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功臣(疯狂屠杀功臣)

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历来都是人们非常敬仰的一位皇帝。出身布衣,一生转战大江南北,最后建立明朝,将北元朝廷赶出中原,让后人心向往之。

不过,这样一位英雄人物,却又以善杀的恶名而著称。朱元璋立国之后,大肆屠戮功臣。明朝初年所封的6位公爵,28位侯爵,最后只有一个汤和得以善终。在所谓的明初四大案当中,朱元璋更是累计处死超过十万人!

那么,作为一代雄主的朱元璋,在成功建国之后,为什么会选择如此大肆屠戮功臣,将开国功臣近乎屠戮殆尽呢?

1.为了中央集权

客观来说,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为了集权。

要知道,古代和现代不同,从中央到地方,就算是所谓的八百里加急传递消息,想要从当时的都城应天(今南京)传递到北方边境,最快也要数日的时间。一来一回,恐怕就要超过十天了。

缓慢的信息传递速度,特别容易造成地方势力割据。再加上庞大的官员体系,偶尔再出个外戚干政或者宦官干政,所以历史上很多王朝到了最后,皇帝本人手里的权力,都小的可怜。

那么,为了完成高度的中央集权,古人都想过哪些法子呢?

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和交通速度,这个就别想了。毕竟朱元璋那时候,是没有电报和火车这种东西的。

古代皇帝为了集权,曾经想出过很多招数。其中最好的一个,就是科举制。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科举制禁锢人的思想,是十恶不赦的坏制度。但实际上,正是这个看似落后腐朽的制度,让我们这个国家庞大的官吏体系,在思想上尽量保持一致,继而保证国家相对完整和统一。

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翻书看。在科举制出现以前,中国也经常出现混乱的诸侯割据时代,而且分裂的时间,要远比统一的时间更长。但是自从隋炀帝首创了科举制以后,后面上千年时间,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直保持着相对的完整。

隋炀帝首创科举制

这个话题扯得有点远,我们在把注意力重新放到老朱同志身上。

从所谓的明初四大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老朱大肆屠戮功臣,最大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整肃吏治,收拢国家权力。

尤其是胡惟庸案,老朱更是彻底取缔了丞相这个官职,将丞相的权力收为己有。

开国功臣,本就容易居功自傲,给国家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患。而老朱这种大肆屠戮功臣的行为,显然让这些功臣,再没有了分权的机会,自然也就顺利完成了集权的过程。

2.当时的官吏,很多都是北元时代遗留下来的

如果说,杀那些封公封侯的大功臣,是为了收拢权力,防止这些开国功臣居功作乱。那么杀那些中下层官吏,目的可就不这么简单了。

明朝建立之后,其实远不像我们想的那样,一统天下之后,就高枕无忧了。历史上很多新王朝的建立,都是在旧王朝彻底土崩瓦解的基础上,但明朝算是个例外。

明朝建立后,明朝的上一个王朝元朝,其实并没有彻底被灭。就算后来徐达打下北京,彻底收复了传统意义上的中原后,北元王朝依然存在,而且实力很强。

直到后来几十年里,朱元璋打了几次,朱棣又打了几次,当年强大的北元王朝,才彻底土崩瓦解,分裂成几个大部落,对明朝的威胁稍稍小了一些。

而在明朝早期的那十几年里,朱元璋想要让这个庞大帝国存在下去,最大的一个敌人,就是北元王朝。

如此一来,另一个问题就凸显出来。

因为朱元璋是以武开国,在庞大的中原版图上,很多官吏其实是一直从北元做官到了明朝,换汤不换药。城头变换大王旗,但城里面说话的人,还是那些人。

正常来说,科举制被创立之后,绝大多数统治阶层的文官,都是通过科举制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但明朝刚刚开国的那十几年里,通过科举制上来的人才还太少,远不足以填补整个中下层文官体系的庞大空缺。

这些中下层官员,很多都是北元,或者当初其他起义军的人。这样的官员,朱元璋当然不愿意信任。相比在思想上慢慢解决这个庞大群体,老朱显然更愿意选择从肉体上消灭他们。

所以,洪武四大案当中,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全都牵连了大量的中下层官员。除了明面上为了整肃吏治以外,老朱也是在变着法的想要在肉体上,消灭这些前朝遗留下来的官员队伍。

3.为了皇家能够顺利接班

洪武四大案,前三个案子,可以说都是为了中央集权。但最后一个大案,蓝玉案,其实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这个避免的前提,是太子朱标没有早逝。

以蓝玉为首的军方将领,其实大都是所谓的太子党,是朱元璋留给儿子接班的班底。但是朱标不幸早逝,朱元璋的选择,是让皇长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年少,阅历手腕都不够,根本无法顺利接手这些班底,就算强行接手,将来也压不住,根本坐不稳皇位。

所以,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直接以谋反做借口,将蓝玉为首的军方一系,直接清理干净。

这就是蓝玉案的真相。

另一方面,除了杀掉蓝玉等人,在太子朱标早逝后,为了让皇长孙朱允炆能够更加顺利的即位,朱元璋采取了更加酷烈的手段,屠杀开国老臣。正是因为这样,明朝开国年间的功臣,才会被尽数屠戮殆尽,只留下一个汤和。

4.底层出身,让朱元璋思想上无法接受很多事情

客观来说,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其实是解决当时很多矛盾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一个方法。

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方法相当有效。在明朝刚刚建立的近百年里,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也没有出现过大臣篡权的现象。虽然出了一次靖难之役,但皇帝宝座还是在朱元璋的子孙手里。

但是,最有效的,并不意味就是最好的。

历史上善待功臣,并且也顺利解决问题的先例,并不是没有。比如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汉光武帝善待云台二十八将,都是很好的例子。

朱元璋应该不是不知道这些先例,但他之所以没有采用,最大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他出身底层,早年间历经艰难。

朱元璋早年出身底层,最惨的时候当过和尚要过饭,连妥善安葬父母的钱都没有。这些经历,让他对官员阶层始终充满了仇恨,也是洪武一朝对官员体系严苛要求的重要原因。

早年经历的种种艰难,则注定朱元璋不喜欢和别人分享权力,更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将来失去权力。

这一点,从朱元璋颁布的藩王政策就能看的出来。朱元璋规定,皇家子孙不得工作,一切由朝廷养着。从这个政策就能看出,朱元璋是真的饿怕了,除了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再饿肚子,还担心子孙有一天会饿肚子。

这样的性格,自然不会接受那些所谓更好的结果。他想要的,只有简单粗暴,让明朝政权能够稳定传承下去,子孙后代可以永远不用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