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

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了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的相关内容: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清赵翼《论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了人世更迭,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

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清赵翼《论诗》曰:“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说明了人世更迭,新陈代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的历史趋势。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别人当然很想了解这位老将军的实际战斗力,结果,胃口还算不错,只是“一饭三遗矢”,就让人有些扫兴了。老是一种生命运行的正常现象,老了就得服老,不服老是不行的。黄忠以为自己食肉十斤,臂开二石之弓,能乘千里之马,偏要上阵,终于以战死沙场了此一生。  那里,不把小小陆逊放在眼里,认为自己打了一辈子的仗,不会栽在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手里。谁知恰恰是这个年轻人,使他命丧白帝,再也不能活着回他的西蜀了。  长江从他身旁悄然流过,他根本没有想到,历史从来就是这样无情地更迭着的,不管你曾经多么辉煌,多么伟大,总有告别舞台的一天。  火烧连营七百里,不但使蜀国的战斗力丧亡殆尽,也使他走向生命的终点。  一支占优势的军队,败在实力并不强的对手名下,这在战争史上并不算新鲜。但像刘备这样,拱手帮陆逊把功劳章戴上,为他创造克敌制胜的便利条件,可以说是罕见的。  这场战争本来是应该避免的,但既然挑起了这场战火,那就不能感情用事,要按照战争规律,认真对待敌人。“包原隰险阻而结营,此兵家之大忌也。”这点已是书本上的属于ABC性质的常识,陆逊、、一看便晓,独独刘备这位以为自己是老用兵的指挥家,却似乎茫然无知。  这是十分奇怪的。只能作这样的解释,倘非刘备是军事指挥上的低能儿外,那就是他已经衰老了,只有脑筋僵化的老人,才有可能陷入愚不可拔的偏执狂的病态之中,一叶障目,几无理智可言了。  也是这样,他的黄金时代基本上结束了。一个人,缺乏最起码的灵活和应变的能力,就是老之将至的时候了。他的死,固然是他的性格所造成的悲剧,是西蜀政治、军事由盛而衰的一个必然结果。其实他的军阀主义,非一朝一夕之事,如果无荆州之失,之死,张飞也不至于暴虐无度,逼使下属生出杀帅之心。如果能像长坂坡前那样机智,像战严颜那样生龙活虎,换一种思路考虑问题,也未必能酿成这种杀帅的恶性事故。  如果说,西蜀之败,始于关羽之自大倨傲,丢掉了半壁江山,是不为错的。当刘备取得益州、汉中后,是西蜀形势最好时期。东有荆州之固,北有汉中之防,益州天府之国,物产富饶,钱粮丰足,本是可文治武备,养精蓄锐之地。但是,一错再错,无可挽救,大好形势,付之东流,从此只能龟缩于川中苟安了。  任何事业,大莫大于治国,小莫小于齐身,道理是一样的。循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之际,千万要把握住这难得的机遇,慎重从事,小心经营,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轻举妄动,招致不必要的挫折。反之,若陷入恶性循环之中,这也是谁也难以避免之事,切莫感情冲动,意气用事,而应及时自拔,承认小败才不会导致大败,否则会加速度地走向一败涂地的结局。  西蜀刘备大举伐吴的失败,证明了这样的真理,一支军队(也包括任何处于对立双方中一方)往往不是先被敌人攻克,而是在自败以后,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才让人家吞吃掉的。而思想的老化,僵化,偏执,保守,更是容易伏下败笔的原因。  堡垒从内部攻破,陆逊懂得这个道理,按兵不动,他等待着刘备的帮忙。果然,蜀军违反军事常识,迁移到“包原隰险阻”地区结营。年轻人这才发动进攻,取得了对西蜀歼灭性的胜利效果。因此,也无妨说,陆逊的功劳有刘备的一半,不算。  新锐之气,势不可挡,方兴未艾,未可限量。要没有这点清醒的认识,就会碰得头破血流。更何况上了年纪的人,并非人人皆是伏枥老骥,已是日暮途穷,气息奄奄,还要强撑着献个什么丑呢?  不尽长江滚滚流,这才有孔夫子在川上的一番“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去世,标志着他那一代人的结束。  曾经光辉过的岁月,那已是昨天的事了。不管过去如何,应该看到老之将至,日薄西山,退出历史舞台,把位子让给后来人,不要恋栈不去,贻人笑柄,更不要尸位素餐,倒行逆施。最让人摇头的,莫过于这些唱完了戏,还不肯卸装,穿着龙袍,扎着硬靠,在台上台下招摇过市的老人家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收集和整理的大江东去_闲话三国相关内容,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帮忙分享这篇文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