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诸葛亮写的隆中对(3)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画像

公元223年,刘备驾崩永安宫。临死前,刘备将儿子刘禅的手放到到诸葛亮手里,放下帝王面子,老泪纵横,恳请诸葛亮一定照顾好刘禅。刘禅登基后,遵从父亲遗命,治国之事,处处请教诸葛亮,及其虚心,并称之为国相。一时间,蜀国倒也安稳太平,蒸蒸日上,与刘备之时相差不多。

国未统一,寝食难安。四年后,诸葛亮先平内乱,内乱解决后,决定北上伐魏。出征前想到刘备之前的嘱托,放心不下刘禅,于是挥毫泼墨,呕心沥血作《出师表》,这一作便流传千古,世代颂唱。文中言辞恳切,字字珠玑,添一字则多,减一子则缺。

在建议部分用语更是婉转得体,落落大方,论点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使人读之不忘,实乃奏书中之典范。其中即要刘禅广开言路,不拘一格,又让刘禅不要妄自菲薄,早日复兴汉室江山。可谓事无巨细,交待得清清楚楚。

这样忠贞不二,鞠躬尽瘁,身先士卒,忧国忧民之人,纵观历史长河除诸葛亮外再无第二个。刘禅被后世戏称为“扶不起的刘阿斗”,这实际上是个天大的冤枉。诸葛亮这篇《出师表》,刘禅实际是反复揣摩并加以实践的。当然乐不思蜀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