;有的圆滑,圭角不露。似乎王羲之想让每个字都拥有他最独特的表现方式,他要展现给世人的是自己多年的书法经验,想要通过为数不多的字,将毕生所学都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后人看到,这就是我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

《奉橘帖》依旧保留着王羲之在行书上过人的天赋,他的行书让每一个字灵活多变,写书的风格坦然清纯,与之结合的纵横聚散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邱振中在《楷书笔法的形成》中就拿这篇《奉橘帖》做分析,认为王羲之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接近楷书的影子,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笔画不间断的书写方法盛行起来后,写字的技巧也有所不同,王羲之作品中草书的影子也在逐渐减少,平直的笔画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奉橘帖》虽然只有两行文字,但是每一行的气势也不一样,首行因为“三”、“枚”两个字的左移,让原本垂直的轴线呈现出曲线分布的样式。

“枚”字虽然整体向左倾,但最后一个字拥立向右,又让整个画面恢复均衡,“霜未降”三字通过笔画的映带,有呈现出弧形的状态,曲线的使用,让整幅作品有音乐的律动之感。

王羲之的老师

我们知道王羲之的老师是一位女性,姓卫名铄,是东晋的书法家,人们称她为卫夫人,卫夫人从小就爱学习,对书法痴迷的程度很高,很早就拜大书法家钟繇为老师。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

王羲之老师卫夫人

大师钟繇对卫夫人的书法水平很认可,他称赞卫夫人的书法可以让玉壶的冰破碎,观赏的时候让人如沐清风,认为她有时甚至超越了自己,流露出的是一种灵动的韵味,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