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大夫是什么官

战国时期的“大夫”具有多种含义。

首先谈大夫与爵位的关系。战国时期的大夫是不是一个特定爵位呢?从一些材料看,这一点是无疑的,且看如下一些记载:

“庶人不得一次(恣)已而为正,有士正之;士不得次已而为正,有大夫正之;大夫不得次而为正,有诸侯正之……”这里描述的庶人—士—大夫—诸侯序列,既可视为行政体系,又可视为等级系列。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天子棺椁十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这些制度未必指战国,但表明大夫仍是一个特定的等级。

《墨子·七患》谈到灾年时提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孙诒让云:五当为三之误),大夫彻县,士不入学。”说明大夫是一个等级。

《管子·立政》载:“……将军大夫不敢以庙,官吏不敢以朝,命士止于带缘。”(依许维?校改)孟子是战国中期人,他葬其母与其父不一样,母以三鼎,父以五鼎,其原因是“前以士,后以大夫”。此例说明士与大夫等级分明。

孟子说:“无罪而杀士,则大夫可以去;无罪而戮民,则士可以徙。”荀子讲:“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民、士、大夫分为三个不同等次。

从以上材料看,在当时人看来,大夫是一个特定的爵位。所以孟子讲:“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大夫之爵位于公卿与士之间。大夫作为爵位,是一个较宽泛的等次,其中又分不同的亚等次。大夫之中分亚等次早在春秋时已出现,到了战国,情况更加复杂,这些亚等次有如下不同的称谓:

五大夫:在秦国,五大夫为二十等爵中的第九级。另外,魏、赵、楚也有五大夫。五大夫是大夫之中较高的爵位。《商君书·境内》载:“就为五大夫,则税邑三百家。”五大夫可以率军出征,《史记·秦本纪》载,昭襄王四十五年,令“五大夫贲攻韩,取十城”。《范睢蔡泽列传》载:“使五大夫绾伐魏。”王陵也曾以五大夫身份率师攻赵。《战国策·魏策四》记载,魏国有五大夫:“信陵君使人谓安陵君曰:‘君其遣缩高,吾将仁之以五大夫,使为持节尉。’”《战国策·赵策三》载,赵也有五大夫:“建信君曰:‘秦使人来仕,仆国之丞相(鲍注:使为丞相官属),爵五大夫。’”《吕氏春秋·长见》载,楚亦在五大夫,楚文王“爵之(指苋?)五大夫”。《战国策·楚策一》载:“楚杜赫说楚王以取赵。王且与之五大夫,而令私行。”另外,《墨子·号令》也有“赐爵五大夫”之语。上大夫:又称国大夫、长大夫、列大夫。赵、魏、齐均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载,齐稷下先生“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上大夫”又称“列大夫”,《史记·孟荀列传》载,齐稷下先生“自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齐国印玺有“上大夫之玉玺”。魏亦有上大夫,《尹文子》载:“魏王赐献玉者千金,长食上大夫之禄。”《吕氏春秋·慎小》记载吴起赏人以“长大夫”。高诱注:长大夫,上大夫也。长大夫又称国大夫,同一件事《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仕之国大夫。”

中大夫:魏、赵、齐均有。中大夫是爵、是官,从发展看,春秋时期尚属爵,到了战国,有时为官称,有时又为爵称,须具体分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载:“故晋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荀子·大略》载:“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赵襄王赏士中章、胥己为“中大夫”。文中明确指出,“中大夫”为爵之“重列”,这些材料都说明中大夫为爵之一。《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魏有“中大夫”。《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在春秋时有“中大夫”。《管子·山至数·轻重戊》中也有“中大夫”的记录。中大夫除作为爵称外,还演变为一种官职,关于这一点,下面再谈。

下大夫:春秋时期有下大夫之爵。除前文引述之佐证外,《论语·乡党》载,孔子“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荀子·大略》所言的上、中、下大夫未点明时间。战国时期究竟有无下大夫之爵,未见其他材料,尚不能肯定。这里仅记之以备参考。

公大夫:魏国有。《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敬,县令也,遣市者行,而召公大夫而还之,立有间,无以诏之,卒遣市,市者以为令与公大夫有言,不相信,以至无奸。”又:“是以庞敬还公大夫。”

上官大夫:楚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姜亮夫《屈原赋校注》:“楚之上官大夫,亦大夫阶爵之别矣。”

大夫:大夫既是大夫层的统称,又是大夫层次中的一个等级。《韩非子·内储说上》载,吴起“乃下令大夫曰:‘明日且攻亭,有能先登者,仁之国大夫,赐之上田宅。’”这里大夫比国大夫要低。

 

在大夫层中,秦国的二十等爵中,大夫明显分为几个不同的亚等次。第五级称“大夫”,第六级称“官大夫”,第七级称“公大夫”,第八级称“公乘”,第九级称“五大夫”,李学勤认为这四等均可称为大夫层。

其次谈谈大夫与官职。大夫不只表示爵位,同时又是一种官职。大夫任官有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以大夫之爵领一定官职,如《荀子·君道》所说“大夫擅官”。《管子·五辅》讲:“大夫任官辩事,则举措时。”另一种情况,“大夫”本身又是一种官称。这种情况一般在“大夫”前要加一个定语。这里我们只谈第二种情况。综观各国,有如下一些不同的称谓。

中大夫令、中大夫:中大夫本为爵名,同时又为官名。《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国有“中大夫令”。《正义》:“在大夫令,秦官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在大夫掌议论。”战国时的中大夫是议官,但又不限于此,中大夫亦可以为使臣。《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范睢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资治通鉴》卷五:“魏人范睢从中大夫须贾使于齐。”又可为近臣,《韩非子·内储说下》载:“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出。”又可以负责财政经济方面的职责。《管子·轻重戊》载:“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即令中大夫王师将人徒载金钱之代谷之上,求狐白之皮。”

监大夫:负责监察之职。《吕氏春秋·季夏纪》:“是月也,令四监大夫合百县之秋刍,以养牺牲。”

郡大夫、守大夫:郡守。《冠子·王篇》:“十县为郡,有大夫守焉,命曰官属,郡大夫退修其属。”郡守又称“守大夫”,《管子·山至数》所载的“守大夫”即指郡守。

都邑大夫:地方长官。齐国未设郡县,沿春秋之制,称为都邑大夫。《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襄子使其兄弟宗人尽为齐都邑大夫。”都邑大夫又称“都大夫”。见于记载的有:城阳大夫、盖大夫、平张大夫、即墨大夫、阿大夫、临淄大夫等。

又,封君所属掌邑之长官亦称“邑大夫”。三晋官印有“阴成君邑大夫金安”。

第三,关于大夫的总称。“大夫”除表示一定的爵与职官之外,还常常作为一个统称,涵盖着君主以下庞杂的官僚与贵族层,如下一些言论即是明证:

“国之大臣诸大夫。”“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千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所矜式。”“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未可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把封君应侯范雎也列入大夫之列。《吕氏春秋·自知》载:“魏文侯燕饮,皆令诸大夫论己。”凡此等等,“大夫”均泛指官僚贵族层。另外,还有如下一些称谓,也是泛指。

卿大夫:《墨子·尚同中》、《管子·轻重己》以及出土铭文中均有“卿大夫”连属之语。

士大夫:这是战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战国之前,士均排在大夫之后。

战国文字中讲等级序列的,仍用“大夫士”。“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看去只是颠倒了一下位置,但它却反映了一个重要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指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官僚与知识分子的混合体。士之所以冠于大夫之前,是士伴随着官僚制的发展而大显身手的结果。出身士的人不必像过去那样,按照台阶一层一层向上爬,他们常常凭借才能平步青云,越级而为卿相。于是士跑到大夫的前头。从有关记载看,战国时期的士大夫主要有两层含义:

其一,指居官位和有职位的人。《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大夫。”士大夫指职能官。《墨子·三辨》批评“士大夫倦于治”,指的也是一般官吏。《战国策·秦策二》载,楚之“诸士大夫皆贺”,这里指朝廷之臣与王之左右。《荀子·强国》记载秦国官府情况:“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泛指所有官吏。文官称士大夫,武官亦称之。《荀子·议兵》载:“士大夫死行列。”其二,指有一定地位的文人。孟尝君的门客,《史记·孟尝君列传》称为士,《战国策·诡使》载:“今士大夫不羞污泥丑辱而宦。”士大夫指的是一般文人。总之,士大夫泛指知识分子与官僚。

显大夫:《云梦秦简·法律问答》:“‘可(何)谓宦者显大夫?’‘宦及智知于王,及六百石吏以上,皆为显大夫。’”

子大夫:大夫之尊称,《管子·轻重甲》:“子大夫有五谷菽粟者勿取左右,请以平贾取之子。”

散大夫:《管子·山至数》有“散大夫”之称,马非百《管子·轻重篇新论》:“散者列也,散大夫即列大夫。”

令大夫:《管子·轻重甲》、《轻重乙》均谈到“令大夫”。“令大夫”即“命大夫”,受王命而为大夫,在大夫中比较高级,所以《轻重乙》中的“命大夫”高于“列大夫”。

综上所述,大夫是一个内容繁杂的概念,要根据在行文中的不同情况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