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3)

大禹治水的启示

尧舜时代,禹奉舜之命,负责治理黄河水患,采用疏导之法治理黄河泛滥问题,历时十三年,终于平息了这滚滚洪水,消弭了水患。大禹成功治水,传诵至今,其中所包含的深意历久弥新,给世代之人带来启发。

大禹治水的启示

大禹治水

启示一,将大禹治水的方法借喻到教育上,变“堵”为“疏”,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正值年轻气盛的年龄阶段,往往会犯各种错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遇到问题学生往往会以“禁止”、“不许”、“责令改正”等字眼来限制学生行为,但实践证明,采取这种以堵为主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将学生管教的服服帖帖规规矩矩,抑制其活泼好动的天性,对学习的兴趣与个人的才智都会收到影响,“高压之下,草木难萌”,正确的教育方式应秉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方式,重于引导,而非堵塞。

启示二,大禹治水历时十三年,这期间三过家门而不入,成就大家牺牲小家的奉献精神已融入民族精神之中,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更是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含义。当大禹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是一个十岁的孩童,正守在门口翘首盼望着父亲,大禹抚摸着儿子的额头,告诉他,水患为治,百姓尚不能安居乐业,又何谈个人一家团圆,随即离开。可见其治水恒心,与先忧家国的责任心。

大禹治水精神

大禹在治理黄河水患的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如此大公无私的精神被后世传诵,流传至今,更是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精神,成为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瑰宝之一,代表着责任心与奉献精神。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是皇帝的玄孙,出生于汶山石纽地区,禹幼年便跟随父亲鲧动迁至中原,帝尧时期,中原地区深受洪水之灾,百亩良田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尧帝遂命鲧负责治理水患。鲧未曾有先例可循,只得自己摸索,采取障水法,在河岸两边建立堤坝,水涨多高,堤坝就建多高,如此消极工程未能解决水患,反而加重灾情,治水九年期间,鲧治水不利,被当时继位的舜降罪流放。

禹继任治水之事,为了不重蹈覆辙,禹采用疏导方法来治理黄河泛滥问题,虽然工程极为浩大,但成效显著,耗时十三年,大禹最终功成身退,载誉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