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哪国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于邹国,当时正值战国争雄的时期,所以他又是东周时期人。

孟子雕像

孟子雕像

孟子的出生地,邹国,是当时东周时期东面的一个子爵国,因为其势力并非出类拔萃,所以是当时强大的鲁国的附属国。现在这个地方属于山东省邹城县。虽然邹国是个小国家,但他在西周之初就已经立国。他们的祖先是安,周武王封安的子孙(第五世)侠,在当地建国。而实际上,除了侠之后的历代君主,都没有收到过周天子的册封。在周宣王二十一年,邹国国君夷父颜发动叛乱,把鲁国的国君鲁懿公杀死。十一年后,宣王讨伐鲁国,击败鲁国,杀死了夷父颜。夷父颜的弟弟叔术代理邹国国君。

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中原,邹国予以积极支持。为了答谢邹国,齐桓公封当时的邹国国君克为子爵。从此,邹国国君终于有了其相应的爵位。

直到公元前614年,邹国被楚国灭亡。

孟子当时正出生于邹国,他在周游列国的时候,曾和邹国的国君邹穆公有过一段对话。当时邹国正处于鲁国的交战中,邹穆公对孟子说他的人民不肯为官吏牺牲,致使他的官员战死了三十三个人,而没有一个百姓牺牲。孟子说:你的国内贫富差距严重,而你的官员却没有把百姓的辗转流离的情况告诉你,这是他们的失职。所以你只要施行仁政,百姓就会拥护你,他们也会为了官吏而战死了。

解析孟子离娄是什么

《孟子离娄》是儒家经典《孟子》当中的一篇文章,分为上下两篇,在这篇文章中,孟子具体阐述了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主张。

《孟子》

《孟子》

在这里,孟子把他理想中的圣人君子的形象具体说明出来。比如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就是因为君子时时刻刻把仁义知心放在心里,并且实施在行为当中。如果有一个人突然很凶狠残暴的对待君子,那么君子一般不会轻易发怒,而是立刻反省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错事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假如经过反省,君子认为是自己错了,那就会毫不犹豫的向冒犯他的人道歉,承认自己的过失,如果自己没有错,那也只是大笑一声,认为那不过是个莽夫,自己又何必与他计较呢,不会报复他,这就是儒家宣扬的以德报怨。

在孟子的眼中,君子是个完美的人物,是道德非常高尚的人,他说一个正人君子是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因为君子的所作所为都是坦坦荡荡的,他心中无愧便不用害怕任何事。如果说君子有什么忧虑的事情,那就是忧虑自己的德行不够高,自己的修养还不到位,自己还不能与古代的圣人相提并论,这才是圣人要担心的,那么怎么办呢,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不断克服内心的恐惧,把时间都用来学习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这才是君子真正要做的事情。

孟子的这一套理论虽然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对于提高个人修养还是有作用的,对于缓和阶级矛盾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后人对孟子的评价

南宋时期的大儒朱熹、程颐对于先圣孟子的评价,都认为:自从孟子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可以继承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了。是故才有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汤传周公,周公传孔,孔传孟的说法。而他们认为,孟子之后儒家就再也得不到真传了。而到了后世,东汉时期的赵岐对孟子的评价就更高,他认为,《孟子》一书保罗万象,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足可以和圣人孔子相比,所以,他就把孟子成为“亚圣”。这也是孟子被称亚圣的最早说法。

孟子画像

孟子画像

其实,说点实在的,这些都是后人给予孟子的评价,先秦之前,根本就没有儒家这一说。当时人们信奉的,都是“黄老之术”。其中,黄指的是皇帝,老指的是老子,也就是说,先秦之前,人们信奉的都是道教。所以也就没有了三皇五帝各代相传的儒家道德之说了。