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是罗贯中写的吗

水浒传是罗贯中写的吗

我国的传统四大名著,这四大名著都是明清两代的大作家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西游记》是吴承恩创作的;《水浒传》是施耐庵创作的;《红楼梦》是曹雪芹以及蔡锷创作的;而《三国演义》则是罗贯中创作的。

罗贯中石像照

罗贯中石像照

在这是四部名著当中,《西游记》是玄幻类型的著作,而《红楼梦》的风格则较为阴柔,适合女性阅读。但是《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都是讲战争的,因此,这两部名著经常被人们拿来比较。

说到《水浒传》以及《三国演义》这两部名著,相信大家听得最多的就是“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年少的人不适合阅读《水浒传》,而上了年纪的人则不适合阅读《三国演义》。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水浒传》当中所表达出来的故事以及人物的情怀,只有拥有较多人生经验的人才能够体会。而《三国演义》当中所表达的基本上都是豪情壮志,适合年轻的人越多,可以激发心中的斗志。但是,上了年纪的人阅读《三国演义》一般不会有过多的感触,或者说上了年纪的人更需要的是沉稳。

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这一部名著的作者,心中肯定拥有《三国演义》当中那些大英雄大豪杰的壮志豪情,否则是无法将这一部著作当中的精神传达出来,并且流传千古的。

录鬼簿续编中认为罗贯中实际上是哪里人

《录鬼簿续编》中认为罗贯中是太原人,这本书社会上仅存一本就在宁波天一阁中收藏。据考证《录鬼簿续编》的作者是贾仲明,生活在明朝初期的,和罗贯中有过前面,当时的罗贯中仅写了三部剧本,《三国演义》等名著当时还没有完成。贾仲明提到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和他投合的人很少,但是两人有交情,但是经过变故,各走一方。

罗贯中的石像

罗贯中的石像

罗贯中年纪比贾仲明要大,重逢的时候贾仲明年纪已经21了,所以年长他10岁的罗贯中该是31,罗贯中于1357年离开张士诚,所以在1364年遇见贾仲明,间隔7年确实有可能写成了某些著作,1366年,赵宝丰去世,罗贯中离开故地前往慈溪,后来的小说都是在1366年到1399年完成的,所以当时贾仲明81岁写完《录鬼簿续编》的时候他已经和罗贯中60多年没有见面,不能确定罗贯中是否已经死亡,所以用竟不知所终来结束罗贯中的人生。相对的,贾仲明也不可能知道这60年里,罗贯中发生了什么。贾仲明的太原人说法在1996年终于有人在太原祁县河湾村发现了罗贯中的族谱、生活遗迹,因此猜测了600多年的罗贯中籍贯之谜,最后可以确定就是山西太原。

罗贯中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但是小说家在当时是九流之辈,因此历史上对罗贯中的生平知道的人很少,从明清以来,对罗贯中的出生经历争议不断,有段时间有人都质疑《三国演义》是否元代的罗贯中所写,现在这位作者渐渐的露出了真实面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会了解罗贯中。

罗贯中的名言赏析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一生作品颇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有许多名句就是从三国演义中广为流传的,比如“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这句话在许多人的求职简历里面都会出现,那么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里面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呢?

罗贯中的塑像

罗贯中的塑像

罗贯中借吕布之口曾经说过“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男子汉顶天立地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作为,怎么能永远在别人的手下做事呢?这句话曾激励着无数的年轻人奋发向上,勇敢的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宽宏大量,何所不容”和许多智慧通达之人一样罗贯中也倡导着宽容、包容。在现今社会,有时你会觉得人之间的距离很远,但有时你又会觉得太近,因此内心的摩擦不断,心态不好的时候经常苛求别人为你做些什么,但是换个角度思考如果你是别人,你又会是什么立场?有时候人就是自己为难自己,想得开点,不要去要求什么,对别人宽容一点也是对自己宽容。其实罗贯中对历史朝代更替以及人际关系做出了很好的总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感觉就是一个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