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相地术是什么 风水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导读:风水知识对我国来说一向重视,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很信风水一说,而风水也常用于我们的建筑布局,在增加自身和家庭运势方面,更是会去找风水师改善。那么,风水相地术是什么?风水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风水相地术是什么

古代风水相地,是人们对环境进行选择,涉及建筑的布局、朝向及营建等方面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括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等诸方面,以满足人们避凶就吉的心理要求。

“风水”学包含着大量的迷信因素,尽管从古代文化来看,其中也包含着一些中国古代哲学、美学和建筑、地质、气象等方面的知识。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不为表象所迷惑,给“风水”以正确的估计与认识。

风水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风水”两字,最早始于晋代郭璞(276-324年)所撰《葬书》:“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清人范宜宾注释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无风,故风水二字为地学之重要,而其中以得水之地为上等,以藏风之地为次等。”风水之义,大致如上所述。

但是风水相地术,早此而产生。它起源于原始聚落邑宅的营建。从西安半坡遗址看,这个聚落的选择已注意方位、朝向和近水居地与墓地分开等。据《易·系辞下》载:“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反映了原始社会中已开始注意观天相地的方法。商代甲骨文中多有相地营建邑宅的记载,如:“庚午卜,丙贞:王勿乍邑,在兹(此)帝若。”意思说:武丁王作邑问卜,上帝是否允许。若,即表示允许。《尚书·盘庚》记载商王盘庚迁都于殷的训话,其中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意思是说帝王授命我们在此营建新邑,会永远昌盛。

周代也多次搬迁都城和营建新邑,如公刘迁豳、古公迁岐山、成王营邑三次,每次都相地相宅。其中《诗经·大雅·公刘》还提到利用土圭与日影测定方位,选择朝向。

总之,商周之际相地术,是以勘察地理资源选择宜土为主,以便于居住与生产为出发点,而以占卜凶吉为辅,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阴阳五行学说兴始,“风水”被加上了越来越多的迷信神秘色彩,到了两汉,谶纬学说盛行,天人感应、宗教方术等迷信与风水逐渐结合。

(1)认为阴宅位置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

(2)把营建宫室墓穴的人事与天体运行相联系,产生黄道、太岁、月建等忌讳。

如王充《论衡·四讳篇》说:“俗有大讳四:一曰讳西益宅(即在西边扩建住宅)。西益宅,谓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惧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宅。”认为向西扩建、增建房屋是不吉利的。

《后汉书·袁安传》说:“袁安父访求葬地,道逢三位书生指一处云:葬此当世为上公,袁安从之,后累世贵盛。”

魏晋以后,尤其是郭璞《葬经》出笼以后,阴宅墓地相地术迅速发展,重视审察墓地山川形势,讲究宫宅墓穴的方位、向背、排列结构等。

《宋书·符瑞志》记载,孙坚祖父孙钟,一次在山上种瓜,有一少年指地曰:此山下可作冢,葬之当出天子。君可下山百步,顾见我去,即可葬也。孙钟行三十步,反顾三人乘白鹤而去。孙钟死即葬其地,后孙氏遂王江东。

世传葬术起于郭璞。《世说新语·术解篇》说:晋明帝解占冢宅,闻郭璞为人葬,帝微服往看,因问主人:“何以葬龙角?此法当灭族!”主人曰:“郭(璞)云:‘此葬龙耳,不出三年,当致天子。’”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问耳。”又郭璞曾为刘裕曾祖澄卜葬其父。曰:“葬某地,年过百岁,位至三司,而子孙不蕃;葬某处,年几减半,位裁卿校,而累世贵显。”澄乃葬其劣处,位光禄,年六十四而亡,其子孙遂昌。因此,郭璞以相墓地闻名,相传《葬经》为他所撰。

至于《葬经》作者究竟是谁,看法纷纭,难以统一,大约有三种:①旧说为郭璞;②约是南北朝时的隐士所撰;③唐人撰,大致成书于南北朝至唐代。但以第一种看法为普遍。

该书以气、形、势为中心,阐述了阴宅风水的原则与方法。主要内容有:

1.重视气。

《葬经·内篇》说:“葬者,乘生气也。”所谓生气指山川自然界草木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他们认为气有刚柔之分别,升沉之变化;山气刚,川气柔。《葬经》又说:“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就是说山势必须趋来若莽马,山形中必须静止如凝结,这样才能保持其气。谈到望气方法时,又说:“凡山,形势崩伤,其气散绝谓之死,形势虽具,生气未舒谓之枯。死者不可复生,枯则有时而润。”《葬经·望气篇》又说:“大凡烟气腾绕,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腻石润,如此者其气正钟聚不止;云气不生,崩摧破裂,色泽暗淡,草木零落,水泉干涸,石枯土燥,如此者,若不是由于挖掘开凿而断其气,便是生气行于他方。有一于此,法不可葬。”

2.重视形势。

《葬经·原势篇》说:“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来形止,是为全气。”要求“形近而势远,形小而势大”。就是说必须审势,必取其来势而弃其离去之势;且当以大的势、强的势、异常的势、聚合的势、逆向的势为宜。又说“气之积而成体”,其形状有五:山势尖锐叫火势,山势波曲叫水势,山势直的叫木势,山势圆的叫金势,山势方的叫土势。五体完备,即得最旺盛之气。

3.四方塑立四灵(兽)。

对阴宅周围环境也有描述,《葬经·外篇》说:“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古人把麟、凤、龟、龙称为四灵,《说苑·辨物》说:“帝王之所著,莫不致四灵。”而《三辅黄图》又把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称为四灵,认为可以镇四方。墓葬四周塑立四灵,以镇四方,有保护死者之意。

这种四灵的设置,大约与古代军队阵列礼仪有关。据《礼记·曲礼》上说: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后代学者解释说:军前宜捷,故用鸟;军后须殿捍,故用玄武;玄武龟也,龟有甲,能御侮用也。左为阳,阳能发生,象其龙变生也。右为阴,阴沉能杀,虎沈杀也。军之左右生杀变应威猛如龙虎也。因此古代军队绣此四兽在旗中,用以标志前后左右的陈列。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风水相地术是什么,风水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