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我国古代重视农业的举措和主张
- 古代农业耕做方式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 中国古代为何重农轻商呢
1、公元前156年,商鞅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农耕。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家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
3、汉高祖级以后的汉文帝、汉景帝减轻人民的徭役、兵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4、唐太宗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多次颁布减免租赋的诏令,减少劳役,不误农时。
古代农业耕做方式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耜耕(“石器耕锄)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
《庄子》则曰:“神农之世,……与麋鹿共处,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此至德之隆也。……”中国古史中“神农氏”,正是原始种植业发生时的人物。中国农业从其产生之始,就是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在长期的采集生活中,对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价值和栽培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试验,逐渐选育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栽培植物来。从“尝百草”到“播五谷”和“种粟”,就是这一过程的生动反映;而所谓“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则反映了这个过程的艰难和充满风险。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成为农业的始祖。为了使农业经济得以确立,要有相应的工具的创造,反映在传说中就是神农氏创制斤斧耒耜,“以垦草莽”。所谓“神农氏”的传说,正是这一时代中国农业的反映。
学生回答后,简单解释:所谓“刀耕火种”就是在初春时期,先将山间树木砍倒,然后在春雨来临前的一天晚上,放火烧光,用作肥料,第二天乘土热下种,以后不做任何田间管理就等收获了。一般是二,三年之后,土肥就已枯竭,就不能再种植了,而不得不另行开辟。原始的刀耕火种与之相类似,只不过工具更为简陋一些。据考古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原始农业使用的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之类,这些都是用来砍伐树木的。
人们在进行刀耕火种的时候,首先所要面临的就是土地的选择。刀耕火种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种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觅新地重新砍烧种植,农史学家称之为“游耕”。但从新石器时代所出土的一些实物来看,中国一些地区的原始农业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脱离了早期的刀耕火种阶段,进入了所谓“石器锄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阶段。
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史传说中得到映证。相传“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烈山”就是放火烧山,“柱”实际上是挖洞点种的尖头木棒——后来发展为木耒。这正是原始农业中两个相互连接的主要作业,不过被传说人格化了。
在介绍了“刀耕火耕”后,指出这种耕作方法一直延续到近代。结合教材的两幅图片做以下解释。现在“刀耕火种”是人们把树木砍倒、晒干,然后放火烧,再播种旱谷等作物,是利用积聚在热带雨林中的矿物营养发展生产的方式,也是用火去消灭杂草与除去病虫害的方法。这在历史上西双版纳地广人稀、森林连片的生态环境下,“刀耕火种”不外在浩瀚的林海中开了一个小小的林窗,种两三年谷子后又弃置,森林很快就恢复了,对各种生物的生存并不影响,是一种“森林与农地”轮作和好方法。到了近代,人口倍增、森林难以恢复,山地水士流失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所以,近年来地方各级政府作出严禁山地“刀耕火种”的决定是明智的。
“刀耕火耕”时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到“石器锄耕”阶段。
2.石器锄耕
从耕作方式、农具使用来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可将其划分为耕前期、耜耕期和犁耕期3个发展阶段。“刀耕火耕”属于耕前期。随着大量骨耜和石耜的使用,人们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3.铁犁牛耕
“耜耕”和“火耕”时期原始农业生产方法十分简单。这样的农业生产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只向自然索取而不补偿,土壤营养的平衡完全依赖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这是只取不给的掠夺式的生产。由于那时人口较少,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不高,而且生产力低下,因而原始农业的生产还没有超过自然的负荷能力和恢复能力,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很小。
但随着人口数量和人类对自然要求的增加,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中国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既采用“铁犁牛耕”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那时在农业上应用还很少使用。但由于懂得了施肥技术,依次肥沃的土地可以连续耕作,贫瘠的土地也可以在休耕一两年后轮耕。随着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战国时期普遍使用铁农具,农业生产力水平也有了质的飞跃。牛耕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出现和初步的推广,加上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新进展,大大提高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从此,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农业的重要耕作方式。
通过整地、育苗、除草、施肥、灌溉等技术措施,在向自然索取农业产品的同时,也给予农业生态系统一定的补偿(主要使用有机粪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农业科学技术,是当之无愧的传统农业的典范。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第一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由于传统农业依靠农业内部循环来维持平衡,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又由于传统农业分散经营和规模小,也难于合理地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中国古代为何重农轻商呢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多是以农业为主,这时候土地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实行封建专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稳定政权,肯定是会实行一些手段和政策。
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地诸侯占地为王,有时也是兵戎相见。造成这样的局面,很大原因就是分封制。有的人一定听说过:“这天下的土地哪一块不是属于天子呢?”,关于这句话的解释和理解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也很好的说明了天子的土地辽阔但需要人去镇守。这也是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原因,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再分给,就这样依次类推,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有人镇守和经营,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度”。
土地虽然分得很合理,但是还有一些自然资源被人忽略了,那就是湖泊山林。在中国古代,湖泊山林是属地,也就是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这些地方是由贵族管制的。湖泊山林所带来的生产收益也是贵族的私人财产。
即便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可是有一些无业游民为了生存,也是冒着风险不管不顾的进入这些禁地。砍柴捕鱼、炼铁等等,这些都是不为贵族所允许的,因此,一些贵族认为这样的现象就是犯罪,甚至还被一些人称之为“盗贼”。当然,贵族不会对这种侵犯自己利益的事情坐视不管,为了彰显贵族的权力和重视程度,他们往往会派大军进行征讨。这样的举动反而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渐渐的变成贵族越征讨,盗贼也就越多。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贵族不愿看到的,后来,有人就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损害贵族的利益,又能让“盗贼”合法的使用和生存。这个办法就是贵族派专属人员去镇守这些禁地的入口,如果有人进入,那么他所得到的利益就必须进行一定的赋税。
汉武帝实行盐铁政策之后,政府也是对社会上能获得暴利的工商业进行严加控制,也不允许自由工商业者可以经营。在农业上,政府会减轻赋税,扶持其发展,对于工商业,政府则是限制它发展,甚至是不允许。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无非就是不允许社会上出现太过贫穷或者太过富有的人。
这样的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受所影响。在看来,社会是不可能没有贫富差距的,但是穷人要让他生活的轻松自由一些,而富人就必须要守礼。关于这一点,董仲舒也说:“富人过于骄横,穷人则过于忧愁,这都是不太合适的”。这两句话主要就是展示中国古代社会理想的经济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对于社会来说,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对它进行一定的限制,这样才能出现一种平等。对于穷富都有一个限度,而二者之间也会有一个分界线,互不逾越,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礼”,也是人们经常提的“均产”,而对此的执行者就是统治者,也可以是心怀天下的士人。
在重农轻商的传统思想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都不会走向富强,但也不会太弱小。这也很符合中国儒家思想的“和”理念,在军事上,国家不被其它国家所侵犯,在经济上,国家经济能到达平均或者一般水平。但是这两者永远不会无节制的发展下去,国家的政策在那限制或者统治根基的限制,任何事物都是到此为止,不会任由其发展。如果发展过快,那始终是,比如罗马帝国。
中国历史能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把社会经济与文化扎根在农村地区。工商业遭受限制,农业被鼓励,这也使得两者永远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差距化也没那么大。物质文明也没有在某个时期有过突飞猛进,然而对于长期的历史发展来说,它的好处也会显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物质文明一直能领先于西方国家,就是到明末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也没有完成超越。纵观千年历史和社会经济制度,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长处。
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大多是以农业为主,这时候土地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是实行封建专制,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稳定政权,肯定是会实行一些手段和政策。
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口也不像现在那么多,所以从封建制度建立以后,统治阶级首要保证的就是人们的吃饭问题,所以中国古代一直到清朝都是以农业立国,农业为国之根本,当国家实行一种封闭和自给自足的政策时,农业的地位就尤为重要,直接就关系着
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生计,国家通过发展农业征收土地赋税可以保证财政收支的平衡,百姓通过发展农业可以安居乐业吃穿不愁,所以重农这一政策也就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时期,大力发展农业对于当权者和百姓所产生的效果,在整个封建王朝时期,中国单一的农业经济能够使经济总量占据世界第一这一宝座可以看出,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实施这一政策的合理性,从商鞅变法开始重农抑商到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所以,后面的朝代都以农业为最根本的立国之策,并一直实施。虽说到了明代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荣和活跃,国家也从商业活动中收取了大量商业税收,但是统治者始终认为,商品的交换并不能实际创造出新的财富,所以还是最终采取抑商政策,扼杀了明代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
大家好,我是HK君,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准确的说法是,我国封建王朝长期“重农抑商”。
所以,是封建统治阶级制定这样的国策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尽可能维持他们的统治。只要能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支持。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重农抑商是对统治阶级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1.重农
(1)首先,在农业文明时代,重视农业能增强经济实力,而且是长期的经济实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任何人来说,衣食住行都是刚需,而吃饭就是刚需中的刚需。
所以重农,这点来说是不错的,没有问题的。
(2)其次,重农可以限制人口流动,便于统治和压制人民。
在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为了限制人口流动,会通过各种办法降低社会的活力,而将人民捆绑在土地上,是最大程度地限制社会流动性的举措。
在士农工商4大职业或产业中,农民的流动性是最低的,因为土地——这种生产资料属于不动产,很难移动。
2.抑商
在士农工商四大产业中,商业是流动性最大的行业,同时也是创造财富最快的行业,而流动性大,且创造财富快,就会改变社会的结构。
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进生产力会早晚取代落后生产力,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会成为新的统治阶级,这是既得利益的统治阶级所不愿意看到的。
有句话叫做富可敌国,如果一个商业家族富可敌国,那么他就威胁到封建统治者的特权了,商人们团结起来,或者资助敌国、敌对的军事政治集团,就可以推翻自己的统治。
因此,我国古代的封建统治者一直都打压商人的利益。
3.我国封建王朝灭亡的周期性定律
但是经济发展是有它的必然规律的,我国的封建统治者们是逃避不了这个规律,就是每隔200多年,我国就会有王朝更迭。
因为农业发展是有瓶颈的,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产业都会有自己的瓶颈,如果重农,那么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展不上去,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其他行业来发展经济,但是封建统治者死抱着重农抑商的规则不放手,就必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从现在来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为中华文明和人类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我国古代进行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不是农业大宗产品,而是丝绸(手工业)、陶瓷(手工业)和茶叶(只有这个跟农业沾边),而国际贸易本身就是商业。
因此,重农抑商就是封建王朝自我灭亡的规律性因素之一。
我国古代王朝,作为统一王朝,时间最长的恰恰是商朝,近600年!
而周朝虽然更长,但是周朝只有西周是统一王朝,到了东周,就是春秋战国了。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因为怕没有饭吃,食物是所有人的最根本需求,全中国能养多少人取决于全中国的农民能种出多少粮食,古代不像现在,一个国家自己产的食物不够还可以进口,古代国际贸易交易的主要是奢侈品,银子再多换不来粮食和废铁就没区别了。
风调雨顺的时候,粮食足够吃,大家也可以做做生意赚赚外快。遇到天灾呢?还不是就变成了人吃人的人间地狱。
而且古代战争也消耗巨大,通常是劳民伤财的,死亡太多人就要鼓励生产,国力不济也要大力发展农业才能刺激全国经济。而商人9也是很大程度上在这上面发展起来的,不过他们的作用在当时明显没有农民作用大,也就是现在,人类科技进步生产力高了能跳出这个圈子。
所以重农轻商也是为了凸现农业地位,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农民甘愿生产发展农业。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是国家的根本,人们对洪水旱灾等等自然灾害没有治理能力,加上生产力极低!导致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以下详细说下:
秦,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把人分为四个等级也就是所谓的士、农、工、商“四民”中,士最贵,农次之,工商又次之,这种思想被历朝历代所沿用,历代封建王朝尤其是新建立的王朝都十分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强调“农为本”,在人民思想中根深蒂固。
此后所有的统治者都继承了重农抑商的政策,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服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历朝历代采取这种措施,归根到底是因为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在两千余年封建历史中,“农本商末”观念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主调,由此形成“重农抑商”政治方针是古代统治者惯行的基本治国之策。自战国时形成“奖耕战”、“抑商贾”政策始,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渐成国策,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均是重农抑商政策之表现。“重农抑商”、“农本商末”政策深深制约和影响中国历史。
“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具体表现 法律的内容必然为经济形态所决定,当“农本商末”观念被统治者信奉以后,作为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体现的抑商之法应运而生。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
1,统治的需要:每个王朝,要想政权稳固,肯定得做到让百姓丰衣足食,那么先决条件就是农;
2,生产力因素:古代科技水平普遍不高,人均生产力低,人口少,而且交通不便,所以农业是国之根本,只有更多的人从事农业生产,才能保证百姓的物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