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道婆原名叫什么 黄道婆墓在哪里

黄道婆原名

很多在历史中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大家都只会铭记她的绰号,或是根据她的成就来进行命名的一些称呼,如此以来,常常是与生俱来的姓名却反而容易被世人所遗忘。那么有卓越成就黄道婆的原名是什么,究竟有几人知道呢?下面听小编一一给你分析。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画像

黄道婆,难道她姓黄,名道婆?其实不然,翻阅已有的资料,并没有找到关于黄道婆原名的相关资料,只是人们又会叫她黄婆,或者是黄母。从这点看来,黄道婆的姓氏可以确定了,她姓黄。那么道婆又是怎么来的呢。

据传,年少的黄道婆,亲人都在战乱中相继死去,丢下小黄道婆一个人孤苦无依,小黄道婆为了生活给人当童养媳,但面对非人的虐待,小黄道婆出逃了。跑到她梦寐的拥有先进纺织技术的海南一带,跟热情好客的黎族姐妹生活在一起,并学习她们的纺织技术。

因为流落异乡,也没个落脚的地方,黎族的兄弟姐妹就让她借助在当地的道观了,一住就是二三十年,所以才有道这个称呼。那么婆就更简单了。黄道婆离开家乡的时候一片战乱,后来南宋覆灭,元朝改变了统治策略,黄道婆又一心想着家乡落后的纺织技术,便不舍的离开了黎族姐妹,回到家乡,为家乡的纺织技术贡献一份力,那个时候的黄道婆已年老,人们用婆来叫她刚好。黄道婆就是这么来的。

黄道婆墓

黄道婆作为元代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姑娘,她出生在上海,后来远赴海南学习纺织,学成归来又将先进的技术带回家乡,最终落叶归根。上海作为黄道婆的故乡为其建立了一个墓园与纪念碑,黄道婆墓就在纪念墓园之中,位于如今的华泾东湾13号,在徐浦大桥的外环线北面,自北向南坐落着,一共占地1.5亩多,纪念园中有两层台阶。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

黄道婆墓的墓冢周围筑有半米高大理石围栏,形成一个圈,中间是椭圆状的石圈土墓,墓的正前方立有一块汉白玉碑。纪念碑的正面刻有“元黄道婆墓”,这字迹出自魏文伯之手,墓碑的背部刻的是黄道婆的墓志铭。整个墓碑的前方放置着长条形状的石桌、石凳用以供奉。在黄道婆墓的周围植有松树、杨树、槐树以及松树等等四季常青的树木,它的三面是白色的花窗滴瓦围墙相绕,墓冢的台阶用青砖铺设,整个墓地看上去十分庄严、简朴。

其实早在元代年间,就为黄道婆建立祠堂,但是经过世世代代的变迁,该祠堂历经沧桑已经残破不堪。于是到了1957年,上海政府决定重建该祠堂,并为其立一座纪念碑,背面的墓志铭赞咏了她的生平功绩,此后1962年有过一次重修,汉白玉石碑就是这年所建。1984再度进行重修,占地一千多平米,至1987年被列为市文保单位,对于世人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学习她遗留下来的精神具有极大的意义。

黄道婆功劳

丝绸是一种穿在身上很顺滑的布料,但价格昂贵,在古时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丝绸,平常人家大多数普遍穿以棉为原料织成的衣物。老百姓能褪下粗糙的麻布,穿上这种棉,就不得不得益于这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纺织工——黄道婆。她是中国纺织第一人,她传承的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进程,黄道婆功劳非凡。

黄道婆纺织机实拍

黄道婆纺织机实拍

黄道婆跟丝绸并无多大关系,她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棉花上面。革新了手工剥棉花籽的方式,采用铁棍碾压,大大提高了速度,教人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织布养活自己,然后和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纺织技术奔波。年少的时候为了学习到更好的纺织技术,搭船南下到技术好的闽广地区。一个小姑娘,不惧危险,一个人跑那么远,只为学习到更好的技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学到了技术,而且带着一份责任感,在家乡需要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将自己的所学,全数教给当地的人们,并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